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0字长文深度刨析吉利新能源汽车的转型方法论。
引言
中国汽车大佬都爱飚“大话”,但真正能够兑现的少之又少。
吉利汽车(下称:吉利)的李书福就是一例。2015年,李书福牵头吉利发布“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于2020年将公司的九成销量变成新能源汽车,其中35%为纯电动汽车,65%为混动汽车。
可结果是,到2020年吉利只卖出了6.8万辆新能源汽车,占公司当年总销量的比例仅为5.2%,别说九成,连9%都没到。
可以说,李书福开了一个超级大玩笑。
而且尤为关键的是,在“吉利蓝色行动”失败之后,李书福对新能源汽车的打法进行了彻头彻尾的更迭——吉利放弃了“油改电”的做法,替而代之的是斥巨资打造纯电动专用生产平台。
01
沉没成本
可他们忽略掉的一个事实是“造车本身是一件亟需规模效应的事情”:
一款新车在量产前,造车公司已经在生产平台打造、上游零部件采购,以及渠道与营销的准备方面下了血本,只有当新车销量达到一定级别时,才能跨过盈利拐点。
在这轮“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的出行革命中,那些孤注一掷搞新能源汽车的玩家之所以能新王当立,除了他们对新能源汽车不可阻挡趋势的战略远见之外,敢于承受亏损也至关重要。
而新能源汽车亏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居高不下的研发费用”。
不同于燃油车动力总成、变速箱与底盘等关键部件十分成熟的现状,电动汽车除了“三电系统”之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以及全新生产平台的研发均是“吞金兽”。
这种疯狂烧钱的游戏一开始就不受燃油车老板的待见。
这种模式下,“油改电”产品与规模化生产的燃油车共同承担了生产成本,亏损完全可控。这也是吉利最初布局新能源汽车的方案。
2015年11月,吉利隆重推出首款纯电动汽车“帝豪EV”,这是一款搭载三元锂电池,综合续航里程可达235km的紧凑型SUV,补贴后的售价为12.08万元-14.18万元。
凭借着时尚的外观、耐用的续航、完善的智能互联功能以及亲民的价格,帝豪EV上市后的销量超乎预期。
但此后,帝豪EV的风光并没有延续下去。2020年开始,国内新能源汽车前十销量榜中再也不见帝豪EV的身影,甚至整个吉利也隐身了。帝豪EV荣光不再背后其实离不开“油改电”汽车的通用弊端。
从名字上就能看出,“帝豪EV”是“吉利帝豪”的纯电动版本,除了动力系统与外观上的细微调整之外,整体架构与吉利帝豪无异。
油改电而来的帝豪EV,许多老车主在用车过程中发现其“充电慢”、“续航里程缩水严重”、以及“中控死机”、“乘坐舒适习惯差”、“存在自燃隐患”等问题。
但令人诧异的是,前一年吉利高调推出的独立纯电动汽车品牌“几何”仍然沿用着“油改电”的路线。
即便吉利声称“几何”汽车是由公司的“纯电专属平台”打造,但明眼人看得出来它们依旧是油改电的产品。包括几何A,以及后续发布的几何C与几何EX3功夫牛,它们分别是“帝豪GL”、“帝豪GS”与“远景X3”的油改电版本。
不仅如此,在持续用“油改电”路线来发展纯电动汽车时,吉利还白白贻误了抢占抢占新能源汽车消费心智的战机,可以说是高管的错误决策带来了巨大的沉没成本。
02
兵分三路
上一阶段,由几何领衔、极星与枫叶参与的“蓝色吉利行动”彻底失败。不过,李书福并没有气馁,2021年年初,他在公司内部信中再度提出了“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
具体内容是:
现在回顾看,吉利的这一战略已经初步奏效了。
2023年5月,银河首款新能源汽车银河L7上线,接着当年9月中旬推出紧凑型轿车银河L6,次年1月又推出纯电动轿跑银河E8。
银河系列的售价分布在10万元-20万元之间,是国内汽车行业销量份额最大,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细分市场。
从销量表现看,银河系列可圈可点。
2023年刚推出一年,银河的总销量为8.35万辆,其中八成由银河L7贡献,今年上半年,银河的总销量已经达到了8.14万辆,其中银河L7的贡献份额下滑至四成,近六成由银河L6与银河E8贡献。
而且从月度销量趋势看,银河L6与银河L7的增长强劲,加上本月发布的售价更低的银河E5,不难预测今年银河总销量翻倍不成问题。
总之,李书福第二次提出的“吉利蓝色行动计划”要比第一次完成的进度条长得多。
03
望“迪”兴叹
这款被吉利CEO淦家阅称为“六边形战士”的纯电动紧凑型SUV,主要卖点是“新一代神盾短刀电池、11合1智能电驱、AI模拟底盘调教、以及CTB电池底盘一体化”等。
不过这些产品的狙击效果均让人大跌眼镜。
我们认为这既有微观,也有与宏观的原因。
反观银河L7,一开始就犯了错,银河L72023款刚上市时由于存在不同品牌的动力电池与ABS混用的现象,引发了广泛的信任危机。这些骚操作让银河L7在最该爆发的时候失去了动力,导致现在处在不瘟不火的状态中。
不过,银河L6、银河E8并没有遇到类似问题,但销量也远不及标对竞品,这更多则来自“宏观原因”。
我们不得不承认,吉利先前的油改电新能源策略白白浪费了公司抢占新能源汽车消费性质的机会,这让2021年诞生的极氪,以及2023年诞生的银河在消费者心中的存在感并不强。
在“熟悉效应”与“从众心理“的作祟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销量排行榜位置更靠前,以及道路上看见频率更高的比亚迪系列。
目前来看,极氪的口碑非常好,其旗舰车型极氪001的投诉销量比仅为2.2‰。
不过银河品牌就没这么幸运了,银河L7与银河L6的投诉销量比分别为11.3‰与14.3‰,银河L7与银河L6上,车主反馈最多的问题是“车机死机”“虚标续航”等问题。
如此看来,承担攻坚主流市场的银河还需要做得更好。
04
尾声
作为一个迷途知返的后进生,吉利当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
此外,从吉利以往的快速纠错经验,以及对标比亚迪畅销车型的动作看,其也是比较聪明的一家车企,虽然表面上嘴很硬,但实际行动很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