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巩老师前几日来呼和浩特时发出感慨——
内蒙古的美不仅在于自然风光
更在于淳朴善良的人民
丰富多彩的文化
和令人垂涎的美食
哎呀~
每一次来都让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
那个好来宝那个长调那个呼麦那个烧麦
zeng好
……
长调悠扬马奶酒飘香
内蒙古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
来吧
逛吃逛吃内蒙古
找到你钟意的宝藏美食
↓↓↓
呼和浩特美食
呼和浩特饮食文化兼容了多元特色
并在传承融合中逐步形成
极具自己地域风味的代表性美食
烧麦
“无烧麦,不青城”。呼市烧麦以羊肉、大葱做馅儿,面粉做皮,用专用的烧麦棰擀皮,擀出花边,以皮包馅儿,蒸熟食之。烧麦出笼,皮如蝉翼,形如石榴,柔韧不破,晶莹剔透,味浓肉嫩,鲜香四溢。吃烧麦一定要配热热的浓砖茶,消食解腻。
羊杂碎
一碗羊杂碎,一个焙子,便是最惬意的早餐。传统的羊杂碎用老汤熬制,放入切好的羊肺、羊肚、羊肠,越熬越香。羊杂充分吸收了老汤的味道,酥烂绵软,醇香味美。一碗上好的羊杂碎端上来,碗面上漂着一层透亮红油,冒尖一簇绿色香菜末儿,单从视觉诱惑就要垂涎欲滴了。
焙子
做焙子的老师傅凭着多年的经验,一揉一搓一揪,一包一卷一擀,一切一拧一摁,纯熟的手工技艺,赋予了焙子满满的艺术感。传统焙子是用特殊的土炉烤制,香酥可口,外脆内暄,麦香浓郁,香满街头。白焙子,咸焙子,糖焙子,油旋儿,豆沙焙子,糖三角还有红糖白糖之分;圆的,方的,长方的,三角的,椭圆的,无需炫耀,却暗自用色、香、形,构成面点的豪华阵容,成为呼和浩特人最难忘的家乡味道。
烧麦、羊杂碎、焙子和黄米炸糕、托县炖鱼、和林炖羊肉、烤方子、葱爆羊肉、酱牛肉、回勺面,构成了呼和浩特传统10味。
包头美食
古老的北方游牧文明
近代的中原农耕文明与现代的工业文明
在这里完美交融
形成了包头开放包容创新的
城市性格和饮食文化
老茶汤
包头老茶汤是随着走西口到了包头,代代传承,便成了包头当地的特色小吃,并成为包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头老茶汤主料是小米面,最特色的工具是“龙嘴大铜壶”。制作茶汤的师傅右手执壶,左手执碗,壶身一倾斜,只见壶嘴与碗口间架起一条水线,沸水从茶壶流出的瞬间,茶壶嘴上的飞天小龙吞云吐雾般仿佛真的飞上青天。收手时,一碗小米面瞬间变成了热腾腾的杏黄色米羹,翻腕不扣,百妙千奇,配上红糖,白糖,葡萄干,枸杞,山楂,瓜子仁,芝麻,一碗吴家第五代的八宝茶汤呈现在你的眼前。亲眼看着这传神的技艺,吃在嘴里的是香甜,留在心里的是对传统手艺的敬意。
冷水煮羊肉
包头被誉为中国羊肉美食之都,这一殊荣背后是包头人将羊肉吃到极致的匠心。冷水煮羊肉是源起于包头的又一种羊肉吃法。冷水煮羊肉的特色在于冷煮,将葱、姜、洋葱、西红柿、干辣椒等汤底调料和切成小块的羊肉羊排放入锅中,加入冷水一起煮,开锅后先喝汤,汤喝到恰好,羊肉也就可以吃了,先吃羊肉,再吃羊排,汤鲜肉嫩,层次感分明,大快朵颐中将内蒙古羊肉的极佳口感挥洒的淋漓尽致。
烤鹿排
