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乘用车市场各大车企9月销量成绩单相继出炉,盖世汽车研究院根据乘联会发布的初稿整理出2019年9月乘用车销量排行榜,并针对月度乘用车整体市场销量及三大细分市场进行简析。
2019年9月份乘用车市场销量实现190.1万辆,较去年同期202.3万辆下降6.1%。SUV跌幅加大。2019年1-9月累计狭义乘用车市场实现销量1497.8万辆,较去年同期1689.9万辆下跌11.4%。
金九银十是传统消费旺季,但今年汽车行业销售低迷、消费者购车信心不足,车市持续下滑。但后期厂家会为了全年完成率而提高产量,预计第四季度的产量同比会转正,不过这一行为会对2020年第一季度的产量产生影响。值得一提的是,补贴退坡后,新能源市场增速明显放缓,已连续3个月同比下跌,合资加速入门级市场车型的布局,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逐渐被挤压,9月自主品牌份额仅36.9%。
2019年9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8.6%,较8月下降0.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警戒线之上,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已经连续21个月高于警戒线。9月份为第三季度末,经销商为了完成任务,加大促销力度,但其效果不大,仅在很小程度上减轻了其库存压力。
从所统计的TOP30车型来看,轿车依旧占绝大部分,其中SUV车型仅10款,当中,哈弗H6、途观、奇骏、荣威RX5和逍客五款车型同比下跌。
2019年9月份轿车市场销量实现92.4万辆,同比下跌8.0%,跌幅收窄。1-9月轿车市场累计销量达740.7万辆,累计同比下跌12.4%。
9月轿车在售车型高达200多款,可见轿车市场竞争的激烈,而TOP30的车型占整体销量的75%,其中近百款车型销量不足千辆,TOP10车型中日系占5个,德系占4个,美系占1个,日系品牌中,本田、丰田均占2款车,德系则全为大众车型,而8月还在TOP10的吉利帝豪,9月无缘榜单前10。
B级车的雅阁、迈腾、凯美瑞、帕萨特分别排名第10、11、12、13位,除凯美瑞外,其余车型同比增长均超过7%,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的升级。
朗逸9月超轩逸排名第一,并且高出轩逸六千余辆。由此来看,第14代轩逸的上市并没有让其销量大涨,据统计,9月全新轩逸的销量占该车型整体的48%,虽然外观和内饰有所升级,但配置和动力上缺少亮点。
卡罗拉8月销量跌至第21名,9月重回前十排名第5,并且9月呈现同比11%的增长,可见基于TNGA打造的全新卡罗拉,凭借其精致、年轻的外观,专为中国消费者提供的12.1英寸大屏等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2019年9月份SUV市场销量实现85万辆,同比下跌2.8%。2019年1-9月累计销量660.4万辆,同比减少8.5%。
相对8月,9月SUVTOP30新进入新车有哈弗M6、缤智、帝豪GS、传祺GS3。而进入此次榜单TOP10的合资品牌中,德系有大众的探岳和途观,日系有本田CR-V、本田XR-V、奇骏和逍客。
哈弗H6虽同比下跌10.7%,但仍据榜首,且超第二名近万辆。探岳自2018年9月上市以来,销量一路攀升,今年9月突破2万辆大关,拿下第2名。一汽大众的探歌也表现不俗,探歌和探岳从今年6月开始,连续4个月销量双双过万辆。然而,上汽大众的途观则跌落至第6名。
而此次,长安CS75排名提升至第5名,作为长安品牌的主力车型,9月销量占其品牌销量的30%。在今年成都车展上,长安CS75PLUS正式上市,新车的上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销量的大幅下滑。
9月丰田RAV4跌出前三十,与其全新车型换代上市不无关系,全新RAV4基于TNGA构架打造,新老换代交替期间,消费者或处于持币观望的状态。
2019年9月份MPV市场销量实现12.7万辆,同比下跌12.4%,跌幅收窄。2019年1-9月累计销量96.7万辆,累计同比减少21.1%。
五菱宏光同比再次下滑,但仍超第二名1.5万余辆,上市首月的宝骏RM-5进入前十,其是基于“R平台”打造的全新MPV,采用宝骏最新“星际几何”设计理念,还提供“2+3”5座、“2+2+2”6座和“2+3+2”7座三种座椅布局,满足不同家庭的多场景出行需求。
前9月乘用车销量降11.7%中国SUV市占率降幅明显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产销数据显示,9月,乘用车共销售193.1万辆,环比增长16.8%,同比下降6.3%。其中,与上月相比,MPV和轿车增速明显,而与上年同期相比,各个车型均成下降趋势。
此外,新能源汽车销量下降明显,同比下降34.2%。自今年6月销量达到15.2万辆后,如今新能源车销量同比下降的状态已经持续了三个月。
整体来看,1-9月,乘用车共销售1524.9万辆,同比下降11.7%,而聚焦中国汽车品牌,中国SUV市占率下降为6.2个百分点,降幅明显。可喜的是,整体销量降幅比1-8月继续收窄。
中国乘用车企仍然承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下行、国内结构性矛盾突出以及中美经贸摩擦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但经济仍运行在合理区间。而聚焦我国汽车工业,在消费信心不足、部分地区提前切换国六标准等不利因素影响下,总体表现较弱,上半年还出现了10%以上的下降。2019年第三季度,在一系列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政策作用下,汽车产销降幅出现了收窄。
