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0.01.30
军事地形学是军事上研究和利用地形的一门学科,主要是炮兵,侦察兵,特种兵等兵种还有干部的训练科目。军事地形学的内容有很多,没个十几万字是讲不明白的。想要研究军事地形学首先就要看得懂军用地图。今天先用最通俗易懂的方法教大家看懂军用地图。不要以为看了这个帖子就排兵布阵什么都会,就能改变中国了,我讲的都是最简单的入门级别的东西。
虽然各个国家的军用地图细节方面会有点不同,但是制图的规则都是类似的。只要看得懂中国的军用地图,基本也能看懂其他国家的图。其中用到最多的就是军用地形图,讲到地形图不得不讲地图的投影。
地球是一个自然球体,而军事地图是一个平面图。为了解决地球曲面与地图平面之间的误差,采用的是高斯投影的原理。即用横圆柱面套在地球椭体的外面,与中央经线相切,并使横圆柱轴通过地心,然后根据等角不变的道理,用数学的方法将地球的经纬投影到横圆柱面上,再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地貌描绘在平面图上。
中国规定,从1:2.5万至1:50万比例尺的地图,采用经差6度分带法,即以起始经线为零,每隔6度为一带,全球分60个带。1:1万及大于1:1万比例尺地图,采用经差3度分带法。下面我就以最为常用的1:50000的地形图为例进行讲解。
△高斯投影的原理
△干部在进行军事地形学判定目标点和站立点的考核
接下来开始教大家看地图,下面这张图是苏联解体前出版的1:50,000的军用地形图。可能有人看不懂了,地图上密密麻麻一堆,还有边上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拿到地图的第一眼先看地图的正上方。确认过眼神,看看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图。正上方是地图的名称,一般用地图区域内最大的城镇命名。
在中国军用地形图左上方有个九宫格,所表示的是地图所在区域,有时一张地图不能满足任务需求就得使用拼图,左上的九宫格跟很快的确定各地图的位置。拼图时两张地图沿高斯坐标系边缘折叠,再用胶水沾连即完成拼图。
一张完整的地图就要有地图三要素,首先就地图三要素展开说明。地图三要素即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首先是方向,军用地形图有三个方向,即磁北,真北,坐标北。这三个北方有不同的意义。
首先,真北即真正的北方,即是经线的方向,地图边框所指的方向就是经纬线的方向。如图所示在地图边框黑白相间中每个刻度为经纬度一分。此图内十秒刻度还用点隔开,这是中国军用地形图中没有的,毛子也算是粗中有细。
磁北责代表磁级的北方,指北针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北。磁极北不在北极点而是在加拿大,而且磁极在不停移动,所以使用年代较久远的地图会出现地图标北误差较大的情况。在中国军用地形图的右侧会有一条贯穿全图的虚线,那条虚线就是磁北线。使用指北针标北时用指北针右侧测量尺对准磁北线,再转动地图将指针对准指北针的N级,即完成地图标北(毛子地图上没找到磁北线)。
坐标北则是地图高斯坐标系的北方,前面也讲到了地图投影是怎么回事。地图中网格就是高斯坐标系。
地图左下角这个图案代表三个北方之间的关系,带星号的方向代表真北,带箭头的方向则代表磁北,Y字型方向则代表坐标北。如图坐标北和磁北相差2度59分,下面的0-30则代表相差30密位(密位中间不是减号,而是格式,密位后两位中间要加-,比如45-00)。如果地图中没有磁北线,那可以利用坐标北真北标北,指北针指北后只需加上或减去之间的夹角也可以完成标北。
(越往北,真北和坐标北差异越大,在赤道附近几乎没差别)
在地图正下方为比例尺,比例尺分为两种,一种是数字比例尺,第二种是线段比例尺。
