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内容也将是《信条》完整复盘解析的最后一篇。
所以也请大家先读完之前的和。
在“下篇”内容中,我将为大家复盘解析“重回挪威奥斯陆”、“斯塔克12之战”,以及穿插在这两部分之间的几处重要对话。
那么,我们继续开始。
第十五幕重返挪威奥斯陆的路上
在里,我曾让大家注意这两处细节——
1、可以把前面的“红蓝审讯室”部分看成是整部影片的中间节点
这个节点之前的事都是正向一步步发生的,包括开始的乌克兰事件、之后的挪威奥斯陆、公路追车,
最后回溯到影片最开头,也就是与乌克兰事件同时发生的斯塔克12之战。
2、在逆向的世界中,如果处在一个密闭空间里,且密闭空间内提供正常的氧气,主角们是可以不戴面罩的。
掌握以上两处细节,我们接着复盘电影中的情节——
小华盛顿醒来后,罗伯特·帕丁森“嘲讽”了他一下说:“你差点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因车祸被冻死的人。”
接着,二人进行了一段很长的对话,由于他俩和高妹处在一个密闭的集装箱内,所以当时三人都没戴口罩。
这段对话主要传递给我们以下几个重要信息——
1、为什么“无知是最好的武器”;
小华盛顿指责罗伯特·帕丁森:“你其实什么都知道,但你没告诉我。”
罗伯特·帕丁森:“现在告诉你没有一点好处,等最后我们都没事儿了,我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这里我的理解是:
一是又一次映射影片结尾。
即罗伯特·帕丁森是从未来逆转到现在帮助小华盛顿完成各种任务的,
所以关于钚241、演算器、逆向语言等等事情他都知道。
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计划,但目标是相同的。
这句话怎么理解?
“信条”组织每一位成员皆以夺取演算器(钚241及其他部件),阻止世界毁灭为第一要务,
罗伯特·帕丁森认为此时的小华盛顿如果知道的信息太多(包括未来的小华盛顿其实就是“信条”组织的创立者),反而会给执行任务带来干扰。
所以,大家看整部影片时不知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小华盛顿和罗伯特·帕丁森在一个同一个终极目标下(夺取钚241,拯救世界),自己都有各自的计划和算盘,别人知道的越少越好。
或许这也是干特工这一行的家常便饭吧(小华盛顿在一句台词中直接点到)。
2、小华盛顿的右胳膊逐渐出现伤口;
3、肯尼斯·布拉纳已获得钚241,毁灭世界的演算器所有部件已收集齐;
4、罗伯特·帕丁森说演算器由包括钚241在内的一共由9部分组成
演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让全世界逆向化,从而导致世界正反粒子碰撞,世界毁灭。
大家也可以回想下之前“快银”亚伦·泰勒-约翰逊手下的那位女副官曾提醒小华盛顿——
千万不能让逆向的自己和正向的自己直接接触,否则粉身碎骨。
至于演算器为什么由9部分组成,之后小华盛顿和印度奶奶的对话中会有解释,下文会说到。
5、解释“祖父悖论”
“祖父悖论”简单理解就是“我回到过去杀了祖父,那么我自己是不是也不会存在呢?”
这一点在片中小华盛顿也问了罗伯特·帕丁森——
如果未来人想毁灭现代人,那么他们不是也不会存在了吗?
这一点其实也是很多朋友有困惑的问题——
依然发生的已经发生,那么为什么未来人还是想着要改变过去呢?过去改变了,那他们不是也不会存在了么?
影片自己就告诉我们答案了——
罗伯特·帕丁森直接告诉小华盛顿:“未来那些掌权之人觉得即使杀了爷爷也没什么后果。”
小华盛顿又问:“那你觉得是这样么?”
罗伯特·帕丁森回答:“我不重要,关键是他们(未来人)觉得没后果,所以心甘情愿毁灭我们。”
总结一句话就是——
未来人觉得他们能改变过去(其实改变不了),未来人觉得他们能毁灭现在(其实也没能毁灭)而不影响自己。
未来人就是觉得自己能办到,就是觉得自己对。
所以作为观众你还纠结啥呢?……
那么接下来你可能还有疑问:
1、未来人和肯尼斯·布拉纳是什么关系呢?
