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杂粮是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经常吃些杂粮可以调理肠胃,而且还可以降脂减肥的呢。杂粮的种类有很多,我们也要了解一些不同食材的养生效果,这样才能更多的去体验不同食材的价值。
一、大豆重养肾
大豆中的黑豆被称为“肾之谷”,中医认为它具有补肾强身、解毒、润肤的功效,对肾虚、浮肿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做法:泡发后打制成豆浆,或煮黑豆粥,每天早晚各一次。
二、大米重润肺
大米涵盖稻米、紫米等,在出现肺热、咳嗽等症状时,具有很好的滋阴润肺的作用。
做法:用小火熬制大米粥,直至米汤浓稠,只喝米汤不吃米粒,随时可服用。
三、小米重养脾
小米是五谷之首,常食能补脾益胃。小米对脾虚体弱的人而言,可谓是进补的上品,可补中益气、延年益寿。
做法:熬一锅小米粥,用汤匙撇出小米粥上层的精华——米油,空腹喝下,有很好的养脾胃的疗效,每天早晚均可服用。
四、小麦重养心
小麦被称为“五谷之贵”。中医认为它能养心安神、除烦去燥。对消除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自汗盗汗以及烦躁情绪有食疗作用。小麦可以有养心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有治疗失眠的效果。
做法:取带皮的全小麦熬粥,或去中药店买一些浮小麦熬水,每天早中晚服用。
五、高粱重养肝
做法:把高粱米加工成面粉后炒熟,用开水调成稀糊每天早晚饭前服用。
关于一些不同的杂粮的食用方法以及养生的功效,大家也都有所了解了吧,可以看出的是不同的杂粮营养价值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一些食用方法,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
研究表明,五谷杂粮可养五脏。早在古代就有“一谷补一脏”的说法。五谷有小米、大米、小麦、大豆、高粱。其中小米可养脾、大豆可养肾等等。中医认为,五谷不仅可以裹腹,还是五脏食疗养生的好食材。大豆重养肾大豆中的黑豆被称为“肾之谷”,中医认为它具有补肾强身、解毒、润肤的功效,对肾虚、浮肿有较好的食疗作用。做法:泡发后打制成豆浆,或煮黑豆粥,每天早晚各一次。大米重润肺大米涵盖稻米、紫米等,在出现肺热等症状时,具有很好的滋阴润肺的作用。做法:用小火熬制大米粥,直至米汤浓稠,只喝米汤不吃米粒,随时可服用。小米重养脾小米是五谷之首,常食能补脾益胃。小米对脾虚体弱的人而言,可谓是进补的上品,可补中益气、延年益寿。做法:熬一锅小米粥,用汤匙撇出小米粥上层的精华――米油,空腹喝下,有很好的养脾胃的疗效,每天早晚均可服用。
五谷杂粮的好处
古人有云:五谷为养,可见五谷杂粮粗细搭配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吃粗粮有好处,这是不争的事实,它里面含有丰富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对预防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有着积极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改善便秘。
粗粮有益,但并非多多益善,有些人听说吃粗粮有好处,就大量食用,殊不知这样不仅没有达到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的作用,反而会起到一些反作用,损害身体的健康。
过多食用有损健康
首先,过多的食用粗粮会严重增加肠胃的负担,因为粗粮中主要富含的是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大量食用后,会使人感觉腹胀,早饱,加重胃的排空延迟,引起消化不良等。
现在的生活节奏使得大多数人患有或轻或重的肠胃疾病,那么如果在本身肠胃功能就较弱的情况下过多食用的话,还会出现腹部不适,肚胀嗳气,食欲降低这些状况。还有就是儿童和老人,一定要注意不能多吃。
其次,过多食用粗粮,还会降低蛋白质的消化率,并影响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当过量食用粗粮时,其中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会减缓肠胃的蠕动,使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大幅度降低,同时还会妨碍糖分和脂类的吸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部分微量元素的吸收,尤其是大家比较重视的钙、铁、锌等。
现在有一些老年人,因为担心高血脂高血糖等,刻意的控制饮食,减少了肉类蛋类这些富含蛋白质的食品,那如果再长期大量进食粗粮的话,很容易出现血浆蛋白质水平降低,并缺乏那些身体必须的微量元素。
所以,一定要粗细结合,荤素搭配才是健康的饮食。吃粗粮也可以讲究方式方法,“粗粮细作”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膳食结构,例如:玉米馒头,玉米黄豆饼,小米粉窝头,小米山药粥等,既改善了口感,又保证了营养,还避免了饮食不当带来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