军用地图大多是实测、航空摄影测量或用实测资料编绘而成,具有较高的精度。按比例尺分主要分为大比例尺(大于1:10万)地形图。由于图载内容比较详细,是军队判断地形、组织指挥战斗的主要用图,所以也叫战术用图;中小比例尺(1:25万一1:100万)地形图,内容比较概括,所显示的区域范围较大,供军事指挥机关使用。所以也叫战役、战略用图。比例尺越大地图实际面积就越小,所记录的信息就越详细。图中左侧为1:10000的军事地形学,右侧为1:50000的军事地形图。可以看出在1:50000的地形图中街区只能以连成一片,而在1:10000的军事地形图中每栋房屋都可以精确的表示出来。
△在中国1:50000的军用地形图中,下图一大片都是图例,因为手里没有详细的我军军用地形图所以不做图片说明
△我国军用地形图中常用的图例
地图下方这个东西是坡度尺,主要是测量坡度。为了测量的精确性,一般使用圆规量取需要测量坡度的区域后,在用坡度尺进行比对。如图所示,该地形图等高距为20米,等高线高度差相差20米时责使用左侧坡度尺进行比对。而高度差相差100米时,责用右侧坡度尺比对。
下面我们看地图里面密密麻麻的地物符号,首先是等高线,军用地形图中等高线一般有四种。
第一种是首曲线。首曲线,又叫基本等高线。是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一般用细实线(0.15mm)描绘,是表示地貌的主要等高线。
第二种是计曲线。计曲线,又叫加粗等高线。为了便于判读等高线的高程,自高程起算面开始,每隔4条首曲线加粗描绘的等高线。一般用粗实线(0.3mm)计曲线主要作用是方便计算高程。
第三种是间曲线。间曲线,又叫半距等高线。间曲线又叫二分之一等高线,等高距是首曲线的一半,表示一些首曲线不能表述的特殊地貌。一般用细长虚线,尽在局部地区使用,可不闭合,但应对称。
第四种是助曲线。助曲线,又叫辅助等高线,是按四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细短虚线,用以显示间曲线仍不能显示的某段微型地貌。
额,看了那么多地图基本很少看见助曲线。大家可以看看下图里的等高线计算某些地方的高程。
大家看到地图中有很多种颜色,中国出版的地图均为四色。具体规定如下:
黑色:人工物体——居民地、独立地物、管线、桓栅、道路等等;
绿色:主要代表植被——森林、果园等;
棕色:代表地貌,在中国东部地区,一些没有灌木生长的自然环境也用棕色表示;
蓝色:主要代表水系—如河流,湖泊。
在地图中密密麻麻的地物符号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这类符号是按地物的实际轮廓按比例尺缩绘的,主要用于表示面积较大的地物,如城镇、森林等等;。
第二类是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主要用于表示一些细长的地物,这类符号的长度是按比例尺结合实际绘的,但宽度没有按比例尺缩绘,如道路、电线等等,在1:50000的军事地形图中如果河流宽度低于3米,那么该河流这属于半依比例尺符号;
第三类是不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这类符号因地物面积太小,无法按比例尺缩绘,只能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如独立树、亭、纪念碑等。常用的不依比例尺的地物符号及其定位点。
△近几年各种仪器装备的普及率在我军逐年增加,但是纸质地图仍然有无可取代的优点
最后我们讲讲怎么测量目标点的坐标,这也是在实战中非常重要的。比如你发现一个敌军阵地,想呼叫炮火支援,在地图上标注后联系后方总要知道具体坐标,否则没有坐标,炮都不知道打哪里。虽然现代战争中各种侦察仪器装备率很高,也很好用,但是纸质地图仍然有不可取代的优点优点。
