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北京的年菜

快到壬辰春节了,于是想到小时候北京的过年。现在平时的饮食比过去好了,所以冲淡了过年大吃的冲动,现在的人也懒了,过年不像过去那样忙着做年菜了,饭馆吃一顿得了。过去过年,饭馆都关门,想懒也懒不了。现在的过年越来越不像过年了,老北京的年菜渐已成回忆。

老北京有一首过年的童谣把过年从腊八到初一的日程描述得很有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有的说炸豆腐);二十六,炖白肉(有的说去买肉);二十七,去宰鸡(有的说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有的说坐一宿,“宿”字一定读作xiǔ);初一、初二满街走(有的说满街扭)。”

实际上过了腊月二十,家里的大人,特别是主妇,就闲不住了,要买东西,打点年菜了。老北京的年菜,是有传统的,总体来说,有一定之规,但家家又有区别,又有特色。这一定之规,主要是考虑这样几条,一是要丰富,鸡鸭鱼肉都有,得像过年的样。二是要能快捷摆上一桌,因为拜年的可能不期而至,说吃就得上,故以成品和半成品为多,鸡鸭炖好了,肉做好了(扣肉、米粉肉等就做在碗里),丸子做好了,连鱼都炸好了,到时候,除了把炸好的鱼做一做,炒几个菜,其他成品蒸一下,热一下,就可以上桌。三是便于储存,北京过年时节,天气还很冷,室外就是天然冰箱,所以,做的时候要考虑便于保存。四是荤素搭配,冷热齐全,不能全是大鱼大肉,那容易腻,所以要搭配些爽口解腻的小菜。四是要考虑菜名的吉利,比如要有鱼,谐音余,象征富裕。要有丸子,象征团团圆圆。一上就是四个,称四喜,杂烩称全家福等等。

这里单说几样小菜,这几样都是解腻的小菜,特别显示主妇的手艺。那些大菜,几乎家家一样,夸多了,好像没吃过、没见过,唯独夸这几样小菜,比较得体,又让主人高兴,所以客人一般格外注意这几样小菜做的好坏,主妇也就格外在意这几样小菜的打理,以博客人的喜欢和夸赞,因此这几样小菜,家家各具特色。

北京人年菜中的小菜一般有这几样:豆酱、炒酱瓜、炒咸什、芥末墩、苜蓿枣、白菜丝拌榅桲(读作wēnpào)、炸咯吱盒等。

豆酱就是专为过年做的特别精致的肉皮冻,北京人没有人说做豆酱,都说打豆酱,为什么用“打”这个字,我琢磨与打浆子(北京人称呼浆糊)的打有同样的意义,都要加热,冷却后都定成冻状物。打豆酱的原料一般有青豆、黄豆、胡萝卜、酱疙瘩(酱菜园买的咸菜,用熟疙瘩较多)、白豆腐干、熏豆腐干、肉皮等等。打豆酱时,一般用猪爪尖(猪蹄)和肉皮熬汤,要紧的是肉皮和爪尖一定要收拾干净,洗净后拔去毛,刮去肉皮上的肥油和乱七八糟的东西,还要用开水多焯一焯。爪尖只用来熬汤,肉皮是要用的。黄豆、青豆要事先用水发,煮到八成熟,其余胡萝卜、酱疙瘩、豆干等都切丁,酱疙瘩切后要洗一洗,用水拔一会儿(拔是北京人常有的烹饪用语,一般是指用水浸泡),以免太咸。煮汤时要加葱、姜、花椒、大料,等肉皮熟软后,把葱、姜、花椒、大料捞出,再加备好的原料、料酒、盐和酱油,煮好后冷却,豆酱即成。打豆酱第一就是味要正,不能有一点肉皮和爪尖的异味。第二要鲜,虽然就是一个肉皮冻,但味道绝非一般肉皮冻可比。吃的时候沾点腊八醋,更是鲜美无比。

