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主要成分是硬玉,其化学成分为NaAlSi2O6,可含有少量Ca、Mg、铁、Cr、Mn、Ti、S、Cl等。翡翠在天然形成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铁离子的存在,翡翠A货用透射光观察,基底无色部分微微的发黄,行业内称为"黄水","黄水"是否存在是翡翠A货与其他处理品重要的鉴定特征。翡翠A货的颜色有色根,颜色有形,分布不均匀。表现为绿色部分有从内到外、由浅至深过渡的分布,绿色部分无发散、点状颜色无扩散。紫外灯下,翡翠A货无荧光。
翡翠A货表面特征为:高档翡翠质地细腻放大外观会呈现水波样(桔皮效应)表面,抛光良好、颗粒大的翡翠会有零星的小凹点。与B货表面酸蚀形成的绺裂组成纵横交错的"沟渠"不同,A货翡翠突起与凹陷的界线为逐渐平滑过渡,而B货翡翠的界线则被酸蚀纹隔开。直观的观察发现,颗粒相似的情况下,天然翡翠光泽明亮,表面光滑圆润,B货和覆膜翡翠表面毛糙,光泽不强。
B货翡翠的"酸蚀纹"
用透射光观察内部特征,天然翡翠透明度有不均匀性,透明部位清澈透明,与不透明部位界线分明,内部有褐色、黑色的杂质存在。而B货的基底则混沌不清,无清澈透明的部分,也没有褐色、黑色的杂质存在。
A货翡翠玉佛
B货翡翠玉佛
B货在酸洗中溶解掉翡翠中的杂色、脏色的同时,也溶解掉部分翡翠颗粒,将翡翠特有的较为致密的结构破坏,因此在颗粒之间出现较多较大的缝隙,有的甚至呈疏松的面包渣状,所以必须用一些能够其固结作用的有机聚合物(如树脂或塑料)充填于缝隙之间,即固结了翡翠又加强了透明度。因此,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与A货区分开。
1、颜色特征:虽然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的绿色仍为原生颜色,但经过酸性溶液的浸泡,基底变白了,绿色也变得发黄,看起来很不自然,绿色分布较浮(无色根),原本丝状、带状的颜色被渐渐扩展开来,原来颜色的定向性也被破坏了。因为铁离子的析出,无颜色的基底部分发灰白色,无"黄水"出现。紫外灯下,B货翡翠有明显的荧光。
紫外灯下,B货翡翠显的荧光
2、表面特征:由于充填物本身的硬度与翡翠本身的硬度差别较大,所以表面易产生"蛛网效应"即表面凹凸不平,在原生的绺裂处呈较明显的凹沟,充填物明显低于两边,许多绺裂组成纵横交错的"沟渠"。感官上一眼望过去,种色很细腻的条件下,表面光泽比种色类似的A货要暗淡。
B货翡翠的"蛛网效应"
B货翡翠上的"凹沟"
3、放大检查:观察颗粒内部结构需要用透射光,经过漂白充填处理的B货翡翠结构松散,颗粒边缘界线模糊、颗粒破碎、解理不连续,翠性变弱或者消失。并且总体泛白,基底浑浊不清,有雾感,透明度(种水)各处基本一致,整体种水变得单一,没有透明到半透明的过度。4、敲击:A货声音类似金属般清脆悦耳,B货声音沉闷,此方法仅限手镯。5、仪器鉴别:用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仪鉴别,在红外光谱中,翡翠B货在3050波数附近有环氧树脂的吸收峰,而翡翠A货则无吸收峰。此方法,是国内外珠宝鉴定机构主要的鉴别方法。
翡翠高昂的售价让许多普通的消费者望尘莫及,翡翠B货出现的满足一部分人的佩戴需求,翡翠B货作在一定场合作为翡翠A货的替代品,在市场上还是有一定的需求的,不想花太多钱购买翡翠的消费者可以选择翡翠B货作为装饰用品,满足消费需求。翡翠B货由于已经人工处理,使耐久性受到了影响,无法长久保存,只能作为一般的装饰品佩戴。佩戴翡翠B货需要注意,洗澡时佩戴、阳光暴晒、接触化学试剂、高温会加速B货中树脂的老化速度,所以,尽量避免上述情况。
翡翠A货没有经过任何的工业方法处理,佩戴后几十年、几百年都可以保证外观不会变化很大,可作为传家之宝保存,又可以作为保值投资选择之一;因中国文化的原因,佩戴各种形制的翡翠可以满足人们免灾祈福、改运聚财等心理需求,使翡翠成为中国珠宝界畅销的产品之一。高档的翡翠A货高昂的售价,在佩戴翡翠首饰时,一定要非常小心,注意玉镯的保养。应尽量避免使它从高处坠落或撞击硬物,尤其是有少量裂纹的翡翠首饰。否则很容易破裂或损伤。若长期使它接触油污,油污则易沾在表面,影响光彩。有时污浊的油垢沿翡翠首饰的裂纹充填,很不雅观。因此要保持翡翠首饰的清洁,得经常在中性洗涤剂中用软布清洗,抹干后再用绸布擦亮。翡翠首饰在雕琢之后,往往都上有上蜡以增加其美艳程度。所以翡翠首饰不能与酸、碱和有机溶剂接触。翡翠取下来存放的时候,应该把它单独放在首饰盒里面。千万不能与硬度较大的宝石(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等首饰)放在一起,因为那些硬度过大的饰物可能会把玉器的表面划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