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牛朝阁|北京报道
近期,各大车企三季度财报陆续出炉。
今年以来,汽车行业新车不断,叠加“以旧换新”等政策大礼包,汽车产销迎来增长。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47万辆和2157.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和2.4%。
与此同时,车企间的业绩分化也在加剧:有车企业绩翻番,一骑绝尘,也有车企业绩接连下滑,“渐行渐远”。距离2024年收官还有一个月,要完成今年的目标,如何快速上量是多数车企面临的重要问题。
比亚迪发布的财报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2011.25亿元,同比增长24.04%。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同期营收为251.8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94亿元),同比增长8%。
这是比亚迪季度营收首次超过特斯拉,主要归功于比亚迪在销量方面的增长。具体来看,比亚迪9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1.94万辆,同比增长45.91%;整个第三季度,比亚迪累计销量达113.49万辆,相比之下,特斯拉在今年第三季度的全球交付量约为46.3万辆,同比增长6.4%。
赛力斯和长安汽车总部同在重庆市,今年以来,长安汽车不仅市值被赛力斯反超,三季度业绩也被反超。
具体来看,“傍”上华为的赛力斯营收能力大幅提高,在今年前三季度扭亏为盈,实现营收1066.27亿元,同比增长539.24%;实现归母净利润40.38亿元。而长安汽车同期“增收不增利”,归母净利润为35.8亿元,同比下降63.78%。
广汽集团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40.4亿元,同比下降24.18%;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降97.34%。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82.33亿元,同比下降21.73%;净亏损13.96亿元。
北汽蓝谷在今年第三季度延续亏损局面,实现营收60.77亿元,净亏损19.2亿元。
BBA净利“腰斩”
展望国际市场,多家跨国车企的三季度财报呈现“大跳水”,营收、净利润普遍双降。
丰田近日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今年7月至9月,该公司全球销量为455.6万辆,同比下降4%;净利润为5737亿日元,同比减少55%;营业利润同比下降20%。
日系车企的另一大巨头本田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局面。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本田公司营收达到5.4万亿日元,同比增长8.2%,但营业利润却下滑了14.6%,为2579亿日元;净利润仅约为1000亿日元,同比下滑62%。
除日系车企外,德系车企业绩也出现“大跳水”,老牌豪华车企BBA(奔驰、宝马、奥迪)净利润甚至直接“腰斩”。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近日公布的财报显示,今年三季度,公司营收为345亿欧元,同比下降6.7%;净利润为17.19亿欧元,同比下降54%。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大众集团营业利润为28.6亿欧元,同比减少42%;营业利润率减少2.8个百分点降至3.6%;税后净利润为15.76亿欧元,同比减少64%。
不过,净利润跌幅最大的要数宝马集团,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宝马集团营收为324亿欧元,同比下滑15.7%;净利润为4.76亿欧元,同比大跌84%。
“电动化进展缓慢”“在华销量不佳”成为跨国车企业绩“跳水”的共同原因之一。
例如,本田汽车表示,虽然公司在北美和日本市场的燃油车及混合动力车销售强劲,但仍未能抵消东南亚和中国业务的低迷。2024上半财年,本田在华销量为38.1万辆,同比减少37.6%。同期,大众集团在全球的销量为217.63万辆,同比下降7.1%。其中,中国市场销量为71.15万辆,同比减少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