炒酱瓜的酱瓜不是自制的,是酱菜园里卖的甜酱瓜,就是酱腌黄瓜,但非是一般的黄瓜,单是一种比普通黄瓜短小的小嫩黄瓜,腌后甚是甜嫩,最好买天源的。酱瓜切丁后也要洗一洗,拔一拔,以减咸味。炒酱瓜可用鸡胸脯肉,也可用猪里脊肉,肉和酱瓜均切成丁。还要配点花生豆,事先煮过。炒时最好用香油,而且要在油没热时下肉丁,肉丁事先用滚开的开水焯一下,放肉前不要用葱姜炝锅,葱姜在快炒熟时再加。炒时加点糖、料酒和酱油,酱油要少加,主要为给肉丁上点色。

炒咸什(什或写做食),也是炒咸菜,但用料和炒法与炒酱瓜不同。炒咸什的用料可多可少,有人为了这个“什”字,就非要凑够十样,其实没必要,用的太杂,容易走味。另外与炒酱瓜不同的是炒咸什是丝,而炒酱瓜是丁,炒咸什是素的,而炒酱瓜是荤的。炒咸什一般用水疙瘩丝,也可以用几样不同的咸菜切丝,如酱苤蓝和榨菜等,我们家一般仅用一样,不加榨菜,榨菜味道太突出,容易把味儿给带跑了。除了咸菜外还有胡萝卜丝,冬笋丝、香菜丝、姜丝等,最好也是用香油炒,火不要大,用文火炒,加盐、糖、料酒和芝麻,不放酱油,芝麻和香菜丝要最后加,芝麻要用炒过的熟芝麻。

这两样都是炒咸菜,最好凉吃,味道鲜香、清淡、爽口,点缀在大鱼大肉的年菜中绝妙无比。

芥末墩现在常见,就不说了。苜蓿枣其实就是桂花煮枣,也有人称玫瑰枣,但好像与苜蓿和玫瑰没什么关系。无论叫什么都是把枣加冰糖或白糖煮得差不多了,加上糖桂花再煮,晾凉了吃,色泽鲜亮,甜蜜可口,成了北京人过年常配的一道凉菜,与其他年菜不同的是,这道菜,平常也吃。这本是一道回民的小吃,为什么叫苜蓿枣,我问过回民朋友,他们也说不清,只说先知穆罕默德在开斋时常吃阿拉伯蜜枣,但北京见不到阿拉伯蜜枣,于是,北京的穆斯林就把红枣煮了,添上了桂花和糖,代替阿拉伯蜜枣成了开斋时吃的食品之一,过年时也吃,于是其他民族的人也学了来过年吃,当然平常也吃,并非一定要过年吃。

除了这些小菜,过年吃的大菜和饺子,也有些可说,留待后面慢慢说,慢慢品味吧。

北京的年菜可说的很多,下面检几样说说。

先说说酥鱼,这道菜,大多是用作一道凉菜,鱼不大,装小盘,和前面说的那些小菜一起上桌。酥鱼一般用鲫鱼做,最好用大点的砂锅炖。沙锅底要放一个盘子,然后放一层葱段,可加些姜片和香菇,上面摆一层鱼(鱼要去内脏洗净,收拾干净),放上些肥肉丁,撒上盐、糖、料酒、醋和酱油(糖和醋的量要大),撒些花椒、大料、桂皮等香料。如果做的多,可以在鱼上再放葱段,再放鱼,照样一层一层的往上加。除了液体的料,其他佐料每层都不能少。酥鱼骨酥刺烂,吃时不用吐刺,肉质甜鲜可口,味道厚而不腥不腻。虽然放了很多醋,但吃起来并不酸。

酥鱼是道历史悠久的菜,据传魏晋时起源于河北邯郸,宋朝曾经受赵匡胤御封。绍兴上虞也有乾隆吃白马湖酥鱼并御赐店名之说。这些都是传说,缺乏依据,而且虽然称为酥鱼,但做法可能大不同。

我们家还有一道年菜很特别,是不见于其他家庭的,这就是酥肉,这个名也是我们家自己起的,与外面说的酥肉完全不同。外面称为酥肉的,多半是将肉挂糊后油炸。而我们家的酥肉,完全仿照做酥鱼的方法,只不过把鲫鱼换成了五花肉片。也是砂锅,一层一层的葱,一层一层的肉片,大量的糖和醋,细节全与做酥鱼的细节相同,唯独不要加肥肉丁了。这样做出的肉,口甜不腻,独具风味。小时候,过年我们家必做的几样肉菜中,我最爱吃的就是这个酥肉,其他肉菜还有米粉肉和扣肉等。