我在中已经解释过了,之后小华盛顿和印度奶奶的对话还会再提一遍。
2、未来人为什么要毁灭现代人呢?
之后小华盛顿和印度奶奶的对话会解释清楚,下文会说。
第十六幕重回挪威奥斯陆
要想看懂这一幕,首先我们必须回忆起小华盛顿、罗伯特·帕丁森为什么要带高妹回去。
在里,小华盛顿第一次见到“快银”亚伦·泰勒-约翰逊的一段对话中,我已经为大家做了解析——
1、高妹中了一颗逆向子弹,伤口在不断扩大,在正常环境下活不过3小时
你可能有的疑问:为什么中了逆向子弹伤口会扩大?
答:在正常(正向)情况下,我们中了一个正常的子弹,身上会有严重的伤口,但只要不是致命伤,都会慢慢愈合。
而中了逆向子弹的话,由于子弹的属性是逆的,所以伤口不会正向愈合,反而会逆向扩大。
2、为了救高妹,当时小华盛顿想到的办法是——
所以只需要在逆向世界里呆上一星期就行了。
那么,他们三人要怎么回来呢?
这一点“快银”也直接在片中问了小华盛顿:“那你们打算怎么回来?”
小华盛顿的方法是,再找一台旋转门从逆向转回正向(正常)就行了。
那么旋转门在哪儿?
小华盛顿想到了一星期前挪威奥斯陆机场,“自由港”储藏室里的那台旋转门。
就是小华盛顿最初和“神秘人”搏斗那里。
当然我们也知道了,那位神秘人其实就是逆转后的小华盛顿自己。
正好能让高妹养一星期的伤。
那么我们回到故事情节。
搭载着三人所在集装箱的车并没有“倒”进仓库,所以小华盛顿和罗伯特·帕丁森必须趁着混乱把高妹推进旋转门。
出集装箱之前,小华盛顿和罗伯特·帕丁森戴好了面罩(为什么要戴面罩我在里已经解释过),
顺便帮躺着的高妹戴上了面罩。
罗伯特·帕丁森突然注意到小华盛顿右臂的伤口扩大了,在滴血。
伤口是怎么来的,我在上文中刚刚讲过——
出了集装箱,万物都是倒着走的。
二人把高妹推到储藏室门口,小华盛顿让罗伯特·帕丁森在门口等他的信号。
这里如何理解?
我认为是此时的小华盛顿和罗伯特·帕丁森都清楚曾经正向的自己在这个时候也都在储藏室,
为了避免打照面儿,小华盛顿必须先进去探探路。
确定能避免和正向的自己见面之后,再安安全全地进入旋转门逆转(成正向)。
毕竟如果真打照面的话,如果和正向的自己肌肤直接接触,就会粉身碎骨。
这也是二人从集装箱出来裹得严严实实的原因。
但没想到,此时逆向世界的飞机发动机发生了爆炸,冲击波直接把小华盛顿炸进了储藏室。
还记得影片的前半部分,以当时小华盛顿正向视角看的话,
那个“神秘人”(后来逆转的自己)是被飞机发动机爆炸吸出了储藏室的吗?
正、逆两个世界,互为正反。
一个是“被吸出”,一个是“被炸进”,只不过是视角不同。
再回到现在的剧情。
被炸进储藏室的小华盛顿被曾经正向的自己用枪抵住了头。
接着就像录像机“倒带”一样,自己和曾经那个正向的“自己”一直扭打回到了储藏室里的旋转门前。
这时小华盛顿看了一眼“检验窗”对面,也就是曾经正向的罗伯特·帕丁森所在的房间里,自己正倒着跑进旋转门。
此时小华盛顿知道他可以进行“逆转”了(从逆向转为正向)。
什么是“检验窗”,为什么是倒着进入旋转门,我在红蓝审问室部分已经解析过了。
小华盛顿转为正向,直接冲到了曾经的正向罗伯特·帕丁森面前。
我在中曾提醒大家注意一个很关键的细节——
我们最一开始看“挪威奥斯陆”这场戏时,两个“神秘人”好像是同时从旋转门里出来的,一个和小华盛顿扭打起来,一个被罗伯特·帕丁森追赶。
这个“神秘人”,如今我们知道了都是小华盛顿本人。
接着,重新逆转回正向的小华盛顿被曾经正向的罗伯特·帕丁森追赶。
曾经正向的罗伯特·帕丁森摘下了小华盛顿的面罩。
因为此时小华盛顿已经转回了正向,所以摘掉他的面罩已无所谓。
二人愣了一下,曾经正向的罗伯特·帕丁森放走了小华盛顿。
这里该如何理解?
