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陕西职业教育单招本科专业技能联考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陕西省普通高校招收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本科专业技能校际联考,是由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考生成绩达到合格以上,方可报考2022年职业教育单招本科院校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二、考试要求
本考试大纲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育部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目录中电子信息类专业有关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高职单招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技能考试内容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提出了三个认知能力层次的要求,即了解、理解、掌握。其中技能测试题目分值应不低于总分的50%。
三、考试范围
本考试大纲所涉及的考试范围主要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主要测试考生对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部分《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本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电工仪器仪表及工具的使用,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元件,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
(一)直流电路
1.了解电路组成的基本要素,理解电路模型,会识读简单电路图。
2.理解电流、电压和电功率的概念,能进行简单计算;理解参考方向的含义和作用,会应用参考方向解决电路中的实际问题;理解电动势、电位和电能的物理概念。
3.了解电阻器及其参数,会计算导体电阻。
4.了解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熟练掌握欧姆定律;掌握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的连接方式,会计算等效电阻、电压、电流和功率。
5.了解支路、节点、回路和网孔的概念;熟练掌握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能应用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列出电路方程。
(二)电容和电感
1.了解电容的概念,了解储能元件的概念;了解其种类、外形和参数,能根据要求,正确选择利用串联、并联方式获得合适的电容;理解电容器充、放电电路的工作特点。
2.了解电感的概念,了解影响电感器电感量的因素;了解电感器的外形、参数。
(三)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1.理解正弦量解析式、波形图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应关系,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理解有效值、最大值和平均值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频率、角频率和周期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相位、初相和相位差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正弦量的矢量法、三角函数表示法。
2.掌握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理解有功功率的概念;掌握电感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理解感抗、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容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了解容抗、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概念。
3.理解RL串联电路的阻抗概念,掌握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的应用;理解RC串联电路的阻抗概念,掌握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的应用;理解RLC串联电路的阻抗概念,掌握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的应用。
4.理解电路中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物理概念,会计算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理解功率三角形和电路的功率因数,了解功率因数的意义;了解感性电路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意义。
(四)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1.了解三相正弦对称电源的概念,理解相序的概念。
2.了解电源星形联结的特点,了解我国电力系统的供电制。
(五)安全用电
了解保护接地的原理;掌握保护接零的方法,了解其应用。
(六)认识常用电工仪器仪表及工具
掌握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如: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毫伏表、频率计、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等。
掌握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尖嘴钳、斜口钳、剥线钳、螺丝刀、镊子、试电笔等。
第二部分《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本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电子线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电子技术基本单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典型应用;初步具备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并合理选用元器件的能力;基本具备制作和调试常用电子电路及排除简单故障的能力;基本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子问题的能力;基本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
(一)二极管及其应用
1.了解二极管的结构、电路符号、引脚、伏安特性、主要参数,并能通过基本的仪器仪表检测二极管的极性和判断二极管的好坏。
2.了解硅稳压管、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的外形特征、功能和实际应用。
3.能识读单相半波、单相全波、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理解其工作原理和输出波形;掌握简单的估算方法,会合理选用整流电路元件的参数,会使用整流桥。
4.能识读电容滤波、电感滤波、复式滤波电路,会估算电容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了解电容滤波电路的输出波形,了解滤波元件参数对滤波效果的影响。
(二)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1.掌握三极管的结构及符号,能通过基本的仪器仪表来判断识别引脚,了解特性曲线、主要参数、温度对特性的影响;掌握利用测量三极管三个电极的电位来判断其三种工作状态,能合理使用三极管。
2.了解三极管电流放大特点;能识读和绘制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理解共射放大电路主要元件的作用;掌握固定式偏置共射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会使用公式估算静态工作点、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放大倍数;理解调试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的基本方法。
