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炖肉罐子的典故可存放一年的罐子肉做法

忻州(简称:忻),古称秀容,山西省辖地级市,北邻大同、朔州、呼和浩特,南毗太原、吕梁、阳泉,西隔黄河与陕西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相望,东倚太行山与河北石家庄、保定接壤;

国家卫生城市(区)、国家智慧城市,有“中国杂粮之都”、“摔跤之乡”等美誉,素有“晋北锁钥”之称。

今天小编带领小伙伴们一起走进忻州市了解地方特色美食!

1、定襄蒸肉

定襄蒸肉是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塞北的一种特色名吃,相传为当地进贡宫廷之贡品,现在也是当地民间宴席必备佳肴之一。食材主要以精瘦猪肉为主,辅以淀粉、植物油及各种调味品制成。具有肉香扑鼻,多食不腻等特点。

2、莜面窝窝

“莜面栲栳栳”(栲栳kǎolǎo)是山西高寒地区尤其是忻州地区的一种面食小吃。其中忻州的做法最典型:将莜面加一杯开水或冷水和制,用手掌在光滑的板面上推一个,食指卷一个,做成如“猫耳朵”似的筒状形,长寸许、薄如叶、色淡黄。做好后,挨个站立并排在笼内酷似蜂窝。然后像蒸馒头一样蒸熟,熟时即香味扑鼻,吃时再配以羊肉或蘑菇汤调和,使人闻之垂涎,胃口顿开,食之香醇异常,回味无穷。

3、保德碗托

保德碗托是山西省忻州保德县的一种传统小吃。风味独特,为小吃之上品。碗托,顾名思义是将荞麦面制成的糊放入碗中,上笼蒸熟晾凉后,拔出一个和碗形状相似的“托”来。地道的保德“碗托”用的荞麦面,是把粗的、黑的筛去,留下白的、细的,称为“上荞面”。保德县盛产荞麦,所制荞面碗托,观之晶莹光亮,粉白微青,质地精细,柔软,光滑,细嫩,清香利口。

4、砍三刀

砍三刀是山西省忻州市地方特色美食,砍三刀,又名油布袋,色呈金黄,绵甜利口,是五台山人春节期间的主要食品之一。每年年关,家家制作,户户蒸食,代代相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五台劳动人民生活贫困,常年以玉米为主食。为了改变这种单调乏味的饮食,五台人便创制了一种粗粮细作的食品。

5、神池月饼

神池月饼是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中秋节汉族特产,以香鲜酥甜闻名忻州乃至整个山西。神池月饼被认定为“山西名小吃”、“山西名点”,以其“皮酥馅香、口味浓郁、松软不腻、久存不变”的特色赢得了晋陕蒙一带民众的喜爱。决定神池月饼品质最重要的是神池的水和胡油。其制作技艺入选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6、原平锅魁

原平锅魁是山西省忻州市地方特色美食,面饼呈黄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点。根据包馅与不包馅可以分成空心锅魁和实心锅魁两种。原平锅魁不仅驰名三晋,而且远销内蒙古和京津唐地区,像用于筵席的小锅魁被人戏称为“蛤蟆含蛋”的空心锅魁,还有鲜肉锅魁、玫瑰锅魁等等,品种繁多,备受人们的青睐。原平锅魁特点是嘴嚼利口不沾牙,存放时色味不变,始终酥脆如初。

7、酸捞饭

酸捞饭是山西省忻州市地方特色美食,河曲人发现泡酸了的糜米饭有清热解渴的功用,于是用心制成酸汤将米放入,在15℃以上浸泡4至8小时后澄出糜米即可做成酸粥,河曲人将这种粥称之为酸稀粥。在酸汤中煮至八成熟捞出后上笼蒸熟的米饭,称为酸捞饭或“糜糜饭”。

8、高粱面鱼鱼

高梁面鱼鱼是山西省忻州地区著名的汉族小吃,作为乡间百姓粗粮细做的一种日常食品。高梁面鱼鱼是普通高梁经过淘煮漂晾,碾磨成面,用开水和好,人工搓成的。看忻州的农家妇女们搓鱼鱼,可以说是一种艺术享受。

9、崞阳麻叶

崞阳麻叶现在叫原平麻叶,是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地方特色美食,崞阳麻叶酥酥的,香香的,还带有些许甜味。

10、忻州瓦酥

忻州瓦酥是山西省忻州市地方特色美食,忻州制作瓦酥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始于明末清初。

