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料:面条200克,油菜50克,香菜50克,榨菜50克,冬菜50克猪骨适量。
辅料:盐、辣椒面、花椒面、姜粉、蒜蓉、花生米、芝麻、酱油、醋、胡椒粉、葱碎、麻油、葱姜。
做法:
1.准备好所需食材。
2.猪骨加入水葱姜小火煮至1小时。
3.把辣椒面和芝麻放入小碗中。
4.锅中注入有烧至6成热。
5.将热油浇在辣椒碗中,搅拌均匀即成油辣子。
6.花生米放入锅中炒香。
7.把炒香的花生米压碎备用。
8.取一碗,加入葱碎蒜蓉姜粉花椒粉冬菜榨菜花生碎酱油醋油辣子,麻油。
9.锅中注入水,烧开下入面条煮熟。
10.加入洗净的油菜。
11.料碗中,加入烧开的大骨汤。把调料冲开。
12.将面条捞入汤碗中,撒上香菜即可。#p#副标题#e#
玫瑰坚果酥
约做30个
馅料:(量偏大,建议一次多做点放冰箱保存,或者减量操作)玫瑰糖400g、各种坚果400g、熟糕粉50g、植物油30g、糖粉(可不加)50g。
酥皮:
油皮:中筋面粉300g、猪油90g、水120g、白糖30g。
油酥:中筋面粉220g、油酥110g、红曲粉3g。
1.坚果烤熟(微波炉或者烤箱均可)。
2.花生冷却后搓掉红衣。
3.所有坚果切碎。
4.坚果碎中加入植物油、糖粉、玫瑰糖。
5.搅拌均匀。
6.筛入熟糕粉。
7.再次搅拌均匀,馅料能轻松捏成团即可。
8.将馅料分成约30g一个(这一步可以等皮做好再做)。
9.水油皮的全部材料混合。
10.用手揉面至光滑起筋,(松弛过后会看上去更光滑)。
11.油酥材料全部混合。
12.油酥捏成团即可,不用过渡揉搓。
13.和好的面团盖上盖子或者保鲜膜松弛半小时。
14.两个面团各平均分成15份。
15.取一个水油皮包裹住一个油酥。
16.全部包好盖上保鲜膜松弛五分钟。
17.取一个面团压扁擀长。
18.卷起面皮,盖上保鲜膜松弛十五分钟。
19.松弛好的面团收口朝上,再次压扁擀长。
20.卷起面皮。
21.再盖上保鲜膜松弛十五分钟。
22.每个面团切成两份,尽量大小一致。
23.取一个面团压平。
24.包入玫瑰坚果馅(切口朝外),收口在底部。
25.烤箱190度、上下火、中层,20到30分钟。
酸辣粉
主材:红薯粉条。
配料:油酥花生、油酥黄豆、大头菜、辣椒油、花椒粉、葱、香菜。
调味汁:高汤、酱油、米醋、香醋。
1.用牛腩熬高汤。
3.红薯粉,自制辣椒油和花椒粉,酱油、米醋和香醋。
4.大碗中调入酱油、米醋、香醋、大头菜粒、油酥花生、油酥黄豆、葱花、香菜梗碎、辣椒油、花椒粉,冲入一大勺滚开的高汤和一大勺开水。
5.同时另起锅坐水,水开后放入泡好的红薯粉条,再次滚开后即可。
6.捞入大碗中,洒上花椒粉和香菜叶即可。
美食贴士:
私房红烧牛肉面
材料:牛腩1000克,春笋一根。
配料:八角,桂皮,草果,豆蔻,丁香,花椒粒,郫县豆瓣酱,生抽,老白干酒,盐,蚝油,大蒜,老姜,茴香。
1.牛腩用清水泡去血水,洗净切小块。
2.水沸腾后在放入牛肉过水焯一下,捞出用温水洗去浮沫。
3.生姜一块切成大片,大蒜2头剥皮备用。
4.香料:桂皮2个,八角2个,草果3个,豆蔻3个,茴香,花椒粒,丁香。
5.锅里热油,油热后关小火加姜蒜,香料(步骤4)炒香。
6.然后开中火放入3勺郫县豆瓣酱,2勺干黄酱爆香出红油。
7.倒入牛肉翻炒。
8.加入2勺生抽,1勺白酒翻炒均匀后,倒入足量开水烧开撇去浮沫(切记一定是开水)。
9.转入砂锅中小火炖1.5小时。
10.春笋剥皮焯水后斜切成块。
11.1.5小时后加入春笋块,根据口味调入盐和蚝油,继续炖20分钟即可。
12.小葱和香菜切成细末。
13.碗里放入香菜和小葱末,加入牛肉汤盛碗中。
14.准备好适量的碱面,记住一点是碱面才能吃出牛肉面的滋味和劲道。
15.另起锅,水烧开后将面煮熟,在煮面的汤里焯烫油菜16.将煮好的面上挑入碗里,放上油菜,大大的牛肉块,一碗香辣的牛肉面就好了。
重庆是一个魅力之都,这里有最美丽的夜景,也有最火爆的网红景点,最重要的是,这里有很多好吃的重庆小吃,重庆有什么特色小吃呢?今天介绍的就是最具有人气的重庆特色小吃。