1、进一步坐实了罗伯特·帕丁森其实是来自“未来”(片尾直接承认),他看到从旋转门跑出来的人竟然是小华盛顿后明白了一切;
2、放走小华盛顿后,他需要赶快提醒曾经那个正向的小华盛顿别杀死未来的自己,也千万别和未来的自己(逆向)有肌肤接触。
补充一点,千万别忘了如果此时按照曾经正向的小华盛顿的视角看的话,
这时的他正在和“神秘人”(未来逆向的自己)打斗呢,所以罗伯特·帕丁森要赶快跑过去提醒他。
也别忘了,那时罗伯特·帕丁森说的台词直接就是“Don'tdoit!(别杀了他)”。
镜头来到已完成逆转,回归正向的小华盛顿这边,他跑出储藏室给逆向的罗伯特·帕丁森发信号——
“Go!”(现在可以进去了!)
这里要注意一个细节,虽然小华盛顿已经完成了从逆向到正向的逆转,但此时罗伯特·帕丁森依然是逆向的。
所以从罗伯特·帕丁森的视角来看,小华盛顿是没有戴面罩,并且是倒着跑出储藏室并进入了另一个房间的,
并对他说了“Go!”
罗伯特·帕丁森带高妹来到旋转门前,从“检验窗”另一面也看到自己拉着高妹。
这说明二人可以逆转了。(检验窗的作用一定要牢记,我在都讲过)
二人完成从逆向到正向的逆转同时,小华盛顿戴上面罩(只是为了伪装自己)抢了一辆救护车。
小华盛顿把救护车停在储藏室门口,焦急等待着罗伯特·帕丁森和高妹出现。
罗伯特·帕丁森推着高妹从烟雾中走出来。
三人上救护车,任务完满完成。
救护车上小华盛顿问罗伯特·帕丁森:“那时的你明知道那个人(神秘人)是我,为什么你不告诉我?”
罗伯特·帕丁森祭出了“万能回答”(大意):“那时告诉你没有任何好处,谁知道告诉你的话你会做什么?”
发生的已经发生,无知是最好的武器。
第十七幕第三次见印度奶奶
这一部分我认为是整部《信条》电影最重要,信息量最大的部分。
小华盛顿与印度奶奶的这段长对话中,主要交代了以下几点信息——
2、人们都把这位女科学家看成是未来世界的“奥本海默”,奥本海默则是原子弹之父。
曾经的奥本海默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他在原子弹试爆成功后陷入了巨大的自责:“我从此成为了死神。”
3、女科学家发明演算器后自杀了,因为她不想被未来世界的当权者们胁迫。
演算器是干什么用的?
我在上文中已经提过,让全世界逆向化,从而导致世界正反粒子碰撞,世界毁灭。
4、自杀前,女科学家把演算器分成了9个部分,
9个核武器拥有国:美国、前苏联(现在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朝鲜。
5、肯尼斯·布拉纳的使命,就是在未来人的指引下,用毕生使命找到演算器的9个部分。
6、未来人为什么选择了·肯尼斯·布拉纳?