再说说三十夜里吃的饺子,饺子不能算作菜品,但既是过年吃的,就混在年菜里说一说吧。初一饺子应该是从三十夜里开始吃,这是老北京三十的一个习俗,三十晚上的年夜饭应该是过年最丰富的一顿饭,这不用说了。三十晚上要熬夜,过去也没电视,这晚上干什么呢?包饺子、吃饺子是一项重要活动。要在十一点之前包好,过了十一点就可以煮饺子吃了。为什么不是十二点呢?吃饺子是为了暗合“更岁交子”之意,“更岁”是说年岁更替,“交子”是说交于子时,子时这个时辰是十一点到一点这两个钟头。“交子”正好与饺子谐音,于是便有了三十夜里子时吃饺子的习俗。初一吃的饺子须是三十夜里剩下的,取有余之意。

我们家三十夜里吃的饺子必有素馅,这素馅饺子不仅非常讲究,非常好吃,而且也是为图吉利,乞来年平安,素净的意思。老人说这三十夜里的饺子就应该吃素的,不能吃荤的,但现在不讲究这些了,有点素的就行了,所以,这三十夜里我们家的饺子是荤素都有,一定要有素的就是了。

我们家三十夜里这顿饺子,也有荤的,几乎必有的一种是干菜馅的,这干菜不是外边买的,是自家用菠菜晾的,在菠菜的旺季晾,晾干了用纸包起来,留到过年吃。干菠菜吃油,所以必须用煮好的偏肥的五花肉与之相配,干菠菜用水焯一下,空水后切碎,加上煮好的白肉碎丁、葱、姜和盐,不放或少放酱油。这饺子留待过年吃,是因为它就着腊八醋吃,味道会更胜一筹,这饺子是我最爱吃的饺子。但回忆起来,总会很伤心,因为90年暑假,当时我父母住在天津,我从北京去天津看望父母,父亲知道我爱吃干菜馅饺子,特意给我留的去年晾好的干菠菜,亲自买肉、煮肉,给我做了一顿干菜馅饺子。但当天夜里胃病发作,送进了医院,在医院住了十几天,终因胃出血不治离去。那是我吃的最后一顿干菜馅饺子,从此再没有吃过。一提起干菜馅饺子,我甚至要落泪,因为这让我想起父亲,想起如山的父爱,写在这里,算是对父亲的怀念吧。

旧时北京过春节的年菜张卫东

老北京人过年最讲究做年菜,因为这是年终最丰盛的饭菜,也是一般节令中难得一见的菜肴。虽然旧北京也居住着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士,但一提到“过年”,不论是什么民族、什么信仰,都会不约而同地入乡随俗,同北京人一起庆祝这一古老的节日。

所谓“年菜”是指正月初一至初五的所有菜肴,在这些天里妇女不做新菜,只是将年前制作好的菜肴加热而已,这是她们忙碌一年的特殊假日。年里对妇女还有诸多禁忌,最重要的就是不准动刀、剪、针、线等物,因为些东西主“凶”,不动这些东西能保证一年里不会发生“血光之灾”。

年菜必须要在除夕前准备好,此时北京的气候还是较为寒冷,荤菜、素菜以及馒头、炸货甚至饺子等一般都放在院子的大缸里上盖储存,隔个十天半月也不会变质。所以在年里是不能做炒菜的,因“炒”与“吵”谐音,是意味着在新的一年有口角“吵架”预兆。上蒸锅加热食物也绝对不许说“蒸”,只能说“遛”或“串”,如果是馒头,就说“遛遛馒头”或“串串馒头”,这是有“争吵”的谐音,“蒸(争)”与“炒(吵)”的忌讳是为了在大年里取吉利之意。

已故国学家溥叔明先生是老恭王奕訢之孙,除了擅长诗词、书史还对古乐以及八角鼓曲词创作方面多有研究。民国年间,他曾创作过一篇描写老北京人过年风俗的八角鼓牌子曲《新年乐》,在描写置办年货一段是这样唱的:

