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螺的壳十分坚硬,很多朋友最常见的吃法都是整只煮熟,然后把海螺肉挑出来吃(白灼的吃法)。这样吃虽然也很不错,但是却无法品尝到更加过瘾的味道。
坚硬的海螺壳,我们可以用家里菜刀的刀背来把它敲开。敲壳的时候,要找到准确的位置(要如庖丁解牛一般,了解牛的结构,了解每一块筋腱,就可以游刃有余)。
如图所示,海螺口朝下,尾部朝前摆好,以刀背在右上方大约三分之一处猛敲一下(敲的时候要稳、准、狠),把螺壳敲爆。
如下图:一击即中,海螺壳爆开。
下图中可以看到:把左边的螺壳拿开,整只螺肉已经露出来了。
现在放大图片看看:大部分螺肉均已露出,只剩下尾部一点点螺壳,尾部还有膏,我们可以轻轻地旋转螺壳,把海螺的尾部完整地取出。
这个是取出的完整的螺肉。
再换一个角度看看这整只螺肉。
2、切下螺膏
我们在网上搜索一下海螺,可以看到:海螺活动较慢,常以海藻及微小生物为食,它们一般栖息于浅海海域,嗜食棘皮动物。什么是棘皮动物?海星、海胆、海参、海蛇尾等都属于棘皮动物。海螺净吃些这么好的东西,就算没消化,肚子里也净是好东西啊!不管怎么查资料,始终没有谁介绍说海螺的尾部可以吃。所以,作为什么都可以吃的广东人,我却偏偏要试试看,看看海螺的这个尾巴到底好不好吃。
吃过了N次以后,我都不想告诉大家:海螺的尾部其实就是海螺的膏,香甜味美。只想偷偷在卖海鲜的档口等着,等别人买了海螺,当场劏开切掉尾部,弄回来慢慢做下酒菜。
下图是切下膏的海螺肉,连着膏的部位,还有一些黑色的是海螺的胆和排泄物,把它弄掉,洗干净后就得到了下面这样的海螺肉。
我们再来看一次:这是整只海螺肉。
从这个位置下刀,把海螺的膏切下来。
3、切下螺蒂
切完海螺膏以后,接下来我们再把海螺肉头朝下按在砧板上,平刀把螺蒂切下(连在螺肉上的硬甲,像指甲一样的甲片)。
好了,工序过半,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切下来的螺膏。这么一小碟,每次海螺膏煮熟上桌后,每双筷子都是抢着伸过去夹(那种甘香的诱惑确实令人难以抵挡)。
4、清洗螺肉
切下来的螺肉,与螺膏分离以后,将要进行彻底的清洗。海螺身上有很多黏液,常年以海藻等为食物,身上也粘附了很多黑色的脏东西。所以,我们要把它彻底洗干净。
第一次清洗:把海螺肉放入干净的不锈钢盆中,倒入三四茶匙的生粉(我个人习惯使用农家自晒的番薯粉和葛粉,所以图片里面的粉是粒状的),用手抓每一只螺肉,用生粉来搓洗黏液和脏东西。
搓洗了一会,可以看到下图的不锈钢盆里面有好多脏东西。用清水漂洗一下,捞起螺肉,再次倒入生粉,再重复进行一次清洗。
下图是经过第一次清洗后的螺肉。
下图是再次清洗的螺肉,明显已经很干净了。
5、螺肉切片
螺肉切片,是考验厨师刀工的一项技术活。在切片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把海螺肉变成薄片以外,还要处理掉一些不要的东西。下图当中,这条有点黑黑的尾巴,感觉应该是海螺的嘴巴或者是排泄口之类的东西,反正不好吃,把它切掉。
下图是切下来的小黑尾巴,直接丢掉。
有的海螺身上还有另外一条东西(下图中右边这条扁扁的东西),我不是学生物学的,我也不知道这个是什么部位,反正挺好吃,这一条不要浪费,切下来留着。
扁扁的这条东西切下来以后,平刀把它破开(如果觉得不放心,可以直接切掉不吃)。
这下该处理真正的海螺肉了。
现在我们近距离观察一下海螺肉,中间上部有一个凹槽,我们就从这里下刀。下刀的时候要注意,不要一刀就切到底,轻轻切下去,切到一半的位置即可。
这条小黑尾巴,直接把它切掉(上面已经说过,可能是海螺的嘴巴)。
小黑尾巴切掉以后,翻开螺肉,我们可以看到左右两侧有两粒黄色的小豆豆,这个是海螺的脑,不能吃的东西,把它挤掉。
下图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黄色的是挤出来的海螺脑。
好了,现在海螺肉基本已经完全处理干净了,准备切片。
把海螺肉的切口反过来,平铺在砧板上,用菜刀平刀轻轻拍几下海螺肉,使其平贴在砧板上。
海螺肉拍好后如下图。
按住海螺肉,以斜刀将海螺肉切出薄片。
最后,我们就得到了一碟漂亮的海螺肉片。
6、烹饪方法
方法1:白灼
海螺片则倒入烧开的开水里面烫30秒即可,捞起后与海螺膏一起装盘,点酱油介辣即可。
方法2:刺身
喜欢吃刺身的朋友,这碟海螺片,铺在冰盘上,直接点酱油介辣,鲜甜无比。
到这里,大海螺的做法就介绍完了,在家里自己处理,可以耐心细致地把海螺弄得很干净,天亮了正好是星期天,为了大家可以在休息日尝试一下,我可是敲键盘敲到半夜快三点了。以上图片,全都是昨天(星期六)晚上在家做这道菜时拍的,一边弄着海螺片,一边用手机拍图,手上全是水和黏液,很不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