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深度分析和展望财经频道

(原标题:小米造车深度分析和展望)

“粮厂点评”频道致力于点评粮厂的季度财报、产品发布会、市场表现或其他重大事件,不追求信息即时性和效率性,主要为读者提供粮厂研究员的观点。

$小米集团-W(01810)$【全文7333字,阅读约需要10分钟】

原因有二:首先,我不是汽车技术背景,很难对大家感兴趣的自动驾驶、电池方案、智能座舱进行技术分析和预测;其次,小米造车姿态非常低调,此前的公开信息不足以进行在逻辑上推演出太多有价值的结论。

不过,截止目前距离小米集团正式宣布造车已经过去了20个月,也释放出了首台工程车下线这样的重要里程碑进展。同时,诸多渠道也陆续有更多公开信息,帮助我们尽可能的还原小米造车的真实轮廓。

1.小米造车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小米造车是雷军最大的顺势而为(1)美国“军事清单”导火索;(2)智能手机进行存量红海市场;(3)智能电动汽车的消费电子化;(4)资本市场对新硬件公司的青睐。

2.小米造车的最新进度如何:(1)首台工程车已经于2022年9月28日下线;(2)小米北京汽车工厂预计年内完工;(3)上海总部负责整车硬件和软件,北京总部负责座舱、自动驾驶和工厂量产。

5.小米首款汽车的的定价区间如何:首款车市场预期在30万以上,实际价格可能为25-30万区间(低配和高配版本)。

6.小米造车的优势都有哪些:(1)品牌的出圈优势;(2)软硬件结合能力;(3)AIoT生态系统;(4)小米之家和海外市场;(5)雄厚的资金实力;(6)雷军、雷军还是雷军。

再次照旧说明一下,我并无意写成财经媒体类似的故事体裁,而只是基于公开信息对小米造车进行客观分析和预测。

以下为正文。

1.小米造车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

小米集团正式宣布造车是2021年3月30日,在当时嘈杂的环境里看来小米造车主要是由于美国的“军事清单禁令”所导致。但站在今日的时点回头看,我更愿意把小米造车定义为雷军最大的“顺势而为”,具体来说原因有以下四点:

(i)美国“军事清单”禁令导火索

其实,彼时更大的背景在于华为被美国加入了“实体清单”并反复制裁四轮,直接退出了全球的智能手机市场。小米集团在被加入“军事清单”后,自然担心制裁会进一步升级,从限制小米集团的证券交易,进一步到限制小米的智能手机业务。因此,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如何找寻一条相对确定的出路,智能电动汽车是顺势而为的选择。

(ii)智能手机进入存量红海市场

智能手机行业告别高增长时代,亟需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是摆在小米面前的客观事实。根据Counterpoint发布的最新报告,22年Q3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勉强超过3亿,是2014年以来最差的Q3出货量数据。即便不考虑新冠疫情、通货膨胀和地缘危机等暂时性因素,智能手机行业的共识已经是很难回到高增长时代,小米即便登顶智能手机行业,出货量天花板也已经能够看到,即当前三星的每年3-3.5亿台区间。

这是一个回头看的观点,因为21年3月小米宣布造车后,在5月份即取得了对美国国防部的诉讼胜利,彼时小米仍然寄希望于通过高端和线下战略,尽可能的获取华为让出的市场份额。今天来看,小米无论高端还是线下都难言成功,而且宏观环境也让这两个目标变得更加困难,智能手机业务也连续三个季度出货量和营收同比下滑。在这样的背景下,智能电动汽车第二曲线对于小米未来的增长故事延续,就显得十分顺势而为。

(iii)智能电动汽车的消费电子化

不得不做的根本原因是,雷军在公开场合里多次提到的智能电动汽车的消费电子化,包括2021年11月的小米投资者日演讲和2022年10月的推特等。雷军认为,EV目前整车电子件BOM占比已经超过50%,与汽油车相比,电动汽车的制造门槛大幅降低:30.000个零部件高度模块化,电池成本在过去十年下降了80%(未来至少有50%的降本空间)。未来EV将是一种以智能化、软件化和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消费电子形式。

在我看来,EV消费电子化最好的证据在于智能手机厂商和智能汽车厂商的双向奔赴。几乎最顶尖的智能手机厂商都在布局EV,例如苹果、华为和小米;而同时最好的智能汽车厂商也在觊觎智能手机,例如吉利收购了魅族、蔚来宣布自研智能手机。这一方面说明了EV的消费电子化,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小米造车的必要性。如果雷军没有“顺势而为”地进入EV行业,很有可能就错失了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个战场。

(iv)资本市场对新硬件公司的青睐

最后一点原因,在于互联网行业的底层逻辑正在进行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资本市场开始对新硬件公司给予更多的青睐,过去的2年中从特斯拉、比亚迪到国产电动车新势力,都足以说明问题。我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在投行瑞士信贷(CreditSuisse)覆盖小米集团的最新研报(11月1日)中,其分部估值法(SOTP)里已经赋予了硬件利润16.2倍PE,而互联网利润只有12.1倍。在这样的互联网重新洗牌,智能制造崛起的环境里,小米选择了进入EV赛道,也是天使投资人雷军的顺势而为。

2.小米造车的最新进度如何?

