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第一城,竟然被它逆袭了!新能源车比亚迪保有量

今年前三季度,各城市汽车和新能源车数据已陆续发布。

令人惊讶的是,深圳的汽车产量已经超过广州、重庆和上海,正式晋升为中国汽车产量第一城。

虽然最终谁将获得全年的第一还存在悬念,但深圳汽车的爆发力的确很强。

没有对比就没有说服力,去年汽车产量排名前15的城市我们也统计出来了。

2023年,广州是汽车产量第一的城市,达317.9万辆,其次是重庆231.8万辆,上海排第三215.6万辆。

深圳排在汽车产量第四位,为178.6万辆,且全部是新能源车。长春排第五,合肥第六,西安第七。

2023年,老牌的汽车生产基地城市和新兴的新能源汽车之城同台竞技。

像长春、武汉、芜湖、北京、成都等城市,新能源车的产量很少,但是传统油车的产量依然庞大,在榜单上占据一席之地。

到了今年,留给老牌燃油车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深圳前三季度的新能源车产量达182.9万辆,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产量,跃居所有城市汽车产量第一名。

广州的新能源车产量数据没有公布,但是通过简单计算,用前三季度广东的新能源车产量228万辆减去深圳的182.9万辆,可以估算出,广州前三季度的新能源车产量约在45万辆。

预计广州全年的新能源车产量和去年的65.2万辆不相上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广州正面临产业转型、经济失速的阵痛。

合肥的新能源车产量达100万辆,并将安徽前三季度的整体的汽车产能拉高到全国第二,显示出合肥在新一代汽车产业上的后劲很大。

上海、西安,继续保持着新能源汽车较高的产量。

02

深圳为什么能逆袭成汽车第一城?

一是产业、金融等政策多方支持。二是龙头车企带动。三是产业链完整。四是强大的科技支撑。

近年来,深圳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从研发、到培育产业体系、再到汽车产运贸一体化发展等,全链条呵护。

深圳的本土车企虽然不多,但是发展规模和速度都相当给力。

今年11月,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第一个500万辆,比亚迪用了15年,第二个500万辆,比亚迪仅用了15个月。

从2021年起,比亚迪先后投资300多亿元不断扩产,在深汕摘得超过4平方公里建设一、二、三、四期工业园。

深汕工业园与小漠国际物流港仅一路之隔,钢板进,整车出的前港后厂模式,独一无二。

同时,华为在智能车重要零部件供应及科技赋能方面表现突出。

例如赛力斯与华为合作推出的问界,奇瑞与华为合作推出的智界,北汽与华为合作推出享界等,销量喜人。

问界M9上市10个多月累计销量破17万台,创造中国品牌豪华车销量新记录。

比亚迪在西安、郑州等地的工厂,带动了当地汽车产量拉升。华为赋能的赛力斯,也带动重庆汽车产业起飞。

另外,深圳还汇聚了一大批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材料企业,集聚了国内外优秀的设计师、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打造了一个要素齐全的汽车产业链生态。

03

最后,我们再看看城市汽车保有量数据,这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汽车购买力。

据公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城市汽车销量最高的城市,不是北京、上海,而是成都。

今年前十月,成都累计汽车销量达52万辆,位居全国城市之首。

第二到第十名依次是北京(51.9万辆)、上海(47.7万辆)、广州(44.1万辆)、杭州(40.7万辆)、深圳(38.4万辆)、郑州(37.8万辆)、重庆(35.9万辆)、苏州(35.8万辆)、天津(34.3万辆)。

事实上,成都还是中国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城市。

以下是2023年全国汽车保有量排名前20的城市。

成都的汽车保有量达639.5万辆,位居全国第一。北京、重庆的汽车保有量也突破600万辆,分列全国二、三。

上海、苏州的汽车保有量突破500万辆,郑州、西安在480万辆以上,武汉、东莞、杭州、天津等二线城市汽车保有量,高于深圳、广州这两个一线城市。

成都为啥有这么多车?因为在成都,买车不摇号不限行,政策好、补贴多,汽车消费氛围较为热烈。

成都能够跃居汽车保有量全国第一,每年的成都车展也功不可没。

作为中西部车市的首发阵地,成都车展定位为“最具活力的A级车展”,2024年成都国际车展卖车3.36万辆,成交58.6亿。

用城市汽车保有量除以城市常住人口,可以算出人均汽车保有量。

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城市排名如下:

