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节气吃什么食物比较好

小寒节气如何养生?小寒节气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节,中医认为,冬季要注意身体的养生保健,那么小寒节气如何养生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小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小寒时,太阳运行到黄经285度,时值公历1月6日左右(1月5日~7日)。小寒之后,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

肥甘厚味多食伤身

御寒保暖最宜温补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常用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首乌、枸杞、当归等;食补要根据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结合食物之性来选择羊肉、狗肉、猪肉、鸡肉、鸭肉、鳝鱼、甲鱼、鲅鱼和海虾等,其他食物如核桃仁、大枣、龙眼肉、芝麻、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以上食物均有补脾胃、温肾阳、健脾化痰、止咳补肺的功效。当然对体质偏热、偏实、易上火者应注意缓补、少食为好。

小寒应该吃什么

大米粥

大米是我们经常食用的一种传统主食,有胃气、补脾虚、壮筋骨、和五脏之功效,最适合在冬天的时候食用。大米的性味甘平,煮成粥来喝是人人都可以接受的。因此,冬季养生粥绝少不了它。

红薯粥

《本草纲目》中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能使人“长寿少疾”。还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等。当代《中华本草》说其:“味甘,性平。归脾、肾经。”“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主治脾虚水肿、疮疡肿毒、肠燥便秘。”红薯配上小米煮成的粥甘甜味美,喝过之后还有回香。二者的组合更是堪称经典,对消化不好和想要减肥的人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牛肉粥

牛肉性温和,同羊肉一起被称为冬季滋补的绝佳肉类。牛肉煮成的粥营养价值高,口味独特,可以补脾胃,并且能够强健筋骨。最重要的是能够迅速使身体产生热量。

山药粥

书中说山药健脾益胃、助消化、益肺止咳,临床上常用治脾胃虚弱、泄泻、肺虚痰嗽久咳之症。而且还有降低血糖,延年益寿等功效,因此是非常棒的滋补佳品。而且以煮粥的形式来食用山药一点也不会破坏它的营养成分,可以起到冬季养生滋补的功效。

小寒节气如何养生,小寒养生要养肾防寒

小寒节气该如何养生小寒节气养生首先要养肾,可以利用按摩养肾,还要注意防寒、饮食。

一、小寒养生要以养肾为先

中医上有一年四季中“春应肝,夏应心,长夏应脾,秋应肺,冬应肾”的原则,所以冬季最应该养肾,而且也是养肾的最好时机。按摩疗法是冬季养肾一种很不错的有效方法。

推荐两种按摩养肾的疗法:

一是搓擦腰眼。两手搓热后紧按腰部,用力搓30次。所谓“腰为肾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脉,增强肾脏功能。

二是揉按丹田。两手搓热,在用部丹田按摩30-50次。常用这种方法,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强肾固本,延年益寿的作用。

二、小寒养生注意防寒

1、注意预防湿邪

民间常说“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对于往年,人们只要重视寒邪就行,而今年冬季特别寒冷,面对天气的显著变化,人们不仅要重视寒邪,还应该重视湿邪。中医讲,湿邪一般不单独出现,它总爱与其他邪气共同出现,尤其是和寒邪一起,加上今年雨雪天气偏多,湿邪非常容易渗透进入人体,从而引发多种疾病,例如风湿以及心血管疾病等,而且湿邪致病的一个特点是迁延难愈,会给身体带来严重危害。所以说,这个冬季我们应该比以往更加重视养生,如坚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外出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冬季活动要慢行,每天早睡晚起,尤其不要忽冷忽热等,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睡前泡脚拒绝寒从脚下生

俗话说“寒从脚下生”。小寒时节,公众还要特别注意脚部保暖。保健专家指出,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整体,足部可以反应内脏的病症。反过来,保护好足部又能增加内脏的功能。所以,不要认为足部保暖是局部保暖,实际上,足部保暖是身体整体抗寒防病的一种保护。

对付脚凉,最好的办法就是睡觉前用热水泡脚,然后用力揉搓足心。自古就有“要长寿、头凉脚热八分饱”之说,所以晚上吃完饭,休息一会儿,弄上一盆热水,边泡脚边看电视。这样既能御寒保暖,又能补肾强身、解除疲劳、促进睡眠、延缓衰老、预防疾病。