3.能识读和绘制分压式偏置共射放大器;了解分压式偏置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理解稳定工作点的过程;掌握分压式偏置共射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放大倍数的计算。
4.能识读和绘制射极输出器电路,理解射极输出器的工作原理、主要特点及应用。
5.能区分多级放大电路的级间耦合方式;理解反馈的概念,掌握反馈类型的判定,理解不同类型的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三)集成运算放大器
掌握集成运放的符号,能识读理想集成运放组成的常用放大电路(反相输入、同相输入运放电路和加法、减法运算电路)。
(四)低频功率放大器
1.了解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应用、基本要求和分类。
2.能识读典型OTL、OCL功率放大器电路,理解工作原理,掌握其最大输出功率的计算。
(五)直流稳压电源
1.能识读硅稳压二极管并联型稳压电源电路,理解工作原理以及简单计算。
2.能识读带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源电路,理解工作原理,了解调节输出电压的方法。
3.了解三端集成稳压器件的种类、主要参数和典型应用电路,能识别其引脚;能识读集成稳压电源的电路图。
(六)数字电路基础
1.理解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了解脉冲波形主要参数的含义及常见脉冲波形;了解RC微分和积分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晶体管反相器工作原理。
2.掌握二进制、十六进制数的表示方法;能进行二进制、十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了解8421BCD码的表示形式。
3.掌握与门、或门、非门基本逻辑门和与非门、或非门、与或非门、同或门、异或门复合逻辑门的逻辑功能,会画逻辑门符号,会使用真值表。
(七)组合逻辑电路
1.了解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和运算法则,会用公式法和卡诺图法化简逻辑函数。
2.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种类,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步骤。
3.了解多谐振荡器、单稳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的功能及基本应用。
4.了解编码器和译码器的基本功能,了解常用数码显示器件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八)触发器
1.了解基本RS触发器的电路组成和逻辑功能;了解同步RS触发器的特点、时钟脉冲的作用和了解逻辑功能。
2.掌握JK、D、T触发器的电路符号和逻辑功能;能识读由JK、D、T触发器组成的时序逻辑电路,能根据时钟脉冲和输入波形画出输出波形。
(九)时序逻辑电路
1.了解寄存器的功能、基本构成和常见类型;了解典型集成移位寄存器的应用。
2.了解计数器的功能及计数器的类型;理解二进制、十进制等典型集成计数器的分析方法。
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方式
1.考试采用笔试闭卷形式。
2.试卷满分为300分。
3.考试限定用时为120分钟。
(二)试题类型
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
(三)赋分比例
1.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2.填空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3.判断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4.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五、教材参考版本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中职)》程立群,黄承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电工与电子技术(中职)》徐万赋,姚成秀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六、重点内容
1.欧姆定律;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的连接方式,等效电阻、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
2.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
3.正弦交流电表示。
4.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5.电容、电感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6.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7.单相半波、单相全波、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8.三极管放大电路。
9.理想集成运放。
10.逻辑代数与逻辑函数化简。
11.组合逻辑电路。
12.触发器。
13.时序逻辑电路。
计算机类专业考试大纲
陕西省普通高校招收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本科专业技能校际联考,是由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考生成绩达到合格以上,方可报考2022年职业教育单招本科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
(二)理解:指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要求考生在“识别和记忆”的基础上,理解所学知识和基本操作的具体含义及特点。
(三)掌握:指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初步应用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灵活地应用所理解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正确地完成有关的应用操作,并能解释操作所产生的结果。
(四)综合应用:指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综合解决实际问题,是对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考查。
以下考试范围中的:
“(1)”对应“识记”;
“(2)”对应“理解”;
“(3)”对应“掌握”;
“(4)”对应“综合应用”。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二)Windows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1);Windows7简介(1);认识和使用桌面(3);认识和使用窗口及对话框(3);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与作用(3);文件及文件夹的管理(4);控制面板使用和功能(2);使用附件、安装与卸载应用程序(2);安装与使用杀毒软件(1);安装与使用压缩工具软件(3);中英文输人法(3);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运行中的作用(2);常用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功能(2);移动平台当前常用操作系统的类型(3);启动/关闭计算机系统(2);快捷键和快捷菜单的使用方法(3);会使用操作系统中自带的常用程序(3);数据备份的重要性,会进行数据备份(3)。
(三)应用因特网
(四)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
Office2010安装(4);Word2010基本操作(4);Word2010视图方式与使用(3);Word2010排版技术(4);表格制作及编辑(3);图文混排(3);数学公式的插入(3);文档的页面设置与打印(4);会设置文档的格式(字体、段落、边框和底纹、项目符号和编号、分栏、首字下沉、文字方向等)(3);设置文档的页面格式、页眉和页脚(3);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提供的工具(如“字数统计”、“修订”等),会在文档中插入和编辑表格(3);合并文档(3)。
(五)制作电子表格
Excel2010基本操作(3);数据的输入、编辑与格式化(4);单元格、工作表的编辑与格式化(4);单元格的引用方式(4);公式与函数(3);图表的使用(3);数据管理与分析,数字分类汇总可视化(4);页面设置与打印输出工作表(3);理解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等基本概念(2);模板的作用和使用方法(3);数据保护的作用和操作方法(3);单元格地址的引用,常用函数的使用(3);会对工作表中的数据进行排序、筛选、分类汇总(3);常见图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2);会使用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进行数据分析(3);根据输出要求设置打印方向与边界、页眉和页脚,设置打印属性(2)。
