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读:小红书作为现在头部的种草平台,不仅聚集了一批优秀的种草博主,更吸引了各路商家前来注册账号。那么,如何做好小红书的账号呢?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看过我前两篇的朋友应该有印象,分别讲了如何做一篇搜索排名靠前的笔记以及拆解了小红书推荐算法的技术逻辑。这两个内容放在最前面说且站在平台的角度,因为在动辄上亿用户的app面前,把“合适”的内容推荐到“合适”的用户面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往往需要先理解平台,才能更好的做运营。就像更了解客户,才能更好的做销售。更了解用户,才能更好的做产品。
今天我们开始着手于实处,开始聊一聊怎么做好内容,或者再具体点,怎么做起来一个账号。
在准备做一个账号前,想清楚我们账号社交资本的价值形式很重要。
我认为一个账号也大致分为两类目的,交换价值以及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大多数发生在账号外,当货币付出去时,产品自然会交到买家手上。
擅长的方向和兴趣爱好很像,在做账号初期很多博主认为因为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当然是擅长的,其是有明显差别。
陆仙人只有一个,千千万万的想做模特的从业者却都是通过几张简单的试镜照就决定了人生。模特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其他工作的岗位经验不合适这家公司,可能在另外一家公司很合适,而模特的入行标准都是统一口径。大多数人的问题是,自己的爱好可能不是那么擅长,擅长的可能并不是爱好。爱好需要自己问自己,擅长通常需要别人的评价,可以把这些都列下来,会是你内容的最佳方向。
在小红书去中心化流量机制的持续影响下,品牌方大多都是选择报价适中、有一定创作能力的初、腰部达人投放,不仅能控制品牌营销中的投入成本,而且能取得更高的笔记互动转化。至于多商业类目,今年上半年投放商业笔记的品牌数量共计1.5万个,占比前三的护肤、母婴育儿、美食饮品分别占据了9.23%、8.66%、7.6%,投放金额是25亿3008万。从变现角度入手,做三个大类目下的小类目矩阵账号是比较吃香的。
对于做使用价值的博主,如何在不违规的情况下推广你的产品,并达到公司对你的工作考核,是你的北极星指标。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小红书的内容难度不高,图片需要一定的审美,在公司工作的小伙伴最重要的是需要在自我内容表达和公司/领导需求之间寻找一个集合点。即使账号没有做好,但是你会发现做的也不错,因为不同公司对账号的标准、管理的标准、人员的标准千差万别了。
以上,无论你是什么角色,做小红书是出于什么目的,都应该对自己怎么做账号有了初步的方向。自己业余做的账号且没有明确的变现目的,那么以自己的爱好为账号内容是最合适的。对新媒体平台运营有兴趣而且有做好了变现的目的,那么需要在做账号的过程中,不断的调整你自己内容的调性。把你喜欢你想做的内容,慢慢调和成用户喜欢的内容、愿意付费的内容。公司自做账号,除了立足于产品,其他所有的运营行为都要基于商业笔记的出发点了。
有了方向后,后续的运营大致分为账号、内容、变现。这三个方向,每一个主题展开来都能连续写很多专题,这篇内容也只能简单的从大方向上简单介绍。如果对每一个内容大致了解后想要深入的,可以follow我的公众号(老赵说运营),干货内容更多。
首先说账号,账号是创作者最基础的阵地。围绕着账号,头像、签名、瞬间、内容调性就像一个账号的门面。
如果把小红书平台比作一条商业街,街道两边的小店就像一个个账号,摆在店铺前面展示特色商品的小摊子就是笔记。账号的基础打造在内容之前,账号的基础阶段做得好,才有后面的门可罗雀(当然主页流量并没有我说的这么夸张,一般也就是总流量的1%)。
从注册账号开始说起,抛弃官方的账号定义从我们实际运营账号的角度,小红书的账号基本分为纯素人号(只实名了身份证)、个人认证的账号、机构认证的账号、企业认证的账号。前两者认证都是免费的,后两者认证需要600元。
个人认证的账号资料相对比较宽松,加红V之后和普通的账号拉不开什么功能以及运营尺度上的差距。被官方评为优秀创作者的话在账号运营尺度上有一些特权,比如优先推荐,在用户搜索框搜索时,会优先出现优质作者的用户。在推荐内容时,也会优先推荐优质作者的笔记。当小红书官方有合作或者活动的时候,也会优先考虑优质作者。有的人纠结个人外显认证会让自己的账号看起来专业些,实际从运营的角度,我的经验是聊胜于无。
重点说一下蓝V的机构认证和企业认证,认证都需要600块钱,不同行业的认证资料都不同,卡的比较严格。机构认证一般是事业单位或者社会组织,比如医院、学校、文旅机构(博物天文美术馆等、公园、保护区、经典)、政府机构、文化传媒机构(电视台、报社、艺术团)这些,除了以上,其他所有民企都是企业号认证。
企业号或者机构号主要和个人号区别于以下几点:
主页可额外添加企业门店信息,有线下实体店建议是一定挂的。无论做不做到店,到店多一些人没坏处。
用户一对一的私聊页,可以个性化的定制账号菜单栏,并且有自动回复,参考公众号的菜单栏。这里不要想着放什么敏感的自动回复消息,因为这边的自动回复上传后都是需要客服审核的,话术尺度和私信尺度一样的。
企业号后台绑定小红书商城,主页可以直接跳转到商城。另外,小红书对有店铺的企业号引流尺度比较宽。
企业号才可以通过蒲公英合作平台和其他小红书博主合作,进行报备笔记的投放。
企业号比个人号难做内容,初始曝光给的少,50起步,个人号起步200左右。当然也有益处,企业号引流尺度比个人号大很多,平台有意识的放宽尺度给企业号的。