而乘用车销量同样在1-9月仍处于同比下降的态势。
聚焦中国品牌乘用车,9月,其市场占有率为37.7%,环比略有增长,提升了0.5个百分点,同比依然小幅下降了1.5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德系、日系销量略有增长,其他外国品牌继续呈明显下降。
1-9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为38.7%,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品牌SUV市场占有率为52.2%,下降了6.2个百分点,降幅明显。在外国品牌中,与上年同期相比,日系品牌乘用车销量保持小幅增长,其他外国品牌呈一定下降,其中法系降幅更为显着。
新能源汽车销量三连降
9月,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8.0万辆,销量环比下降6.5%,同比下降34.2%。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完成6.3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33.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完成1.7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38.4%。
1-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完成了87.2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0.8%,增速较1-8月明显回落。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完成了69.2万辆,同比增长27.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完成了17.9万辆,同比下降了0.8%。
今年6月,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正式实施,整体来看,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幅度接近70%。
因此,中汽协已经将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目标从160万辆下调至150万辆,但1-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87.2万辆,离全年销量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对此,中汽协秘书长助理陈士华表示,四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达成目标有一定困难,但是对接下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有信心,也希望国家促进汽车消费的各项政策能够一一落实,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1-9月充电基础设施同比增67.0%
在动力电池销量方面,9月,我国动力电池销量共计5.9GWh,其中三元电池销售4.2GWh,同比上升11.2%,占总销量72.4%;磷酸铁锂电池销售1.6GWh,同比下降47.3%,占总销量26.5%。
1-9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55.6GWh,其中三元电池累计销售37.8GWh,占总销量68.0%;磷酸铁锂电池累计销售16.9GWh,占总销量比30.5%。磷酸铁锂电池市场较去年同期仍存在一定差距。
在充电量和充电基础设施方面,2019年9月全国充电总电量约4.95亿kWh,较上月增加0.5千万kWh。
据了解,截止到2019年9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共有8家,分别为:特来电运营13.8万台、星星充电运营9.9万台、国家电网运营8.8万台、云快充运营2.6万台、依威能源运营2.4万台、上汽安悦运营1.8万台、中国普天运营1.4万台、深圳车电网运营1.2万台、。这8家运营商占总量的89.7%,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10.3%。
1-9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0.7万台,同比增加38.2%,公共类充电基础设施与随车配建充电设施稳定增长。
截止2019年9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11.5万台,同比增加67.0%。
总结:
在补贴退坡等政策的冲击下,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连续三个月呈现出同比下降的态势。而聚焦中国品牌方面,市占率虽然环比小幅上升,但仍然是同比下降,其中,SUV车型的下降幅度最为明显。在SUV市场,中国品牌似乎正在丢失市场份额。面对越来越强的竞争对手,和不明朗的车市局势,自主品牌还需要进一步打造内功,及时厘清消费者心态,迎合消费者对品牌与质量的双重要求,避免细分市场份额的快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