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的八大菜系(鲁、川、粤、苏、闽、浙、湘、徽)菜系是在选料、切配、烹饪等技艺方面,经长期演变而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并为社会所公认的中国饮食的菜肴流派。中国饮食文化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形、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
早在商周时期中国的膳食文化已有雏形,以太公望最为代表,再到春秋战国的齐桓公时期,饮食文化中南北菜肴风味就表现出差异。到唐宋时,南食、北食各自形成体系。到了南宋时期,南甜北咸的格局形成。发展到清代初期时,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地方菜,被称作"四大菜系"。到清末时,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共同构成中国传统饮食的"八大菜系"。
今天我们来介绍粤菜
粤菜即广东菜,是中国汉族四大菜系、八大菜系之一。狭义上的粤菜指广府菜(即广州府菜),广义上又包含潮州菜(潮汕菜)、东江菜(也称客家菜)。粤菜源自中原,传承了孔子所倡导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中原饮食风格,因此粤菜做法比较复杂、精细,如广府菜中的煲仔饭、烤乳猪源自周代"八珍"美食,烧鹅源自宋朝名菜烤鸭。
广府菜范围包括珠江三角洲和韶关、湛江等地,具有清、鲜、爽、嫩、滑等特色,"五滋"、"六味"俱佳,擅长小炒,还兼容许多西菜做法,讲究菜的气势、档次。广府菜是粤菜的代表,自古有"食在广州,厨出凤城(顺德)"、"食在广州,味在西关"的美誉,顺德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称号。
潮州菜发源于广东潮汕地区,潮菜是粤菜的主干与粤菜的代表,也有"食在广州、味在潮州"的说法。在2004年荣获第五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团体金奖,2010年代表粤菜参加上海世博会,2012年代表中国菜参加韩国丽水世博会。潮州市2014年入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全球网民推荐的最中国美食城市"。
广东客家菜主要流行在梅州、惠州、河源、韶关、深圳等地,范围包括梅江、东江和北江流域。客家菜可细分为"山系"、"水系"、"散客菜"。山系的"客家菜",分布在梅州等地,而水系指的就是"东江菜"。梅州是客家菜之乡,而客家菜以东江菜为代表,菜品多用肉类,极少水产,主料突出,讲究香浓,下油重,味偏咸,以砂锅菜见长,乡土气息浓郁。
粤菜历史悠久,源自中原,起源可远溯至距今两千多年的汉初,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后,到了晚清时期已渐成熟。广东物产特别丰富,唾手可得,烹而食之,由此养成的喜好鲜活、生猛的饮食习惯。随着历史变迁和朝代更替,中原移民不断南迁,带来了"烩不厌细,食不厌精"的中原饮食风格。
漫长的岁月,使广东既继承了中原饮食文化的传统,又博采外来及各方面的烹饪精华,再根据本地的口味、嗜好、习惯,不断吸收、积累、改良、创新,从而形成了菜式繁多、烹调考究、质优味美的饮食特色。近百年来已成为国内最具代表性和最有世界影响的饮食文化之一。
广东的饮食文化与中原各地一脉相通,历代移民带来的中原饮食文化,尤其是宋代时期,中原移民大批南下珠三角。南宋以后,粤菜的技艺和特点日趋成熟。这同宋朝南迁,众多御厨和官府厨师云集于粤,特别集中于羊城有关。宋、元之后,广州成为内外贸易集中的口岸和港口城市,商业日益兴旺,带动了饮食服务作为一个商业行业发展起来,为粤式饮食特别是粤菜的成长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和场所。
明清两代,是粤点、粤式饮食真正的成熟和发展时期。这时的广州已经成为一座商业大城市,粤菜、粤点和粤式饮食真正成为了一个体系。闹市通衡遍布茶楼、酒店、餐馆和小食店,各个食肆争奇斗艳,食品之丰,款式之多,世人称绝,渐渐有"食在广州"之说。清末广州久负盛名的酒家有福来居、贵联升、品连升等大字号。稍晚的是当时闻名中外的四大酒家:文园、南园、谟觞、西园。茶楼有陶陶居、惠如楼、莲香楼等,主要分布在十八甫、财厅前和长堤一带。其他小食店则数不胜数,遍布全城。