军用地图有两种坐标,第一种是经纬坐标,怎么来的大家都懂。看了半天,大家肯定都不知道经纬度标在哪里。经纬度在地图的四个角落,最外面的边框就是经线和纬线。如图所示在地图边框黑白相间中每个刻度为经纬度一分。此图内十秒刻度还用点隔开。军用地形图测量经纬坐标,先找到目标点,再用尺子测量。有时边框距离比较远测量误差还会比较大。中国的1:50000军用地形图里经纬刻度只精确到1分,而经纬坐标要求精确到秒,还要进行复杂的换算,求经纬坐标是比较麻烦的。
△从该图四个点的经纬坐标和四个点坐标的规律显示,该地区大概在东经35度00分,北纬31度50分附近。下图是谷歌地球的该位置
△虽然看不懂俄文,不过通过经纬坐标可以知道该地形图区域为耶路撒冷
△双人侦察小组将目标点坐标传回指挥所
下面着重讲高斯坐标,前面我们讲到地图的投影,高斯坐标就是高斯投影坐标系的坐标。地图中密密麻麻的网格就是高斯坐标系。高斯坐标也是军用地图里最常用的坐标,每个严格长两厘米,实际距离也就是一公里,测量也很方便。如果需要量取一个点的坐标,先在图上找出目标点,用地形尺量X、Y坐标(坐标系南北方向是X,东西方向为Y)先念X再念Y,并且X、Y坐标都是5位数字,如图得出某点高斯坐标为X54850Y05420。坐标前两位是地图高斯坐标系网格的编号,后三位则是距离坐标网格的距离。
全文完
长期以来大家对识别和掌握地图使用方fa都只是在文字和纯图形层面上理解,这样的方fa比较抽象,无法和地形环境进行对比和参照,理解起来就会有一定的难度,今天我就抛开那些枯燥的教科书以图解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一些自己积累的识图用图的方法,希望对大家在户外活动中如何正确地识别地图有所帮助,使大家对地图有一个粗略的了解。
军事用的地图:是军官/士兵用的那种。普通地图:市面上随处可以买到的那种。他们之间的区别有哪些?精度?还有呢?军事地图是机密级的,所以平时是看不到的,只能用于部队作战、训练和其它军事行动中!军用地图非常详细,详细到有一棵独立树,详细到有一条个行小路,详细到有一条小河,小河有多宽、多深、河底的性质,详细到有一小桥,小桥多宽多长,承载能力有多大!
军用地图很精确,有1:1万、1:5万、1:10万的精确比例尺,有非常精确的等高线,专业人员利用军人地图,可以做成非常逼真的沙盘。地图上有经纬线,可以很准确的确定图上一点的地理位置。
军事地形学的用途:
军事地形学是军事上研究和利用地形的一门学科,是军事训练的共同科目之一。主要研究地形对战斗行动影响的规律,军用地图和航空、航天像片的识别与应用原理,战场简易测量方法以及调制要图的要领等。
军事地形学所研究的内容,都是围绕研究利用地形而选定的。随着现代战争的需要和军事测绘技术及其新成果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地图品种的增多,将为军事地形学增添新的内容。军事地形学是从军事应用的角度研究和利用地形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研究地形对战斗行动影响的规律,军用地图和航空、航天像片的识别与应用原理,战场简易测量方法以及调制要图的要领等。
地形是组织指挥作战所依据的重要条件,是影响部队作战行动的基本因素之一,利用地形为历代军事家所重视。《孙子·地形篇》并列举了作战中经常遇到的通、挂、支、隘、险、远等六种地形,指出了利用各类地形的原则。孙武的这些论述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地形与作战的密切关系,强调将帅要重视对地形的研究和利用。
随着现代战争的突发性增大,战场范围扩大,参战军种、兵种多,部队机动能力提高,研究利用地形愈益显得重要;加之军事测绘成果的不断丰富,军事地形学逐渐发展为一门专门学科,并成为军事训练的一门重要科目。
需要说明的是,我展示的是无军事和重要目标的已经废止的军用地图,在这里就不展示地图全貌了。首先,我们来看看1:50000的军用地图是什么样子。
地图主要由等高线组成,并标出了制高点的海拔高度。简单的说,等高线密度高的地方为陡坡。稀疏的地方为缓坡,比较容易行走。图中虚线为小路标志。