忻州瓦酥,以其形似瓦片而得名。瓦酥,约长10厘米、宽4厘米、厚0.5厘米,内外皆呈金黄色,上印“忻州瓦酥”字样。每公斤约有五十二至五十八块。其质酥脆,味甜香郁,堪称炉食中之一绝。久放色味不变,常食有健胃壮身的功用。

11、一窝丝

一窝丝”又叫“盘丝饼”,是山西省忻州地区宁武县的特色小吃,历史悠久,曾经是高级宴席的甜点。

“一窝丝”以酥、脆、香为贵,具有色淡黄,味甘甜,质酥脆的特色。鲜食时甜绵可口,干食时酥脆清香。其形状像曲蜷待腾的蛟龙,提起一根线,放下一窝丝,动一动,散成一堆;嚼一嚼,其味无比。

12、五寨黑肉烩菜

五寨黑肉烩菜是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的著名特色美食。五寨烩菜制作原料主要有猪肉、土豆、粉条、豆腐、圆白菜,浇以炖肉汤,辅之花椒粉、精盐、生姜、大蒜、醋、酱油、大料粉、葱花、食用油等调味。炖到恰当火候出锅,吃起来味道鲜香可口,是当地人招待宾朋的美味佳肴。

500年前,虽然还没有冰箱和罐头,但古人也有不少储存食物的方法,如将食物放置在泥炭沼泽中抑制细菌滋生;储存在地窖里以便隔绝空气;将新鲜食物置于低温下脱水。

大航海时代,保存食物至关重要。500年前的欧洲船员,能吃到肉、酒和饼干,但蔬菜却很难长久保存,这也让远航者遭遇了坏血病的威胁。

人们很久之后才发现,有一种好保存还含有足够维生素C的食物——腌渍圆白菜(中国北方叫酸菜,德国人叫sauerkraut)。经过18世纪早期荷兰海军的使用,又经过18世纪70年代库克船长的试验和推荐,腌渍圆白菜成为航海标配,拯救了无数水手和船长的生命。

虽然还没发明冰箱和罐头,但古人依赖盐腌、醋泡、糖渍、风干等方法,也能将食物长期保存。

抑制细菌

夏天去山里,人们会发现游客和摊贩常把西瓜和饮料浸泡在山溪里;溪水冷凉刺手,能够起到冰镇作用。

没有发明冰箱之前,西方人就利用山溪进行食物保鲜。欧美农村家庭往往有一个“泉屋”,就是在溪水上搭一个小木龛,防止牛奶、黄油和其他易腐烂物品变质。即使在最炎热的夏天,流动的泉水也能足够凉爽。

欧洲西北部常见的泥炭沼泽,也是长期存放食物的好地方——生长着泥炭藓的沼泽里,寒冷又缺氧,细菌难以分解有机物。

爱尔兰的考古学家2009年发现了一桶“沼泽黄油”,这桶黄油大概是古人存放后忘了取出的。黄油桶是整截树干制成的,三英尺长、一英尺宽,配有一个盖子。桶里装满了黄油,重77磅,黄油已经失去了奶油的浓稠感,变成了白色较硬的蜡质。考古人员徒手把黄油挖出来,仍然能闻到它的味道,这种味道还吸引了乌鸦。研究表明,这块黄油已经有3000年历史了。

将食物(以及许多需要保存的东西,比如尸体)埋在泥炭沼泽中是一种常见的做法。在爱尔兰和苏格兰的沼泽中,曾发现近500块古代黄油。2013年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份有5000年历史的重达100磅的黄油。

微生物的生长和分解作用,在酸性、缺氧的泥炭湿地中被抑制了。我们不能确定,古代的沼泽黄油是用于祭祀还是作为食物保存,亦或是为了发酵得更有风味儿。

2012年,食品研究者本·里德做了个实验。把黄油埋在沼泽里3个月,品尝者将这种黄油描述为“野味、时髦和辛辣,就像苔藓、动物或意大利腊肠”。埋藏1年半后,里德认为黄油味道更加好——可以说沼泽给欧洲古人创造了不少福利。

隔绝空气

土豆是一种可以长期储存的蔬菜,但储存的前提是一要寒冷,二要不能透光。过去在我国北方农村,冬天吃的土豆、萝卜和白菜,一般都是放在地窖,或者小开口的窑洞里保存。

欧美人传统上也用地窖保存马铃薯和萝卜等块根作物。人们会挖一个地窖,盛满锯末或者稻草,把蔬菜放进去,再用锯末和稻草覆盖,用木板或者锡板封住地窖。还有一种囤菜的办法:在卷心菜旁边挖一条沟,把卷心菜拔起来,倒置在沟里,然后用松散的泥土盖住。接下来几个月,卷心菜颜色会变白,但味道不会变。

