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一部车传达出来的主观感受很重要,这往往决定着产品在消费者心中如何定调,就像一道菜在入口前,飘入鼻腔的味道同样可以刺激到味蕾的分泌。而雷克萨斯吸引人的地方,我想除了免费的保修保养服务,应该是就是带着独特东方韵味的“温润”感,可能这也是我觉得凌志和南方城市环境更融合的原因之一。
之所以放在第一条说,是因为在卷到飞起的今天,太多产品都在脱了衣服嚷嚷着秀肌肉,当然这事儿没有对错,只是相比之下,我更欣赏新RX传达出的平静与收敛,这是她在市场同类产品中,自己独特的味道。
回到产品本身,RX定位很妙,车系40.5-61.9万的价格,不论你是看X3Q5GLC,还是考虑X5Q7GLE,其实都能再看看价格位于中间的RX,这种打法在同品牌的ES上玩的也很成功。
一般看完车销售还会补一句混动6年或15万公里的免费保修保养介绍,除了免费机油、机滤和工时费,像刹车盘片、火花塞、雨刷器刮条这些也都涵盖,诱惑力很大,也确实很好用,相比其它豪华品牌的后期维护费用,这算是雷克萨斯明显的优势。
在新RX车系跨度20万的价格区间内,分出了3个车型:RX350h(2.5L混动)、RX450h+(2.5L插电混动)和RX500hFSport性能版(2.4T混动)。
这次主试350h,这部分会详细写驾乘感受,450h+场内没怎么开,但看到了我喜欢的竹木和白内饰,听到了马克莱文森音响,所以这部分主聊音响和选装包。赛道开了500h就简单说两句FSport版的操控和很多朋友关心的2.4T发动机,OK,那咱先从最走量的RX350h开始。
RX350h
RX350h一共四个配置,两驱四驱各两个,动力主体都是2.5L混动,区别在于四驱RX后桥多一个40kW的电机,加速7秒9,两驱加速8秒1,差的那0.2秒我觉得可以忽略,主观感受完全够用,初段电机响应迅速,中段加速甚至比我预期还猛一点,油电无缝衔接,变速非常平顺。
这次特意试了车上坐4个成年人,其中还有2个200斤的胖子,同时再装一后备箱的拍摄设备,依旧不会感觉到动力方面有任何欠缺,这点做的是真不错。我在厦门市区正常开,表显油耗稳定在5.3,纯高速油耗估计会再稍高一点,油耗表现是个亮点。
油门刹车都很线性,动能回收与机械制动之间无感过度,转向手感细腻,三个模式区别明显,我个人认为标准模式标的最好,回馈力度适中,市区走走停停也能开的很惬意,高速巡航也很沉稳。
新RX的底盘是个挺明显的升级,除了方向快速变化时车身没有多余的晃动,刹车也不会明显的点头,弯中动态避震器拉得住,感觉车也是个明确的整体,过坎很柔韧,处理的干净利落,没有余震和过多的弹跳。
其实我刚试的时候只觉得挺舒服,压根儿没往运动性上想,是在那个盘桥后才逐渐发现RX有个操控的好底子,这事儿整的跟ES一样,大家惯性思维就是舒适,确实做的也挺好,但其实还兼顾了很好的操控基础,只是好像也没什么人说。我估计大部分雷克萨斯车主也不会开的那么激进,好底盘更多是让人感觉在弯中更稳定可控。
RX350h原厂我看无论19还是21寸轮圈,基本都是配了235宽的邓禄普SPSportMaxx060轮胎,对隔音表现算是个加分项,胎噪抑制很好,我还特意听了纯电模式下也很安静。
高速风噪和环境音抑制我觉得也就算同价位产品的正常水平,前后排隔音也没有很明显的差距。RX真正的闪光点在于日常悠然的市区通勤,原厂用的松下音响表现力已经很好,当然如果有更高追求,就只能加钱从RX450h+和500h两个车型上做选装。
车内部分我微博之前有详细写,这里只做两点补充。
内饰设计带来的氛围很安逸,这直接影响到了我的驾驶风格和曲风,晚上车里的氛围灯都是非直射光源,尺寸很大的屏幕放在中间却并不显得突兀,一坐进车内,心就很静,感觉这也是雷克萨斯一直以来的调调。不过这代设计纯黑内饰我认为表达上有所欠缺,尽量选个双色内饰。
中控台很有层次感,但并不会很高,视野通透没有明显的大盲区,作为SUV对新手驾驶员也比较友好,毕竟作为一辆家用车,每个要开车灯家庭成员都能轻松驾驭这很重要。
后排坐垫绝对好评,同级别我对比过一圈,没挑的,主要是对腿部承托极好,软硬合适,同时靠背能放到非常躺的角度。这里需要补充的是,在这个角度下我头部所在位置正好位于后三角窗区域,实现往前可以看到整个后窗,从外部观察人是隐藏于C柱之内的,当然这属于我个人很喜欢的设计细节。