因为肯尼斯·布拉纳从小生活在苏联解体前后,
极度动荡的社会环境,导致了苏联解体前后几年是人类历史上核武器最不安全的时期,
同时他从小生长在荒无人烟的核污染地区:斯塔克12,从小从事核废料收集工作。
小华盛顿的台词直接解释:“天时地利他都占了。”
如此一来,《信条》的整个世界观就清晰了——
现代人不断破坏环境导致地球环境恶化,未来人苦不堪言,于是策划一场了“战争”,毁灭过去的“现代人”。
未来的当权者们策划使用演算器毁灭掉过去的世界。
但未来的这位女科学家深信“祖父悖论”,即如果毁灭掉过去的世界(现代),那么现在(未来)的人类将不复存在。
然而未来的当权者们深信即便毁掉过去,现在也不受影响,甚至变得变好。(上文中罗伯特·帕丁森的台词已为大家解析过)
女科学家自杀。
肯尼斯·布拉纳逐渐从一个收集核废料的小伙儿成长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军火商,
并且与9大核武器拥有国的情报部门都有密切的联系,目前已经收集了演算器的8个部件。
最后一个部件,就是钚241,即整部影片都在围绕这这个部件展开。
7、指使小华盛顿去爱沙尼亚塔林(公路追车戏)抢夺钚241,
以及之后钚241被肯尼斯·布拉纳夺走都在印度奶奶的算盘之中;
原因是印度奶奶希望通过钚241让演算器的其他部件现身。
因为只有肯尼斯·布拉纳拿到钚241后才会把其他8个部件都拿出来重组演算器。
到时候印度奶奶再想办法把整个演算器夺回来。
所以小华盛顿认为印度奶奶是利用了自己。
8、小华盛顿希望继续执行“拯救世界”的任务,并把高妹带上。
原因是小华盛顿认为只有高妹是唯一能接近肯尼斯·布拉纳的人。
因为此时正在逆向回斯塔克12路上的肯尼斯·布拉纳并不知道高妹的伤已经好了,他以为高妹死了,毕竟是他给了高妹一颗逆向子弹。
9、印度奶奶向小华盛顿坦白其实“信条”组织也拥有旋转门,可以进行逆转。
那么这样一来小华盛顿、罗伯特·帕丁森、快银、高妹他们可以再逆转回逆向,前往斯塔克12(高妹逆转到越南),阻止肯尼斯·布拉纳毁灭世界。
10、小华盛顿想让印度奶奶向自己保证,不会杀了高妹。
“信条”组织的“规矩”之一:所有知道钚241及演算器的人都必须死。
这一点“快银”也提到过很多次。
然而影片最后印度奶奶还是违背了与小华盛顿的承诺,想杀了高妹,小华盛顿不得不将印度奶奶杀死。
11、印度奶奶告诉小华盛顿“信条”组织不是在过去创建的,而是在未来。
同时映射影片结尾,小华盛顿其实就是那个创建“信条”组织的人。
第十八幕前往斯塔克12
这一幕的第一个镜头,“信条”整个部队和高妹搭乘的轮船是倒着开的,鸟也是倒着飞的,
他们将一起倒回至电影故事的起点(乌克兰事件和斯塔克12之战同一天发生)。
外面的小华盛顿戴着面罩做引体向上。
回到密闭的室内,小华盛顿摘下面罩。(密闭空间可以摘面罩,我在已经解析过)
小华盛顿、罗伯特·帕丁森、高妹三人之间进行了一次长对话,主要传达了以下几点信息——
1、肯尼斯·布拉纳在整部影片中一直戴的手环,链接着演算器的开关,
肯尼斯·布拉纳一死,心跳停止的信息就会触发演算器算法,世界毁灭。
2、高妹说肯尼斯·布拉纳其实是想自杀,让全世界一起陪葬。
因为肯尼斯·布拉纳从小就在斯塔克12收集核废料,现在已是癌症晚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那就干脆自我了断。
3、肯尼斯·布拉纳在越南和高妹闹崩之后,直接前往了乌克兰。
和开头乌克兰事件衔接上,我在中已经解析过
4、小华盛顿和罗伯特·帕丁森他们要做的,就是切断演算器与肯尼斯·布拉纳的联系,
这样世界就得救了。