只要不接触空气,就可以阻止食物腐败。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人会把油灌进食品储藏罐里,以便隔绝空气。英国人则有罐装黄油焖鱼或肉,如果鱼或肉就是用这一口罐子烹煮,那么就不需要冷藏,也不用加防腐剂,一样可保存好几个月。这个办法,中国农村也常用。

同样的道理,欧洲中世纪人喜爱用黄油或肉冻填满馅饼的每个窟窿缝隙,防止馅料接触空气,以便存储。

动物下水未烹调极易腐坏,尤其是很有营养的血液,会迅速变质。所以游牧民族在屠宰牲畜后,会迅速将内脏和血液做成煮熟形式的食物,比如东北的血肠。据推测,最早的香肠就是血肠。

南方人则会将猪血和糯米混合,制成软糯有味儿的猪血糕。无独有偶,英国人喜欢吃的黑布丁,也是用猪血混合了猪油和燕麦制成的。

著名的苏格兰羊肚包(haggis)也属于这类料理。只要有苏格兰人的地方就有这道菜。它用羊肚装进各种杂碎,有的是羊肺、羊肝碎块,有的是羊油,还有燕麦等。吃得惯的人觉得非常美味。

游牧民族常用这种动物内脏储存食物,因为不浪费食材,还不需要容器。俄罗斯的涅涅茨人屠宰驯鹿后,会把驯鹿的胃倒空,冲洗干净,再将驯鹿肉切成薄片,存放在胃里。深秋时节用这种方法储存食物,可以保质8个月。

去除水分

鲁迅曾经埋怨说,在他的故乡,什么菜都要吃干的——“有菜,就晒干;有鱼,也晒干;有豆,又晒干;有笋,又晒得它不象样;菱角是以富于水分,肉嫩而脆为特色的,也要将它风干……”

500年前的美洲人,更掌握了一种超前的技术——冻干法。安第斯山脉的印加人很早就种植土豆。他们发明的冻干土豆(Chu?o,原义是“皱巴巴”),可以存放10年甚至几十年。

印加人一般选择一种个头较小的、抗霜冻的、苦味的土豆品种,在6月和7月,也就是冬季开始时冻干它们。海拔超过3800米的山区,夜间温度降至零下5摄氏度。小土豆被密密地铺在一块平坦的地面上,夜里冻冰,白天在强烈的日晒下脱水,经过几天几夜,土豆就开始萎缩、粗糙,变得像石头一样。

这种技术至少有800年的历史,有人认为,印加帝国的崛起就是靠着“皱巴巴”保障后勤。西班牙人也很快意识到这个东西的重要性,安第斯的矿山工人,每天都会吃它。

今天,我们可以将印加人的技术应用于一切蔬果。比如草莓,先冷冻,然后置于接近真空的干燥室中,再加热。草莓中的冰很容易升华为水蒸气。这样草莓中的所有水分都消失了,细胞却没有破坏,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纤维也都保留下来,能保存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且往往与最初采摘下来时一样新鲜。对于囤菜族,冻干蔬菜不失为一个美味又营养的选择。