3、外出要戴帽

养生保健专家提示,人的头部和整个身体的热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民间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的说法。在寒冷的条件下,如果只是穿得很暖,而不戴帽子,体热就会迅速从头部散去。这种热散失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冬天在室外戴一顶帽子,即使是一顶单薄的帽子,其防寒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在寒冷冬季,很多人外出喜欢戴口罩。对此,养生专家表示,戴口罩确实可以防止呼吸道疾病,又能抵御寒冷。但戴口罩必须口鼻都要遮着,同时要注意清洁口罩。青少年和壮年人不提倡多戴口罩,应该常接受寒冷的考验,使抗病能力增加,这样对健康有利。

如果刚洗完头后,头发没干,甚至还在滴水,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就外出或者睡觉,都对健康不利。头发没干容易受寒,长期积累寒气,特别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4、睡觉勿蒙头

在冬季,气压比较低,空气中含氧量相对减少。室内为了保暖,门窗封闭较严,通风不良。这就使室内的氧气进一步减少,常使人感到压抑、胸闷。有很多人喜欢蒙头睡觉,特别是冬季由于气温低,更是有人喜欢将头、脸、口、鼻全都埋进被子。

养生保健专家忠告说,在室内空气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这样做会造成氧气不足。蒙头睡觉的害处还在于被子内通风不良、空气污浊,人体不能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使被子内新鲜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积越多,易使人产生缺氧症状。重者,会因缺氧使人做噩梦,精神恐惧,突然惊醒,久而久之,还可引起神经衰弱等后遗症。

三、小寒养生锻炼

锻炼:阳光下运动为宜

民间有“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的说法,冬季尤其是小寒后天气寒冷的时节,最为重要的还是加强体育锻炼。高石军指出,适当的体育锻炼、户外活动,能强身健体、增强身体御寒能力。同时,不同的人群进行体育锻炼时也应注意适当的方法。

2、适量运动。冬季的运动量不寰过大,可进行运动量较适宜的全身性运动太极拳、慢跑、体操等,以保持充足的体力。

3、防寒保暖。严寒季节进行锻炼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以免受寒。

四、小寒养生饮食方面

这阶段该如何注意调养,向受众推荐几款养生菜肴饮食养生保健法的原则是多食温热,荤素兼吃。

1、食宜温。冬季,是吃羊肉、鸡肉等温热品的好时候,特别是对于偏于阳虚体质者的人:偏于阴气不足的食补以鸭肉、鹅肉为好。饮食切忌黏硬、生冷食物。而冬季喝热粥也非常适合,如羊肉粥,以温补阳气:麦片粥,养心除烦;核桃粥,养阴固精;红薯粥,滋补肝肾;大枣粥,可使人感觉周身温暖,精力倍增;山药粥,大米烧开之后,放入2两山药,十几颗大枣,有养肾补血的功效。

2、食宜杂。即食物要多样化,精粗搭配,荤素兼吃。冬天人们有偏嗜高蛋白、高脂和高糖的食物,不吃或少吃粗粮、蔬菜、瓜果的倾向。这不但容易使人患缺铁性贫血、维生素缺乏症、便秘、口角炎、牙龈出血等症。

3、食宜苦。这时的饮食应减咸增苦,苦味食物可助心阳,减少过亢的肾水,起到养肾的功效。

拓展:小寒养生食谱推荐

1、枣杞乳鸽汤

材料:乳鸽2只、葱1段、大枣10颗、姜3片、枸杞20颗、盐1小勺、香油1/2小勺。

做法:鸽子处理干净,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烧开一壶水,将鸽子汆烫下并清洗,处理好的鸽子放进锅里,放入切好的葱段、姜片,加入大半锅水开火,红枣和枸杞事先用清水浸泡;等到锅里水烧开,用大勺将锅中的浮沫打出,放入大枣转最小火慢慢炖煮2小时;2小时后,鸽子基本炖好,将泡好的枸杞放入锅中,加入1小勺盐和几滴香油,接着炖煮15分钟,15分钟后,即可关火喝汤吃肉。

功效:中医认为鸽肉有补肝壮肾、益气补血、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现代医学认为:鸽肉壮体补肾、生机活力、健脑补神,提高记忆力,降低血压,调整人体血糖,养颜美容,皮肤洁白细嫩,延年益寿。