包头是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烤鹿排因其独特的地域食材,让包头的美食里有了不能不品的招牌菜。烤鹿排选用人工饲养的肉食鹿,鹿肉性温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特点,是很好的补益食品。将鹿排腌制24小时,加葱、姜、萝卜、洋葱、芹菜、花椒、辣椒、香叶、桂皮、料酒、盐,煮至七成熟,再烤半小时后改刀刷料烤至外表酥脆。烤鹿排香辣回甘,酥香鲜嫩,厚实弹牙,是一道别具特色的创新菜。
老茶汤、冷水煮羊肉、烤鹿排和荞面拿糕、钢城面点、蒙派羊肉火锅、黄河烤鱼、全牛宴、铜锅精烩菜、大福林包子、扎蒙蒙花拌汤,构成了包头9味。
鄂尔多斯美食
天骄圣地鄂尔多斯
古老深厚的民族文化浸润下
在庄严悠长的祭祀文化影响下
饮食文化融合了多元的民族风情
和隆重的仪式感
元代宫廷诈马宴-烤全牛
鄂尔多斯,意为“众多的宫殿”,众多宫殿中最盛大的待客之道,当属诈马宴,被誉为大草原上的奢华宫廷第一宴。诈马宴始于元代,以烤全牛为突出特色。在特制的烤炉里,用蒙古族宰杀牲畜方式处理的整牛经过十一个小时以上的焖烤,即被烤熟。烤全牛传承了蒙古族传统烹饪技艺之经典,汇聚了蒙古族宫廷饮食礼仪之精华,祝颂-祈福-剪彩-祭祀-分食,敬献礼节与歌、乐、祝诵等民俗融会贯通,高贵华丽的仪式营造出视觉味觉听觉交相辉映的盛宴,给食客带来的震撼已经超越食物本身,成为对蒙古族饮食文化的敬仰和礼赞!
鄂尔多斯婚礼宴-羊背子
羊背子,蒙古语称“乌查宴”,又称“秀斯”,就是全羊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婚礼,其中献羊祝酒环节,就是男方向女方献羊背子。献羊背子包含献羊背、献奶食、敬天地、唱全羊赞、给中心人物献羊头、卸羊背、共享全羊席、吸羊尾巴、敬酒等仪式流程。羊背子,一般选用鄂尔多斯细毛绵羊制作,脂香浓郁,鲜嫩软烂,丰腴醇厚。全羊宴场面宏大,热闹非凡,体现了浓郁的鄂尔多斯风情、蒙古族敬畏自然的饮食习俗和独特的待客之道。
阿尔巴斯风干羊肉
阿尔巴斯山羊,羊绒被誉为“软黄金”,羊肉被称为“肉中人参”。每年初冬,当气温在零度以下时,牧民们将宰杀的新鲜羊肉割成小条,挂在阴凉处,自然风干。到来年二三月份,便可以拿下来烤食、炖食或直接食用。炖阿尔巴斯风干羊肉,肉质嚼劲十足,咸香不腻,一口咬下后四溢出鲜腴的肉汁,满嘴生香,细品慢咽,那经过时光打磨和自然洗礼的浓缩精华在口腔中余味悠长,久久不散。
烤全牛、羊背子、阿尔巴斯风干羊肉和鸿运牛头、迎亲套茶、排骨焖山药丸子、腌猪肉烩小白菜、准格尔六大碗、沙葱炒羊宝以及鄂尔多斯小吃(巧手花馍、豌豆豆面、驴肉碗砣、黄米糕圈、小米凉粉、糜米酸粥、沙葱土豆泥),构成了鄂尔多斯温暖10味。
乌兰察布美食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让这里孕育出享誉世界的马铃薯和燕麦
勤劳智慧的乌兰察布人
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手工技艺
把最朴素最易得的食材
打造成餐桌上千姿百味的美食
莜面全席
