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高原的气候特点是什么类型

鄂尔多斯为蒙古语,意为很多的宫帐。因在明代成吉思汗陵寝移至此处,蒙古族游牧部落号鄂尔多斯,故高原也以此命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鄂尔多斯高原的气候特点是什么类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鄂尔多斯高原的气候特点

高原位于温带季风区西缘,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6~8℃,1月份平均气温-14~-8℃,7月份平均气温22~24℃,年均降水量150~500毫米,集中于7~9月,降水变率大,自东南向西北愈趋干旱,降水自东南缘450~520毫米,依次下降到西北缘的150毫米以下,干燥度由4.0增至16.0。风向除西南部全年以偏西风为主外,冬天以西北风为主,夏天以东南风和西南风为主。无霜期130~170天,10℃以上活动积温2500~3200℃。

鄂尔多斯高原的地质地貌

地貌

高原海拔大部为1300~1500米,东部切割河谷部分可下降到1000米以下,高原顶面个别地方可达1600米以上。西北部桌子山自北向南伸延,主峰桌子山(2149米)。东胜以西至杭锦旗以东一带是海拔较高地区(1450~1600米)。其北沿是黄河三级阶地,为包头内陆断陷的南缘。东南部为构造凹陷盆地,境内广泛分布第四纪沉积层和现代河湖沉积。鄂尔多斯流沙和“巴拉”(蒙古语固定、半固定沙丘)分布广泛。由于不合理开垦,过度樵采和放牧,大片沙区中的固定巴拉日益沙化为流沙,原无大片沙地分布的高原中部亦出现不少新沙化地面。本区水系除高原内部为内陆区外,四周均为黄河支流,属黄河水系范围。

地质

高原位于鄂尔多斯台向斜的北部,包括了东胜台凸全部和陕北台凹的北部,均为华北台块的稳定部分。全区除桌子山外,岩层基本水平,中生代沉降形成向斜盆地,沉积较厚的中生代砂岩、砂砾岩、页岩,西部有第三纪红色砂岩。第四纪以来各地有不同幅度的上升。鄂尔多斯流沙和“巴拉”(蒙古语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分布广泛。高原东部属栗钙土干草原地带,西部属棕钙土半荒漠地带。

分类

本区可分为5地貌区:

①中西部干燥剥蚀砂质高地。

②东南部多湖和沙丘分布的凹地平原──毛乌素沙地。

③北部黄河阶地库布齐沙带。

④西部桌子山。

⑤东部沟谷底薄覆黄土丘陵区。

鄂尔多斯高原的地理位置

西;北、东三部分被黄河河湾怀抱,东南部以古长城为界和陕北黄土高原相接。地势中西部高,四周低,西部高于东南部。东部为准格尔黄土丘陵沟壑区,西部为桌子山低山缓坡和鄂托克高地,北部为库布其沙漠,南部为毛乌素沙漠和滩地,中部沿北纬39.5度一线隆起,海拔14001700米,为鄂尔多斯台地。高原内虽无山脉,但海拔高度相差很大,东部河谷洼地海拔最低只有850米,西部桌子山一带高达1500-2000米。因深居内陆,极端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季气候干燥而寒冷,夏季形成东南季风。光能资源丰富,积温高,昼夜温差大,是我国日照丰富的地区之一。西部盐、碱湖分布广泛,盛产碱、盐、芒硝、石膏等化工资源。

鄂尔多斯高原,地处黄河万里长城的怀抱之中(即三面为黄河环绕,一面为万里长城),东南、西与晋、陕、宁接壤,北与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和包头市隔河相望。3.5万年前,鄂尔多斯是著名的“河套人”繁衍生息的地方,也是“河套文化”的发祥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陵寝就坐落在鄂尔多斯中部的鄂尔多斯伊金霍洛草原上。

鄂尔多斯高原历史上是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落聚居地域,其范围为黄河河湾的长城以北地域。一般指内蒙古阴山以南部分,它的西、北、东三面为黄河所围绕,南部与陕北和宁夏黄土高原接壤,北纬37°20′~40°50′,东经106°24′~111°28′。

鄂尔多斯高原的鄂尔多斯市东部是蒙古族、汉族混居的区域,西部为蒙古族分布区,南部以汉族为主,西南部为蒙古族、回族混居区域。境内主要城市为陕北的榆林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东胜区和西部的矿业城市乌海市。

