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炒荞麦研末,水泛为丸,每服六克,一日两次,开水送服,可以治疗慢性泻痢,妇女白带,有这些情况存在的,可以通过本方进行治疗。
2、荞麦面炒香,用适量开水搅成糊状服食,治夏季痧症。
3、荞麦子,磨粉后筛去壳,加红糖烙饼或煮熟食之,治出黄汗,亦可治发热,泄痢症。
4、荞麦子、蔓荆子各等分,研末,用烧酒调敷患处,本方可以提神醒脑,缓解头部不适,特别是对于偏头痛的人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5、鲜荞麦叶六十克,藕节四个,水煎服,治高血压,眼底出血,紫癜。
6、鲜荞麦叶六十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或荞麦面炒黄,用米醋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早晚更换。治疮毒,疖肿,丹毒,乳痈和无名肿毒。
7、取三个公鸡胆汁和荞麦面适量,做成绿豆大的丸药,一日两次,每次六克,这种方法可以对患痔疮的患者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8、荞麦根一把,水煎加适量红糖食,对于小儿牙疼的情况,可以用本方进行缓解治疗,效果显著。
以上所介绍的这些荞麦的食疗方,大家可以试一试,用荞麦做成的这些食疗方可以缓解身体出现的多种不适症状,不仅能够治病,而且可以调理身体,补充营养,当然最好是听从专业的医生指导来进行服用,这些食疗方才能确保其疗效性及安全性。
主治水肿喘满:生大戟一钱,荞麦面二钱,加水做饼,烘熟研末,空腹用茶服,以大小便利出为度。
治男子白浊,女人带下:用莽麦炒焦研末,鸡蛋清调和制成丸。每服五十丸。盐汤送服,每日三次。
治噤口痢:养麦面每次服二钱,砂糖水调下。
治背部痈疽,及一切肿毒:莽麦面、硫黄各二两,研为末,再用井花水和做饼,晒干收藏。每吃一饼,磨水敷,很快止痛而痊愈。
治汤火伤:用养麦面烽黄,研末,水和敷之。
治颈淋巴结结核:用荞麦炒去壳,海藻,白僵蚕炒去丝等分研为末,白梅浸汤,取半量的肉,和丸呈绿豆大,每次服六七十丸。饭前服用,每日五服,它的毒从大便泄去。若与淡菜连服尤妙。忌豆腐,鸡,羊肉,酒,面。
治痘疮溃烂:荞麦粉反复敷涂。
荞麦做法指导:
荞麦面看起来色泽不佳,但用它做成扒糕或面条,佐以麻酱或羊肉汤,别具一番风味;
2.荞麦去壳后可直接烧制荞麦米饭,荞麦磨成粉可做糕饼、面条、水饺皮、凉粉等,荞麦还可作麦片和糖果的原料。荞麦的嫩叶可作蔬菜食用。
荞麦知识介绍:
荞麦(Buckwheat),又名三角麦、乌麦、花荞,我国栽培的主要普通荞麦和鞑靼荞麦两种,前者称甜荞,后者称苦荞,由于苦荞的种实含有芦丁,所以也称芦西苦荞。荞麦为蓼科植物养麦的种子,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和栽培,尤以北方为多。
荞麦营养分析:
荞麦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赖氨酸成分,铁、锰、锌等微量元素比一般谷物丰富,而且含有丰富膳食纤维,具有很好的营养保健作用;
2.荞麦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同时还含有烟酸和芦丁(芸香甙),芦丁有降低人体血脂和胆固醇、软化血管、保护视力和预防脑血管出血的作用;
3.荞麦含有的烟酸成分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解毒能力,还具有扩张小血管和降低血液胆固醇的作用;
4.荞麦含有丰富的镁,能促进人体纤维蛋白溶解,使血管扩张,抑制凝血块的形成,具有抗栓塞的作用,也有利于降低血清胆固醇;
5.荞麦中的某些黄酮成分还具有抗菌、消炎、止咳、平喘、祛痰的作用,因此,荞麦还有“消炎粮食”的美称,另外这些成分还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
荞麦补充信息:
荞麦具有清理肠道沉积废物的作用,因此民间称之为“净肠草”;
2.平时在食用细粮的同时,经常食用一些荞麦对身体很有好处;
3.荞麦含有多量蛋白质及其他致敏物质,故可以引起或加重过敏者的过敏反应,故体质敏感之人食之宜慎;荞麦内含红色荧光色素,食后可致对光敏感症,出现耳、鼻、咽喉、支气管、跟部黏膜发炎及肠道、尿路的刺激症状。
荞麦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适宜食欲不振、饮食不香、肠胃积滞、慢性泄泻之人食用;同时适宜出黄汗之人和夏季痧症者、糖尿病人多食;
2.脾胃虚寒、消化功能不佳、经常腹泻的人、体质敏感之人不宜食用。
荞麦食疗作用:
荞麦性平、味甘凉,归胃、大肠经;
有健脾益气、开胃宽肠、消食化滞、除湿下气的功效。
荞麦食物相克:
《食疗本草》一书中说:“荞麦难消,动热风,不宜多食”。指的是荞麦面气味甘平而寒。医圣孙思邈曾说过“荞麦面酸,微寒,食之难消,久食动风,不可合黄鱼食”的话。由此可见,荞麦性寒,黄鱼多脂,都是不易消化的食物,所以尽量避免荞麦与黄鱼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