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公司近日发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比亚迪纯电动乘用车季度销量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同时,比亚迪2023年全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超过302万辆,刷新中国汽车市场销售记录,持续巩固全球领先地位。
从燃油车时代的“市场换技术”,到新能源汽车赛道的突飞猛进,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的地位不断提升,比亚迪等中国车企正积极融入国际产业链,与全球共享绿色发展最新成果。
新能源汽车销量破300万辆再创新高
从销量结构看,2023年比亚迪纯电动乘用车销量157.5万辆,同比增长72.8%,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143.8万辆,同比增长52%。纯电动和混动车型齐头并进,规模效应进一步加强。
在车型方面,“王朝”“海洋”系列是销量的主力。“王朝”系列年销量超过149万辆,“海洋”系列年销量为138.29万辆。其中,“王朝”系列“汉”车型月均销售接近2万辆,“唐”车型月均销售超过1万辆。“汉”“唐”两个旗舰车型累计销量突破百万辆。
2023年6月16日,观众在2023粤港澳大湾区车展比亚迪展台了解新能源汽车。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2023年,比亚迪加速推进产品高端化和高质量发展进程。仰望品牌的首款车型“仰望U8”在其首个完整交付月实现了销售1593辆的好成绩,刷新了自主品牌百万级汽车的月销量纪录;方程豹品牌的首款车型“豹5”在其首个完整交付月销售了5086辆,开辟出全新航道;腾势D9取得了2023年中国市场全品类MPV销量冠军。
夯实产业基础融入国际汽车产业链
比亚迪总部所在地深圳已形成一条涵盖整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充电基础设施、汽车后市场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
深圳市工信局局长余锡权说,在硬件方面,深圳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三电”核心技术链条闭环,覆盖电芯模组、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各环节;在软件方面,深圳大批电子信息和互联网、人工智能企业进入智能驾驶软件开发领域。
深圳完整高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只是中国汽车工业夯实基础、积极融入国际产业链的一个缩影。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大到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整车,小到通信模块、功率芯片等车规级电子元器件,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从曾经的“市场换技术”到中外合作“反向合资”,从人才匮乏到五湖四海汇聚,中国车企和外资车企的合作已进入了新阶段。
2023年8月9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直到十年前,中德汽车合作还是德方提供技术、中方提供生产。现在中国发展越来越快,科技越来越发达,中德合作需要找到新的契合点。”深圳技术大学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院长、德国籍汽车专家弗伦茨·拉普斯说。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副院长孙超说,中国新能源汽车拥有完整的产业生态,在整车设计制造、动力电池、电驱系统、智能驾驶、关键零部件、生产装备等方面的创新和产业化能力与世界一流国家并驾齐驱。未来,智能电动汽车、数字化道路、清洁能源系统、云和物联网的四个超大产业领域融合发展,将会为中国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产业活力。
不久前,比亚迪公司宣布将在匈牙利塞格德市建设一个新能源乘用车整车生产基地,预计为当地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该生产基地计划采用全球先进的工艺设备和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流程,打造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基地。
事实上,早在2012年,比亚迪在荷兰获得欧洲首个纯电动大巴招标订单,开始利用商用车产品积极布局海外市场。2021年,比亚迪又以挪威为突破口,实现了乘用车出海的第一站。
2023年全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出口超过24万辆,同比增长334%。目前,比亚迪的商用车和乘用车已出口至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城市。
2023年10月19日,比亚迪电动汽车正式进入匈牙利乘用车市场。新华社发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呈爆发式增长。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09.1万辆,同比增长83.5%。
张永伟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持出口量增长的同时,发展模式将加速由贸易向技术合作、海外投资建厂等多元化模式切换,形成“销地产+产品出口”的多元的国际化发展模式。
缩减人员、技术改造、产能闲置……岁末年初,多家光伏企业都在调整自己的步伐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63072334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