乌兰察布人用巧手和想象力,让这种当地最普通的食材具有了多元可塑,创造出上百种做法和味道。经过搓、推、擀、卷、拨、切等手法和各种土法工具,神奇的变身为莜面鱼鱼、莜面窝窝、莜面饨饨等几十种风姿各异的形状。吃法有热吃和凉吃,凉吃吃的是莜面原香的清爽回味,热吃吃的是卤汤拌食的多样层次!一席莜面宴,带你走进乌兰察布厚重的农耕文化体验之旅,感受远离尘嚣的淳朴乡村美味。
红焖羊肉
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特产的杜蒙羊肉,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商标。做法多种多样,最有代表性的便是红焖羊肉,其色泽红润,肥而不腻,鲜嫩多汁,当之无愧的成为乌兰察布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融汇的美食经典。
薯都三绝(烤土豆、土豆筋筋、玻璃饺子)
被授予“中国薯都”称号的乌兰察布是国内最大最优质的马铃薯种植区,更是擅长烹饪马铃薯。从粗茶淡饭到豪门盛宴,土豆以多彩多姿的形态撩拨着人们的味蕾,成为乌兰察布最经典的食材。“烤土豆”是许多乌兰察布人童年无师自通拥有的厨艺技术。还有一种特色美食土豆筋筋,用凉汤一拌,又香又糯,又滑又软,很难让人相信它的前身是土豆。玻璃饺子,是土豆又一次华丽的身份转换,晶莹剔透,亦称“水晶饺子”,食之筋、香、松、软,独具风味。薯都三绝,以最朴实的食物,诱惑着你去探寻这座生态之都的闲情逸致。
莜面全席、红焖羊肉、薯都三绝和丰镇月饼、卓资熏鸡、乌兰察布三宝、大拌凉菜、沙葱酸奶羊肉蒸饺、蒙古肉粥、抿面,构成了乌兰察布经典10味!
巴彦淖尔美食
塞外开阔的暖风
黄河贯穿而行的河水
天人滋养出的肥沃土地
让内蒙古味道遇见河套美食中
那一份浓浓的乡土诗意
河套四锅香
以大锅为器,河套人最拿手的烩、炖技艺,洋溢出富饶之乡的洒脱与祥和。一把柴火,一口大锅,喷香的底油,新鲜的农家猪肉在油锅里爆香调味时,每家每户飘散出的香气,一样又不一样。猪肉勾笨鸡、黄河鱼炖豆腐、猪菜烩酸菜、羊肉熬茄子,喜欢慢生活的河套人,不经意间让你沉浸在平凡岁月里对乡情的牵挂味道。
河套四碗面
230多万亩的肥沃麦田,让河套硬小麦实力和颜值兼具。河套盐水拉面、河套焖面、饧秋面片、家常臊子面,一碗面,道得出麦子的醇香和迁徙人融合的美好;一碗面,道不完家的味道。
河套硬四盘
黄河北,阴山南,八百里河套米粮川……河套四锅香、河套四碗面、河套硬四盘和河套四金果(黄柿子、华莱士、灯笼红、早熟梨)、河套四小吃(面精、炒酸粥、肉焙子、糖麻叶),构成了巴彦淖尔河套20风味。
呼伦贝尔美食
无可复制的地域
独一无二的味道
呼伦贝尔最醇香的美味
成为中国北方最值得探寻的味道
布里亚特包子
布里亚特包子主要用碎羊肉、羊下水、牛肉或马肉切丁做馅,再放些大葱、洋葱或草原上生长的野韭菜,烫面做皮。最传统的布里亚特包子,不用擀面杖擀皮,而是用手撕成面皮包馅。布里亚特包子最大的特点是用肉丁做馅,有着“面团里的手扒肉”的美誉;包子皮在捏褶子收口时,不将其收紧捏扭,而是留个小口,蒸的过程中馅的鲜香便弥漫出来。
水煮南屯牛排
南屯牛排选用的是散养在鄂温克草原上的苏白牛牛肋条,肉质鲜嫩,高蛋白、低脂肪。水煮南屯牛排采用清水炖煮,不添加任何佐料,最大程度保留了牛肉的鲜美和原滋原味,熟透软韧后捞出沾野韭菜花酱食用。肥瘦相间的牛排,入口间脂香四溢,细腻鲜嫩、味美多汁。水煮南屯牛排也有加入土豆的,整个土豆与牛排一起煮,土豆融入牛排的肉香,清甜沙面非常好吃,同时也解了牛排之腻,成为了最好的食材搭档。