2、山药炖鸡汤

材料:农家鸡一只、山药一根、枸杞一小把、葱姜、料酒、盐。

做法:鸡宰杀后,清理干净腹腔,剁成小块,葱姜洗净,姜切片,葱打成葱结。切好的鸡块放入锅中,加入足量冷水,烧开。撇去浮沫。加入一汤匙料酒。放入姜片葱结。煮开后转小火,加盖,慢炖大约30分钟。山药去皮切成小块,加入锅中,继续加盖炖10分钟。枸杞用清水冲洗下,开盖加入,继续加盖炖10分钟,开盖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鸡汤味美营养高,且具有抗疲劳美容养颜的功效,它能帮助人们有效抵御严寒,驱走流感,如果将鸡肉和山药一起炖还可以起到补肾、消炎的作用。

3、海带豆腐汤

材料:海带、豆腐各250克,姜片、葱丝、盐、鸡精适量。

做法:将海带洗净切丝,豆腐切块,先用炒锅将姜片、葱丝爆香,加入豆腐、盐,翻炒至豆腐微黄,再放入海带,翻炒约1分钟,加水(漫过主料1厘米),加入鸡精,武火烧10分钟,剩少许汤即成。

4、萝卜炖羊肉汤

材料:萝卜500克、羊肉250克、植物油、料酒、酱油、盐、白糖,葱、姜少许。

做法:将羊肉、萝卜洗净切块,分别焯水备用。锅内放入油,油热至七成时,加白糖,用铲子不断地搅拌至糖冒泡时放肉翻炒,待肉均匀上色后,放酱油,同时放葱段、姜片。盖上锅盖炖5分钟后放入热水,用大火炖开后,放料酒,改为文火炖。待肉六成熟时,将萝卜倒锅内,放盐,把肉和萝卜炖烂熟即可。

功效:白萝卜具有清热生津、消食化滞、开胃健脾、顺气化痰等功效。羊肉都具有补血益气,温中暖肾的作用。这两种食材搭配在一起,具有补中养胃,益肾壮阳等作用。尤其适用于病后体虚,腰疼怕冷,食欲不振等症。