鄂尔多斯特色美食:风干牛肉

风干牛肉,又称“风干牛肉干”、“牛肉干”。内蒙古大草原,是天然的草牧场。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民族牧民有世代凉晒牛肉干的生活习惯。

鄂尔多斯特色美食:酸饭

酸饭,是内蒙古西部地区一道极具特色的家常美食,过去,农村家家炕上都放着发酵酸饭的罐子,一年四季都在制作酸饭。酸饭的流行跟那里的生活环境有关系。那里盛产糜米,糜米沤酸后味道特别醇香,所以,人人爱吃。吃上酸饭顶着烈日劳动,不渴、也不上火。劳动了一天,身体觉得疲累的时候,一进家门就痛饮几勺酸米汤,浑身无不感到清凉爽快。

作为内蒙古西部的地方美食,酸饭融进了人们的生活和情感。俗语说:“早上酸粥中午糕,晚上焖饭上油炒。”“白天干黑夜稀,顿顿不忘浆酸米。”就是说,人们早上吃酸粥,粥不稠不稀。吃时,有人喜欢在黄白米粒的酸饭上,抹些红辣椒面或红辣椒油,酸辣可口。当地人风趣地说:“辣椒抹粥,吃上挺兜(方言“好”的意思)”。中午吃酸捞饭和酸焖饭,酸捞饭就是从米汤中把米捞出做成的酸饭;酸焖饭是把米经熬煮后,撇去米汤煮熟的米饭。有时饭中煮点儿土豆进去,味道更加鲜美。

酸稀粥一般是在晚上吃,就是在酸粥的基础上多加些汤,饭比较稀。有时在稀粥中加些土豆块或红薯块,做好后就着酸菜或咸菜吃。特别是在盛夏时节,人们一日三餐吃酸饭,真是神仙般的生活。

乡间有时还用酸拌饭待客,不过在制作上比较讲究,先从酸饭中捞些干的放在碗里,再在上面撒些豆面,轻轻摇动,待滚动的米粒均匀地沾满了豆面,再将米粒与切碎的土豆、葱花用油炝一下,调和均匀即可食用。也有人家往酸拌饭中加些腌酸莱,则是另一番口味。

鄂尔多斯特色美食:蒙古羊杂碎

蒙古族的羊杂碎在该地的诸小吃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尤以四子王旗的羊杂碎最为出名,讲究“三料”、“三汤”、“三味”。三料又分为主三料和副三料。主三料即心、肝、肺,又称“三红”;副三料即肚、肠、头蹄肉,又称“三白”。三料下锅时切成长条或细丝。三汤即“原汤杂碎”、“清汤杂碎”、“老汤杂碎”。

鄂尔多斯特色美食:酸烩菜

酸烩菜,在鄂尔多斯非常普遍,它在本地人心目中的位置,甚至胜过一些山珍海味。逢年、过节、满月、结婚、丧葬、接待宾朋时,酸烩菜总要当作压轴儿菜,以弥补其它菜品的不足。就是离开故土调往外地的人,也不会忘记养育过他们的酸烩菜。

酸烩菜是由腌渍过的白菜和其它蔬菜经烹制后做成的菜肴。山药削皮、洗净,用刀切成大小适中的菱形块。把猪肉先放到热锅内炒一炒,搁上大料、花椒、葱、蒜、酱油、食盐再炒一炒,添足水。待水滚沸后,把腌过的白菜搁到锅里烩熟。然后,手持铁勺把锅里的山药捣成烂泥,便做成了猪肉烩酸菜。

鄂尔多斯特色美食:羊油馓子

每逢过年或有喜庆之事,蒙古族牧民便忙碌地炸羊油馓子。

羊油馓子炸成后,就同其它食品一同摆到桌子上,供人们享用。羊油馓子为长条形,一层一层地垒到桌子上,足有一尺高。浅黄色的羊油馓子上放着几颗红枣,显得格外吉祥。无论纵看或横看,都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线条美。制作羊油馓子的原料,有白面、素油、糖、白帆。

往一定量的白面中,放上适量的白帆、素油和糖,用水和起来。面和的不能硬,也不能软。让它饧上一会儿,就可以制作了。

制作时,应根据馓子的大小,把饧好的面揪成小面剂,放到面案上搓成细长条,对折几次,很快放到滚热的羊油锅里炸熟。羊油馓子晾凉后,表面裹着一层洁白的羊油,看上去黄、白相间,很有特色。