图中红色曲线为等高线,可以看出北边山体立面比较平直,坡度也不算陡直,攀爬难度不是很高。东面山体呈环形,等高线比较稀疏,坡度较缓,比较合适徒步。
图中黄色点为等高线比较稀疏的缓坡,蓝色点等高线比较密,坡度较陡,左边蓝点位置为山谷地形,图下两个黄点至下而上分别为山顶和鞍部。
山势地形图
图中黄圈内山体周围等高线密集,说明此山体周围地形都比较陡直,攀爬比较困难,在徒步中应尽量避开。图中绿圈地域内等高线比较稀疏,表示此山体周围地形为缓坡,适宜徒步穿越。
根据地形地貌选择合适徒步路线
根据地图中的山势(地形地貌)我划出了两条徒步路线:
蓝色线路比较直,但须穿越一段比较陡直的坡地,徒步强度较高;
绿色线路距离相对远一些,但路线都为较为平缓的地形,徒步较为轻松;
如何测量确定方位
图中与地图经线并行的粉红色短线与图中两地直线的夹角度数为始发地与目的地的方位角(绿色),具体方fa为,将指北针水平放在地图上始发地处,并将罗盘正北刻度与地图经线并行,左右转动调整地图使指北针指针归于0度(正北刻度处),此时地图方位调整完毕,可进行测量目的地的方位角了。
说明一下,对测量出来的方位角要标定在始发地位置,以便在行进中随时进行校正和调整行进方向。
大家在户外活动中可在出发前将自己现有的普通地图按照测定好的正确方位和换算好的比例尺土上距离,在图上将经纬线画出来,这些格子能够将你活动的区域进行分块定位,将你的视野圈定在一定范围内,不受其他因素干扰,分块(段)行进,更好的保证行进路线的精确,减少了错误判断地形地貌的机率。大家按照画好的经纬格和比例尺换算出自己徒步的距离,这也是自己制做简易地图的步骤之一。
目前,有一些个人或者非管方制做的大比例尺等高线已经出现,最近听说四川省已经有了一张正规出版的等高线地图,这是个造福于户外运动群体的大好事,有了它,就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帮助迷失方向的的朋友依靠自己所掌握的识图知识和方fa走出困境的。
地图和指北针的认识与使用
地图是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从市售各种不同功能的地图,如县、市地图;街道图;游乐区简图;全球地图……等,然而户外活动尤其是登山,它最需要的地图是等高线图,此种地图能显示地表的各种地形如高山、溪谷、险或缓坡、悬崖或峭壁都能表露无遗。
等高线地图的基本标示
等高线地图就是将地表高度相同的点连成一环线直接投影到平面形成水平曲线,不同高度的环线不会相合,除非地表显示悬崖或峭壁才能使某处线条太密集出现重叠现像,若地表出线平坦开阔的山坡,曲线间之距离就相当宽,而它的基准线是以海平面的平均海潮位线为准,每张地图下方皆有制作标示说明,让使用者方便使用,主要图示有比例尺、图号、图幅接合表、图例与方位偏角度。
图号是代表地图名称的编号,不同比例的地图均编订各自系统的代号,而它是以经纬度为单位制定,如此每幅地图就能紧密接合。
方位偏角度是表示正北(地球北极),磁北(磁针显示北方),方格北(地图指示北方)之间的关系与彼此偏差的角度,同时图下方并注有该逐年磁变数值,当我们使用指北针指示自身位置再对照地图就能很快知道自己身处何地且知道下一步往何方向去与周遭的地形变化。
图例是说明地图各种符号的意义,一般登山者较会注意的符号为三角点、崩壁、河流、湖泊与坡度。
等高线地图与地形分析
一、等高线的种类
当我们细观等高线地图会发现绘制地图的线条有粗细两种线条,这是方便使用者阅读而设计,粗线条称计曲线并标示海拔高度,而计曲线之间距离单位为0.2公分,细曲线称首曲线,它是介於计曲线之间,具方便分析地形之功能,每两条计曲线之间有四条首曲线,如此每条线之间距离单位为0.04公分。
二、等高线的盲点
比例尺愈高的地图,精密度愈差,原因是等高线之间实际距离太宽造成此空间的地形无法明确分辨而出现盲点.以五万分之一的地图为例,每曲线之间距的实际距离为20公尺(相当于建筑物七层楼的高度)。
三、坡度