此外,各酒楼食肆都有自已的名牌菜点。这些名牌菜点不仅集中显示了粤菜的特色,而且反映了粤菜享誉的盛况。贵联升的"满汉全席(共108款);大三元名厨吴銮的杰作"红烧大群翅",名噪海内外;文园的江南百花鸡,具有清香爽滑的特点;颐苑酒家的生炒排骨,是当时宴客必备的菜肴;聚丰园的金华玉树鸡,被同行争相仿制。还有福来居的酥鲫鱼和手撕鸡、南园的红烧鲍片和白灼响螺片、西园的鼎湖上素、谟觞的香滑鲈鱼球、太平馆的西汁焗乳鸽、陶陶居的炒蟹、陆羽居的化皮乳猪和白云猪手、西南酒家的文昌鸡等等,争奇斗丽,相映生辉,至今还是粤菜中的珍品。
"食在广州"还离不开广东饮茶,它实际是变相的吃饭,各酒楼、酒店,茶楼均设早、午、晚茶,饮茶也就与谈生意、听消息、会朋友连在一起了。广东饮茶离不开茶、点心、粥、粉、面,还有一些小菜。值得一提的是潮州工夫茶,它备用特制的紫砂茶壶、白瓷小杯和乌龙茶,投茶量大,茶汤浓香带苦,回味无穷。广东点心是中国面点三大特式之一,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五光十色,造型精美且口味新颖,别具特色。广东粥特点是粥米煮开花和注意调味,有滑鸡粥、鱼生粥、及第粥和艇仔粥。广东粉为沙河粉,软中带韧。广东面以"伊府面"最为出名。
粤菜也追求"新派"。但几千年所形成的选料广博奇杂,菜肴讲究鲜、爽、嫩、滑的南国风味对创新的变化影响颇深。"万变不离其中",传统的美点薄皮鲜虾饺、干蒸烧卖、糯米鸡、娥姐粉果、荔脯秋芋角、马蹄糕、叉烧包、蟹黄包、奶油鸡蛋卷以及名小吃肠粉、炒河粉、艇仔粉、及第粥、猪红汤、伦教糕、萝卜糕、咸水角、凤爪、卤牛杂、薄脆、白糖沙翁、德昌咸煎饼、大良崩砂等更是历久不衰。这表明广府菜系植根的土壤是十分深厚的。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没有美食不可辜负也!作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的美食,是多么重要啊,中国的美食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各地都有各自的特色美食,而作为八大菜系之一的粤菜,自然也有其特色,粤菜美食的特点就是“鲜”。
一:明炉烤乳猪,明炉烤乳猪,又名烧乳猪。历史渊源,在我国,早在南北朝时,贾思勰已把烤乳猪作为一项重要的烹饪技术成果而记载在《齐民要术》中了。他写道:“色同琥珀,又类真金,入口则消,壮若凌雪,含浆膏润,特异凡常也。”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国的烹饪技艺已有这样高深的造诣,实令世人赞叹。清朝康熙年间,烤乳猪是宫廷名菜,成为“满汉全席”中的一道主要菜肴。随着“满汉全席”盛行,烤乳猪曾传遍大江南北。在广州,烤乳猪在餐饮业中久盛不衰,深受食客青睐。用乳猪为主料制作而成,在旧京食馔中应算是“阳春白雪”,是宫廷中达官富绅宴饮时吃的一道名菜。后传到各地,也是广州最著名的特色菜,在誉满中外的广东烧烤中,此菜堪称一绝。
早在西周时代已列为"八珍"之一,那时称为"炮豚",即烤乳猪。在《齐民要术》一书中也记有烤乳猪的制作方法,并说它"色同琥珀,又类真金,入口则消,壮若凌雪,含浆膏润,特异凡常也"。清康熙时,曾为宫廷名菜,成为"满汉全席"中的一道主要菜肴。直到民国初期山东还经营此菜。后在广州和上海盛行,成为最著名的广东名菜。现今"烧乳猪"为广州和港澳地区许多著名菜馆的首席名菜,深受中外顾客欢迎。每逢清明时节,必是烤乳猪的畅销季节。皆因广州人喜好在清明节时用烧猪来拜祭先人。
二:阿一鲍鱼,中国人素来讲究吃,千年的文明史中就包括食文化。在中式宴席里,鲍鱼、鱼翅、海参、燕窝是上品,这四大名品早已在历史名厨的手术演绎出一整套烹饪方法。而香港富临集团阿一鲍鱼酒家却在传统烹任的基础上百尺竿头,创造了独特的海鲜烹饪方法,尤其是特制的阿一鲍鱼这道菜,堪称一绝,被国际美食界公认为中国菜之极品,从而享有极高的声誉。阿一鲍鱼被首届中国粤菜峰会评为粤菜十大名菜之一。2018年,获评艾媒金榜(iiMediaRanking)发布的《2018最受网民喜爱粤菜品牌排行榜》TOP10。
