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来临二手车市场承压前行限迁全面取消,有望快速回暖市场
近日,一位市民打算购买新能源车,便将自家旧车的信息发布在网上。一个月过去了,竟没有一个二手车商愿意收车。此前,一条“二手车商生意惨淡考虑转行”的词条登上热搜榜,不少二手车商诉苦,他们经营困难,甚至亏钱卖车。目前,济源的二手车市场行情如何?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二手车市场低迷月销量减少四分之一
车商卫青在车管所附近经营一家二手车行,已经两年多了。说起今年的生意,他连连摇头说:“2021年,我们店一个月能卖十四五辆二手车,今年月销量直接降到十一二辆,而且每辆车的利润也大幅下降。”
车行老板郭亚运从事二手车销售多年。他告诉记者,今年3月后,济源二手车市场迎来“寒冬”。“以前生意好的时候,我们店一个月卖60辆车,现在一个月最多卖40辆车。行情好的时候,顾客看车之后的成交率比较高,现在很多客户看完车之后,处于观望状态。”郭亚运说。
“以前,二手车放100天以上才考虑平价出手,现在最多放60天就要平价销售,甚至亏本卖。”郭亚运表示,现在二手车不仅销量减少,而且利润更薄。为了让手里的二手车尽早出手、店铺资金尽快周转,他一般会主动减利降价出售。现在,他只收车况好、行驶公里数少、价格合理、年限近的精品车源,对于风险高的车一律不收。
四月前收的车80%亏钱卖了一辆车亏了3万多元
今年5月3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购置税减免新政策,这是拉动新车消费的利好政策,但对二手车商来说是“寒冬信号”。“购置税减半之后,我们之前高价收的一些车辆,尤其是3年内的二手车,肯定得降价或者亏本处理了。”卫青告诉记者,二手车交易要看新车市场的行情。如果新车销售终端优惠力度大,降价幅度大,二手车销售肯定受影响。同时,购买新车的多种惠民政策、厂家的置换补贴和贴息政策都提升了消费者购买新车的意愿。
“今年上半年亏得最厉害的一单是出手一辆二手燃油车,我亏了3万多元。”郭亚运无奈地说,在今年4月之前行情好的时候收的二手车,估计80%都得亏钱,而且放得越久赔的钱越多。二手车是一门“重资产投入”生意,即以较大的资金投入获得较少的利润回报,利润率较低。它讲究现金快速流通,只要库存车辆的流转周期拉长,周转变慢,就意味着要亏钱。
四大原因导致市场惨淡现在卖的是口碑技术服务
近期二手车生意惨淡,郭亚运分析了四点原因:受疫情影响,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直接导致二手车市场消费疲软;目前处于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的交替阶段,新能源车的热销抢走燃油车的部分市场;4S店的新车销售终端优惠力度加大,加上购置税减半的刺激,使得消费者购买二手车的意愿降低;油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者的购车欲望。
“行业更透明,低价收、高价卖的情况基本不存在。每辆车都有行情价,市场上有很多同款车型的车,大家可以对比,谁卖得便宜,谁就有优势。”在卫青看来,过去戏称二手车行业“开张吃三年”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二手车市场迎来利好车商收车无需过户
记者了解到,7月7日,商务部等17部门发布《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下称《若干措施》),要求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若干措施》几乎覆盖了二手车流通的全环节、各个领域,主要包括:全面取消限迁政策,促进自由流通;优化交易登记管理,促进高效流通;支持开展经销业务,促进规模发展等。
对于《若干措施》,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能源规划建设局局长商聃认为,限迁政策造成二手车跨区域流通不畅,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国市场,本地可选车源有限。限迁政策的取消,意味着二手车商可收购的车源增多,消费者对二手车的需求范围也增加了,以此可以释放一部分消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