香薰羊小腿
香薰羊小腿,选用呼伦贝尔散养羊小腿,酱料中加入纯天然无污染大兴安岭采掘的中草药共同熬制的老汤进行酱制,去膻提香,经过药借肉工、肉借药力的3个小时煮制,出锅晾凉,然后上屉进行慢火熏制,熏制材料为绵白糖+地产黄小米。精心熏制的羊小腿越嚼越香,筋道细腻,特别适宜下酒。
布里亚特包子、水煮南屯牛排、香薰羊小腿和呼伦贝尔包山羊、呼伦贝尔羊血肠、酱香牛窝骨、香煎呼伦湖白鱼、炸秀丽白虾、素溜草原白蘑、肉末柳蒿芽、红烧鹿肉、俄罗斯列巴,构成了呼伦贝尔12味。
赤峰美食
赤峰人的一餐一食
形成了红山文化独特的魅力和个性
精湛的厨艺把风味菜肴
烹饪出了巅峰的味道
赤峰对夹
赤峰对夹,当之无愧的赤峰美食名片,亦是赤峰人乡愁的寄托。据说这种小吃源自赤峰非常有名的哈达火烧与驴肉火烧、宫廷熏肉相结合而创制。赤峰对夹将油水面按一定比例和成面团揉匀醒透,擀成薄片,在上面抹一层由小米面与猪油做成的油酥,卷起,揪成小面团饼成型,烙熟夹入熏肉。赤峰对夹好吃的关键一是烧饼的起酥程度,二是熏肉的味道。正宗赤峰对夹外皮金黄,层次分明,肉质细腻,熏香浓郁,瘦而不柴,肥而不腻,韧而不破,焦香四溢,香酥脆口,余味悠长!2017年10月赤峰对夹被认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排骨蒸饺
排骨蒸饺是赤峰市敖汉旗的特色美食。饺子皮是开水烫面揉匀醒透后制成,将猪精排剁成小块再加入葱、姜、酱骨汤等调味品,煨制6小时以上以致入味。排骨穿上饺子外衣,蒸15分钟左右,一道想象力丰富的地域美食便诞生了。排骨蒸饺吃起来肉骨分离,鲜嫩可口,更有菜饭同食的感觉。偶尔会咬到一块脆骨,亦惊亦喜,细嚼慢咽,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干炸华子鱼
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贡格尔草原西南部的达里诺尔湖,享有我国第三大天鹅湖的美誉。独特的高原气候、特殊的半咸苏打水质、纯天然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使得达里诺尔湖盛产的瓦氏雅罗鱼(俗称华子鱼)营养丰富,肉质细腻,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华子鱼个头不大,当地人最喜欢的烹饪方式是干炸,高温迅速锁住鱼肉的鲜美味道,冷水鱼极品的肉质达到最佳呈现。诱人的金黄色泽,外酥里嫩的口感,留给人难以忘怀的鲜美味道。
赤峰对夹、排骨蒸饺、干炸华子鱼和烤羊背、红蘑炒肉、干炸罗隔肉、锅包肉、杀猪菜、炭烤羊尾尖、麻籽豆腐、小米饭菜包、糟米咯咯豆,构成了赤峰12峰味。
通辽美食
唱一曲深情的科尔沁民歌
敬一碗醇香的奶酒
八百里科尔沁草原辽阔大地
把一道道美食敬献给
用舌尖品味通辽的人们
科尔沁馅饼
科尔沁馅饼面坯选用优质小麦粉,馅心料以科尔沁黄牛肉为主,也有羊肉、猪肉、素馅等,面坯调制较软,并经几十分钟的饧面过程,制作成形后辅以干面将裹足了馅料的圆圆饼坯,用双手轻轻拍压,不破不溢,皮薄如纸,再用拿捏有度的手法将软软的饼坯放入锅中,两面煎至金黄色,质地酥软,满口留香。惊艳的口感,完美的造型,使科尔沁馅饼无不彰显着文化审美和蒙古民族的生活智慧。