一过祭灶,手脚不拾闲儿,为买年货得开个清单儿。就怕临时干瞪眼儿,宁教它富余可不能揪心扒肝儿的将可将沿儿。

鸡鱼猪羊肉,海蜇、大虾钱儿,素咸食、豆儿酱、酥鱼、甜酱瓜儿。晾肉劈、排骨、鱼冻儿、卤煮鸡什件儿,芥末墩、酥海带、甜菜是炸枣扦儿。

不多几句唱词,却把年菜叙述得淋漓尽致。在府邸、宅门的年菜更为丰富,一般是由荤素两大类组成。

荤菜大概有鸡冻儿、鱼冻儿、炖羊肉、酱牛肉、红糟苏造肉、松肉、红烧猪肉、元宝肉、扣肉、米粉肉、酱豆腐肉、干炸丸子、红白丸子、四喜丸子、红焖肘条、炖吊子和酥菜类的鸭条、鲫鱼、海带、羊肝、牛肝、猪里脊、猪心、猪肝、猪肺以及野味类的山鸡肉、野兔脯和卤煮鸡、野鸭肉等,除此以外还有豆儿酱、山鸡丝炒酱瓜丝、肉丁炒咸黄瓜丁、肉丝炒干佛手丝等荤咸食。

素菜大概有芥末墩儿、拌芹菜、拌萝卜丝、卤煮黄豆、卤煮花生、卤煮蚕豆、腌胡萝卜、炝笋片、素咸食、独豆腐、独面筋、辣菜等。

年菜的主食最重要的就是蒸食和奶食了,近来年菜中的奶食早已绝迹了。

蒸食当以馒头为首,另有豆沙包、椒盐花卷、芝麻酱甜花卷、禧字饼、福字饼、寿字饼、如意卷以及各种的酥盒子等。

奶食有奶饽饽、奶卷、奶饼、奶乌它、酪干儿、奶节子、奶茶、奶酪、酸奶等。奶食虽然在年菜中绝迹,但您可以光顾崇文门的梅园乳品店,这儿的奶制品虽有改良,依旧万变不离其宗。

除此以外还有炸元宵、炸年糕条、炸馒头、炸咯吱、炸咯吱盒儿、炸排叉儿、炸芝麻条、炸素丸子等炸货。

北京贫民过年必备的几道应景年菜也大同小异,还要说:“咱们日子再穷,也得要捏顿煮饽饽过年,放几个爆竹崩崩穷气!”还有无论贫富人家必有的几个菜,只是质量不同而已。过年的饺子是必须要有的,穷人就是借钱买面也得要包上这顿煮饽饽。富贵人家应上的四碟年菜,一般的穷人家庭也能对付得出来,一是素菜芥末墩儿、二是炒酱瓜丁、三是豆豉炒豆腐、四是豆儿酱,除了这四样小菜以外就有什么上什么了。

正月初二是祭祀财神的节令,这天早上不论贫富都对财神敬重得五体投地,特别是商业和演艺业。北京人口头语儿素有:“心到神知,上供人吃!”因为供品是与神相互沟通,据说人吃了以后保佑的力量更强。溥叔明先生的《新年乐》中对祭祀财神这样描写:

祭祀财神后的早饭除了年菜主食是白肉汤煮馄饨,这还有个配合这祭祀财神的吉祥名字叫“元宝汤”。清代以来京城还有在祭完财神后吃羊肉白菜馅素汤馄饨的习俗,据说是因财神中有位西域回回,为了尊重隔教的财神爷,除了供上一块羊后腿,还要喝这顿羊肉白菜馅的“元宝汤”。

也有用猪肉韭菜或猪肉菠菜做馄饨馅,菠菜、韭菜两羼更具风味,而羊肉馄饨只是应景而已。旧时春节很难见到韭菜、菠菜,一般多是右安门外樊家村一带种的“洞子货”,这种韭菜叫“青韭”,菠菜则称为“火焰儿菠菜”,因菠菜的叶子如火焰一般而得名。外城的陶然亭、天坛东的四块玉也种植洞子货,但内城当属西直门里王家菜园的洞子货品位最高。我曾与王家后人、京剧金派名票王少峰老先生一起在新街口的一家饭店吃饭,当他看到还有馄饨时说:“前清哪晚儿过年吃馄饨,我们家的洞子青韭、菠菜能当重礼往庆王府、恭王府里送!”可见当初城里的王家菜园在彼时多么有名气。