三、广东文昌鸡,文昌鸡摆盘美观,色泽淡黄光亮,皮脆肉嫩味鲜,醮佐料而吃,入口喷香,爽滑异常。据传,文昌鸡最早出自该县潭牛镇牛镇天赐村,此村盛长榕树,树籽富含营养,家鸡啄食,体质极佳。文昌鸡的特点是个体不大,重约1.5千克左右,毛色鲜艳,翅短脚矮,身圆股平,皮薄滑爽,肉质肥美。海南人吃文昌鸡,传统的吃法是白斩(也叫"白切"),最能体现文昌鸡鲜美嫩滑的原质原味。同时配以鸡油鸡汤精煮的米饭,俗称"鸡饭"。海南人称"吃鸡饭"即包含白斩鸡在内。白斩文昌鸡在海南不论筵席、便餐或家庭菜皆派用场。在香港、东南亚一带出备受推崇,名气颇盛。
文昌鸡的烹调方法与其他白切鸡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调料很特别,都是纯天然的,主要由生姜、蒜泥、白糖、精盐以及桔子汁组成,桔子汁一定要是新鲜的。海南四大名菜中真正的龙头老大是"文昌鸡",它是中国烹饪协会评选出来的"中国名菜",并被国家列入"无公害农产品"。
由于为了使鸡肉更加香美,在宰杀前30天的育肥期内,用花生饼、椰子饼、椰丝、蕃茨、大米饭混淆着喂。经过这样的特殊培育,文昌鸡便具有皮脆薄、骨软细,肉质嫩滑,肥而不腻等特点。
广东文昌鸡是广东省的传统名菜,属于粤菜系。以海南岛文昌鸡为主料,配以火腿、鸡肝、郊菜,经煮、蒸、炒而成。此菜造型美观,芡汁明亮,三样配料颜色不同,滋味各异,为广州八大名鸡之一。此菜菜名之来由十分有趣,第一此菜原是选用海南岛文昌县所培育的优良肉鸡所烹制,二来首先创制此菜的广东酒家,又恰恰地处广州文昌县口,所以二者合一,有了"广州文昌鸡"这道双重意义的菜名。
历史渊源,相传明代有一文昌人在朝为官,回京时带了几只鸡供奉皇上。皇帝品尝后称赞道:"鸡出文化之乡,人杰地灵,文化昌盛,鸡亦香甜,真乃文昌鸡也!"文昌鸡由此得名,誉满天下。文昌鸡出名的说法还有:1936年,当时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回乡探亲,准备在文昌召开一次全岛性大会,各县选送佳肴。恰逢"西安事变",大会未开成,但宋子文把部分美食带回广州,供众"官员"品尝,文昌鸡由此传扬东南亚。另一种说法:传说清朝海南锦山地区一人在江浙做大官,某年春节回家探亲,将要离家时,到文昌潭牛镇天赐村拜访老学友。这位学友用正宗的文昌鸡款待他,还选几只较好的文昌鸡让其带回江浙,款待亲朋好友,文昌鸡从此出名。
四、龙王夜宴,龙王夜宴是广东省传统的特色名菜,属于粤菜系。此菜虾肉嫩爽鲜香,可根据不同调料变化口味。龙虾入沸水煮5分钟,取肉留头、尾;将龙虾肉、石斑肉、螺片、带子用味精、糖、料酒、胡椒粉略腌;用七成热油炒虾肉1分钟后加姜末、蒜耳,稍后取出;虾肉连同虾头、尾,依次摆放盘中,淋明油并佐以芥末和酱油伴食。
原料:龙虾700克,石斑、带子、螺片各30克,蒜耳15克,味精、胡椒粉各1克,生油100克,糖、料酒、香油、日本芥末各5克,精盐3克,姜末、酱油各10克。
制作过程
1、龙虾入沸水煮5分钟,取肉留头、尾;2、将龙虾肉、石斑肉、螺片、带子用味精、糖、料酒、胡椒粉略腌;3、用七成热油炒虾肉1分钟后加姜末、蒜耳,稍后取出;4、虾肉连同虾头、尾,依次摆放盘中,淋明油并佐以芥末和酱油伴食。
六、御品官燕,官燕是众多屋燕当中的一个品种,指品质较优,盏形完整的白色燕窝,因此官燕是燕窝中的极品。半岛御品官燕由广州半岛明珠酒家制作,官燕采用自选模式,分别加入五彩:红枣汁、椰汁、木瓜汁、杏汁、香芋汁各适量,同五彩汁一起上桌,又称“五彩燕窝”,“锦绣燕窝”等等。
产成:金丝燕第一次筑的巢完全是靠它们喉部分泌出来的大量粘液逐渐凝结而成的,质地纯洁,一毛不附,这种燕窝的质量最佳,是燕窝中的上品。据说古代贡奉燕窝给达官贵人时,就会单独挑选干净完整的优质白燕。官燕意为赠送达官贵人的燕窝,官燕便由此而来。
八、糯米鸡,发源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所属粤菜系。该小吃的制法是在糯米里面放入鸡肉、叉烧肉、排骨、咸蛋黄、冬菇等馅料,然后以荷叶包实放到蒸具蒸熟;糯米鸡入口充满着荷叶的清香,咀嚼时黏牙并带有着鸡肉的肉香。相传糯米鸡起源是解放前广州的夜市,最初是以碗盖着蒸熟而成,后来为小贩为方便肩挑出售,改为以荷叶包裹。古代糯米鸡以糯米、瑶柱、虾干粒,或去骨的鸡翅等作馅料精制而成。传统的糯米鸡的份量较大,足有三四两米,吃一个糯米鸡基本就是半顿饭量。因此,1980年代起的广东酒楼推出材料相同,而体积小一半的“珍珠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