通辽牛肉干
通辽荞面
通辽有着悠久荞麦种植的历史,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形成了通辽荞麦独特的品质,蛋白质、淀粉和粗纤维含量高,脂肪含量少,富含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尤其是特有的芦丁成分,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食疗功效。优质荞麦原产地的自豪,使每一个通辽人都会说出若干种荞面的吃法,饸饹、拨面、饺子、饹豆儿、猫耳朵……特别是荞面饸饹,以其悠久历史和家家都会做,户户味不同的独特魅力及养生保健功效,让通辽荞面充满灵气和生命力。
科尔沁馅饼、通辽牛肉干、通辽荞面、科尔沁肥牛火锅、通辽烤羊腿、炒米、黄金玉米餐、小米豆角饭,构成了通辽8珍味。
锡林郭勒美食
锡林郭勒草原
以其独特的原产地食材和历史文化传承
赋予了中国蒙餐更加绝妙的味道
早茶
锡林郭勒早茶,其绝在于草原文脉的传承和马背民族饮食精华的集萃。由于游牧生产特点,一日餐食的重点在于早茶。人们要在早茶上摄取足够的能量去完成一日的劳作。崭新的一天被热腾腾的奶茶唤起,早茶早已超越了本身的食物特色,而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情感、一种仪式。锡林郭勒早茶种类丰富,浓香的奶茶是核心,熬茶的技巧决定最终的味道。最普通的青砖茶经过熬制、加奶、加盐、扬茶,配上炒米、黄油、奶豆腐、奶皮,便成为一锅奶香浓郁,香滑微咸,绵长止渴的奶茶。
正蓝旗宫廷奶食
采用游牧民族传统方法制作的锡林郭勒正蓝旗宫廷奶食,其绝在于独有的制作工艺和形制上的审美传承。早在元朝时正蓝旗就是皇室奶食品的供应基地。在世代养牧过程中正蓝旗从自身畜牧业劳动智慧和社会发展中的民族文化交流中,掌握和创制了利用牲畜奶汁制作多种奶食品的方法。正蓝旗奶食品具有种类繁多、做工精细、样式精美、口感独特等特点。2007年8月,正蓝旗被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查干伊德文化之乡》,2011年被命名为《中国查干伊德文化之乡》,同时认定为《中国查干伊德文化传承基地》。
乌珠穆沁手把肉
早茶、正蓝旗宫廷奶食、乌珠穆沁手把肉和阿巴嘎酸马奶、苏尼特涮羊肉、石头烤肉、风干肉、黄油卷子,构成了锡林郭勒蒙餐8绝。
阿拉善美食
阿拉善斑斓14味
以绿色稀有的特色食材
传承独有的美食技艺
酝酿出斑斓的地域风味
阿拉善烤全羊
烤全羊是蒙古族宴席上最讲究的一道传统名菜,有蒙餐之尊的美誉。阿拉善王府烤全羊吸收了北京“焖炉烤鸭”技法,逐步形成独特烹饪技艺。吃法也从外往里别具一格,羊皮酥脆,羊肉嫩香,层层入味,肥而不腻,齿间留香,回味悠长。
黄焖驼排
阿拉善是中国骆驼之乡,阿拉善双峰驼所产驼肉属低脂高蛋白的天然绿色食品,驼肉被阿拉善人烹饪出各种美味佳肴,黄焖驼排便是其中的经典名菜。黄焖让驼排入味更浓,酱香浓郁,口感醇厚,色如琥珀,润而不焦,酥而不腻,肉质软烂,香入骨髓,是阿拉善最经典的驼乡美味。
苁蓉滋补汤
