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泸州|这道老泸州本土菜,还有多少人记得?

纳溪区龙车镇利合村,一个远离城市的小村庄,50岁出头的段绪华在这里经营着一家祖辈传下来的饭馆。饭馆规模不大,但生意尚可,店里的菜单上,各种家常菜基本都有。

87岁的父亲段文祥已经很少再进厨房,看着儿子忙碌,他是欣慰的,父亲传下来的厨艺又教给了儿子,没有失传。而这些让段文祥心心念念不能失传的手艺中,“泸州烘蛋”是他最为看重的一道菜。

泸州烘蛋

烘蛋中间软糯的部分

说起烘蛋,如今绝大多数泸州人或许都会问一句:这是什么?

殊不知,在老泸菜里,“泸州烘蛋”是地道的特色本土菜。

据介绍,泸州烘蛋曾收录于我国第一部全面介绍地方烹饪文化的《川菜烹饪事典》(1984年出版),也曾被编入大中专院校烹饪专业教材,在《川菜志》各地名食中也有记载。这道泸州厨师原创的以蛋类为主料的经典菜品,也是川菜中为数不多的以地方冠名的菜肴,迄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

这道敢以“泸州”命名的本土原创菜品,成本不高却极考验厨师手艺。而在越来越多食客追求“快”的当下,已鲜有人有耐心去等待它出炉。

于是,它渐渐淡出大众视野,不仅会做的人越来越少,甚至少有人提及。然而很多知道这道菜的人都说,这是一道被名字耽误了的泸州菜。

龙车这家小店里

自创的烘蛋做法已传承三代

在段绪华的小店里,点烘蛋这道菜的人并不多。一份烘蛋三四十元,当地很多村民会觉得,不就是两三个鸡蛋做的,凭啥值这个价?因而,在这个以当地人为主要客源的小餐馆里,这道菜与其他家常菜比起来,显得有些沉寂。

尽管点它的人不多,但段绪华时不时还是会做上一做,旁人不知道,但家里人都清楚,烘蛋的口感一流。在段绪华看来,这道菜吃的人少,就是因为贵了。

那为何不能降低价格来吸引顾客呢?段绪华觉得,它是一道“手艺菜”,而“手艺菜”的价值不能单以成本来看,它的附加值在于其背后的手艺传承。

打开百度,搜索“烘蛋”,倒是有些教学视频,但与段家的烘蛋比起来,视频里教授的显得复杂了些。

段家烘蛋传承至今,已传了三代人。在段文祥的记忆里,这道烘蛋的做法是1958年父亲自创出来的,简约但绝不简单。其中,用油和火候的掌握最为关键。

段家烘蛋用料有讲究——鸡蛋,需要用当地农户散养鸡下的蛋;油,必须用自家熬制的边油。做烘蛋几十年的段文祥深知,只有符合了这两个条件,油与蛋才能碰撞出最能刺激味蕾的鲜味。所以,他一直要求儿子,但凡做烘蛋,材料必须符合祖传的要求。

烘蛋怎么做?在段家的餐馆里,段文祥一点也不藏私,随口便向记者道出它所需要的原料——鸡蛋、淀粉、少量调味料,味道根据个人喜好,可咸可甜。

后厨里,段绪华也不藏私,热情邀请记者观摩。第一步,三个鸡蛋,蛋液需要打发彻底。当然,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哪怕对于“厨房小白”来说,只需要一个打蛋器,也可以办到。但接下来的工序,就无法凭借“外力”达到,那得是成百上千次的摸索才能找到的“感觉”。

淀粉用水化成糊状,然后与鸡蛋混合搅拌均匀。整个烘蛋制作过程中,段绪华给出了两个具体的数量词——三个鸡蛋两斤油。其余的,用多少淀粉、多少调味料,段绪华用了中式菜谱上最常的一个词——“适量”。

“适量”大概是中餐做法里一个比较神奇的量词,多少才算得上适量?厨师无法言传,全凭个人找感觉。毫厘之间,味道便千差万别。

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只是做好这道菜的基础。要想做出一道口感上佳的烘蛋,还有很多因素。譬如,淀粉与蛋液的比例,多了影响口感,少了又无法成型;火候也很关键,鸡蛋何时入锅不好把握,油温不够,蛋液无法泡酥,而油温过高,蛋液下锅又易糊;还有翻炒的时机,动铲太早,烘蛋变成了煎鸡蛋,太迟则直接糊掉……