THE END
1.打破白米粥咸菜的传统搭配,尝试做这些花样粥,味道鲜美营养降银1.酒酿红豆粥 2.蔬菜瘦肉粥 3.山药百合莲子粥 4.南瓜红枣粥 5.皮蛋蔬菜粥 6.绿豆银耳粥 7.红枣银耳莲子粥 感谢大家支持,感谢大家关注,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享受生活中的美食乐趣,六子愿一如既往地给大家分享美食做法,谢谢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RGG7L90553TANT.html
2.酸粥的做法菜谱酸粥的详细做法步骤:1、把姜米和软米放入酸浆内泡一晚上 2、将泡好的米下入锅内并带上酸浆 3、当米熬至七八分熟的时候把酸浆倒出来 4、用大火搅得粘粘的就可以出https://www.xiangha.com/caipu/21727921.html
3.步骤图酸粥(准旗特色菜)的做法发酵后的糜米被当地的妇女们用来做成各种美食:酸米饭、酸稀粥、酸米凉粉、酸米凉糕以及酸粥。 鄂尔多斯酸粥在吃法上,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加入当地特产的亚麻籽油等佐料调着吃,也可以炒着吃,甚至可以用当地特产的红腌菜伴着吃。 酸粥(准旗特色菜)的做法步骤https://hanwuji.xiachufang.com/recipe/106774458/
4.爱上内蒙古吃在清水河(之三)——清水河酸饭酸饭是内蒙古清水河的家常饭,也是内蒙西部地区黄河沿岸一带极具特色的传统美食。过去,黄河沿岸的农村家家炕上都放着发酵酸饭的罐子,每年春夏之际开始,酸饭成了每天必备主食。更有人家,一年四季都做酸饭。酸饭分为酸米饭和酸稀粥,酸米饭是用糜米做成的,酸稀粥则是用小米熬的。清水河县是一个以杂粮种植为主的旱作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428795
5.酸稀粥有什么好处酸稀粥的好处有补充营养、增强食欲、促进消化等,建议患者适量喝酸稀粥。酸稀粥是由小米经过发酵之后制成?https://www.xywy.com/arc/187309.html
6.100种粥的做法大全!收藏起来慢慢学!100种粥的做法大全!收藏起来慢慢学! 粥是宝宝辅食的主力军之一,易消化适合宝宝肠胃,口感软而烂宝宝6个月就可以尝试。今天分享一下粥的各种做法~100款!收藏起来吧! ▼小贴士 1、1岁内宝宝不宜添加盐、糖、蜂蜜、牛奶等,请妈妈根据宝宝月龄选择食材烹制。https://zhuanlan.zhihu.com/p/103345715
7.酸稀粥的功效和作用酸稀粥的功效和作用一般有健胃消食、增进食欲、加强抵抗力等。 1、健胃消食: 常喝酸稀粥有助于消化吸收,因为酸稀粥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常吃酸粥有健胃消食的作用。 2、增进食欲: 经常喝酸稀粥有清热泻火的作用,适合在炎热的夏天吃酸稀粥。喝酸粥有助于增进食欲,也可以缓解暑热引起的食欲不振。 https://m-mip.39.net/askar/mip_11870399.html
8.酸稀粥有什么好处权威文章酸稀粥一般可以补充营养、增强食欲、促进消化、改善便秘,辅助降血压等好处,但是也要注意合理的摄入。 1、补充营养:当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可以补充营养物质。 2、增强食欲:比较适合食欲减退的人群,主要是促进食欲。 3、促进消化:增加胃部消化液的分泌,可以缓解消化不良。 https://www.cndzys.com/ylcore/art_detail/1_2285362.html
9.农家一碗香糙米饭鸡蛋煎馒头片酸稀粥番来自一条鱼一块糕农家一碗香 糙米饭鸡蛋煎馒头片 酸稀粥番茄鸡蛋拌面凉拌菜红椒酿豆腐青椒炒年糕老奶奶家 蔬菜拌饭 味热干面朋友家火锅 牛排 https://weibo.com/3273445165/JbX9ws35S
10.肺鱼是一类可以用“肺”呼吸的肉鳍鱼。它们的“肺”其实是特化的A. 酸粥 B. 酸捞饭 C. 酸稀粥 D. 酸焖饭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1898年5月,清政府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关奖励新制造的法规;10月,又颁布《矿务铁路公共章程》,鼓励矿路商办,保护华商。这些举措表明当时 A. 政府开始主导工业建设 B.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Chttps://www.shuashuati.com/ti/de55ebb39e5a4988b2ce395877a48050.html?fm=bdd122499eabf50bfe14c1cc7c363f7eef
11.河南人尝内蒙古炒酸粥,下一秒被酸迷糊了!网友笑称黑暗料理河南人尝内蒙古炒酸粥,下一秒被酸迷糊了!网友笑称黑暗料理(2)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晋北、陕北、内蒙古西部这些地方的人都爱吃酸粥,酸粥在当地饮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准格尔旗人,更是对酸粥情有独钟。家家户户都有一个浆米罐子,一日三餐里必有一餐是酸饭(酸粥、酸捞饭或酸稀粥)https://kan.china.com/article/6620463_2.html
12.看山西:黄河上的家—河曲河曲人发现泡酸了的糜米饭有清热解渴的功用,于是用心制成酸汤将米放入,在15摄氏度以上浸泡4至8小时后盛出来糜米即可做成酸粥,河曲人称这种粥为酸稀粥。在酸汤中煮至八成熟捞出后上笼蒸熟的米饭,称为‘酸捞饭’或‘糜米饭’,久而久之,河曲人家家户户锅台上都有了一只‘酸米罐’,里面泡着糜米,利用锅台的温https://www.ceweekly.cn/2016/0914/1644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