阿拉善这片神奇的沙海里生长着被誉为“沙漠人参”的肉苁蓉,阿拉善肉苁蓉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阿拉善也被称为“世界苁蓉之乡”。苁蓉滋补汤中羊肉性味甘平,补脾益气,肉苁蓉甘而性温,咸而质润,补阳不燥,补阴不腻,汤鲜无膻,温和清淡,是阿拉善最滋补的大漠美食。
阿拉善烤全羊、黄焖驼排、苁蓉滋补汤和干鲜羊肉双拼、蝶花驼掌、贺蘑炖土鸡、羊肉垫卷子、炖居延海野生鱼、沙米凉粉、驼肉馅饼、锁阳油饼卷沙葱、豪华拉面、居延蜜瓜、驼奶,构成了阿拉善斑斓14味。
乌海美食
在美酒美食的召唤下
我们有了爱上乌海的N个理由
乌海6滋味
让你体会魅力中国城的乌海味道
乌海湖鱼鲜
乌海湖盛产鲤鱼、草鱼、鲶鱼、鲫鱼、白鲢、白条、红眼、七星、黑鱼、鳜鱼等,洒脱的乌海人用简单的家常炖法,成就了最美味的乌海湖鱼鲜。鲤鱼炖豆腐、鲶鱼炖茄子、家常炖鲫鱼、白条煨七星、乌海湖大鱼头、炖杂鱼锅、鱼头泡饼、鱼皮冻,无论哪一种做法,都是乌海人引以为傲的自信味道。一品多类的乌海湖鱼鲜,以其鲜美细腻包容的口感,傲娇的诠释着乌海湖非同一般的湖鲜海味。
乌海葡萄酒
葡萄酒的美妙情调更让乌海这座书法之城充满诗意的芬芳味道。在挂满葡萄的葡萄藤下,在众多品牌的葡萄酒酒庄,惬意的品一杯葡萄酒,会对乌海的城市情调和品质生活有一种心动的感受。当然,你也可以和乌海人一样随性,配着烩酸菜、风干肉、炖笨鸡,喝着葡萄酒,感受着乌海城多元文化混搭的奇妙味道。
乌海酒庄菜
在乌海酒庄的餐厅,品着酒庄红酒,配着牛排、羊排等乌海融合菜,听着法国酿酒师娓娓道来的葡萄酒文化,一种穿越的感觉让浪漫和酣畅成为在乌海不醉不归的美好回味。酒庄菜,不仅仅是乌海新兴的菜品,更是这座城市国际化时尚化的独特地域味道。
乌海湖鱼鲜、乌海葡萄酒、乌海酒庄菜和乌海烧烤、乌海炖阿尔巴斯山羊肉、乌海葡萄,构成了乌海6滋味。
兴安盟美食
兴安盟美食汇聚了
蒙古族传统美食
东北特色美食
以及大兴安岭特色山野
地道的美食带给您一场舌尖上的盛宴
都乐抻面
都乐抻面是乌兰浩特市一种独特的传统面食,滑爽筋道,鲜香清口,独具风味。2023年,“都乐抻面调料秘制技艺”被评为盟级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阿尔山山野12味
以阿尔山具有代表性的地道原产地山野食材为主题,食材绿色无污染,山野味道纯正,地域特色鲜明,列入内蒙古味道“阿尔山山野12味”系列美食。其中包括凉拌卜留克、干炸柳根鱼、野菜猪肉丸、蚂蚁煎蛋、天池鲫鱼炖豆腐、酥炸燕尾菜、小鸡炖蘑菇粉、酱焖老头鱼、排骨柳蒿芽、葱烧木耳蘑、岭南香米菜包饭、野菜粗粮饼。
西口十八碗
“西口十八碗”充分围绕农、牧、林三区节点地位优势,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托本地时令鲜蔬、山野菜、本地猪肉、羊肉、牛肉及鸡、鸭、鹅等西口村当地特色农副产品等食材丰富了当地菜品。针对东北农区、大兴安岭林区、内蒙古牧区地域特色,重点突出“三个味道”,即:黑土味道、山野味道、草原味道。
兴安盟大米、阿尔山山野12味、西口十八碗、烤全羊、奶制品……兴安盟特色的餐饮美食,搭配本地风格的风味佳肴,能满足每一个行走在路上的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