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辅食宝宝辅食添加顺序辅食食谱辅食制作亲子百科

对于添加肉类辅食这件事,很多妈妈担心宝宝太小消化不了,迟迟不添加;亦或是添加一次后宝宝拉肚子,就再不敢尝试了。妈妈对于宝宝吃肉这件事一拖再拖,反而可能导致宝宝贫血哦!

一、辅食迟迟不加肉,宝宝易缺铁,影响生长发育!

宝宝满6个月后,胎儿期所储备的铁差不多消耗完了,需要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以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其中,除了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类是制作宝宝高铁辅食的关键食物。因为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铁,吸收率差,而动物性食物比如红肉、动物血、肝脏等,不仅含铁量丰富,而且吸收率高,能更好的地被人体吸收。

除了能补铁,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这些营养元素,都对宝宝的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辅食迟迟不加肉,很容易导致宝宝发生缺铁甚至贫血,从而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大脑发育,妈妈们应该尽早地为宝宝添加肉类辅食。

二、宝宝添加第一口辅食时,其实就可以吃肉了!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宝宝满6月龄(出生180天)后,就要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添加辅食了。首次添加辅食时,宝宝就可以从富含铁的高能量食物,比如肉泥、强化铁的米粉等开始添加。

三、宝宝每日吃肉推荐量

7-12月龄的宝宝,每天需食用50g的肉禽鱼,鸡蛋过敏的宝宝,相应增加30g肉类。

13-24个月的宝宝,每天需食用50-75g肉禽鱼。

四、宝宝吃肉注意事项

妈妈常常纠结于是先给宝宝加白肉(比如鸡肉、鱼肉),还是红肉(比如猪肉、红肉)。

其实这没有过多的讲究,白肉和红肉各有优缺点,白肉的口感相对细腻,更容易消化,而红肉则含铁量相对较高,妈妈只需要注意及时添加肉类辅食即可。

另外,添加肉类辅食也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添加原则,先给宝宝尝试一小勺含水较多的肉泥,等宝宝适应了,再逐渐加量变稠。

最后,妈妈们买肉时要注意,无论哪种肉,尽量选择瘦肉,而不是肥肉,避免宝宝摄入过多的脂肪。

有位朋友,看婆婆做辅食时放了油,顿时火冒三丈,内心疯狂吐槽:“宝宝这么小就吃油,消化不良可咋办!”

于是,立马搜索宝宝吃油的注意事项,试图找到专家说法,以理服人,让婆婆别再放油了。谁知道,却搜到不少赞成宝宝一岁内吃油的说法!她的立场也跟着动摇,“辅食究竟要不要放油呢”

也许你也有同样的疑问,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探究吧!

一、官方说法:宝宝辅食要适量加点油!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辅食应适量添加油。

油脂能为宝宝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而且像维生素A、D、E、K都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吸收这些营养需要脂肪的参与。常吃的辅食食材谷物、蔬菜、水果等植物类食物含有的脂肪比较少,所以需要往辅食放点油,避免因为脂肪不足而导致营养不均。

二、添油小技巧:主要是植物类辅食添加!

以7-9月龄的宝宝为例,如果辅食以谷物、蔬菜、水果等植物类食物为主,需要额外添加5-10g的油脂。5-10g油相当于半瓷勺或一瓷勺的量,平摊到每一顿辅食,大概就是几滴的量,非常好把控。

如果当天有添加油脂较高的食物,比如猪肝泥,可以少放或不放油,过多摄入油脂会影响小宝宝的消化。

三、辅食用油,最好选择植物油!

(1)推荐的油类:植物油

例如:豆油、玉米油、茶油、橄榄油、花生油、葵花籽油、菜籽油、紫苏油、亚麻籽油、核桃油等

植物油富含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是比较适合宝宝的油类。

不同的植物油中,所含的营养也各有特点。比如,茶油、橄榄油和菜籽油等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葵花籽油、玉米油和豆油等富含亚油酸;亚麻籽油、紫苏油和核桃油等则含有较多的α-亚麻酸。

由于α-亚麻酸在饮食中比较难以获得,所以,一般会推荐首选富含α-亚麻酸的植物油作为宝宝辅食的烹调油。不过,总体来说,妈妈不必执着于单一的某种植物油,建议定期更换食用油的种类,根据不同的烹饪方式选择合适的用油,这样才能让宝宝获得更加全面均衡的营养。