重庆小面对于每一个重庆人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味道,重庆人早餐喜欢吃面,尤其是重庆小面,重庆小面其实就是最简单的麻辣小面,都说早餐一般比较清淡,但是重庆人就偏爱这种麻辣鲜香的口味。如今的重庆小面不仅指麻辣素面,还有加入了各种臊子的豌杂面,杂酱面,肥肠面,牛肉面也可以叫做重庆小面,只是配料更多。重庆小面口感独特,以辣著称,成为了重庆一大特色。
抄手抄手和小面一样,也是重庆人喜爱的一种美味,抄手是川渝两地的叫法,在北方,一般称抄手为馄饨。在重庆地区,有两家抄手相当有名,一家是老麻抄手,一家是吴抄手。老麻抄手注重的“麻”,分为清汤、微微麻、微麻、中麻、老麻及特麻6种味道,吴抄手也是以味道取胜,肉质鲜嫩,滋养爽滑。抄手三餐都可以吃,一碗好吃的红油抄手完全满足了重庆人的味蕾需求。
豆花饭
豆花饭是重庆最常见的一种小吃,豆花饭就是指一碗米饭,一碗豆花,加上一碟蘸料。豆花饭就像是属于重庆人的快餐一样,方便快捷,实惠好吃,在从前,重庆豆花都是挑担的方式售卖,如今,重庆多了很多专门吃豆花饭的餐馆,而且生意爆好。豆花饭的蘸料很重要,用猪肉沫、水豆豉、油辣椒、酱油、姜末、葱花等食材调配而成,豆花鲜嫩可口,蘸水麻辣,开胃下饭。
重庆酸辣粉
麻辣烫
麻辣烫大家都知道吧,麻辣烫是很受欢迎的重庆特色小吃,涮烫的这种吃法,最早是从船工和纤夫那里来的,长江之滨纤夫拉纤之余,在江边随便捡几块石头,支起瓦罐,舀几瓢江水生火,在罐里加入辣椒花椒等调味料涮烫食物,这就是最早的麻辣烫吃法。麻辣烫一年四季都很火爆,制作方式简单,麻辣烫和火锅的吃法类似,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火锅,麻辣鲜香。
重庆人喜欢吃“辣”,大部分的美味都和“辣”有关,来到重庆,这些最能够代表重庆味道的重庆特色小吃一定要品尝一下。
重庆文化与民俗介绍:
重庆的科技教育力量雄厚,研究开发能力较强。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数量、规模和水平在全国大城市中居于前列,全市拥有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1000多个,各类科技人员50多万人,分布在机械、冶金、电子、化工、轻工、通信等数十个行业。有各类学校1.76万多所,其中高等院校25所,成人高校和中等专科学校上百所,专业学科齐全,为经济建设培育出大量人才。
重庆市以科教兴渝为主线,实施科技兴渝百亿工程,已启动农业技术进步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绿色技术工程、科技扶贫工程、国民经济信息化工程和跨世纪人才培养工程,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工作的宏观管理,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增强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重庆卫生事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达到4743个,床位6.6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8.84万人,其中医生4.32万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9人。重庆正在朝着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迈进。重庆的体育事业具备承办全国性大型运动会的能力。全市拥有体育场馆上万个,主要运动项目有田径、游泳、射击、足球、举重等,部分项目走在全国前列。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十分广泛。重庆地区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俗和民间文化。早在古代,尚武好勇的巴人就创造了著名的巴渝歌舞;发展到今天,民间文化已呈百花争艳之势,洋溢着浓郁纯朴的巴渝光彩。
