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众集团方面透露,大众集团已经确定推出一个新品牌,该品牌的车型将主要在中国市场销售,首款车型价格在5万元左右。据大众(中国)方面人士讲,大众将借此在中国形成更完备的车型布局。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大众此举是外资品牌第一次在中国市场将价格下探至5万元左右的市场区间,目前该市场扎堆销售的都是自主品牌车型,这显然预示着自主品牌车企的发展危机将进一步加剧。而除大众之外,包括丰田、标致、日产、通用在内的众多外资车企也都有面向中国市场开发或推出小车型的计划。这将使已经步履维艰的自主品牌面临更严酷的考验。
在目前外资车企加速下压的形势下,自主品牌将进一步失去抗衡的优势,可以说,自主品牌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自主危局
事实上,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通用、福特、标致、丰田以及大众等汽车巨头都格外重视在小型车领域的拓展。
根据丰田的战略,其正计划面向中国等新兴市场推出一款售价仅为100万日元左右(约合7万元人民币)的小型车,借此计划,丰田试图把当前其在小型车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由8%推进至10%左右。而法国标致公司也推出了更紧凑的小型车标致208,相比标致207,208的身材更小、价格更低。据了解,该车将在今年引入中国生产销售。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大众低价车战略的未来还有待观察。“大众不擅长做小型车。西亚特是大众旗下的小型车品牌,也是大众唯一一个亏损的品牌。因此,此次大众准备成立全新品牌并向中国等新兴市场推出廉价小型车的战略,是否会重蹈西亚特的覆辙,还有待于观察。”全国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但对于自主品牌企业而言,他们其实已经感受到了压力。“自主品牌目前的强项仍在低端车领域,中国低端车市场的销量也主要来自自主品牌。但这不是说我们做得有多好,而是外资品牌的低端车型还没有完全进来。”奇瑞一位内部人士坦言,“相比自主品牌,外资品牌无论在品牌地位还是技术积累方面都占据一定优势,他们一旦进入一直属于自主品牌领地的5万元价格区间的低端车市场,那我们势必将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
“尽管外资车企推行小型车战略已经有几年,自主品牌也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课题,但是,在目前外资车企加速下压的形势下,自主品牌将进一步失去抗衡的优势,可以说,自主品牌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麦威咨询公司总经理程文兵表示,“目前看来,自主品牌需要做好和外资品牌正面冲突的准备,随着竞争的白热化,一个大整合的时代即将来临。”
小型车计划
大众(中国)一位内部人士透露,这次小型车计划的合作伙伴极有可能是一汽集团。
大众将在中国推出低价小型车品牌的消息是由大众汽车董事会成员乌尔里奇·哈肯伯格向媒体透露的。他表示,大众汽车将创立新品牌,并面向中国消费者,开发一系列低成本车型,新车的基准价格将处于6000欧元左右(约合人民币5万元)。他强调,大众不会为该品牌开发新的平台,而是选择淘汰平台进行改造用于生产该品牌车型。
大众监事会主席费迪南德·皮耶希也暗示,该品牌将是大众针对中国市场打造的第13个集团品牌。据德国媒体称,新车不会沿袭大众之前品牌名称,而会采用全新的名字及标识。
据了解,该品牌将拥有三个车型,小型四门轿车(Limousine)售价约6000欧元,载人运货跨界两用车(Kombi)售价约7000欧元(约合人民币5.68万元),MPV/微面(Van)售价约8000欧元(约合人民币6.49万元)。三款车型轴距都为2500mm。轿车和两用车车长为4000mm,五座或七座的微面车长则达到4200mm,车身长度规格介于POLO和高尔夫之间。动力方面可能采用旧款1.2升或1.6升发动机(三缸或四缸),包括汽油和柴油动力型号,传动系统可搭载六速手动变速箱。大众认为,上述旧款发动机仍可满足欧6排放标准。
据了解,为了节约成本,新车削减了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SP(ElectronicStabilityProgram)、车内空调和头部安全气囊。因此主要市场并不在发达国家,而是新兴市场。不过,大众方面也表示,部分重要配件仍能以较低的价格供消费者选配。
此外,据乌尔里奇·哈肯伯格透露,大众将和上汽集团或一汽集团合作共同推出该品牌。大众(中国)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这次小型车计划的合作伙伴极有可能是一汽集团。而上汽集团及一汽集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对上述消息“不置可否”。
赛欧三厢瑞纳
夏利
腾翼C30
起亚K2
新POLO
锋范
北斗星
奔奔迷你
19.79
在畅销的经济型轿车中,自主品牌产品占多数,尤其是在4万~6万元左右市场区间。但随着近两年合资品牌产品对该细分市场的冲击,自主品牌产品销量已明显出现下滑。
2011年和2012年中国市场经济型轿车销量排行榜
26.21
13.12
20.17
19.65
14.45
15.08
14.40
14.24
13.65
5.83
12.49
2011年
销量(万辆)
12.23
11.92
2012年
12.35
9.69
补平短板
大众准备以成立新品牌的方式,正式向中国更低端的小型车市场发起冲击。
大众为中国量身定做低价小型车的目的不言而喻。
从2003年开始,中国就是大众全球第一大市场,2011年,大众在全球市场实现了对丰田的超越,全球产销量领先丰田26万辆,仅仅在中国市场上,大众的产销量就领先丰田100万辆以上,中国市场对大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大众也很清楚,未来大众需要依赖中国市场的坚挺表现帮助其达成在2018年之前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的目标(2012年的全球汽车产销量前三甲排序为丰田、通用、大众,大众与丰田的差距为67万辆)。
目前,大众在华的车型在各个细分市场表现均可圈可点,而对大众而言,其显然希望借势打开此前从未涉足过的低价车市场。
为了实现在小型车市场的突破,2010年,大众曾宣布与在小型车制造领域有丰富经验的铃木结盟,以实现小型车发展大计。大众和铃木于2009年12月结盟;从2011年3月开始,双方关系逐渐恶化,陷入“口角对抗”之中。铃木指责大众贬低其独立性,并且未按协议提供技术;大众则认为铃木违反协议,采用菲亚特柴油发动机。
现在,借助外力发展小型车的计划失败之后,大众显然转而把发展小型车的梦想寄托在自己身上。目前,大众旗下的大众品牌、斯柯达品牌和西亚特品牌都相继推出了新款小型车,如今,大众又准备以成立新品牌的方式,正式向中国更低端的小型车市场发起冲击。
“大众在华的小型车计划是大众提升销量和获取利润的重要途径。除了能用小型车产品继续丰富大众生产线以外,另一方面,大众还可以通过即将成立的新品牌,以更实惠的价格去和其他车系的竞争对手死磕性价比。”钟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