(2)可偶尔尝试的油类:动物油

动物油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肥胖,因此建议宝宝不要经常食用。

(3)不推荐的油类:人造黄油、起酥油和煎炸油等

这类氢化加工的油中含有较多的反式脂肪酸,过量摄入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因此不建议给宝宝食用。

最后,要提醒妈妈们,尽量不要购买小作坊生产的所谓自榨“农家油”,这类油受生产条件所限,生产过程中极易产生强致癌物——黄曲霉素。所以,最好还是尽量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有品牌保障的食用油吧。

当宝宝满6个月,开始吃辅食时,你才会发现过去只喂奶的日子多简单。

现在每天都要想着辅食怎么吃吃多少吃几次还要计算奶量跟着调整到多少宝宝每每长大一点也要随着调整,喂辅食的日子确实烧脑

为了减少妈妈们的焦虑,我们根据各月龄宝宝的发育特点,整理出辅食喂养建议供妈妈们参考。

7-9月龄的宝宝

·食物性状

开始时喂养泥糊状的辅食,逐渐由稀到厚,过渡到带有小颗粒的烂面、厚粥、肉菜等。

·每日食量

谷物类、水果、蔬菜:根据宝宝的食量灵活调整

动物性食物:50g肉禽鱼,1颗或半颗鸡蛋(鸡蛋过敏可用30g肉类替代)

母乳/配方奶:保持600ml以上的奶量

油脂:额外添加5-10g

·喂食频率

刚开始时,一天尝试1-2次辅食,适应后每天2-3次辅食喂养,喂奶4-6次。

10-12个月的宝宝

食物要做得比之前更厚更粗糙,可以添加切得碎小且较软的食物。试着准备香蕉块、苹果片、馒头等“手抓食物”,鼓励宝宝自己进食。

谷物类、水果、蔬菜:根据宝宝的食量灵活调整,种类需更多样化。

动物性食物:50g肉禽鱼,1颗鸡蛋(鸡蛋过敏可用30g肉类替代)

每天2-3次辅食喂养,喂奶3-4次。

13-24月龄的宝宝

在原有的辅食喂养基础上,逐渐适应正常家庭食物。

谷物类:50-100g

水果、蔬菜:根据宝宝的食量灵活调整,种类需更多样化。

动物性食物:50g-75g肉禽鱼,1颗鸡蛋(鸡蛋过敏可用30g肉类替代)

母乳/配方奶:保持500ml左右的奶量,可尝试少量的鲜奶、酸奶、奶酪作为补充

每天与家人一起食用三餐,三餐之间以及临睡前各安排一次点心。

为人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喂养辅食也是这样。每天纠结这款辅食营养够不够那款辅食好不好消化哪天宝宝少吃了几口,还要检讨是不是做得不够香

该如何做出娃满意又营养到位的“好辅食”不妨先学习下这五条原则,绝对会让你事半功倍。

好辅食应该有哪些特点

1、清洁卫生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原则,否则再好的食材也是白搭。需要注意的地方有:

·食材新鲜、优质、安全

·制作过程保持清洁卫生、生熟分开

·尽量现吃现做,没吃完的辅食不要继续喂给宝宝吃

2、营养密度高

宝宝胃容量小,所以像菜水、果汁、米汤这类的辅食,水分太多,宝宝没吃几口就饱了,营养无法满足生长发育。建议选择稠粥、菜泥、肉泥这类营养密度高的辅食,让宝宝实实在在吃进营养。

3、口感天然无添加

担心辅食没味道,宝宝吃得不香,加盐加糖这没必要。宝宝味觉很灵敏,能尝出天然食物的香味,所以辅食没必要添加任何调味料。

4、容易咀嚼消化

好的辅食,必须是符合宝宝咀嚼和消化能力的食物,要做成合适的颗粒大小和软硬程度。

比如,刚开始的时候,应该是稀软细腻的糊状,之后再逐渐过渡到碎菜、小块或条状。

5、安全性高

制作辅食时,一定要避开容易导致进食意外的食物。

·有骨头、刺的食物:烹饪鱼肉时,尽量选择少刺的三文鱼、鳕鱼等。

·太硬太小的颗粒物:不要给小宝宝食用整粒花生、腰果等坚果。

搞懂了这五件事,辅食添加也不是什么难以明白的玄学,相信妈妈们很快就能上手。另外,平日里多观察宝宝的生长发育、进食后的反应和排便情况,再根据具体情况稍做调整,辅食添加会更科学哦。

