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期宏观变量变化来看,美联储明年走向宽松,外需边际改善是大概率事件;因此,布局“科技创新+出口”“科技创新+ToG”,成为明年行业布局的重要线索。
01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看明年的行业选择
新型工业化、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其中,对人工智能的政策表述发生变化,由安全发展变为“加快推动”。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
未来产业:量子、生命科学。
产业转型升级:数智技术、绿色技术。
财政政策:政策适度发力支持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静待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启动
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及制造业发展,“三大工程”、“新型城镇化”财政支持有望加大。本次会议进一步指出了财政加力及增效的具体方向。具体来看,后续将:
1.重点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财政支持(针对科技创新及制造业发展提供更多补贴以及加大减税力度)
2.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加大对“三大工程”、“新型城镇化”等工作的支持力度)
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主要聚焦央地财政关系。
更新作为投资的主要抓手。会议延续政治局会议定调,肯定了需求不足仍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并进一步阐述了要如何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消费方面,除了要增加消费供给、培育新型消费、稳定传统消费,同时“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以及消费品以旧换新。在投资端,会议明确了要以更新作为重点突破点,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地产政策:延续此前政策脉络
本次会议延续此前政策脉络,各项地产政策的力度有望加大:
1.持续“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
2.持续“保主体”,“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
3.持续“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
基于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的政策定调及各项经济工作安排部署,我们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A股明年的投资指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宏观层面来看,政策对各项经济工作的支持强度有望超过市场预期。具体来看,财政政策取向积极,赤字率安排或保持在3%以上,但并不会大水漫灌;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首次提到了“货币供应”与“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明年一季度或有进一步降息的空间,流动性有望进一步宽松,为A股带来估值提升的空间。
(1)新型工业化、数字经济、人工智能;
(2)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
(3)未来产业:量子、生命科学;
(4)产业转型升级:数智技术、绿色技术;
回顾过去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来年的A股行业表现有着重大的指引。2019年的消费(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2020、2021年的电新(电力设备、汽车)、2022年的基建(交运、建筑)、以及今年的人工智能(通信、传媒、计算机、电子)。
1.科技主线(四大主线及新质生产力)。
2.设备更新。
3.消费品以旧换新/新型消费/大宗消费。
4.银发经济。
5.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
02
近期宏观变化的两个线索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来看,财政政策的表述由“加力提效”拓展为“适度加力、提质增效”,2024年随着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开始化解,并且经济增长面临新的压力,政府开支在近期开始明显提速,预计2024年有望保持支出强度,寻找政府开支发力的方向是2024年行业选择的重要思路。
1.重点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财政支持(针对科技创新及制造业发展提供更多补贴以及加大减税力度)。
2.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加大对“三大工程”、“新型城镇化”等工作的支持力度)。
3.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4.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
以上政策涉及的行业包括家电、家居、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耐用品;施工链包括建材、工业金属;科技领域TMT等。
▍图1:近期财政存款增速明显增加,支撑广义财政开支增速明显回升,2024年有望成为强财政一年
线索二:全球货币政策环境走向宽松,全球进口增速有望触底回升,中国外需改善
近期美联储的一系列表态以及全球通胀中枢的回落使得2024年有可能会成为全球货币和流动性宽松之年。近期美元指数也明显走弱,反映了市场这一预期,而在过往的历史样本中,当美元指数走弱,全球流动性走向宽松之时,全球主要国家的进口增速也往往会触底回升转正。
▍图2:11月以来随着美元指数走弱,外需开始小幅改善
中国11月的出口转正,其实去年11月份基数也并不低,显示中国的出口开始改善;与此同时,以印度泰国,越南韩国为代表的出口导向型国家10月份以来的出口增速也同步转正。