(六)多媒体软件应用
多媒体技术及其软件的应用(1);多媒体文件的格式与浏览方式(1);图像基础知识及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3);编辑加工音频与视频文件(3);转换音频与视频文件格式(3);了解多媒体技术及其软件的应用与发展(3);多媒体文件的格式(2);会选择浏览方式(3);会获取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常用多媒体素材(3);会使用的photoshop软件对图像进行简单加工处理(2)。
(七)制作演示文稿
PowerPoint2010基本操作(4);幻灯片中文字、图片、图形、声音、影片、表格、图表等的插入与编辑(4);幻灯片的插入、复制、删除、移动(4);超链接的使用(4);幻灯片的版式、配色方案(3);幻灯片母版设计(3);幻灯片的放映(4);幻灯片的打包与打印(4);更换幻灯片的版式、使用幻灯片母版、设置幻灯片背景、配色方案、设计制作幻灯片模板(4)。
(八)IT新技术
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VR、量子通信、5G、区块链等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典型应用场景(2)。
(九)常用信息技术
1.考试采用机试闭卷形式。
2.试卷满分为300分。
试题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文字录入题共四种类型。其中,单项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项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有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判断题要求判断对错;文字录入题要求按照给定的文本和格式录入中英文文字和符号,录入字数在300(±15)字。
1.单项选择题(共60小题,每小题3分,共180分)
2.多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3.判断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4.文字录入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
傅连仲主编,《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2010),电子工业出版社。
汽车工程类考试大纲
陕西省普通高校招收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本科专业技能校际联考,是由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考生成绩达到合格以上,方可报考2022年职业教育单招本科院校的汽车工程类专业(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工程)。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汽车工程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出发,主要考核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汽车概述
内容:汽车基本组成、汽车传动系统布置。
要求掌握:
1.汽车四大组成部分;
2.发动机布置形式;
3.汽车分类方式;
(二)发动机基本知识
内容:发动机结构基本术语、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发动机总体构造、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
1.发动机结构基本术语中上下止点、压缩比、工作容积、工况、工作循环的含义;
2.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3.汽油发动机二大机构、五大系统组成;
(三)曲柄连杆机构
内容: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
1.气缸体结构、作用、布置形式;
2.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组成及作用;
3.曲轴、飞轮结构及作用;
(四)燃料供给系统
内容:燃料供给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空燃比、过量空气系数含义;
2.汽油喷射分类;
3.燃油供给系统组成及工作过程;
3.空气供给系统组成;
(五)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
内容:电子点火系统、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1.点火线圈作用;
2.火花塞作用、分类;
3.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分类及特点;
(六)汽车底盘
内容:传动系统、制动系统。
1.汽车底盘结构组成;
2.传动系组成及各部分功用;
(七)汽车电气设备
内容:汽车电源系统、汽车电器设备种类。
1.蓄电池与发电机的作用及结构;
2.汽车起动方式;
(八)新能源汽车
内容:电动汽车、燃气汽车、醇类汽车。
1.电动汽车的特点及类型;
2.燃气汽车种类;
3.醇类汽车优缺点;
(九)汽车保险
内容:汽车保险的概念和重要性、汽车保险的种类。
1.汽车保险的概念;
2.汽车保险的基本险;
3.汽车保险的附加险;
(十)汽车公司及车标
内容:德国汽车公司及其车标、美国汽车公司及其车标、国产汽车公司及其车标。
各国汽车公司商标及创始人;
1.考试形式:机试,闭卷。
2.试卷满分:300分。
4.考试时长:120分钟。
客观题: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1.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4分,共120分)
2.多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3.判断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五、参考教材
1.《汽车概论》(第2版),李育锡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汽车概论》(第2版),赵长利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22年陕西职业教育单招本科技能联考
应用化学专业考试大纲
一、考试范围
1.了解原子的组成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了解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的基础知识;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以及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理解典型的非金属单质的特性及主要化学性质,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理解氯化氢和氨气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用途;了解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掌握硫酸和硝酸的重要性质及用途;掌握卤素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4.了解金属的通性;理解典型的金属单质的特性及主要化学性质;了解典型金属单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理解铝、氢氧化铝的两性,以及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铁的性质;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铁盐和亚铁盐的化学性质及其相互转变;了解常见金属离子的焰色反应;理解铁离子的检验方法,了解铵离子的检验方法。
5.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了解有机化合物中官能团的概念以及常见的官能团;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理解甲烷的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了解烷烃、同系物和烃基的概念;了解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了解烷烃的系统命名法;了解烯烃的组成、结构特点和性质,理解乙烯的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了解炔烃的组成、结构特点和性质,理解乙炔的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了解苯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及安全使用;理解苯的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6.理解乙醇与钠的反应,乙醇的氧化反应、消去反应等性质;了解苯酚的酸性、苯酚的氧化反应、取代反应;了解乙醛的组成和结构,理解乙醛的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了解乙酸的组成和结构,理解乙酸的酸性、酯化反应。