年菜中还有各种白肉火锅,府邸、宅门还做“一品锅”,这是京派旗人从关外老家传来的风俗,这同闽、粤、台等地在过年时围炉吃“佛跳墙”即为相似。北京的“一品锅”也与“佛跳墙”一样,既有高级也有普通。

一般的大家庭用一口五印大铁锅煮制“一品锅”,把各种干炸的年菜分别摆列其中。锅底是用干扁豆和扁萝卜条、冬笋条等码放,其次是炉肉、五花带皮猪肉条和炸豆腐泡。中层是炸制的豆腐盒以及用鸡蛋包的肉馅儿蛋饺等,上层码放干炸鱼块、鸡翅、鸡胸和油豆腐条等。表层发放整棵带红根儿的火焰儿菠菜,也可以用酸白菜或白菜叶子。添入事先熬制的高汤,即可用大武火煮制,开锅半小时后用中武火慢炖,而后改文火靠煮两小时即可出锅。府邸、宅门人家的一品锅除了常用菜料外还放鸽蛋、燕窝、鱼翅、鲍鱼、海参等高级海味,这与南方的“燕菜佛跳墙”和“鲍鱼佛跳墙”有异曲同工之妙。用韭菜花、芝麻酱、酱豆腐、卤虾油、香油、辣椒油等调制成酱,再佐以葱末、香菜末、糖蒜做一品锅的蘸料。吃一品锅每人都平均分配,但也可按个人口味而取,关键是要趁热吃方能尽兴。新春之际,在一品锅前围炉大嚼乃过年乐事。

(原载《北京纪事》2008年05期题名《藏在年菜里的京味文化》)

年菜--春节时北京人饭桌上的吃食

老北京人过年(春节),是非常讲究的,咱们在这儿且不说诸多老礼儿和习俗,就说说我所知道这过年的几样年菜,琢磨着就能勾起您的馋虫来!

老北京儿歌唱道: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三十儿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随着这胡同里的儿歌声声,春节眼瞧着就到了跟前儿。家家儿杀鸡炖肉、蒸馒头、糗豆馅、炒酱瓜儿、打豆酱、炒什香菜、腌起了芥末墩……。从记事到现在我总觉得春节前夕的年味儿最浓,而且全家人一块儿准备过年的吃食,热热闹闹的一块儿忙乎也是最温馨的时刻。

蒸豆包

蒸豆包之前糗豆馅可是个费工夫的活儿,不仅要掌握好火候还得注意别煳锅。等豆馅出锅前加上适量红糖、白糖后再加上糖桂花则更加香甜可口齿颊留香。别忘了还要准备好红粬粉,等热气腾腾的馒头、豆包出锅后用筷子蘸上和好的红粬粉一一点上,不仅瞧着好看更能显出过年的喜兴劲儿。

几十年前北京的冬天冷,可以把馒头、豆包儿存放在院子的缸内,出门儿拜年回来就用不着再弄饭了。

炒酱瓜儿

北京人爱吃的酱瓜儿在天源酱园学名叫“甜酱黑瓜”。此瓜在地里时又叫“山瓜”,离咱们不远的河北固安县就种着它。这瓜可不能生吃,炒着也不好吃。就得酱制成咸菜,才好吃呢!您还得准备好去了皮儿的煮花生米、杏仁、瘦猪肉或鸡脯(腿)肉、葱、姜和香油。

炒酱瓜时不用煸锅,要用凉香油把肉炒熟,接着下入酱瓜煸炒,出锅前下入去了皮的花生米、杏仁、葱花,现在为了提味儿还得搁点儿味精。切记炒酱瓜凉吃为好,是下酒、佐餐的极佳年菜。

打豆酱

炒完酱瓜紧接着就打豆酱了。豆酱的原料有肉皮、肘子或猪蹄儿(北京人习惯叫猪蹄为“爪尖儿”),以肘子汤为上。您还得预备姜、胡萝卜丁、水疙瘩丁、青豆、黄豆、白豆腐干丁、熏豆腐干丁……。先煮好肉皮、猪蹄儿或肘子,再把豆类、胡萝卜、熏干等依次加入,还有酱油、盐、味精等。豆酱打好以后存放在室外,很快就凝住了。吃的时候倒上些腊八醋,这可是过年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肴。