▍图3:2023年11月中国出口增速转正
总体来看寻找全球需求改善和中国出口增速边际改善的方向成为2024年上半年选择行业的重要思路。
半导体和消费电子
半导体和消费电子是典型的全球需求行业。从10月的全球半导体销售金额增速来看,全球半导体销量已经接近转正,由于今年基数较低,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创新趋势方兴未艾,2024年全球半导体增速转为双位数的正增长是大概率事件。
▍图4:全球半导体销量金额增速接近转正
以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近期需求也开始回暖,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三季度当季同比增速接近转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以及外需的边际改善,预计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以及其他消费电子的出货量有望转正。
▍图5: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三季度接近转正
由于中国是最大的手机制造商,在中国和全球智能手机需求边际改善的背景之下,当前中国手机产量增速回到较高增长水平。
▍图6:目前中国手机产量增速回到较高增长水平
由于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对于算力需求明显增加,明年开始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硬件创新趋势有望来临,例如AI手机AIPC以及其他基于人工智能的创新硬件有望推出再叠加明年以MR为代表的XR设备也有望开始出货增加,半导体及消费电子领域非常符合国内政策支持加科技创新趋势加外需改善的综合逻辑。
工业金属
近期随着全球需求小幅改善,美元指数走弱,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稳回升,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也开始企稳回升。国内的价格铜铝四季度较去年同比为正,业绩有望持续改善。
▍图7: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也开始企稳回升
▍图8:工业金属价格趋势与美元指数趋势多数时候反向
由于供应压力存在,目前锌铝等工业金属的库存较低,如果一旦全球需求开始边际改善,价格向上的弹性可能较大。
▍图9:全球精炼锌库存处在历史低位
▍图10:中国电解铝库存处在历史低位
汽车及零部件
目前全球汽车呈现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大趋势,无论是电动化还是智能化,中国车企在全球的优势逐渐扩大,因此。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份额不断提升,带动中国汽车的出口量增速保持较高水平。
而国内方面由于当前以华为系汽车为代表推动L3以上的智能驾驶渗透率不断提升,预计明年将会成为L3以上智能驾驶渗透率突破5%的元年,在智能化大趋势的推动之下,明年汽车也有望保持内销较高的增速,而如果还叠加全球需求,改善明年汽车销量和产量的景气度,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来看,对于明年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仍将有增不减。
▍图11:11月中国汽车产量和出口增速均反弹
▍图12:国内11月乘用车销售增速反弹
家电
近期随着外需边际改善家电产品的出口金额增速持续反弹,若明年全球进入降息周期,全球房地产市场进入复苏阶段,则明年家电的出口需求有望仍有望保持较高的水平。而从内销的情况来看。由于当前在保交楼持续推进竣工增速较高以及二手房销量同比明显增长的背景之下,虽然受到新屋销售下滑的影响,但整体家电的内销增速仍保持不错的水平。
当前家电也存在智能化的大趋势,因此家电也属于科技创新加内外需边际改善的共振选择。
▍图13:家电产品的出口金额增速持续反弹
▍图14:家电内销增速仍保持不错的水平
03
小结: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近期宏观线索看明年行业布局
2024年财政支出力度有望加大,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来看,新型工业化、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其中,对人工智能的政策表述发生变化,由安全发展变为“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对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做了重点描述;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加大对“三大工程”、“新型城镇化”等工作的支持力度);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总体而言,TMT、耐用消费品、机械设备、以及部分开工链有望成为明年得到财政支出支持的方向和领域。
而近期美联储的一系列表态以及全球通胀中枢的回落使得2024年有可能会成为全球货币和流动性宽松之年。近期美元指数也明显走弱,反映了市场这一预期,而在过往的历史样本中,当美元指数走弱,全球流动性走向宽松之时,全球主要国家的进口增速也往往会触底回升转正。近期中国出口增速在实际基数并不低的背景下转正,也反映中国出口需求的改善。从明年全球需求改善的方向来看,半导体和消费电子、工业金属、家电、汽车及零部件是近期内外需边际改善而明年出口有望持续改善的领域。
风险提示:产业扶持度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
破2%!集体下降!50万存5年利息缩水12500元
发展“路线图”定了!图解广东五大都市圈
一图看懂积石山6.2级地震,甘肃曾经还发生过哪些大地震?
南财智库简介
《全国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11家经开区GDP超2000亿元,重点谋划布局量子计算、元宇宙等前沿产业
21健讯Daily|2024年国家对部分药品实施零关税;国产九价HPV疫苗获批临近公司股价起飞
21健讯Daily|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采开标;世卫将JN.1单独列为“需要留意”的新冠变异株
21健讯Daily|卫健委本月启动大型医院巡查工作;圆心科技第五次冲击港交所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