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4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53.2万辆,同比下降5.7%,环比下降9.4%。今年以来累计零售636.4万辆,同比增长8.0%。
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稳中向好,一季度车市零售基本实现预期中的开门红走势。
国家层面针对汽车行业的政策指引频出,旨在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随着以旧换新、报废更新政策的出台和逐步落地,商务部组织开展全国汽车以旧换新促销活动,汽车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开展配套促销活动。多地通过中央财政安排的节能减排补助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汽车以旧换新,与企业促销合力对“五一”前后车市构成较好的拉动作用。
4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5万辆,同比下降26%,环比下降9%。4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9%,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5.2%,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到5.9%,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生产:4月乘用车生产198.8万辆,同比增长14.9%,环比下降9.6%。4月乘用车生产较2018年的历史同期高点197万辆高出1.8万辆,创历史新高。其中豪华品牌生产同比增长7%,环比下降13%;合资品牌生产同比下降10%,环比下降18%;自主品牌生产同比增长30%,环比下降5%。
批发:4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195.2万辆,同比增长9.8%,环比下降11.2%。受市场企稳和出口的促进激励,4月厂商销量较2018年4月历史同期高点188万高7.2万辆,创历史新高。4月自主车企批发124.6万辆,同比增长25%,环比下降4%。主流合资车企批发46.2万辆,同比下降13%,环比下降21%。豪华车批发24万辆,同比下降2%,环比下降22%。
库存:由于4月厂商生产和出口创新高,但零售偏弱,形成了厂商产量高于批发3.6万辆,而厂商国内批发高于零售0.8万辆的加库存走势。厂商与渠道库存3月开始加大,4月一般是去库存特征,今年因“五一”备库存而稍高,厂商库存仍需要合理控制。
1)批发:4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39.9%,较2023年4月33.9%的渗透率提升6.0个百分点。4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53.6%;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1.5%;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6.8%。
4月纯电动批发销量46.2万辆,同比增长5.7%,环比下降8.8%;4月真插混总体销量25.5万辆,同比增长103%,环比增长10%;4月增程式批发6.9万辆,同比增长64%,环比下降10%。4月新能源批发结构中:纯电动59%、真插混32%、增程式9%,2023年4月为纯电动72%、真插混21%、增程式7%。2023年全年新能源批发结构中:纯电动69%、真插混23%、增程式8%,增程式有效弥补纯电动的续航焦虑,应该属于纯电动的新分支。
4月B级电动车销量15.7万辆,同比增长24%,环比下降3%,占纯电动份额34%。纯电动市场的A00+A0级经济型电动车市场回落,其中A00级批发销量7.8万辆,同比增长39%,环比增长7%,占纯电动的17%份额,份额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A0级批发销量11.2万辆,占纯电动的24%份额,份额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A级电动车9.8万,占纯电动份额21%,份额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各级别电动车销量分化,看好消费升级的态势。
5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展望
随着国家“以旧换新”的政策落地实施、各地相应政策措施出台与跟进,加之车市新品价格战阶段性降温,市场观望群体消费热情被激发,市场应进入相对较好的发展阶段。
今年假期的自驾游火爆程度又有提升,私车自驾、租车自驾等个性化、低成本出行方式成为更多人的选择。从主要文旅城市的自驾配套布局优化看,节假日开放机关事业单位的停车场、增强城市交通拥堵提示及疏导等举措,有效促进高效出行、提升短途出游的体验感。辅助驾驶带来更多驾驶乐趣,智能座舱的独立空间体验享受,以大长假错峰的形式实地验证补能网络基础设施完善情况,均有利于新能源车的消费热情提升、消除常规燃油车消费者的转型顾虑。