吃的时候,把羊油馓子掰碎,泡在奶茶中。羊油馓子吃在嘴里,酥脆甜香,别具风味。

鄂尔多斯特色美食:土豆丸子

土豆丸子

将土豆削皮洗净,擦成丝状,倒入盆内,洒面粉与土豆丝拌匀(土豆丝略洒水)放入笼屉蒸熟,抖入盆内,锅中放猪油,油熟后加佐料盐、葱花,将蒸熟的土豆丸子倒入油锅中,用铲子翻搅,炒熟调烂腌菜即可食。特点:坚软适宜,入口绵烂。

鄂尔多斯特色美食:米凉粉

米凉粉是农民喜食的一种风味食品。近年来,米凉粉从农村进入城市,遍布大街小巷。大热天上街,花几角钱吃一碗米凉粉,既解口渴之急,又能充饥,是非常实惠的。由于米凉粉筋道、解渴泻火、富有营养,年轻人连进三碗还意犹未尽,牙口差的老年人,吃来也格外爽口。

很久以前,准格尔旗双山梁下住着一户善良的农民。农民的儿子是一位秀才。秀才为了赶考,天天登山专心攻读。每天,七十岁的母亲都要费力地爬坡上山,给他送饭。由于路远,母亲走得很慢,所以每次送去的饭都变成了凉饭。儿子不想吃饭,母亲只好吃剩饭。母亲只吃了几次凉饭,就觉得口感很好。没几天,母亲就在“凉饭”的基础上,反复改进制作方法,制成米凉粉让儿子品尝。母子皆大欢喜,每天中午母亲都要给儿子送一碗米凉粉。邻居发现后,家家户户也都吃米凉粉。这样,米凉粉就成为当地人盛夏驱热消暑的饮食了。

历史文化

鄂尔多斯市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伊克昭”(蒙古语)汉意是“大庙”,伊克昭盟是由中国清朝时期鄂尔多斯六个旗在达拉特旗的大庙王爱召会盟而正式得名。“鄂尔多斯”(蒙古语)汉意为“很多宫殿”,这一名称已成为伊克昭市的代名词。伊克昭市现有许多珍贵的文化遗迹,如成吉思汗陵、“河套人”故地、朱开沟文化遗址、统万城、十二连城、准格尔召、油松王和神奇响沙等。以长城为界,鄂尔多斯南临陕西、山西省,形成秦晋文化与草原文化南北交融的"歌海舞乡"。黄河北岸的呼和浩特、包头市与鄂尔多斯又形成内蒙古自治区最为富集的"金三角"地区。纵贯南北与横贯东西的铁路、公路为前来旅游的宾客提供了别捷的交通。

美国西部有个德克萨斯,中国西部有个鄂尔多斯。来自大洋彼岸的考古学者们发现,鄂尔多斯的历史要比德克萨斯古老得多、悠久的多。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恐龙脚印化石群与"河套人"发祥地,会把你带入旷古久远的境界里。一条历经几千年风雨的秦直道南北穿越鄂尔多斯,从这里,横扫六合的秦皇战车走过去,铁马金戈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走过去,还有王昭君、郦道元、司马迁,都从这里走过去,走过去……

拜谒成吉思汗陵寝,仰视一代天骄的形象,再赏独具蒙古族特色的鄂尔多斯婚礼仪式表演,品尝元代宫廷宴--诈玛宴的美味,会使你体验出马背民族的精神特质和鄂尔多斯独特的祭祀文化、歌舞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