重庆的文化艺术已基本形成了电影、艺术、公共图书、群众文化、文物博物等门类较全的网络体系。专业艺术实力较强,文艺舞台活跃。川剧、京剧、歌舞、曲艺、杂技、油画及农民版画、川江号子、民间吹打、龙灯、花灯等在全国均有较大影响。
重庆的川菜,博采全国各大菜系之长,兼收并蓄,妙味无穷。其烹饪制法有30多种,花色菜品4000多个,味型20余种,香型10多种。领略巴渝饮食文化,品尝风味独到的渝菜和名小吃,特别是堪称独秀天下的重庆火锅,已成为广大中外游客及美食家的一大乐趣。弘扬民族民间文化是当代重庆人的神圣使命,把三峡库区建设成为科学昌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文明之区,也是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数年后,一条融文化、旅游、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长江三峡文化长廊将成为重庆人抓住机遇,再创辉煌的生动诠释;重庆,在四海宾朋的心中更将留下永恒的弦律。
老重庆春节习俗有哪些
赏腊梅
重庆人喜欢春节在家里摆上淡黄色的腊梅花,其花瓣带有清香的味道。从腊月开始,不论你到花市还是在普通街道,到处都能看到来自近郊的农民身背背笼,里面装满含苞待放的腊梅花。
腌腊肉、灌香肠
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七到十五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
赶场
过年前,重庆人都会扎堆年货市场,买一大堆年货,准备过年亲戚朋友来自家拜年的时候,作为款待客人的东西。在市场上,乡亲们见了面都互相拜早年,相互送新年祝福。
扫阳尘
在祀灶前后至除夕,例有一次卫生大扫除,墙角床下及屋柱屋梁等处一年的积尘,均须于此日以扫帚清除干净;箱柜上的金属把手等,也应擦拭一新,甚俗起源甚古。
贴春联和年夜饭、守岁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年三十的一餐。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晚餐。团团圆圆,共同迎接新年。
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重庆人不出门守在家里。大年初一家里不能扫地和倒垃圾,这样做会扫走家里的财气。大年初一不能睡午觉,重庆人称为“霉睡”,是一年倒霉的意思。当然,这一天,大人小孩都必须说吉利话,不能说丧气话,预示来年大吉大利。
大年初二
开始拜年,重庆人称为“走人户”,意思就是到亲朋好友家里拜访。重庆人还喜欢初二之后吃“转转饭”,就是到亲戚之间轮流吃饭,一家负责一天的饭菜。通常吃饭后打牌,大家一边打牌,一边聊天。
大年初三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大年初四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大年初五
初五又被称为“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一天对于商家来说是个大日子,祈求一年财源广进,迎财神正是这天。商店这天要开张,放鞭炮。“
元宵节
重庆人的拜年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所有房间的灯都要亮着,家家户户吃汤圆。元宵节一过,也就意味着春节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