7.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理解葡萄糖的还原性和用途;了解蔗糖、麦芽糖的组成;了解淀粉的结构和用途,理解淀粉的水解和淀粉与碘的反应;了解纤维素的组成和用途;了解氨基酸的两性性质;了解蛋白质的盐析、变性和颜色反应;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结构特点和主要特性;了解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及用途。
三、考试大纲
(一)物质的结构及变化(15分)
1.物质的结构
(1)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2)原子中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3)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4)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和族的划分、周期序数与原子电子层数的关系、主族元素的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5)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
(6)物质的3种构成方式: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由分子构成物质、由离子构成物质。
2.氧化还原反应
(1)按照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类型划分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按照电子得失划分化学反应的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2)对于给定的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能够判断出化合价升降的元素和数值;
(3)对于给定的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能够判断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二)溶液和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15分)
1.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1)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概念和物质的量的单位;
(2)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4)什么是标准状况,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
2.化学平衡
(1)浓度、温度、压力、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3)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4.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pH
(1)常温下,水的离子积常数;
(2)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
5.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发生离子反应需要满足的条件、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6.盐的水解
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后溶液酸碱性。
(三)重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15分)
1.非金属单质
(1)氯气化学性质:与水的反应、与NaOH的反应;
(2)氮气的化学性质:与氢气的反应;
(3)硫的用途:火药、杀虫剂、杀菌剂等。
2.几种重要的非金属化合物
(1)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
(2)硫化氢的气味;
(3)氮的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对环境的污染;
(4)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及对环境的污染;
(5)硫酸的性质: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
(6)硝酸的不稳定性和氧化性。
3.重要非金属离子的检验
(1)氯离子的检验;
(2)硫酸根的检验。
(四)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15分)
1.金属单质
(1)金属光泽、延展性、导电和导热性;
(2)铝与酸、铝与碱的反应;
(3)生铁、钢、熟铁的含碳量。
2.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1)氢氧化钠的性质:能腐蚀玻璃;
(2)常见的三种铁的氧化物;
(3)碳酸氢钠的用途:发酵剂。
3.重要金属离子的检验
(1)钠、钾、铜的焰色反应:
(2)铁离子的检验
(五)最简单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烃(10分)
1.认识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官能团:双键、三键、羟基、醛基、羧基;
2.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1)甲烷的结构式;
(2)甲烷与氧气的反应;
(3)简单的同分异构体。
3.烯烃、炔烃
(1)乙烯的结构式;
(2)乙烯、乙炔与卤素的加成反应。
4.苯
(1)苯的结构式;
(2)芳香烃的概念:含有苯环的化合物。
(六)烃的含氧衍生物(5分)
1.乙醇、苯酚
(1)乙醇的消去反应:分子间脱水和分子内脱水;
(2)苯酚与FeCl3的显色反应。
2.乙醛、乙酸
(1)银镜反应与醛基的检验;
(2)食用醋的主要成分:乙酸。
(七)生命中的基础营养物质(10分)
1.生命的基本能源物质——糖类
(1)葡萄糖的用途:注射液;
(2)存在于蜂蜜和水果中的主要单糖:果糖;
(3)淀粉的性质:与碘的变色反应。
2.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蛋白质
蛋白质的性质:盐析和变性。
(八)有机高分子化合物(5分)
1.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基本特性
有机高分子的两种结构:线型结构和体型结构。
2.常见的高分子材料简介
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九)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与化学基础知识应用(210分)
1.识记下列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并掌握其作用和使用方法
试管和试管夹、试管架、试管刷、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烧杯、烧瓶(圆底和平底)、蒸发皿、锥形瓶、滴定管(酸式和碱式)、滴定管夹、量筒、移液管、容量瓶、集气瓶、燃烧匙、水槽、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布氏漏斗等)、托盘天平、酸度计、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铁架台等。
2.掌握下列各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1)固体试剂和液体试剂的取用。
(2)仪器的连接和气密性检查。
(3)加热操作。
(4)物质的分离(常压过滤、减压过滤、蒸发、结晶、蒸馏、萃取)。
(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6)气体的收集、氢气纯度的检查。
(7)试纸(pH试纸、石蕊试纸、KI——淀粉试纸)的使用。
(8)浓硫酸的稀释。
3.掌握下列试剂的存放方法
金属钠、浓硝酸、氨水、氢氧化钠等。
4.掌握下列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氢气、氧气、氯气、二氧化硫、氯化氢、氨、甲烷、乙烯、乙炔。