大多数从宝宝6个月开始,“辅食”就走进了TA的“食界”。这是因为对于这个阶段的宝宝,单一的母乳喂养已经无法满足其成长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了,需要添加营养丰富的辅食。

然而,辅食喂养的道路上往往有很多“坑”,比如用奶瓶喂更方便、担心没吃饱多喂点、加点盐更有滋味等等,新手妈妈稍不注意就可能入坑了。那么,究竟宝宝辅食喂养有哪些“坑”呢

1、用奶瓶喂更方便——NO!

宝宝刚开始添加辅食时,还不适应小勺子,很多妈妈为了方便,就直接让宝宝用奶瓶吃辅食。

但是,给宝宝用奶瓶喂辅食并不科学。这是因为宝宝吃辅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慢慢从液态食物,逐渐过渡到糊状、半固体、固体食物。

如果宝宝用一直奶瓶来吃辅食,宝宝难以锻炼咀嚼能力,不利于牙齿的发育。此外,用奶瓶喂辅食时,宝宝往往是半躺着的,也不利于良好饮食习惯的建立。

2、边吃边玩玩具更有趣——NO!

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很多家长喜欢让孩子一边玩玩具、看电视,一边吃饭。

其实,这样很不好。宝宝吃饭需要一个安静的就餐环境,而玩具、电视等,容易分散宝宝对进食和食物的注意与兴趣,并不利于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中国营养学会强调,父母及喂养者有责任为宝宝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保持进餐环境的安静、愉悦,避免电视、玩具等对宝宝注意力的干扰。下次,宝妈们,记得关掉电视、拿走玩具,让孩子安安静静的吃饭哦!

3、怕宝宝没吃饱多喂点更靠谱——NO!

有一种饿叫妈妈觉得你饿,有一种冷叫奶奶觉得你冷。

在给宝宝喂辅食时,妈妈们总担心宝宝没吃饱,恨不得将所有的饭菜都喂给宝宝。

其实,别看宝宝这么小,他们可聪明着呢!吃没吃饱,他们自己能天然感知,并且调节能量的摄入。

不过,宝宝的这种天然感知能力,可能会受到不良喂养习惯的影响,如果长期过度喂养,可能导致宝宝对饥饱感知能力的下降,吃出“胖宝宝”。

4、大人喂更高效——NO!

有些妈妈特别讲卫生,看宝宝自己吃东西时,衣服上、地上、桌子上,食物弄得到处都是,干脆就自己动手,直接给孩子喂了。简单粗暴、又很省事儿!

可是,这样剥夺孩子的动手机会,并不利于培养宝宝的自主进食能力。其实,学会自己吃饭,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步,需要通过反复的尝试和练习,最开始的时候,由于手部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能力还没有达到,难免会出现吃饭慢、弄脏衣物的情况。

妈妈们,应该鼓励宝宝多多尝试,给TA准备合适的手抓食物,比如小面条、小饺子、小馒头等,教会孩子慢慢用小勺、筷子吃饭,促进宝宝独立进食能力的提高。

5、加点盐更有味——NO!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的饭菜没味道,就自作主张的给孩子的饭菜里面加了盐。看到孩子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家长还会自鸣得意:看,我家孩子,就喜欢吃有味的食物!

快停下吧,1岁以内的小宝宝,肾脏还未发育好,过早添加盐,会增加他们肾脏的负担;而且,孩子过早习惯“重口味”食物,会抵触奶粉、母乳、米粉这些淡口味的食物,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相信妈妈避开以上五个辅食喂养大坑后,能够为宝宝健康吃辅食保驾护航。

给宝宝制作辅食,蔬菜是沸水焯熟就行,还是要煮烂一点肉类是先剁碎再煮,还是先煮再剁碎水果是直接吃,还是榨成果汁更好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里面却藏着大学问,如果妈妈用错了方法,可能营养就白白流失了,又或者不容易消化、口感不够嫩滑。

那么,究竟怎么做才对呢下面就给妈妈解答!