相信以上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最后补一个取巧的方法。前期个人号涨粉,涨到5000粉左右账号权重高了,可以直接升级成企业号。这样度过了新手期企业号的少曝光,直接过度到享受企业号做起来的宽尺度带来的好处。
账号梳理完后,是账号的门面打造。
这部分没有什么好说的,重点说一下签名栏部分。
签名栏挂自己联系方式记住一个原则:挂着的不要动、同行竞争大的行业或者产品不要挂。
如果挂上不违规,过机器算法1分钟就更新了。如果没更新,进入人工审核,一般1-3个工作日。另外,同行截图举报给客服,举报成功率是100%的。穿搭大品、读书、交友、电影等领域,这些随意,因为行业太大了,账号几乎无法变现,而且市场摊子大,不用互相竞争。保健品、医药医疗、留学这些行业,那真是神仙打架——你把我客户抢走了,我就得把你账号举报了。很多时候做起来除了账号本身的内容,还需要考虑产品本身所在行业的特殊性,再运用到日常的账号运营上。从小小的一个签名上,足以证明做的好的账号绝不仅仅只是在账号本身的。
说回账号的内容,基本上分成整个账号的内容以及单篇笔记的内容。
在面对小红书时,锱铢必较的创作习惯和小红书500字就一个逗号的文案依然火的一塌糊涂有天生的疏离与隔阂。做知乎的小伙伴,从论坛回答问题的文案结构去适应主要靠图片去通俗的呈现一个产品的表象。做百家头条的小伙伴,要从老营销号的追热点及洗稿、几乎不与用户互动的工作模式,转变成即使没有任何点赞,文案内外也要集美长、集美段扑面而来的亲切。
坚持了半年多几大百篇稿子,最后我们才找到了小红书的内容调性。开始研究运营手段、平台规则、不停的总结方法论,团队也在这个阶段稳定的开始扩张。
一直到今年所有和私域有关的话题都是流量圈的热点,但对于我来说其实感受不深。
第一点是因为我们做内容流量和付费流量很多年,没有别的公司用户少或者线索成本高的窘境。
现在我们又回归了内容创作是平台运营的第一要素,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真的很少再提套路、刀法、打法、模式,开始长期搭建我们自己的内容生态。我也坚定的认为,相比于跟你们说算法、规则、套路,其实做内容以及运营的思维框架更重要。
有一个哲学观点是: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第一句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初步感受,第二句是开始探究事务的本质,第三句是山仍然是山,水仍然是水,但是有了第二段的经历,表面和内核达到了文化与精神层面的认知统一。不知道大家认为,这篇内容对于平台的认知,是在哪个阶段?
顺着上面这段话,我们聊一聊内容是怎么生产出来最后产生效益化。
小红书文案在行业里大体分三类:博主自产、代运营生产、写手生产。
前者也不需要尝试,大部分写手只会写公众号,只是公司增加了小红书的文案服务,质量只能说聊胜于无几乎没法火。有brief写作的写手日常的工作是有明确考核的,甲方的多少预算需要有多少的数据,文案效果相对能保证甚至Roi翻倍,找到合适的代运营公司可以考虑。最推荐的还是自己做内容,只有自己更知道你想要什么、想要输出什么,离产品进、离运营近,可以及时的调整每篇笔记的内容。
自己做内容相对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困难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不同于产品、技术,或者是会计、法律、医学、工程、土木等等其他行业岗位,很多东西都有明确的答案,且只有唯一的答案。对于写文案,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无论你是做什么的,让你写一篇内容,不管写的怎么样都能憋出一篇内容出来。有的人做了很多年公众号或者其他平台的内容,可能永远也做不好小红书。可能有的人从来没做过,但是能很快的就做出爆的笔记。只能说大的内容团队或者公司,有足够多的容错率以及内容运营培养成本,能让10个人里,8个人都可以做出爆文。关于爆文写作,这里就实在不想写了,写到这里已经6100字了,感兴趣的话可以follow我。
最后我们聊聊内容之后、变现之前的中间环节——营销环节。
《定位》这本书里提到营销的竞争是一场关于心智的竞争,营销竞争的最终战场不是工厂也不是市场,而是心智。心智决定市场,也决定营销的成败。小红书自己划分成三个平台,即专业号平台、蒲公英平台、聚光平台,我认为也是试图从三个不同身份的角色出发,去给用户不同的营销感受。
蒲公英平台是小红书开放给品牌方和博主的商业互选平台,基本上各个平台都会控制一个品牌报备笔记和下水笔记(没报备的笔记)的比例。如果大家走品牌推广的形式去做种草电商,建议测试好笔记的报备率后规模化的去做,相比直通车价格的水涨船高,可能几个好的PR给你带来的收益会大于电商的付费流量。
内容电商也是单独出一篇也能写很多字的内容,这里也略过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follow我的公众号(老赵说运营)。
另外提示一点,如果公司投放金额比较少又能达到不错的效果,那么可以试试薯条,也许性价比会更高一些。这一块也不展开来说了,和大家说一声抱歉。
最后我们来进行总结,我知道用200字来总结上面将近8000字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不得不用更加凝练或者“不通俗”的话长话短说。
在小红书创作首先应该是真实的,无论是自己做还是公司做,需要建立一种自我和公众的全新的关系——不是刻意的“人设”,而是你本人或者公司自然的延伸。内容一定是真实的,只是你通过不同的内容形式自我表达给公众。随着你创作的不断成本,每一个账号都是一个内容品牌。
最后,祝大家运营顺利!
本文由@老赵说运营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