整体来看,小米汽车项目非常顺利,工程车和北京工厂都有了显著进展。

首先,小米汽车Q3最重要的进度是首台工程车在9月28日在上海正式下线。雷军在上海总部整车软件部的讲话视频确认了该事项,并提到于立国评价整体进度非常顺利;

其次,小米北京汽车工厂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预计将在22年底前完工。小米集团在今年4月份以6.1亿元底价竞拍获得了北京经济开发区亦庄新城的YZ00-0606-0101号地块,汽车工厂正在建设之中。此前B站有一个Up主定期去现场更新工厂进展,但后来也被小米叫停了,也符合前述的小米低调造车姿态。

另外,有很多朋友注意到小米首台工程的下线地点是上海,而非北京。其实,小米造车里上海和北京的分工是相对明确的。从市场流传的招聘职位来看,上海负责整车硬件和软件,北京负责座舱、自动驾驶和工厂量产;也可以理解为上海是“传统造车势力”,而北京是“造车新势力”(包括互联网)。当然,熟悉互联网和汽车的行业的朋友可以很容易发现,这也是基于两个城市产业集群和资源分布的合理安排。

当前来看,工程车和工厂的进度是相对明确的,后续市场可以预期路测、牌照、发布和量产等四个重要节点:

(i)工程车下线可以满足“两寒两暑”路测要求:

(ii)EV牌照批复预计不会有实质障碍:

至于收购北汽工厂,我的观点是可能性不大。从小米确认自建工厂开始,北汽的价值就变得鸡肋,除了牌照价值以外,传统国企的组织模式、人员结构和低效率运营都是小米所不能接受的;而北汽也不可能同意只出让关键设备、转移核心技术人员。因此,小米和北汽之间两者是存在天然矛盾的。当然,按照雷军的个性,小米仍然会认认真真地谈判、尽调和分析,就像此前去调研恒大汽车一样。

(iii)汽车发布很有可能是2023年8月年度演讲:

(ii)从尺寸来看,今年8月年度演讲上放出的自动驾驶视频里,小米选择了BMW5系和比亚迪汉作为测试车进行改装。根据我和业内人士的沟通,那么小米汽车的尺寸应该也会差不多,因此尺寸上应该对标BMW5系和比亚迪汉。

(iii)从定位来看,首款小米汽车选择了对标高端车。这一点上要更正我此前的观点,小米首款车型对标高端车最好的证明是10月19日微博流出的空气悬挂照片,这在传统汽车领域是高端车的象征。

5.小米首款汽车的的定价区间如何?

我个人猜测,小米首款汽车的定价在25-30万区间。

基于上述对标高端车的定位假设,小米首台轿车对标的应该是50-60万元的高端车,符合此前市场传闻的小米首台车的定价超过30万元的市场传闻。

但是需要注意到,雷军在今年发布的新书《小米创业思考》里的“爆款策略”里说过,超越预期是最重要的环节。因此,我个人的观点是,小米造车会将市场预期维持在30万以上,而实际价格一定会超越预期:比如低配25万区间,而高配在30万区间。

6.小米造车的优势都有哪些?

其实已经有很多报告和分析讨论了小米造车的优势,我这里也系统谈一下我的观点:

(i)小米品牌的出圈优势

在我看来,小米的品牌优势不仅仅来自于已有的品牌基础和广泛米粉,而更重要的是品牌出圈。小米在广大米粉心中不仅仅是手机厂商,而是一家拥有诸多IoT生态的消费电子公司。因此,相比于吉利造智能手机,小米进入EV赛道会让消费者更加容易接受,这就是品牌出圈的价值。

(ii)小米软硬结合的能力

从软件端,大家除了自然地想象到小米在智能座舱(尤其是车机)、自动驾驶上的软件优势外,小米其实还拥有硬件公司不具备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互联网变现手段。互联网基础设施即我一直强调的ABC(即AI,BigData和Cloud);而互联网现有的变现手段里,我认为对于EV最重要的是互联网金融,车贷、车险和租赁等消费支付场景的落地能够充分发挥小米的Fintech优势,帮助小米在EV硬件之外盈利变现。

(iii)小米的AIoT生态圈:

