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气候越来越干燥,早晚温差也越来越大。
最近是否发现身边的人开始流鼻涕打喷嚏?经常听到他们咳嗽、声音嘶哑?
原来秋冬天到了给我们带来的这些小症状开始蠢蠢欲动了。
秋冬季气候干燥,对人体有直接的伤害,如果只靠喝白开水,是完全不能抵御秋燥的,因为水分进入人体会被马上蒸发掉或排除体外。很多医疗养生方面的专家建议秋季多喝滋阴润燥方面的汤水,甚至都给出了秋季煲汤的菜谱,让人体多补充水分和养分。
这时候,能在煲汤时加入几滴山茶油,更能缓解人体鼻咽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症状。
根据《本草纲目》记载:茶油性寒凉,味甘平,有润肠通便,清热化湿,润肺祛痰,利头目。
根据《农息居饮食谱》记载:茶油烹调,日用皆宜。蒸蒸食之,泽发生光,最为轻清,故诸病不忌。
秋冬天是寒暑交替的季节,由于气候干燥,冷暖多变,人体一时难以适应,极易发生疾病或引起旧病复发。
山茶油是一种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要成分的油类,且油酸达到80-83%,亚油酸达到7-13%,并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B、D、E等,尤其是它所含的丰富的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
秋冬季进补茶油猪肚鸡
常言道:“三九补一秋,明年无疾而终”.所以秋冬天进补是个极好的季节,秋冬天保健要经常喝汤。此时补充人体营养储存能量能御寒,一碗热汤水就是秋冬季最好的时光。
秋冬季保健的核心是清体、健脾胃,推荐多吃温补汤品并搭配良好睡眠,可以使您的脾胃在今年过年的秋冬天得到缓解,起到滋补健身作用。
秋日清补喝汤
《内经》曰:秋三,早睡懒觉,须待太阳。本季应补眠。黄帝内经认为秋冬季为藏精固精好时机,应季保养肾,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此时,人应该顺应天时的变化,早睡觉、晚起床,等待日光的照射,不应该过多地消耗自己的体力。同时需适量温补,但不宜于大补特补,需根据情况补。
秋冬补是时候了,要想增强体质,延年益寿,应采取合理饮食和恰当锻炼。人都会说药补比食补好,食补方法多种多样,但汤补堪称“食补之首”,而且喝汤更是理想之选,汤补润清火又不缺多少油。
茶油猪肚鸡汤
茶油中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酯肪酸含量很高,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具有抗菌消炎、清热润肠等功效。当山茶油遇上食物,只要搭配得宜,往往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茶油的清香和鸡肉、猪肚等食物相融,让简单的食材变得更加营养美味。
食材:猪肚、鸡、白胡椒、山茶油、生姜、枸杞、红枣、盐、莲子
1、将鸡冷水下锅,水沸后撇去浮沫,捞出晾凉。
2、将胡椒粒捣碎,装进纱布袋中,塞进鸡腹;猪肚预先洗净,用线将靠近肚尖部分的一端扎紧,将鸡塞入猪肚,放入姜片、山茶油,再用线扎紧猪肚的另一端。
3、将猪肚鸡放入锅中,加入一些姜片、几粒红枣,注入清水,完全没过猪肚。盖上锅盖,用中小火炖2小时左右。
4、关火,将猪肚捞出。不烫手后切开猪肚,取出姜片和整鸡,猪肚切成细条,放回锅内。
5、沿鸡肚切开,取出胡椒袋,将整鸡切块,放回锅里。
6、重新点火烧开,撒入一小把枸杞,小火煨三十分钟左右后,加入适量的盐即可。
秋冬日养身茶油四物鸡汤
秋冬季以滋阴润燥、润肺为大法。
秋冬季要遵循“养收”原则,以滋阴润燥、润肺为大法,运用清润甘酸的药食,寒凉调配,以达养阴治秋病的目的。
对于血虚人群,最好在秋季进行“平补”,以达到补血、和血的目的。血虚主要表现为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心悸、月经量少等症状,此时,喝点四物鸡汤很适合。
1
茶油四物鸡汤食材准备
乌骨鸡15g
生地10g
白芍5g
当归10g
川穹3g
生姜适量
盐适量
山茶油适量
2
烹饪步骤
将乌骨鸡宰杀后去毛、脚、肉脏。入沸水中滚烫一下,再入清水中冲洗
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洗净,分别切成薄片,放入布袋中
将鸡与药一起投入砂锅中,加水约1000cc,大火煮沸后,捞去浮末
加入姜片,转至小火
炖至鸡肉和骨骼软烂,调味并捞弃药包、姜片再加入适量茶油即可
3
小窍门
四物汤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药方,该方以甘温味厚的熟地为主,滋阴养血。配伍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白芍养血和营以增强补血之力;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血虚者可用之补血,血瘀者可用之活血,因此是能补血养血、活血调经的常用方剂。
-END-
香花山茶油
香花山茶油原产于广西田阳区,距长寿之乡巴马20公里,采用低温物理压榨和7道精炼工序,保留山茶油的天然营养元素,易于消化吸收。并且山茶油具有烟点高、耐高温等稳定特性,是凉拌、煎、炸、炒等各式菜肴的上乘用油,品质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