5、红参黄芪猪瘦肉汤

材料:红参、当归各5克,杞子、牛膝各10克,黄芪25克,甘草2片(中药房均有售),猪瘦肉300克。

做法:各物洗净,中药稍浸泡;猪瘦肉可切块或不切块。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

功效:有益气补血、护肝补肾的功效,为冬季养生的靓汤,尤宜老人养生之用。

THE END
1.地瓜粥的做法:温暖你的心灵,滋养你的身体清洗与处理:将地瓜彻底清洗干净,去皮,切成大小适中的块状或细丝备用。大米需要提前浸泡半小时至一小时,以便煮出的粥更加软糯。烹饪过程:将浸泡好的大米和地瓜块一同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清水。用大火将锅中的水煮开,然后转小火慢慢熬煮。在熬煮的过程中,需要不时地搅拌一下,以防止粥底糊锅。根据个人口味,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6827023222276608&wfr=spider&for=pc
2.烹饪技巧微波炉菜谱豆浆机食谱辣椒油的做法苹果不只是可以直接当水果吃,还能够做成好吃的菜肴,拔丝苹果就是其一,那么拔丝苹果应该怎么做呢? 拔丝苹果:首先准备好原材料。苹果皮削掉。苹果切成大小适当的块。 分离出鸡蛋清,蛋黄不要,鸡蛋清里加入适量淀粉,调成糊。苹果放入蛋清糊里挂糊。 锅加热放油,油热后把苹果块放入油中炸。炸制金黄捞出。锅里加https://m.pcbaby.com.cn/baike/qzbd/5526.html
3.2023支付宝每日一题今天答案最新11月5日 煮大米粥时,为防止煳锅,最好怎么做? 水开后再下米 11月5日 猜一猜:哪种植物能在盐碱地上存活? 向日葵 11月4日 冰箱里结了厚厚的冰霜,以下哪种清除方式更安全? 断电后方开水 11月4日 猜一猜:辛弃疾的名字效仿了哪位西汉名将? 霍去病 11月3日 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https://www.kalvin.cn/gl/173.html
4.科学网—煮粥与馇粥——说煮粥时搅拌与否的科学道理当然,我们上面所说的是用米煮粥。如果是用面做粥(北方人好用玉米面、小米面等做粥)那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当把米磨成面粉时,很细的面使得水很容易与淀粉接触,淀粉分子很容易与温度较高的水结合形成粘稠的粥体。锅内粥体的粘度太大,难以流动,它就不可能进行上面所说的自然循环,如不搅拌,将很快煳锅。在https://wap.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do=blog&id=1193550
5.煮大米粥时为防止糊锅最好怎么做?A水开后再下米B直接冷水下锅煮大米粥时,为防止糊锅,最好怎么做? A.水开后再下米 B.直接冷水下锅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请认真审题,细心答题! 正确答案 点击免费查看答案 试题上传试题纠错 TAGS 大米粥防止避免最好最佳怎么怎样直接关键词试题汇总大全 本题目来自[12题库]本页地址:https://www.12tiku.com/newtiku/9999/87178658.htmlhttps://m.12tiku.com/tiku/9999/87178658.html
6.大米粥用电饭锅煮吗要多久电饭锅煮大米粥要用多少时间1、电饭锅煮大米粥一般10到20分钟就可以了。2、煮大米粥的时间还和你选择的烹饪工具有关,如果食用电饭煲来煲粥,那么需要的时间久会比用煤气炉、电磁炉、高压锅慢,用高压锅煮粥最快。3、一般用电饭煲煮大米粥需要至少30至40https://m.yxlady.com/jingyan/2340634.shtml
7.大米和绿豆一起的功效,大米与绿豆一起煮吗美食功效红豆绿豆大米粥的做法步骤33.半小时左右煮熟 原创:大米绿豆粥怎么做? 1.大米和绿豆备好。 2.一起淘洗干净。 3.锅里放水,放入大米、绿豆。 4.大火煮开转小火。 5.中间要用勺子翻一下,以免粘锅。 6.煮至30分钟左右即可。 7.盛入碗中,即可享用。 http://www.htxpf.com/gx/010a709943faf449.html
8.煮大米粥时,为防止糊锅,最好怎么做?煮大米粥时,为防止糊锅,最好怎么做? A.水开后再下米 B.直接冷水下锅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当煮大米粥时,为了防止糊锅,最好的做法是在水开后再下米。这是因为水开后,锅内的温度已经达到沸腾点,可以更快地将米饭加热至沸腾,促使米饭更快地释放淀粉和糊化。如果在水还未沸腾时就下米,会导致米饭加热的时间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4848ac01810240cbb54f78304305d446
9.小鸡宝宝考考你煮大米粥时为防止糊锅最好怎么做煮大米粥时,为防止糊锅,最好怎么做?这是支付宝蚂蚁庄园11月5日的问题,在今日已提前公布,答对即可获得一份180g小鸡宝宝饲料作为奖励。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正确答案吧。 蚂蚁庄园11月5日答案最新 1、煮大米粥时,为防止糊锅,最好怎么做? 水开后再下米 https://mip.ali213.net/gl/html/1208581.html
10.煮粥加多少水合适?煮出绵密粥品秘诀!防止粥粘锅的一个关键是要定期搅拌,特别是在水开始煮沸后。另外,使用厚底锅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因为它能均匀分布热量,减少粥粘锅的概率。 问:为什么煮出的粥有颗粒感? 答: 煮粥时颗粒感过多,可能是由于米粒没有提前浸泡,或者火力过大导致米粒未能充分膨胀。建议在煮粥前适当浸泡米粒,使用小火慢煮,并定期搅拌https://www.quarghost.com/n/2797.html
11.蒲公英大米粥怎么做蒲公英大米粥的做法Qiuyue0815蒲公英大米粥的做法,蒲公英大米粥怎么做请看步骤:1.准备食材2.蒲公英切碎;大米淘好。3.水开放大米和几滴麻油,用勺子搅动,防止大米沾锅。等水重新煮开后,小火煮熟。4.起锅前5分钟放入蒲公英碎和盐。5.OKhttps://m.douguo.com/cookbook/1181858.html?f=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