THE END
1.杂蔬烩牛肉<宝宝美食>家常菜把杂蔬切粒,大小如牛肉粒。 第4步 姜和蒜切好备用。 第5步 温锅下油,下姜蒜,出香气后大火炒牛肉粒变色不见血水后起锅。 第6步 锅内剩油炒香杂蔬。待洋葱出香味即可。 第7步 两大汤匙高汤(没有的话用温水也行)。 第8步 水开后三分钟下牛肉粒。 https://www.coffee.cn/caipu/post/185506.html
2.洛阳必吃的十大美食有哪些?你最喜欢哪个?来洛阳若是不吃刀削面,那可就亏大啦。刀削面做的特别好的店家也特别多,像牛肉汤馆一样,成为洛阳一大美食特色。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知味香的特色酱肉炝锅刀削面啦。 21洛阳水席 压轴的来啦~下面隆重介绍洛阳水席~洛阳水席其实并不是什么小吃,是豫菜的一部分。但是既然是洛阳美食,这必须是不得不提的。洛阳水席来自https://www.vfuw.cn/news-28938-1.html
3.牛肉烩菜怎么做牛肉烩菜的做法牛肉营养丰富,经常食用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对生长发育期的儿童也特别有益处哦。母后大人寄来了一大箱牛腩肉,抓紧时间吃起来。今天给宝贝做一道牛肉烩菜,放的都是超级有营养的蔬菜,跟牛肉也特别搭哦,用了太太乐的调味品,味道更加鲜美了,好吃无负担。宝贝给这道菜起名“牛牛和它的菜园子”。 https://www.douguo.com/cookbook/3106058.html
4.西安美食——牛肉丸子烩菜1 评论 西安美食——牛肉丸子烩菜 发现更多热门视频 东哥辛苦了,速战速决,早点下班 博卡青年6261.5万次播放 孙杨张豆豆牵手走秀,好有夫妻相,很般配的一对 芒果捞小萌主2.1万次播放 周迅、李乃文品质盛典内场路透,周迅的状态好好啊,真的美… 高门禧客4.8万次播放 不愧是人类幼崽,扭一扭都这么可爱,老母亲的心都https://k.sina.cn/article_3177559454_mbd65b59e03300wesr.html
5.谢金戳此后接下来的主要加工内容是刮去什么5、【单选题】菜肴的类别不同,盐的用量汤菜类为0.8%~1.0%,炒蔬菜为1.2%,烧煮菜类为()。( D ) A、0.6%~0.8% B、0.8%~1.0% C、1.0%~1.2% D、1.5%~2.0% 6、【单选题】厨房的煤炉、炉灶、电热源设备及电源控制柜都都应有专人负责,这要求在厨房防火制度,要()。( D ) https://blog.csdn.net/zd0618/article/details/122271414
6.西安清真·老陈家烩菜(东新街总店)好吃吗,清真·老陈家烩菜(东新街总牛肉串2元。10串起点。太幸福了。价格比回民街低太多,味道也更好。 2016-03-12 有用(6) 159***9990 口味:5? 环境:5? 服务:5? 老陈家烩菜这家店基本是我从小吃到大的,但近几年去吃的少了,味道依然是以前的味道,东西比以前少了,价格也涨了许多,一份烩菜的价格是19元,建议2人一份,配https://you.ctrip.com/food/xian7/5081112-dianping.html
7.牛肉烩菜冬天必吃的美味#0元玩转这座城 去医院看完眼睛,搜索了周边的美食,发现一家早有耳闻的老店,准备去打卡。到店点菜上菜速度都挺快的,配料很多,肉也给的多,俩人其实吃一份就可以,搭配馒头或者米饭,陪着汤汁下肚,别说多满足了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303021223?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8.煮烧煨炖焖烩煲分别是什么意思,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煨是什么意思,炖焖煨三者之间的关系,煨菜的方法和技巧,煨菜都有什么菜啊,炖和煮有什么区别,烩和焖的区别,烧、焖、炖的几种用法和基础知识等。 一、煮、烧、煨、炖、焖、烩、煲分别是什么意思,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成菜汤汁量来说,从多到少分别是煮、熬、煲、炖、焖、烩、烧、煨、焐。https://wap.xuechu123.com/329333459/vip_doc/25505789.html
9.家常烩菜的做法家常烩菜怎么做小洞天的菜谱1.做烩菜,我喜欢将五花肉提前煮20分钟,煮的时候放葱、姜、花椒、八角、香叶、盐。2.将煮好的五花肉切成片略加翻炒,烩好的菜口感更好。3.适量豆腐翦至两面金黄备用。4.白菜、芹菜改刀,肉勺子从中间切开……https://m.meishichina.com/recipe/622603/
10.下一篇西安有什么好玩的?2016最新西安旅行攻略肉丸胡辣汤是一种回民清真小吃,也叫做牛肉丸烩菜。汤里食材丰富有浑圆的牛肉丸子,切成块状的土豆、白菜、胡萝卜、菜花、芹菜等。吃的时候淋上油泼辣子、香油,及手掰的坨坨馍。为西安最经典的早餐之一。 ▼ 锅盔 锅盔是陕西八大怪之一,因为像头盔状,所以又叫锅盔。锅盔制作工艺精细,素以“干、酥、白、香”著https://www.dahepiao.com/lvyounews1/2016092721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