首先,小米集团在AIoT行业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这是当前所有EV玩家所不具备的。截止22年Q2,小米的IoT生态圈里连接了超过5.26亿台IoT设备,有7,080万米家App用户,以及超过1,000万有5个以上IoT产品的超级核心用户。其次,如果把EV也作为IoT生态的一环,那么和小米此前的核心战略就完全打通了。从生态的角度,EV可以和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产品产品的协同效应是不可限量的。

当然,也有很多朋友纠结在IoT生态里EV未来会有怎样的盈利和变现模式。从IoT生态的角度,我的观点还是一致的,即小米是一把开启IoT大门的钥匙,把控生态入口和布局生态产品才是当前最重要的;当风口到来时,所有的变现模式都是水到渠成。

(iv)小米之家和海外市场:

小米之家和100多个海外市场将成为小米汽车销售天然的渠道。2021年,在卢伟冰的领导下小米开始了新一轮的线下探索,提出了一整套基于“效率”的线下门店模型,并且迅速开出了10,000家门店。虽然因为新冠疫情、需求疲软和产品组合的问题,中国区线下业务并没有如预期那样顺利,但从我的角度,我认为这依然是正确努力的方向。根据我的信息,新开设的很多小米之家从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了小米汽车的因素,汽车发布后可以确保迅速在全国展开销售。另外,小米在全球超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的提前布局,也为未来小米汽车出海打下了基础。这些都是造车新势力所不能媲美的。

(v)小米的资金储备实力:

但我想分析的是,雄厚的资金实力并不简单是“买买买”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在战略选择上。对于初创公司,活下去永远是首要话题,其次才是怎么活得好;而对于小米这样的玩家,如果进入EV第一阵营是造车第一天就在思考的问题。因此,当面临自建工厂和代工这样的两难选择时,绝大部分新势力选了代工,而小米坚持选择了自建工厂,下单8800吨的全球最大一体式压铸设备也毫不犹豫。

更重要的是,充沛的资金可以确保小米造车不会受到外部资金的裹挟。因为外部资本总是短视的和追求确定性的,小米的IPO过程就是典型被外部资本裹挟的结果。因此,如果雷军希望在造车上坚持长期主义和延迟满足,那么就必须远离外部资本,才能保持自己的动作不变形。理解这一点,就可以明白为什么雷军在宣布造车伊始就强调一定“全资造车”。

(vi)雷军、雷军还是雷军:

任何小米的话题讨论到最后,都注定聚焦回到雷军个人身上。无论是小米汽车的高端战略、效率基因、还是执行能力,本质上都是雷军个人意志的体现。我相信每一个小米投资者,都是对于雷军的深度认可和信赖。

很多人嘲笑雷军仿佛神话里的西西弗,不断将巨石推上陡峭的山顶,却又眼睁睁地看巨石滚回山脚,然后重新开始。但在我看来,这正是雷军对于这本无意义的世界所做出的最有力的反抗。他虽然知道自己画不出一个完满的圆,但却从不停止向这个圆靠近的脚步。

最后,不妨让我们再复习一下阿尔贝·加缪(AlbertCamus)的《西西弗神话》结尾:

“西西弗无声的全部快乐就在于此。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他的岩石是他的事情……西西弗告诉我们,最高的虔诚是否认诸神并且搬掉石头。他也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这个从此没有主宰的世界对他来讲既不是荒漠,也不是沃土。这块巨石上的每一颗粒,这黑黝黝的高山上的每一颗矿砂唯有对西西弗才形成一个世界。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应该认为,西西弗是幸福的。”