如此种种,正是烘蛋这道菜背后的附加值。

当然,最大的附加值还在于它的口感。当一盘热气腾腾的烘蛋起锅,首先窜出来的是一股焦香味,无法言表,只是刺激得人会不由得咽口水。

烘蛋需趁热吃,夹一块放进嘴里,鲜香立即在舌尖迸发开来,外酥里嫩,让人顾不得烫嘴,也要狠狠地来上一大口。

这次,段绪华做的是咸香味,他说,小朋友通常更爱吃甜香味,那味道与咸香的比起来,又别有一番风味。

一道菜耗时在40分钟左右

看起像点心,其实是一道热菜

虽说烘蛋已变得渐渐陌生,但仍有一些好吃嘴带着对这道菜的记忆或好奇,四处寻找它的踪迹。对于生活在主城区的“老饕”来说,江阳区茜草街道的一家小餐馆满足了他们的愿望。

沙茜北路,一家名叫“源野”的餐馆,不太起眼,却也留存着这份手艺。

在厨师万明刚的记忆里,烘蛋是和甜黄菜齐名的一道泸州地方美食。不过,甜黄菜属于泸州厨师对外来菜品改良后创作出的一道菜品,而烘蛋却是一道地地道道泸州原创菜品。这道菜是泸州老一辈厨师对鸡蛋烹饪独到的理解,让人回味无穷。

2000年初,万明刚正式拜师学习厨艺,在跟着老师学习时,就看到过老师制作烘蛋。但出师之后,却很难再见到这道菜出现在餐桌上。“我感觉这道菜一度失传了。”万明刚说,近年来,在餐饮协会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传统泸菜开始重新出现在餐桌上,烘蛋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万明刚所做的烘蛋与段家烘蛋有一些的不同。如果说,段家烘蛋外型还保持着煎蛋的原始风貌,那万明刚做的烘蛋则是一道更像点心的热菜。

虽名为“烘蛋”,但严格按照烹调方式而言,它融合了煎、烙、炸多种烹调方法。其中,如何让整个烘蛋蓬松起来,就需要点本事了。

万明刚制作的烘蛋,首先要将鸡蛋、面粉、淀粉按照比例配好的蛋汁烙成一个长方形的蛋饼。等蛋饼外围酥脆、中心还未成型时,从中间将蛋饼对折,这时整个蛋饼外表酥脆、中心软糯。随后,将蛋饼出锅,切成一个个方形的小块,再进行回炸,直到一个个小方块整体蓬松起来,才能装盘上桌。

“因为冷了会有一定的腥味,而且蓬松的蛋饼会塌下去,口感和外观都会受影响。”万明刚说,除了口感外,控制成型长久不软塌,也是最考验手艺的地方。

当一盘刚出锅的烘蛋端上桌时,远远就能闻到一股类似蛋糕的香味。沾上一点白糖,吃上一口你就会发现,表皮酥脆,内心软滑,这完全就是蛋挞的口感。但是整个制作采用的都是中国烹饪手法,味道也是西式蛋糕和蛋挞无法比拟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泸菜菜谱中,烘蛋并不是一道甜品,而是一道热菜。不过,如今在泸州的各个餐馆中,主动推出烘蛋的已少之又少。就像在“源野”,这道菜也没有出现在菜单上,只有老食客对泸州传统菜比较了解,才有机会尝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已很有名气

泸州上档次点的宴席上都有它

据他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道菜在泸州是很有名的。那个时候物质条件不好,要想吃饱干活路就需要一些大油、高甜的菜品来支撑。而那时鸡蛋属于稀缺品,让人干吃鸡蛋也不太容易接受。所以,老一辈的泸州厨师们就不断探索鸡蛋的多元烹饪方式,而这道菜就是他们技艺最完美的诠释。

也许现在你吃一两块就会觉得太油太闷,但是在那个年代,吃一份烘蛋,一天干活都有力气。

至于烘蛋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已经很难考证了,只是这么被一辈辈传下来。

1984年出版的《川菜烹饪事典》中就收录有泸州烘蛋,《泸州商业志》《泸州百科全书》中对它也有记录。可以肯定地说,烘蛋是泸州的传统名菜。

据泸州餐饮协会专家组顾问、高级烹饪技师李自文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烘蛋在泸州已经很出名了。由于其制作不易,极考验厨师功底,只有在当时比较有名的餐馆如泸州餐厅、人民食堂等地方才能吃到。