常规燃油车消费的持续低迷是抑制车市全面回暖的重要因素,此次以旧换新、报废更新等政策,合理保证了燃油车消费群体的换购需求,对车市平稳发展的意义很大。国家对当前“促进消费、提振内需”的通盘考虑和细节把握日趋清晰和精准,市场“淘汰更新”和“换购更新”的消费潜力将逐步得到释放,有益于未来几个月的车市逐步走强。
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发布是重大利好
加速个人消费者报废车辆的规范化,实现资源规范的重复利用和环保处理是汽车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课题,此次报废更新政策是可持续消费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举措。从车辆报废到更新的链条较长,很多保有用户属于梯度消费,大部分老旧国三车型用户并非首购车主,因此报废更新是复杂的体系性工作,需要厂商和经销商协助推动。
1-3月汽车行业利润率4.6%
今年以来随着宏观组合政策不断加大,市场需求持续恢复,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叠加春节因素影响下的低基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继续改善。2024年1-3月汽车行业收入22,483亿元,同比增长6%;成本19,642亿元,同比增长6%;利润1,040亿元,同比增长32%;汽车行业利润率4.6%,仍低于整个工业企业利润率4.9%的平均水平。随着车市生产规模扩大,PPI下行,上游碳酸锂成本下降,车企利润总体稍有改善。
2024年1-3月汽车行业在低基数下的产销状况较好,但竞争压力大,利润主要靠出口和高端豪华两端,其它大部分企业盈利下滑剧烈,部分企业生存压力在加大。由于燃油车仍有盈利,但市场萎缩较快;新能源车虽高增长,却亏损较大,矛盾压力突出,因此中央及各级政府出台政策稳定汽车生产,稳定燃油车消费,相信汽车行业总体形势会稳中向好。
1-3月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份额62%
2024年1-3月份汽车销量初步统计达到2,105万辆,新能源汽车达到324万辆,其中纯电动车的世界汽车占比达到10.2%,插电混动占比达5.2%,而混合动力占到6.4%,油电混动的占比在提升。
2024年1-3月中国汽车出口132.2万辆,增长23%
2024年3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49万辆,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25%,环比走势很好;1-3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132.2万辆,出口增速23%,但一季度相对前三年的超高增速有所放缓。今年的出口主要动力仍来自中国产品竞争力提升、欧美市场需求的小幅增长及俄乌危机下俄罗斯市场的国际品牌全面被中国车替代,尤其是中国燃油车出口竞争力提升带来的出口增大。2024年3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252亿美元,出口增速18%。2024年1-3月汽车出口均价1.9万美元,同比2023年的1.9万美元,基本持平。
中国汽车出口:2024年3月中国汽车出口增量前五国家:巴西23,715辆、吉尔吉斯斯坦13,550辆、阿联酋11,129辆、土耳其10,419辆。
2024年1-3月中国整车出口增量的前五国家:巴西46,760辆、俄罗斯34,143辆、墨西哥32,964辆、吉尔吉斯斯坦29,093辆、土耳其27,031辆。
2024年1-3月中国汽车出口增量的前五国家:巴西40,272辆、墨西哥12,172辆、吉尔吉斯斯坦11,187辆、菲律宾9,955辆、韩国9,195辆。
2024年3月中国汽车进口5.3万辆,同比下降7%,环比增长13%
2024年3月进口汽车5.3万辆,同比下降7%,环比增长13%;1-3月汽车进口15.6万辆,同比下降4%。随着国产车的崛起和国际品牌本土化加速,近几年汽车进口持续低迷,一季度持续3年来的负增长。进口新能源乘用车近几年实现持续高增长。3月进口纯电动的乘用车1,227辆下降49%、插混1,550辆下降4%,进口新能源占比达到5.4%;一季度进口纯电动的乘用车7,361辆增长12%、插混4,594辆增长4%,进口新能源占比达到7.8%。
2024年3月汽车进口前五分别是:日本17,013辆、德国11,067辆、英国7,249辆、美国6,437辆、斯洛伐克6,084辆。3月增量最大的前五个国家是日本5,841辆、英国1,360辆、荷兰386辆、墨西哥205辆、泰国126辆。
2024年1-3月进口车最高的前五分别是:是日本44,589辆、德国36,175辆、美国24,191辆、斯洛伐克15,802辆、英国14,828辆等主力国家;一季度增量最大的前五国家是日本17,311辆、荷兰618辆、韩国465辆、英国276辆、墨西哥165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