车机部分喜忧参半,好的是终于原厂有了Carplay!!!RX自己的车机系统菜单层级也算简单清晰,同时常用功能保留了机械摁键和旋钮,倒车影像也清楚了(不过这点算本应如此)。上车手机自动连接蓝牙无线Carplay速度很快,也很稳定,进入后在下方依旧保留功能区显示,还有回到主屏幕的快捷键。
但是吧…在车机上使用Carplay时画面会出现明显卡顿,这属实不应该,听歌什么的都还好,但用地图导航的时候卡就让人难受了,我最后都是用软件自己的语音控制去搜索目的地,好在在导航过程中不会卡,这点确实需要日后尽快改进。总体来说,除了这一个瑕疵,整体的操作逻辑很清晰,上手很轻松。
辅助驾驶是雷克萨斯LSS+3.0,就是全速域自动跟车、车道居中保持、防碰撞预警什么的都有了,而且是全系标配。简单说如果你愿意用,好用就完了,对地上不算清晰的线识别度也很高,加速刹车很线性轻柔,水平远超北京大部分网约车师傅,同时也在我爸这个老司机之上。
我一般是高速车少能跑起来时用,另一个使用场景是北京晚高峰大堵车,在心态彻底崩塌后开启,确实能缓解不少疲劳度和坏心情。
唯独需要提一嘴的是雷克萨斯这套PDA辅助系统,主要用于中低速滑行时自动保持车距,必要时会轻微修正方向。
之前店里试驾太短没试到,加上那天大早上起来啥资料也没看,我两眼一抹黑上的车,开半天才发觉这车好像有时滑行会自己减速,跟大夫研究半天感觉也不像单纯的动能回收,这咋还跟前面车有关系呢?
到下午场地单独试这个功能才知道是PDA在工作,只在20km/h-60km/h滑行减速时启用,前提是你不踩油门也不踩刹车,车速大于20识别车辆,速度超过30开始识别行人。识别距离给我留的印象是特别特别远,所以可以把整个减速过程控制的相当自然,以至于上午我俩跟车里还傻琢磨半天。
启用后如果侦测到有物体/人离车辆太近,PDA也会提前小幅度轻柔的修正方向规避,当然如果减速和修正您都忽略,就是握住方向一往无前,那最后时刻防碰撞预警还会再救你一把。
我很认同这种尝试融入驾驶本身,不生硬的干扰驾驶员意图,并尽量做到无感辅助概念,背后其实也是不同车企对于人与车关系的思考。当然,你不喜欢任何,也可以在RX上选择完全关闭。
最后关于RX350h的配置,估计大部分人主要对比的是两驱高配的舒享版(44.2万),和我这次试的四驱醇享版(47.9万)。
两个配置差四驱、大灯、大轮圈,和电尾门的感应+记忆、前排无线充电以及车内空气净化三个舒适型配置,差价3.7万,东西肯定是值这个钱,就看你是否需要了,如果只是买台RX居家代步,我认为两驱高配足够,车轻油耗还低一点点。
当然如果你也是个外观党,那四驱醇享版多出来的21寸轮圈,和那对儿三眼的LED矩阵大灯对外观的加分极大,这直接导致实车视觉呈现效果会完全不同,对外观有要求的话,这个版本确实要漂亮太多。
至于RX350h最顶配的四驱智享版,目的很明确就是奔着配置去的,但真要说到配置,我就不得不把RX450h+拿出来纠结一下。
RX450h+
插电混动的RX450h+指导价54.9万,主要优势在于免购置税+大电池,加速提升到6秒5,还多了个热泵空调,同时买车还送个桩。
本以为450h+主要是吃政策优惠,但我对比完顶配350h和450h+的配置差异后,发现虽然顶配RX350h基础配置更全,但450h+加选装包后配置会更丰富。
同时因为免税,混动450h+56.6万左右的落地价加上5.5万的选装包(臻享套装),最终价格在62.1万左右,配置更多、性能更好的情况下,最终花销与四驱顶配62.6万落地的350h几乎相差无几。
这就很让人纠结了,因为选装包是唯一在新一代RX上获得马克莱文森音响和方向盘加热的途径,而目前在RX车系中,RX350h四个配置都是无法加选装包的,选装仅限RX450h+和500hFsport。
选装包里的方向盘加热和后座加热通风,对于北方的小伙伴有多实用我不必多说,主要是这套马克莱文森音响诱惑力很大。
从标配的松下12扬声器直接升到了21个,这应该是目前国内雷克萨斯在售车型里除了LS外扬声器最多的车了。其中9支是同轴符合扬声器,主要都放在中高位置,后备箱的超低音带自己独立共鸣腔,功率也来到了1800瓦,配12通道功放。
我用手机里线上音乐平台的几首超高音质歌曲,分别对比试了下普通版松下与选装的马克(模拟日常驾驶最常用的到的情况),车里的小伙伴们普遍表示区别非常大,马克的对人声表现的效果更好,推上去后失真也要小特别多。
另外关于Carplay我也咨询了下厂家的技术部门,说是大家常用的无线CarplayAAC的解码,无法做到无损播放,可能会比蓝牙好点,丢包以及延迟会优化得更好,有线CarPlay是能够达到无损播放,最高支持到48KHz16bit,但无法达到Hires的96KHz24bit。