那时候餐馆都没有菜单,全凭服务员介绍,烘蛋就是通过服务员的介绍以及大家的口口相传在泸州流传开来的。那时候,只要是上档次点的宴席,这道菜都必不可少的。

如今,泸州很多年轻人对于烘蛋都不了解,但幸好它仍被传承下来。有兴趣的好吃嘴,仍可以去寻找到它的踪迹,一饱口福。

THE END
1.四川最受欢迎的15道特色川菜四川最受欢迎的15道特色川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26/22/4148611_1140506494.shtml
2.原创美食题库(更新中~)47.以下哪道菜的主要食材素有“海八珍”之首的美誉? (A)葱烧海参 (B)笔架鱼肚 (C)鲍鱼捞饭 (D)桂花鱼翅 48.中国人喜爱的水产“小龙虾”学名叫什么? (A)老虎虾 (B)罗氏沼虾 (C)缅因龙虾 (D)克氏原螯虾 49.川菜名菜“宫保鸡丁”相传与谁有关? https://www.jianshu.com/p/b098cba6c2e3
3.2004年5月最新版的《北京好吃地点大全》ZZ宝宝*堕落天使调味汁。意大利著名甜品"提拉米苏"也很地道。30元/块的价格比起主菜似乎有些不爽 ,但味道纯正,真材实料,尝鲜您是来对了! 11、东四十条那个同志和,剁椒鱼头,最好吃!个人认为是全北京最好吃的!! 癯蠢叭猓 龈兰拥愀衫苯罚 芟路梗 还有砂锅鱼杂。 https://www.cnblogs.com/baobaoking/archive/2004/08/02/29567.html
4.中国最经典的10道川菜美食早在商周时期中国的膳食文化已有雏形,以太公望最为代表 ,再到春秋战国的齐桓公时期,饮食文化中南北菜肴风味就表现出差异。到唐宋时,南食、北食各自形成体系。到了南宋时期,南甜北咸的格局形成。发展到清代初期时,鲁菜、川菜、粤菜、苏菜 ,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地方菜,被称作"四大菜系"。到清末时,浙菜、闽菜、湘菜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634337520779651
5.四川十大名菜四川最有名的菜有哪些10款川菜代表菜你都吃过吗东坡坛子肉又叫“东坡肉”,又名红烧肉、滚肉、东坡焖肉,是眉山传统特色名菜,在苏菜、浙菜、川菜、鄂菜等菜系中都有,且各地做法也有不同,也是四川一道经典传统名菜。东坡肉最早发源地是四川眉山,根据历史记载,此菜为苏东坡首创,苏东坡的烹调,以红烧肉最为拿手,在苏东坡的《食猪肉》里有关于此菜烹饪的详细做法,菜http://www.zhuoyunkang.com/news/show-44011.html
6.川菜家常菜谱500道.pdf全文免费预览川菜家常菜谱500道.pdf,点击 蓝色菜谱名称 或者 点击“阅读全文”即可查看全部内容! 川菜 分类下的词条该分类下有 531 个词条 泡菜肉末 词条创建者:阿里美食创建时间:08-26 20:04 标签: 泡菜 肉末 摘要:泡菜肉末菜名 泡菜肉末 特点 此系道地川味,辣味甚浓,泡菜带酸。色美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1116/8045001055001133.shtm
7.30道最常吃的家常菜一个月不重样→MAIGOO美食导语:家常菜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常菜的做法多种多样,怎么做出好吃又有营养的家常菜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30道常吃的家常菜的做法,一起轻轻松松做出家常美味! 【腌辣椒的做法】最简单腌青辣椒 腌辣椒的家常做法 蔬菜腌制,是中国应用最普遍、最古老的蔬菜加工方法。蔬菜腌制是一种利用高浓度盐液、乳酸菌发酵https://www.maigoo.com/tuku/522013.html
8.转载川菜发展史的断裂及其背景然而奇怪的是,今天全国各菜系里除了川菜(和川菜的亚系--云南菜与贵州菜)以外,其他菜系的品味里,已经没有“麻”味的概念了。据研究,古代平均有四分之一的食品中都要加花椒,远大于今天中国菜谱中花椒入谱的比例,从北魏开始到唐,使用花椒的比例逐渐增大,最高的唐代达五分之二,两宋继续保持这个比例,明代稍有下降https://www.douban.com/note/324361954/?type=coll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