THE END
1.北京汽车博物馆更多>> 更多>> 更多>> 主题活动 科普读物 志愿者招募 ·资料中心 ·商品预定 ·捐赠指南 更多>> ·展厅分布·开放时间 ·参观须知·票务信息 ·在线预约·交通地理 ·服务设施 更多>> ·业界交流 ·藏品研究 ·友好机构 更多>> 更多>>http://automuseum.bjft.gov.cn/
2.北方网汽车全球10大汽车集团销量榜比亚迪第八 今年前三季度,丰田以670.4万辆的成绩领跑全球汽车集团销量榜,大众以24万辆之差紧随其后。……详细 宇通(天津)注入出行新活力 近日,埃安霸王龙天津站公测正式启幕。第二代AION V是埃安首款全球战略车型……详细 何小鹏:小鹏P7+正式官宣! http://auto.enorth.com.cn/
3.2024年10月纯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按价格划分)2024年10月纯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按价格划分)金哥说新能源车 辽宁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比亚迪秦L满油满电跑2400公里,详细测试过程来了,服不服? 老陈聊气车 3454跟贴 打开APP 电动汽车六大坑,随便拎出一个,都让你哭晕在厕所 巴铁媳妇王佳音 462跟贴 打开APP 特斯拉Model Y,这车一般 白话频道 5806跟贴https://m.163.com/v/video/VPH84V0JE.html
4.2024年都有这些新车改款车型:众多品牌电动车最新动态汇总宝骏汽车悦也Plus取消了三门版上的小书包设计,改用了椭圆形的尾灯和侧开式的尾门,尺寸为3996x1760x1726mm,轴距为2560mm,搭载75kW永磁同步电机,并采用磷酸铁锂电池。 广汽本田e:NP2及东风本田e:NS2 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也相继推出了新款电动车e:NP2和e:NS2,车型尺寸为4788x1838x1570mm,轴距达到2735mm。两款https://news.yiche.com/hao/wenzhang/87987145/
5.本田汽车(HMC)个股概要股票价格最新资讯行情走势本田汽车此前定下了宏大的电动化转型目标,计划到2030年将投资10万亿日元用于电动化转型。在全球推出总共7款新的电动汽车车型,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占比提高到40%,纯电动车的年产量达到200万辆以上,到2040年实现完全销售电动汽车。 虽然三部敏宏表示目前将维持这一目标不变,并将当前电动汽车销量的停滞解释为https://www.laohu8.com/stock/HMC
6.壬寅·加速丨2022年,我们为什么期待这22款智能电动车?通过梳理上百款即将于2022年与消费者见面的产品后,亿欧汽车选出了最值得期待的22款智能电动车型。对这些车型有所期待并非因为其有成为爆款的潜质,而是因为其都代表着新的突破。 从动力总成来看,在亿欧汽车统计的22款车型中,有17款为纯电动车型,占比达到了77.3%。此外,还有2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1款增程式混合https://www.iyiou.com/analysis/202202041027744
7.比亚迪九大爆款车市场份额大幅下滑纯电动车型榜:小米SU7、元UP成“最新黑马” 6月,Model Y、海鸥、元PLUS是消费者最喜爱的三款纯电动车。 TOP20纯电动榜中,6款车来自比亚迪,其中除了海鸥和宋PLUS销量环比上涨外,元PLUS、秦PLUS、海豚、元UP、汉零售销量环比均出现下滑,且海豚销量环比大降22.2%,元UP销量环比下降超12%。 https://m.12365auto.com/news/20240717/530890.shtml
8.2024年电动汽车选择指南:这三款车让你买得心安理得!事实上,两年前,30万元左右的价格区间是纯电动汽车最受欢迎的价格区间。但随着内卷化的加剧,不少20万元左右的热门车型出现了。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今年上半年买一个。说到汽车,哪些车性价比更高呢? 一、流量第一小米SU7 说到2024年最大的爆款,那就非小米SU7莫属了。这款车是一款天生自带流量的车型。21.59万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571551373277837871.html
9.118页/8万字重磅(附下载)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深度报告:未来已来掘3)SPE为高性能纯电动平台(保时捷与奥迪、兰博基尼共享,生产奥迪e-tron GT/保时捷 Taycan等车型)。 德国工厂启动生产,上汽大众首辆ID.下线,大众集团电动化时代开启。2019年11月,大众汽车在茨维考工厂举行了MEB平台首款车型ID.3生产启动仪式,受海外疫情影响,ID.3的首批订单延迟到2020Q3交付。2019年11月,全球首个专为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475747/article/details/108989073
10.2024北京车展,看这26款新车就够了以下,是爱范儿旗下汽车媒体董车会整理的本届北京车展最值得关注的 26 款车型。 BBA 电动化,高高在上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BA 等豪华品牌的电动化雄心,似乎在 2024 年有所放缓,但其实方向倒是没什么大的改变,本次车展上,想看高端纯电车型,BBA 和保时捷倒是值得一看,新能源和老底蕴的碰撞,能带来一些不一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13479
11.2024中国电动车品牌及畅销型号推荐(附最新补贴政策)2024中国电动车品牌及畅销型号推荐(附最新补贴政策) 随着今年油价不断上涨,不少一直在观望电动汽车或者新能源汽车的朋友下定决心购入一辆电动车减轻油价上涨带来的压力。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的人们关注比较多的存在,也是现在人们讨论的热点的存在,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越来越火,越来越受到汽车厂商和汽车研发机构的追捧。特别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6935344
12.智启新时代聚势向未来今日关注北京汽车魔核电驱全面“入驻”越野世界 “越野世家”北京汽车携魔核电驱平台,以及该平台最新落地成果BJ60魔核电驱版、全新BJ40魔核电驱版、BJ30魔核电驱版,全面“入驻”越野世界,开启北京汽车越野电动化新纪元。 星海S7北京车展迎来全球首秀 阿维塔11 2024款全面升舱 http://www.xinhuanet.com/auto/rdzt/2024bjcz/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