由于婴儿期的生长速度最快,体重增长迅速,营养需求量增加,而母乳中营养素的浓度逐渐降低,导致营养素的供需不匹配。对大多数婴儿而言,母乳只能满足7~12个月婴儿的1/2~1/3的营养需求,满足13~24个月儿童的1/3~1/2的营养需求。所以喂养不当可能造成腹泻、营养不良、免疫功能弱、超重或肥胖等问题。
添加辅食除了能满足婴儿对营养和能量的需求外(尤其是对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钙、铁、锌的需求);还能让孩子逐渐适应各种食物的味道,培养婴儿对其它食物的兴趣,发展口腔运动、精细动作及心理行为等技能。
什么时候添加辅食?
在《BMCMicrobiology》上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研究表明过早固体食物的引入可能通过改变肠道细菌的数量使婴儿变得超重。还有研究表明,在4个月大之前开始吃辅食会增加3岁时肥胖的风险。
辅食怎么添加才更健康?
1
辅食添加成分有讲究
6个月大以后,饮食中所需蛋白质的百分比降低,所以,在出生后的头2年内摄入高蛋白饮食(尤其是乳蛋白)的婴儿会增加儿童后期超重和肥胖的风险。
目前,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蛋白质和牛奶摄入量的上限。但是根据WHO/FAO/UNU在2007年的建议,蛋白质摄入的安全量为在1岁时11.6克/天,在2岁时为11.9克/天。还有人建议,到2岁时,蛋白质的摄入量不应超过总能量的15%。
有趣的是,最近的证据表明,婴儿期饮食中高百分比的脂肪摄入与以后的超重和肥胖无关,但较低的百分比反而会增加风险,所以建议婴儿的最佳饮食中含30%~45%的脂肪(具体量依月龄而定)。
而且辅食中脂肪酸的质量和比例也很重要,摄入过少n-3脂肪酸会对认知发育和免疫功能产生负面影响,所以n-3和n-6脂肪酸的平衡对于生长和免疫功能至关重要,因为n-3系列脂肪酸能够促进认知发育和免疫功能。
如何补充?除了深海鱼外,也可以选择食用专门的营养强化产品或脂质的营养补充剂。
还有研究表明,食用含糖饮料或果汁不仅会增加儿童患肥胖症的风险,还会增加儿童龋齿的风险——这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其风险是儿童患哮喘的五倍。
所以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12个月以下的婴儿不要喝果汁;12个月以后到3岁之间,每天果汁的摄入量不得超过4盎司/天(约120ml/d)。
2
如何添加高致敏性食品?
在过去的15年中,关于如何添加高致敏性食品(如牛奶、鸡蛋、小麦、虾和花生)及辅食的多样性一直存在争议。
有学者认为,婴儿期提供的食物多样性可能在儿童以及成年后的变态反应、哮喘和特应性疾病的发展中起作用。所以,在添加高致敏性食物时需谨慎,评估过敏情况、注意宝宝有无湿疹、大小便有无异常、情绪和精神状态等情况。
但还有研究认为,在婴儿6~12个月大时,不佳的食物多样性会导致儿童患哮喘和过敏性疾病的风险增加。
我国2019年发布的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中指出,辅食添加应从低过原食物开始,如铁强化米粉、根类蔬菜、水果等,高过敏原食物如鸡蛋白、花生、虾蟹、坚果等到6岁后再添加。
对明确为过敏原的所有食物进行完全的回避;母乳喂养者,其过敏食物的回避须婴幼儿与其母亲一起进行,回避期间要选用可保障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其他替代食物进行喂养。
饮食回避治疗过程中应由儿童保健医师、营养师共同监测患儿的体格生长及营养状况,酌情调整替代饮食方案。根据儿童免疫系统逐渐完善和食物过敏改善的情况,有计划地逐步引入过敏食物。
食物过敏儿童的健康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注重家长教育,做好医患配合,是宝宝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3
还需要注意什么?
Reference:
1.Differding,M.K,Benjamin-Neelon,S.E,Hoyo,C,stbye,T.andMueller,N.T,2020.Timingofcomplementaryfeedingisassociatedwithgutmicrobiotadiversityandcompositionandshortchainfattyacidconcentrationsoverthefirstyearoflife.BMCmicrobiology,20(1),pp.1-13.
2.McKeen,S,Young,W,Mullaney,J,Fraser,K,McNabb,W.C.andRoy,N.C,2019.Infantcomplementaryfeedingofprebioticsforthemicrobiomeandimmunity.Nutrients,11(2),p.364.
3.Duffy,D.M,2020.Howcomplementaryfeedingininfantsaffectsallergies,chronicdisease,andneurodevelopment.JournaloftheAmericanAcademyofPAs,33(2),pp.14-18.
5.AgostoniC,DecsiT,FewtrellM,etalESPGHANCommitteeonNutrition.Complementaryfeeding:acommentarybytheESPGHANCommitteeonNutrition.JPediatrGastroenterolNutr.2008;46(1):99–110.
6.MichaelsenKF,Grummer-StrawnL,BéginF.Emergingissuesincomplementaryfeeding:globalaspects.MaternChildNutr.2017;13(suppl2):e1244.
7.HeymanMB,AbramsSA.Sectionon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andNutritionandCommitteeonNutrition.Fruitjuiceininfants,children,andadolescents:currentrecommendations.Pediatrics.2017;139(6):e20170967.
8.Galazzo,G,vanBest,N,Bervoets,L,Dapaah,I.O,Savelkoul,P.H,Hornef,M.W,Hutton,E.K,Morrison,K,Holloway,A.C,McDonald,H.andRatcliffe,E.M,2020.DevelopmentoftheMicrobiotaandAssociationsWithBirthMode,Diet,andAtopicDisordersinaLongitudinalAnalysisofStoolSamples,CollectedFromInfancyThroughEarlyChildhood.Gastroenterology.
9.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2019.0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