坡度事等高线地图最易辨识地形特徵之一,我们粗略的观察地图就能了解各山峰的坡度,例:曲线之间距愈窄,坡度愈陡,曲线间距愈宽,坡度愈缓2.山峰之曲线间距均匀表示该地段为等坡,若上方的间距小於下方间距,表示该地段为凹行坡,反之则为凸形。凹形坡凸形坡坡度的计算是根据三角函数法计算公式计算,公式:tan-1(垂直距离÷水平距离)=角度以五万分之一地图为例:其坡度,实际距离与曲线间距的关系。(坡度)θ=tan-1n/m表二、坡度、坡面状况与步行程度坡度坡面状况步行程度1°~5°平缓山坡车行容易5°~15°缓山坡步行容易15°~25°半急山坡能步行25°~30°急山坡能攀登35°~45°峻急山坡能攀登45°~90°峭壁、断崖须借助器材攀登。
绘制与阅读等高线地图
当我们购买等高线地图必须看清楚是否完全含括我们预定活动区域,通常会遇到必须购买并拼凑两张到四张地图,通常我们不会将原版地图携带至野外,我们(一)优先将预定活动区域的地图影印并重新拼贴,(二)详阅地图分辨主、支棱线(即两座山峰相连之线)、溪流、坡度、悬崖、崩壁等地形特徵,(三)利用不同颜色莹光笔绘出主棱线、溪流、与标示预定路线和宿营地,(四)利用透明胶带将地图与活动预定行程之计划书完全黏合密封,如此携带方便且有防水功能。
指北针作业
指北针是登山健行不可或缺的工具,它的基本功能是利用地球磁场作用,指示北方方位,它必须配合地图寻球相对位置才能明了自己身处的位置。
目前市售的指北针式样繁多,本文将依据登山健行最广泛使用的透明底板指北针简称森林指北针叙述如何运用指北针定向的方法。
指北针归零作业
指北针归零作业是使用森林指北针相当重要的前置作业,它的步骤是一、将指北针水平放置。二、将环外的北方零刻度与环内的指针指示北方的位置重叠,如此完成步骤即是完成指北针归零作业。
目标方位角:测量目标方位角时,必须现场的北方与地图的方格北平行,然後指北针之红色进行线对准目标地,读出目标与方格北的角度并校正地图的方位偏差角,即为目标方位角。
实地定位
定向线交会法
此种方法是利用两个地图之已知点各自测量另一个地图之未知点的目标方位角,此两目标方位角之延伸线必交会於此未知点。
一要随时标定好地图,一般依明显地物地貌点标定;二要明确站立点在地图上的位置,做到“人在实地走,心在图中移”。
具体运动技能主要有八种:
二是连续运动法:在分段运动法基础上,在未达到某一个分段目标前,在奔跑过程中边跑边分析下一段能通视地域内的地形,考虑选择下一个分段目标及具体的路线,因而不需要在分段目标上作停留来寻找检查点,形成连贯性运动。
三是一次记忆运动法:把某一路段的最佳运动路线,一次记忆在脑子里,运动中按记忆的路线行进,并在达到某一检查点以前又将下一路段的路线一次性记在脑中,以便到达检查点时又能立即离开,连续寻找下一个检查点。
四是依线运动法:“线”一般指道路沟渠、高压线、通风线等线状地物地貌,其特征只用“线”控制运动方向。
五是依点运动法:是指根据明显的地物地貌点,用分段运动法和连续运动法寻找检查点,其特征是用点来控制运动方向。
六是提前绕行法:这种方法是在检查点之间有大的障碍时采用,遇到这种情况,应结合检查点的位置,提前选择好最佳迂回路线,不再等抵近障碍时再做提折线绕行,以便保持好前进方向。
七是测步法:在起伏不大,无道路,有植被覆盖,通视较差时使用。首先确定前进方向,测出站立点到目标点的距离,并换算成复步数,边记下复步数,边接近目标点,直至找到检查点。
八是指北针定向法:在无道路、植被覆盖、观察不便地域内运动,首先在地图上测出站立点到检查站点的磁方位,并量算出两点之间的实地距离。出发时,平持指北针,旋转身体,使磁针北端和定向箭头重合。此时前进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实际运动的方向。定向越野时,在实地的运动方向线前方选好分段目标,朝分段目标运动。当越野到分段目标还需要继续向前运动时,可按同样方法继续选分段目标运动至检查点。
当找到最后一个检查点后,根据出发时明确的出发点与终点的关系,依据已选择的最佳运动路线或根据规定必经路线并结合自己的体力,快速地向终点运动,实现终点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