5.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下列物质进行检验
(1)氢气、氧气、氯气、二氧化碳、氨的鉴别。
(2)常见离子H+、OH-、Cl-、Br-、I-、CO32-、SO42-、K+、Na+、NH4+、Fe3+的检验。
(3)常见金属离子(钾、钠、钙、钡、铜)的焰色反应。
(4)乙醇、苯酚、乙醛、乙酸的检验。
6.化学知识的应用:明矾的净水功能、漂白粉的制备及有效成分;
7.化学实验安全技能:氢气、甲烷的安全使用、强酸强碱的安全使用;
8.化学与环境:酸雨的形成、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对环境的危害;
9.化学与健康:重金属离子中毒的急救方法、铁与人体健康。
1.考试采用闭卷、机试的方式;
2.试卷满分为300分;
3.考试限时为120分钟;
4.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150分)、多项选择题(50分)、判断题(100分)。
五、考纲说明
1.高职单招统一考试是中职毕业生升入本科院校的重要途径之一,考试内容以考核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应知应会为主,不出偏题、怪题和似是而非的考题。
2.考试内容注重基础考查,命题范围原则上不超出本纲,凡本考纲未提及的参考教材内容均非考试内容。
园林专业考试大纲
陕西省普通高校招收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本科专业技能校际联考,是由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考生成绩达到合格以上,方可报考2022年职业教育单招本科院校的园林专业。
1.基本知识理论识记,指识别和记忆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2.基本知识理论理解,指领会,并能简单地解释。
3.基本知识理论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
4.基本知识理论表达应用,指对园林常见理论知识表达和能力的运用。
5.基本技能应用,指对园林中一些常见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递增层级,对它们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一)生物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1.生物的多样性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了解生物科学发展历程;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组成,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了解生物分类的等级。
2.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了解组成细胞的元素;了解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了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理解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掌握几种细胞器的功能(叶绿体、线粒体等);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细胞增殖概念和意义,了解有丝分裂过程(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了解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3.生物的新陈代谢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理解酶的概念及酶的基本特征;了解ATP的分子简式及ATP的形成途径;掌握水分代谢的概念,掌握蒸腾作用的重要意义;掌握矿质代谢的概念,了解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种类;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了解叶绿体中的色素组成,掌握光合作用的意义,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类型,了解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理解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4.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掌握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5.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掌握遗传物质、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的概念;理解生物生殖的基本类型;理解有性生殖的概念并能够举例说明;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理解受精作用的概念。
6.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了解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要点。
7.生物与环境掌握生态因素的概念;理解非生物因素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理解种群和生物群落的概念及其特征;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8.生物技术及其应用了解现代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在园林中的应用。
(二)世界地理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1.陆地与海洋,天气与气候地球表面分为海洋和陆地。海陆分布大势、海陆分布特点是决定人类生存环境的最基本因素。学生应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与分布。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特点: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特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懂得判断天气与气候,及其对人类居住环境的影响。
2.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了解我国南北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差异。
4.了解我们生活的亚洲和世界其他国家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三)世界历史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1.了解从史前时期: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在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直至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期间中国历史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及其特点。
2.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各阶段我国在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成就和变迁。
3.了解古代亚非文明;古代欧洲文明;封建时代的欧洲与亚洲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和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及资本主义国家近现代的发展特点。
四、考试形式及卷面结构
3.考试限定用时为120分钟。
选择题、判断题。
1.选择题(共6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0分)
2.判断题(共6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八年级下册),2012年6月第1版,主编:朱正威、赵占良;
湖南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七、八年级上、下册),2001年8月第1版,主编:朱翔、刘新民;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历史(七、八年级上、下册),2016年11月第1版,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