苏州的人均汽车保有量排名第一,达40%,也就是每千人汽车保有率为400。

东莞、佛山、郑州、西安、济南、宁波、青岛、武汉等一系列二线城市的汽车保有量位居第二至十。

一线城市的汽车人均保有量反而处于垫底状态。

牌照稀缺、停车位少、房价高,使得一线城市人均汽车拥有量不高。

在汽车使用自由上,二线城市反而比一线城市潇洒得多。

总的来讲,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之争,愈演愈烈。

传统的汽车工业强市,凭借多年攒下的深厚产业基础,加快技术革新的步伐。

新兴的科技之城,更是将汽车作为战略产业,深圳已然成为这一竞争赛道上王牌选手。

THE END
1.新能源汽车年产突破千万辆,展现中国制造新速度买车用车回顾数据,2023年,全球汽车产量排名第二的美国,其产量仅为1061万辆。而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年初的预测https://go.cqmmgo.com/forum-198-thread-78461732586443932-1-1.html
2.新能源汽车11月产销量首次双超百万辆12月11日上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信息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发布了2023年11月汽车产销数据及经济运行情况。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告诉记者,11月汽车行业经济运行大致呈现汽车产量创历史新高、乘用车产销同比环比双增长、商用车产销同比两位数增长、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销量首次双超百万辆、汽车出https://m.gmw.cn/2023-12/21/content_1303607574.htm
3.我苏早间速读丨2023年3月22日据我苏网 江苏汽车产业今年前两月继续保持增长态势,1-2月全省汽车产量达22.4万辆,增速高于全国18.6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车产量11.1万辆,同比增长72.9%,延续爆发增长势头,增速高于全国55个百分点。详情>> 2023年第一批!江苏取缔劝散非法社会组织11家 据我苏网 为提高公众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江苏民政部门依法取缔的https://www.ourjiangsu.com/wap/a/20230322/1679441646656.shtml
4.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4年1月11日发布的2023年全年产销数据显示题型:单选题-单题难度:0.65引用次数:24题号:21653992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4年1月11日发布的2023年全年产销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工业多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年产销量超过,连续十五年蝉联全球第一() A.4000万辆B.3000万辆C.2000万辆D.1000万辆 23-24七年级上·山东滨州·期末查看更多[1] https://zujuan.xkw.com/7q21653992.html
5.原创2023年上半年玻璃市场运行分析与后市展望图11:2023年H1各月光伏玻璃生产线投产产能(吨/天)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三)光伏玻璃需求分析 受到光伏装机的拉动,今年上半年光伏玻璃的需求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7.1亿千瓦,同比增长10.8%。其中,太阳能https://www.ccement.com/news/content/32251929043895001.html
6.现代要闻2024-10-22 连续14年增长,现代汽车全球品牌价值达230亿美元 2024-10-18 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巴士ELEC CITY Fuel Cell累计销量突破1000辆 2024-10-11 现代汽车举办“One step further”展览,庆祝全球汽车产量突破1亿辆 2024-10-11 全球汽车累计产量达1亿辆 现代汽车创下重要里程碑 2024-09-30 合资车企典范https://www.hyundai-hmtc.com/excitingactivities/excitingActivities.html
7.山东2023年11月山东聊城市公务员考试(588人)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山东2023年11月山东聊城市公务员考试(588人)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大纲历年真题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荟萃)附带答案详解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415题) 1.已知3个两位自然数m、n和h,其中m和n的个位数分别为3和7,h的十位数是4。如果3个自然数满足m×n+h=398,则m+n-h=(?)。 A.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125/6105133151010012.shtm
8.广发郭磊:下半年金融市场或重拾“定价锚”盈利底和短期政策底将从地铁客运量观测,2022年12月北上广深合计地铁日均客运量只有1724万次;随着生活的正常化,2023年1月、2月、3月分别上行至2080万人次、3493万人次、3687万人次;4月则基本持平3月;5月环比略有下降。与居民生活半径的扩张对应,社交属性的消费领域恢复一季度最为明显。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92230
9.中汽协:我国2023年汽车产销双破3000万辆新能源渗透率达31.6%1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2023年汽车产销情况,数据显示,2023全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创历史新高并实现两位数增长,且连续第15年位居全球第一。 2023年,乘用车市场延续良好增长态势,为稳住汽车消费基本盘发挥重要作用;商用车市场企稳回升,产销回归400万辆;新能https://auto.cri.cn/chinanews/20240111/ac5bbc84-4186-cc81-580d-72e1934143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