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价格、卷技术、卷产品,2023年新能源车市场从开局“卷”到结尾,各车企推陈出新,一大批新车接踵而至,但身处行业内的大家都清楚,新能源车市热闹中夹杂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白热化市场竞争状态延续一整年,紧绷的神经不敢有一刻放松。展望2024年,新能源车市场将迎来一系列变革、洗牌,我们今天尝试来提出五个猜想,看一看2024年新能源车市可能出现哪些新变化。
猜想一:定价渐趋合理,降本初见成效
年初价格战刺激消费,年末花样促销保销量,新能源车市的2023年离不开价格的“卷”,尤其是一轮轮让利之后,仍有大部分企业未达到年初定下的销售预期,大家才意识到,一味的卷价格只会陷入恶性循环。根据买车君统计,仅12月官宣降价促销的品牌就有接近20个,贯穿全年的“降价潮”严重扰乱了市场竞争。
其实从最近新入市的车型价格也能够看出,2024年新品的价格会趋于合理化,星纪元ES起售价22.58万元、ID.7VIZZION起售价22.7777万元、比亚迪宋L起售价18.98万元、岚图追光PHEV起售价25.28万元……年末上市的新能源车型均以相对合理的价格入局,你可以说它们的定价更有性价比了,也可以看出车企们对待市场价格更理性了。
猜想二:合资纯电车开启大反攻
长期以来,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赛道的声量和销量都较为惨淡,转型慢、智能化落后、新品布局周期长……各式各样的问题导致合资纯电车在终端市场并不受欢迎,但合资大厂们已经将问题全部暴露,接下来,可能会掀起一场“大反攻”。
2023年,上汽大众ID.3凭借12.59万元起售价引爆终端购车消费热情,订单量连月攀升,帮助ID.家族快速迎来累计20万辆里程碑;上汽通用别克快速布局ELECTRAE5、ELECTRAE4两款新品,尤其E5以中大型SUV尺寸、三元锂电池、奥特能平台等优势令大家刮目相看,E5先锋版更是将起售价下探到16.99万元,凸显性价比;预热很久的起亚EV5将价格最终定在14.98万元,顶配车型也仅需17.48万元。
合资企业纯电车在10万元-20万元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合资大厂们慢慢跟上市场节奏,凭借雄厚技术底蕴将价格“打下来”,而在2024年,包括日系“三剑客”、德系BBA都将加快转型新能源的步伐,一场合资纯电车的反攻有望成为2024年一大看点。
猜想三:20万元-30万元纯电轿车市场份额扩容
一直以来,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格局呈现哑铃型,10万元以内和30万元以上市场规模庞大,而10万元-30万元价格区间市场份额则依旧由传统燃油车牢牢占据,但从年末到2024年,预计20万元-30万元纯电车型将持续扩容,进一步侵蚀纯燃油车市场。
尤其是纯电轿车已呈现井喷趋势,昊铂GT、岚图追光PHEV、星纪元ES、智界S7、ID.7VIZZION等新品轿车价格均在20万元-30万元区间内,包括还未上市的小米SU7、eπ007,也大概率会在该区间价格重叠,20万元-30万元区间竞争加剧,将会进一步与燃油B级车瓜分市场。目前,处在该区间内热销的特斯拉Model3、比亚迪海豹、汉家族占据较高市场份额,而2024年该市场必定会竞争激烈,最终留下疑问:手握20万元,你会选择新能源轿车还是传统燃油轿车?
猜想四:智驾大战一触即发
关于智驾的竞争一直是2023年汽车圈的焦点话题,智驾正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购车的主要考虑因素,何为智驾?简单来说就是车型的驾驶辅助能力,而2023年大家拼的是“城区NOA”,即城市道路点到点导航辅助驾驶能力。
小鹏和问界在智驾领域占据绝对话语权,根据小鹏汽车官方统计,小鹏G6智驾版本订购比例超70%,而问界新M7的智驾版本订购率同样达到60%,两家企业实打实的将智驾从营销到落地。而关于智驾,2023年新势力企业在“NOA开城”速度上暗中较劲,华为、小鹏、理想在智驾开城数量上早早立下flag,华为直接喊出“全国都能开”将竞争拉到新高度,12月25日,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联席CEO刘涛迫不及待官宣将在春节前陆续启动城市NOA推送,包括智己、极越、岚图均在城市NOA领域有自己的布局节奏。
此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鲶鱼”跃跃欲试,那就是特斯拉,11月底,有消息称特斯拉在中国推出FSD已经“一切准备就绪”,种种迹象表明,特斯拉“灵魂武器”FSD正在准备进入中国,而且大概率会是FSDV12版本(端到端自动驾驶),一旦FSD入局,那么毫无疑问智驾之争将会进入全新阶段,更惨烈的竞争势必会上演,届时车企、软硬件供应商、地图商都将迎来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