宝宝辅食制作技巧

1、蔬菜怕热,不要煮太久

蔬菜富含维生素,维生素怕热,如果煮太久会损失营养,而且口感也不好,因此不宜久煮。

正确做法:

√选:新鲜、品种多样化,叶菜类尽量选嫩菜叶。深色蔬菜的营养,通常比浅色蔬菜要丰富一些,所以,宝宝每天吃的蔬菜类,深色蔬菜最好占至少一半的量。

√洗:可以把蔬菜放进清水或淘米水中浸泡一会儿,能减少其中的有害化学物质。

√煮:叶菜可以将水煮开后,把蔬菜整根放进去焯熟,然后用菜刀或研磨碗捣碎。土豆、红萝卜、南瓜等蔬菜,可以去皮切小件后蒸熟,之后再用汤匙或研磨碗直接压碎就行。别忘了,蔬菜类辅食,烹饪时最好适量加点植物油。

2、肉类:先蒸熟再打碎,宝宝更容易消化

肉类如果先捣碎再煮熟,在加热过程中容易凝结成块,刚添加辅食的小宝宝不容易消化。

√选:尽量挑里脊和腿肉。

√煮:将肉类去掉骨头、筋膜和皮,切成小件,这样会更容易煮熟,熟了以后再用菜刀或辅食机捣碎。蒸煮时,可以加点淀粉或鸡蛋,肉会更嫩滑一些。

3、水果类:直接吃比喝果汁更健康

水果榨成果汁会损失大量的膳食纤维和营养素,而且果汁比较甜,宝宝喝惯以后可能会导致他长大后只爱喝甜饮料,不爱喝白开水,还容易导致肥胖。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不要给1岁以内的宝宝喝果汁。

√小一点的宝宝,比如六七个月的宝宝,妈妈可以将水果洗干净或去皮以后,用不锈钢汤匙或磨板刨成果泥给宝宝吃。

√大一点的宝宝,比如十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直接把水果切成薄片,让宝宝自己拿着吃,具体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咀嚼和抓握能力来定。

关于宝宝的辅食添加,妈妈们可能听过这样的说法:

“辅食要先加谷物,再加蔬菜、水果和肉类。不仅如此,蔬菜也要先加根茎类,再加绿叶类。”

这,听起来好像很高深啊!妈妈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赶紧记下来,以后可别给宝宝加错了。

可是,真的一定要这样做吗

美国儿科学会表示:“并没有医学证据显示,按照特定的顺序喂辅食对宝宝有特殊的好处。”

所以,妈妈其实并不需要特别讲究辅食的添加顺序。

那么,宝宝辅食应该怎么添加才对呢答案来了,妈妈只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就行。

1、由一种到多种,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

给宝宝添加辅食,每次只能添加一种新食物,然后要密切观察2-3天,看宝宝是否有呕吐、腹泻或皮疹等不良反应。

如果适应的话就可以接着吃,并且继续添加另外一种新食物,逐渐达到食物的多样化。

如果宝宝不适应,出现了呕吐、腹泻或皮疹等情况,那就要暂停吃这种食物,等宝宝症状消失后,再从少量开始添加。如果宝宝还是出现同样的不良反应,要尽快咨询医生,确认宝宝是否对这种食物过敏。

2、由少到多

宝宝第一次添加辅食时,只需要尝试1小勺就可以了,之后再慢慢增加到2-3勺、小半碗、1碗。

喂辅食的次数,也是从刚开始的一天1-2次,逐渐增加到一天2-3次,等到宝宝1岁以后,就可以逐步过渡到和大人同时吃一日三餐。如果中间宝宝觉得饿了,妈妈可以给他加餐,比如喝母乳、配方奶或吃点水果、小点心等。

