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国内汽车市场上迎来了一轮降价潮。2月19日,比亚迪宣布两款插混车型秦PLUS荣耀版和驱逐舰05荣耀版上市,起售价为7.98万元,相较于上一版本冠军版车型,价格下降了2万元,这一波操作引发多家车企跟进,各个新能源品牌纷纷跟进降价,价格战愈演愈烈。
顾客询问车辆情况
比亚迪开启“电比油低”时代
多家车企跟进降价
春节刚过,率先宣布降价的是比亚迪,旗下两款车型最低售价为7.98万元,价格均下降了2万元。
随后,奇瑞集团宣布推出“百亿补贴置换季”活动,涵盖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大品牌,以旧换新置换补贴至高达4万元。此外部分车型还推出限时优惠,最高综合优惠幅度达到1.9万元。
智己LS6推出“春季限时购车权益”,即日起至3月31日下定,可享“现金立减礼+增换购好礼+豪华增配礼”,至高价值5.78万元。现代ix35沐飒推出限时优惠,售9.98万起,起售价下调2.2万元。
3月1日,特斯拉针对Model3和ModelY车型宣布了三个重磅优惠:8000元限时现车保险补贴、2000元指定车漆现车限时优惠价、限时现车金融低息。据了解,各种优惠叠加之后,在3月底之前提走ModelY新车,最高优惠接近3.5万元。
顾客试乘新能源车
新能源车价格战之下
记者在店内与一名询问售价的顾客沟通时,该顾客说道:“这两年身边的邻居、朋友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比之前要多了,之前特斯拉和比亚迪的知名度可能最高了,现在问界的知名度也开始迅速攀升。”“我已经从年前等到现在了,还想再等等,万一再降一点呢。”有顾客对记者说:“现在新能源车价格战十分激烈,万一能再捡到漏呢。”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4.1%,同比上升6.0个百分点,环比上升4.2个百分点,库存压力较大。受春节前销量透支、消费者观望情绪浓厚等因素影响,超七成经销商认为2月车市需求及销量未达预期。
碳酸锂期货价格走势
企业应聚焦技术发展
“价格战”或加剧新能源车优胜劣汰
实际上,作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之一,碳酸锂价格的涨跌一度牵动新能源车企的心。
对于比亚迪的降价,范小平对记者表示,比亚迪之所以能够打响“降价第一枪”的原因在于成本的下降,一方面电池价格下降,给了车企降价的空间,另一方面,比亚迪核心技术都是自主研发,相对来说能够有更大的空间。“现在整个行业降价与电池成本的下降都有关系。”范小平说。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新能源汽车的成本逐渐降低,为降价提供了可能性。”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和电池供应链的优化,使得生产成本逐渐降低,为降价提供了空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需要通过降价来提高竞争力。
回顾过去,根据上海钢联数据,2020年初,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市场价为4.8万元/吨。2021年夏季开始,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以较快速度攀升;2023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见顶回落:上海钢联数据显示,2023年年初高达51万元/吨,到年底时已跌至10万元/吨。截至2024年3月1日,广州期货交易所碳酸锂主连收盘价报11.945万元/吨。
事实上,对于2024年车市的发展趋势,业内曾早有预测。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开工信中表示,今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血海”竞争的第一年,也就是淘汰赛的第一年。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也在开工信中提到,2024年又将是一个“最卷”的年,卷价格、卷产品、卷服务、卷流量……一切都到了“见真章”的时候。
“价格战是市场行为,利国利民。价格战是否可持续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企业的盈利状况、市场竞争状况、政策支持等。”张孝荣表示,主导型企业能够通过价格战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并且政策支持持续,那么价格战可能会持续。价格战也是优胜劣汰的过程,其结果必然会有企业亏损严重,难以承受,最终退出市场竞争。
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员肖旭也对记者表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车企已经有了一定实力,进步非常快,规模也非常大,围绕技术研发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扩大市场,行业出现降价潮也是在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不过,通过价格应对竞争,只是一个短期发展思路。从长远来看,新能源车企的主要精力还是应该聚焦于技术升级,通过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