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骨是一种广义上的叫法,是指猪、牛、羊等动物剔肉后剩下的肋骨和脊椎骨,上面还附有少量肉类,肥瘦结合,质地松软。适于扒、烧、焖和制馅,如:红烧排骨,是一道中国家常菜。
如何将排骨的营养最大化
排骨营养价值丰富,除含蛋白、脂肪、维生素外,还含有大量磷酸钙、骨胶原、骨粘蛋白等,可为幼儿和老人提供钙质。此外,排骨也具有滋阴壮阳、益精补血的功效。
猪排
2清炖排骨的材料和做法
菜谱简介
汤清乳白,咸鲜味醇。
材料
主料:猪排骨(大排)300克
辅料:小白菜50克
调料:花生油20克,盐3克,味精2克,黄酒3克,大葱4克,姜3克
做法
1、将排骨洗净,剁成四厘米长,三厘米宽的段,下沸水锅焯烫后捞出,冲洗干净;
2、小白菜洗净,去根部,一切两段;
3、葱切段;姜切块,用刀轻轻拍松备用;
4、锅上火烧热,加少许底油,用葱段,姜块炝锅,烹绍酒,下排骨,添汤;
5、旺火烧沸,撇净浮沫,倒入陶器,转小火慢炖至接近成熟;
6、下小白菜放精盐、味精调口,再炖至排骨酥烂脱骨,装碗上桌即可。
3蒸排骨的诀窍
1.排骨的选料上,要选肥瘦相间的排骨,不能选全部是瘦肉的,否则肉中没有油份,蒸出来的排骨会比较柴。
2.所有调味料拌匀后,最后一步用少少的干淀粉拌匀,在排骨表面形成薄薄的一层糊,这样蒸的过程中,能很好的保持排骨内部的水份,所以就会比较嫩。
3.豆豉酱中有油份,油包裹在排骨表面也能起到和淀粉包裹一样的效果。
4.选一块合适的排骨,经过油份和淀粉的两道包裹,这排骨是一定嫩嫩的。
4排骨营养功效
猪排骨提供人体生理活动必需的优质蛋白质、脂肪,尤其是丰富的钙质可维护骨骼健康。
排骨除含蛋白、脂肪、维生素外,还含有大量磷酸钙、骨胶原、骨粘蛋白等,可为幼儿和老人提供钙质。因此自古便是较受欢迎的食材。
值得一说的是,清洗猪肉不应用热水,因猪肉含有一种肌溶蛋白物质,在15摄氏度以上的水温中就会溶解,从而失去部分营养。
5排骨菜品特色
排骨,指猪、牛、羊等动物剔肉后剩下的肋骨和脊椎骨,上面还附有少量肉类,可以食用,如:红烧排骨,是一道中国家常菜。
一般来说,只要我们提到排骨,指的都是猪排骨。猪排骨味道鲜美,也不会太过油腻。猪排骨除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外,还含有大量磷酸钙、骨胶原、骨粘蛋白等,可为幼儿和老人提供钙质。
小排——小排是指猪腹腔靠近肚腩部分的排骨,它的上边是肋排和子排,小排的肉层比较厚,并带有白色软骨。适合蒸、炸、烤,但是要剁小块。
子排——子排是指腹腔连接背脊的部位,它的下方是五花肉,片下的排骨长达30厘米,呈三角形斜切片状。子排的肉层很厚,隔着一层薄油还连了一块五花肉,油脂丰厚,肉质是所有排骨中最嫩的,适用于多种烹调方法和口味,只是口感略显油腻。适合炸、烤、红烧,长度以5~7厘米为宜。
大排——大排是里脊肉和背脊肉连接的部位,又称为肉排,多用于油炸,以肉片为主,但是带着排骨,除了增加分量让肉片面积显得更大外,油炸的时候也会增加大骨特有的香气,这也是炸肉排的特色。除了油炸,也可以卤大排,但是卤之前要经过煎或快速油炸的程序,作用是封住大骨的血水,免得烹调过程流出,影响肉片和汤汗的色泽。适合炸、卤,如果炸要切薄一点,如果卤要厚一点。
肋排——肋排是胸腔的片状排骨,肉层比较薄,肉质比较瘦,口感比较嫩,但是因为有一侧连接背脊,所以骨头会比较粗。由于肋排比较大,所以一些店家会把它分割成腔骨、子排等,让顾客选购。例如片状的烤肋排,就是选用中段的嫩排。剁小块后挑出肉层较厚的部分可以用来蒸、炸、红烧,大片的适合烤。
6孕妇排骨汤可补钙
准妈妈以普通食物为主的膳食习惯,每日钙的摄取量仅为400—700mg,难以达到供给标准。而孕妇缺钙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一是会引起母体小腿痉挛、肌肉抽搐、妊娠高血压,产后牙齿松动、骨盆疼痛、关节疼痛等;二是会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导致胎儿牙齿、骨骼发育不完全及骨质疏松软化、血凝不正常、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病等。
猪排骨除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外,还含有大量磷酸钙、骨胶原、骨粘蛋白等,可为孕妇提供钙质,适合做孕妇排骨汤。孕妇排骨汤的做法很简单,下面为大家介绍具体做法:
孕妇排骨汤的做法
主料:白萝卜一大根、小排骨
配料:姜片,八角,葱,料酒少许
制作方法:
1、萝卜横切,每片约三厘米厚,不必太薄。再对切,成月亮形。
2、排骨飞水,即放入沸水中略煮,而后用冷水冲干净,以便去油去血水。
3、汤锅装水,将排骨冷水下锅,加姜片,八角,葱,料酒少许,用高压锅煮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