3、由稀到稠,由细到粗

有的妈妈可能以为,小宝宝的消化能力不好,辅食都要做得软烂一点。

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的。

最初的时候,确实应该给宝宝吃比较稀的泥糊状辅食,但随着宝宝咀嚼能力的增强,辅食的性状也要逐渐过渡为半固体或固体,比如烂面、碎菜、肉末、水果块等。

4、从富含铁的食物开始添加

之所以要强调富含铁,是因为母乳中的铁含量比较低,在宝宝6个月以前,主要靠胎儿期储存的铁来满足身体对铁的需求,到6个月左右,体内储存的铁就基本消耗完了,此时如果不注意补充富含铁的辅食,比如强化铁的米粉或肉泥等,就很容易导致宝宝发生缺铁性贫血,进而影响生长发育。

5、一岁前不需要加盐、糖等各种调味品

宝宝辅食要尽量保持食物原味,1岁前不需要加盐、糖等各种调味品,1岁后也要保持淡口味。过多的盐会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而额外的糖则会增加宝宝发生蛀牙、肥胖等问题的风险。

辅食制作常见工具

2、刀具:包括菜刀、刨丝器等。最好别跟大人混用。使用要点:切生熟食物的刀一定要分开。每次使用后都要彻底清洗并晾干。

3、蒸锅:用来为宝宝蒸食物,像蒸蛋羹、鱼、肉、肝泥等都可以用到。使用要点:可以使用小号的蒸锅,既节能又方便。

4、汤锅:用来为宝宝煮汤,也可以用来烫熟食物。使用要点:可以使用小号的汤锅,既节能又方便。

5、研磨器:用来将食物磨碎。制作泥糊状食物的时候少不了它。使用要点:一定要清洗彻底。使用前最好用开水烫一遍。

6、榨汁机:用来为宝宝制作果汁和菜汁。最好选过滤网特别细,可以分离部件清洗的。使用要点:一定要清洗彻底。使用前最好用开水烫一遍。

7、过滤器:用来过滤食物渣滓,给宝宝制作果菜汁的时候特别有用。网眼很细的不锈钢滤网或消过毒的纱布都可以。使用要点:使用前用开水烫一遍,使用后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8、削皮器:可以很方便省力地削去水果的表皮。居家必备的小巧工具,便宜又好用。使用要点:建议妈妈给宝宝专门准备一个,与平时家用的区分开以保证卫生。

9、搅拌:用来搅拌泥糊状食物。如果不想用市场上出售的电动搅拌,可以用筷子代替。使用要点:注意清洁。使用前先用开水烫一遍。

10、计量器:用来计算辅食的量。可以用一个事先量好重量和容积的小碗充当。使用要点:注意清洁。使用前先用开水烫一遍。

选择健康食材

一定要注意新鲜,最好是当天买当天吃。存放过久的食物不但营养成分容易流失,还容易发霉或腐败,使宝宝染上细菌和病毒,有的还会产生毒素,危害宝宝的健康。另外就是注意选择皮、壳比较容易处理的食物,尽量减少使宝宝摄入残留农药和其他致病原的机会。

在烹饪的过程中要尽量采用自然食物,最好不要加调味料,香料、味精及刺激性强的调味料更是严禁使用。像蛋、鱼、肉、肝等食材一定要煮熟,并且要注意去掉不容易消化的皮、筋,挑干净碎骨及鱼刺。宝宝的食物里面尽量少放盐,不要方糖,并且不能太油腻。

0~1岁的宝宝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完全,免疫力也比较低,妈妈们在给宝宝制作辅食的时候一定要特别小心,尽量避免一切使宝宝的肠胃受伤害的因素。

1、制作前的准备

首先是要注意卫生。制作前必须剪短指甲,用肥皂反复洗手;患传染病或手部发炎时,不要为宝宝做食物。用来制作和盛放食物的各种工具要提前洗净并用开水烫过;过滤用的纱布使用前要通过煮沸消毒。不管是水果还是蔬菜都要反复清洗,并用开水烫一遍。这样才能保证宝宝吃的东西不会被细菌污染。

其次是要给宝宝准备一套专用的工具,如榨汁机(榨汁、干粉、压汁全带的那种最好)、研磨器、干净纱布等等。一来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二来也能避免和成人的餐具混用,形成交叉感染。

2、烹调时的注意事项

要注意根据宝宝的消化能力调节食物的形状和软硬度。开始时将食物处理成汤汁、泥糊状,慢慢地过渡到半固体、碎末状、小片成形的固体食物。

还要注意控制食物的温度。最好不要在微波炉中加高温,以免破坏食物中的营养素。

3、营养巧搭配

不同类型的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一样的,这些不同的营养成分在互相搭配的时候还会产生互补、增强和阻碍的作用。如果能注意到食物中的营养差别,给每一种食材找到它的“最佳搭档”,就能提高食物的整体营养价值,为宝宝的辅食加分。

从数量讲:应按由少到多的顺序,一开始只是给宝宝试吃与品尝,或者说在喂奶之后试吃一点,在宝宝适应后逐渐增加。

辅食添加对宝宝身体发育很重要!