说白了,即便你是木耳朵,这套马克依旧可以听出比普通版明显更好,如果你是音响爱好者,想把这套音响真正的潜力发挥出来的话,那也需要对音源和传输方式有更苛刻的要求。
我个人认为雷克萨斯的完全体还是得有马克莱文森的,最擅长的还是优美的人声。
另外除了音响本身,再多说一句位于前门板上方的音响罩覆盖材料,摸上去软软的像是织物材质,与周围的奥丝绒门板完美融合,手感极好,作为曾经被金属音响盖给剌破手的人倍感安慰。
另外对于白内饰的情况,这两种材质的抗污能力都做得很好,拍照前清理了5分钟粘在音响盖上的小腻虫的我深有体会,清理完不留印,强迫症加洁癖患者的福音。
说到白内饰,我这是目前RX上我个人最喜欢的配色,正巧这次场内用于试自动泊车的450h+就是白内配竹木,想在店里订车时看到这个搭配现车确实还有点难度,于是拍了几张大家可以先看看。
所以对于RX450h+来说,除了插混的大电池、加速快和免税外,还能以更低的价格得到更多舒适性配置和马克莱文森的选装权,也是他的一大优势,唯一的痛点在于定制插混的话,等车得半年左右。
RX500hFSportPerformance
嗯,这车看起来就就和前面那两个居家过日子的家伙拉开了距离,61.9万的定价什么概念?随便加一个选装包落地就奔着80万去了,当你忍不住想吐槽的时不妨琢磨一下,这车的消费群体真的对价格很敏感吗?那他们究竟看上这么贵的RX什么了?
我想应该是合适车身尺寸下,有设计感的精致豪华小众SUV。
小众车型感性占比就多一些,恰好两位准车主这两天都来找我询问,我发现他们一个选了蓝焰色配红内饰,另一位定的就是图里这个超音速暮光铜,这种视觉呈现效果同价位又不烂大街的选择确实不多。
之所以会看RX,主要是因为这代车彻底年轻化了,老款RX是标准的老爸车形象,像我这种快30的人开出去人肯定问我孩子多大了?但新款我感觉彻底颠覆了这个形象。
而车系最顶端的RX500hFSportPerformance的味道,给我感觉很像当年惊艳的英菲尼迪FX35横空出世那个劲儿,你真的会因为运动买她吗?我想更多是因为漂亮、个性、质感和独特的味道吧。
说来也怪,我是一个不太好接受红内饰的人,但RX500hFSport上这套红黑内坐进去总感觉莫名比普通版RX高级,后来我琢磨应该是绒绒的黑色顶棚和F标志等一些细节做了很大贡献。
驾驶感受放在偏后说,是因为我觉得买这车的人不会真把RX当性能车买,顶多去跑个山路感受下动态,更多还是感性因素来决定购买。但真论操控,哈哈!这车还真给我不少惊喜。
厦门赛道那个从右切左边的S弯道,我明确的感觉到这车在弯中是一个“扁扁”的整体,“扁扁”的感觉来自主观,有点轿车那个劲儿了,整体调校非常中性,居然没有明显的推头。后轮4度的转向辅助在调头弯明显会让车尾灵活,前面对向六活塞的卡钳比居家版信心更足,正产开脚感很好,只是重刹时初段貌似有些不自然,当然了,制动力是绝对够的,这个动态绝对可以算是合格的运动SUV,满足下日常跑山感受下驾驶绰绰有余。
这么好的操控表现除了雷克萨斯对底盘调校的掌握,原厂四条米其林PS4SUV也功不可没。
说了这么多,我估计不少朋友最关心的其实是机舱里的那颗2.4T全新发动机,在RX500h上搭配混动系统百公里加速6秒2,你说体感有多激烈吧,我觉得也不至于,但确实会有一种大排量发动机底气十足的感觉,这感觉很奇妙。
模拟声浪有一部分功劳在里面,声音是从车后方传来的,做的还挺真,反复辨别了半天,感觉大体很音色像直列6缸,还挺好听,有那种大排量的气势在里面,这感觉很像我3.0双增压直列6缸的路虎卫士加速进四环主路时,边上绿化带反射回的那种带笼罩感的音场,我已经很努力的在形容了,但还是建议以后有机会你们一定自己去听听看。
总的来说无论是动力、换挡平顺性还是主观感受,这套2.4T混动来接班之前的V6在我这是过关的。
傍晚回来,我本想找颗榕树,把RX停在下面,拍张车融合在厦门烟火气街道里的夜景,那是我脑中雷克萨斯传达出的味道:闲适、安逸、从容。
但看到管车的师傅们还等着下班,我就匆匆捏了张合影便交了钥匙,早下班回家吃上口热乎饭,应该会是忙碌一天后,最幸福的事情,榕树下的画面大家自己脑补一下吧。
鱼儿够鲜,则食之本味,反而不必用复杂的调料加以渲染,口腔传来的幸福感足以持续到入梦。有些车也挺有趣,看似平静淡雅,但却能陪你把日子过成值得品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