芥末墩

要说做芥末墩的方法比较简单,您先得备齐大白菜、芥末、米醋和白糖。现在市场上的芥末也是良莠不齐,记得前年还是在大超市买的芥末,外观漂亮,颜色鲜亮,可是做得后实在难吃,看起来是奸商在芥末里加了色素,所以提醒您先得买着好芥末。

随着天气渐暖,家中年货、年菜的减少,春节的热闹劲儿也慢慢儿过去了。孩子们又在期盼着下一个新年的到来……。

《过年啦》---回忆那些“童年”的旧吃食

人最快活的时候当属童年,虽然那个年代物质生活贫乏,但回想起来,仍觉得趣味盎然。小时候过春节,最开心的就是有各种各样的好吃的。现在,那些好吃的也许难觅踪迹,但它们一直存留在我们内心深处。春节即将来临,让我们一起回忆那些“童年”的旧吃食。

THE END
1.把瘦肉切成丁淋入2个鸡蛋,教你神仙吃法,我家一周吃7次,太香了美食教把瘦肉切成丁淋入2个鸡蛋,教你神仙吃法,我家一周吃7次,太香了2024-11-14 07:27:24 丽丽厨房 云南 举报 0 分享至 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丽丽厨房 2.0万粉丝 关注我,每天分享不一样的美食 08:04 家里有糯米粉试试这样做,不炸不烙饼,外酥https://www.163.com/v/video/VGG0OBJ3P.html
2.除夕吃饺子的原因有哪些?吃什么馅饺子比较好?4、饺子本身就好吃,民间有“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的俗话。 二、大年三十吃什么馅饺子? 1、芹菜馅 即勤财之意故为勤财饺。勤:即勤奋、勤劳;经常,勤密(频繁)源源不断,谓之勤财。是对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的祈福;更是对勤劳、务实的祝福。 https://m.nongjiao.com/news/read-23637.html
3.腊月三十的习俗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https://www.rili.com.cn/video-o7q8f1b/chunjie/xisu/78128.html
4.烟台首届饺子文化节(六)别样补冬:养生素馅饺子吃起来~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24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涵义。 在胶东地区,这个时辰吃的饺子一般是素馅,取来年平安,素素静静之意。而且年三十晚https://m.ytta.cn/pages/view/view?id=1014856343560912896&type=information
5.欢欢喜喜过大年(美食篇)三十晚上饺子是必须要吃滴,猪肉酸菜馅 用手机拍个大合照,糯米丸子做的不成功,没型且炒鸡咸搁置一旁不要上镜啦 为了这顿年夜饭,被油烫,刀割,555过个年容易吗 海南人大年初一必吃的斋菜煲,别小看一道普通的斋菜,每道材料都有其寓意。茨菇:海南方言除旧的谐音,辞旧迎新之意。黄豆干:(条状、https://www.meipian.cn/cd0ufek
6.年三十饭几点吃年三十晚上必吃8个菜Q2: 年三十晚上必吃的8个菜是哪些? A2: 哈哈,这个可讲究了!年三十的菜单得有鱼(寓意年年有余)、鸡(大吉大利)、饺子(招财进宝)、年糕(步步高升),还有像红烧肉、八宝饭、炒青菜和汤这些,不过,具体菜品还得看各家口味和习俗,反正是图个吉利和丰盛就对了! https://xinzuhe.cn/life/202410-128.html
7.素饺子馅的做法大全精选菜单一种是素馅饺子,大年三十晚上吃的,另一种是肉馅饺子,初一早上吃的。每年到了腊月底,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做豆腐。记得小时候,家里随处都飘着豆腐的香味。豆腐做好,会放在水缸里,加满水,放在阴冷的地方。到了大年三十,拿出豆腐,剁馅包饺子。素馅也是父亲最喜欢吃的,母亲总是会把馅料准备的多一些,盛在盘里,放https://m.xiangha.com/caipu/caidan/185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