育儿专家们和营养师们强调要妈妈遵循的辅食添加有八大原则:

THE END
1.流食有哪些权威文章流食通常有稀粥、果汁和肉汤等。这些食物易于消化,适合在特定情况下食用。 1.稀粥:稀粥是一种常见的流食,主要由米或谷物煮成,质地细腻,容易咀嚼和消化。 2.果汁:果汁是另一种流食选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但需注意糖分摄入,避免过量。 3.肉汤:肉汤或清汤含有蛋白质和一些溶解的营养素,适合需要温和饮食的https://mip.cndzys.com/qw/zt_data_article/2901088.html
2.八个月宝宝流食辅食大全孕妇个月食谱大全及做法八个月宝宝食谱大全及做法图解 . 西瓜汁 1西瓜瓤100克,白糖5克。 2将西瓜瓤放入碗中,用匙捣烂,再用消毒纱布过滤。 3汁内加入白糖,调匀即成。 制作、喂食要领: 1要选择既不太生也不太熟的西瓜,推荐“小玉西瓜”。 https://www.cxbaomu.com/ketang/1579877.html
3.流食的做法大全流食的家常做法流食怎么做好吃豆果美食流食栏目为您推荐流食做法大全,流食怎么做好吃技巧分享,流食最正宗的做法和流食家常做法推荐,更多流食的简单做法就来豆果美食。https://m.douguo.com/caipuzuofa/5037?f=www
4.病人流食营养食谱大全.doc病人流食营养食谱大全患病此后肠胃会比较衰弱,这时候能够适合的吃些流食,既有助于营养汲取,同时防止肠胃出现过重的负担,流食有好多种的做法,最主要的就是要保证流食里面营养要富含一些,这样能够提升病人的免疫力水平,下边我们就来认识下这方面的内容。比较好的流食食谱能够做成山药卤鸽汤,主要的资料就是山药、乳鸽、https://www.taodocs.com/p-724546943.html
5.简单实用的月子餐菜谱《实用月子餐食谱》美食菜谱今天给各位分享简单实用的月子餐菜谱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实用月子餐食谱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月子餐菜谱 2、月子餐食谱 3、月子餐怎么做好吃又营养 4、月子食谱大全及做法 5、月子饭的食谱与做法 https://luweiyjs.com/post/45740.html
6.低gi食物食谱大全?4.乌鸡:乌鸡是因骨肉全乌而得名的鸡种,其中含有的氨基酸相比起普通的家养鸡要高出不少,且其中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常量元素、维生素c和类胡萝卜素,这也使得这个食物经过烹煮有一定的食疗功效,尤其是对于气血亏损、损虚性疾病有着一定的补益作用。 六、半流质食物食谱大全及做法? https://www.lnky.net/bljq/34595.html
7.术后流食营养食谱大全名菜谱术后流食营养食谱大全 术后流食是指手术后进食的第一阶段,需要选择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同时避免对胃肠道造成过大的负担。以下是一些适合术后流食的食谱: 稀饭:将米饭煮得很烂,加入适量的水或者汤,煮成稀饭,可以加入一些蔬菜和肉类,如胡萝卜、豌豆、鸡肉等。 https://www.mingcaipu.com/a4ffaaa772.html
8.肠癌患者饮食食谱大全肠癌患者饮食食谱大全 大肠主要包括肠道中的结肠和直肠的部分,其中结肠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吸收水分,而直肠的生理功能主要在于协调和控制大便的排出,肠道肿瘤的患者由于疾病本身或手术、放化疗等原因,部分患者可能发生肠道功能的紊乱,从而出现腹泻、便秘、腹痛腹胀等症状,甚至是肠梗阻、贫血等情况。 https://www.meipian.cn/51244rr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