第十九幕与高妹告别
这一幕有几个细节需要注意——
小华盛顿和快银将通过旋转门成为“正向部队”,即斯塔克12之战的“红队”
罗伯特·帕丁森不通过旋转门,继续保持逆向状态,成为“逆向部队”,即斯塔克12之战的“蓝队”
2、小华盛顿在通过旋转门“转回正向”之前,前往一个密闭的透明房间和高妹“告别”。
进了透明密闭房间后,还没“转回正向”的小华盛顿摘下面罩,高妹此时也是逆向的,但处在一个密闭空间内,所以也没戴面罩。
小华盛顿告诉高妹的这句话非常重要——
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
很多朋友一直问为什么逆转回越南的高妹不戴面罩,因为那会儿的高妹已经转为正向了。
第二十幕斯塔克12之战
这一幕我将分两个部分为大家复盘解读。
首先是高妹与肯尼斯·布拉纳部分。
这部分有一个重点,大家一定要理解——
此时的高妹和肯尼斯·布拉纳都是从未来逆转过来的,并且都是正向的。
“逆转公路追车后”,肯尼斯·布拉纳一直逆向回到了越南,并通过自己手上的旋转门转成了正向。
至于肯尼斯·布拉纳手上有多少旋转门,电影里没有直说,但回想看看挪威奥斯陆和爱沙尼亚塔林,对于他来说,想必手上一定还有不少。
至于高妹为什么是正向的,上文刚刚已经为大家解释过了。
高妹来到越南后,看到曾经的自己和儿子上了一艘快艇离开。
于此同时她还看到了一架直升飞机飞过。
那架直升飞机上坐着的,就是曾经的肯尼斯·布拉纳,
因为此时此刻他要赶往乌克兰(衔接影片开头,我在已经解析过)。
高妹重新登上游艇后,碰到了一位仆人。
仆人很惊讶,问高妹:“夫人您怎么又回来了?”
高妹说:“我想给他一个惊喜。”
此时高妹又用手指了一下游艇外,一架直升飞机刚好落在游艇上。
这架直升飞机上坐着的,则是从公路追车一直逆转到现在的肯尼斯·布拉纳!
因为他以为高妹已经被他的逆向子弹杀死了,
毕竟他不知道小华盛顿和罗伯特·帕丁森逆转回挪威奥斯陆把她救了。
这时肯尼斯·布拉纳才意识到不对劲,并和高妹说:“仆人告诉我你和儿子在一起。”
高妹打了个马虎眼:“你能分辨出那个是我就行。”
高妹与肯尼斯·布拉纳部分先到这里。
我们再来看小华盛顿、罗伯特·帕丁森、快银那里。
其实大家对这一幕比较难懂的点就是——
我想了一下,如果生硬地给大家解释,可能大家还是不懂,那么我就试着把这个任务拆解——
1、作为防守方,肯尼斯·布拉纳的目的是什么?
答:在洞穴里引爆炸药,将演算器埋在地底下,这样谁都拿不到演算器了,他可以直接选择自杀,让全世界陪葬。
2、作为进攻方,小华盛顿、罗伯特·帕丁森、快银的目的是什么?
答:确保让小华盛顿和快银成功进入洞穴,在爆炸前,切断演算器与肯尼斯·布拉纳之间的联系,
同时还要保证在切断联系之前,肯尼迪·布拉纳不能死,具体点来说,不能让高妹一时冲动杀死肯尼斯·布拉纳。
那么,大家可以再回想一下我在内容里为大家解析的“公路追车”事件——
我肯尼斯·布拉纳逆着走(等同于看监控),知道你小华盛顿把钚241放哪儿后,再通知正向的手下过去拿就完事儿了。
那么套用在斯塔克12之战上——
小华盛顿和快银的目标是进入洞穴,
那么在进入洞穴的过程中,一定会遭遇肯尼斯·布拉纳军队的顽强抵抗吧?
如果大家再把自己想成片中的肯尼斯·布拉纳,当你遇到一只彪悍的部队要进攻自己,你会怎么做?
我至少得在路上埋埋地雷,在大楼里安排几个机枪手,再建造几个据点吧?
那么站在“信条”部队的角度,我该怎么以最快的速度拔掉(或绕过)这些据点,让小华盛顿和快银进入洞穴呢?
这时候罗伯特·帕丁森的蓝色“逆向部队”就登场了。
因为我是逆着打的,所以我基本上就等于看着一场打完了的监控录像,
到时候把哪儿埋了地雷,哪栋楼里有枪手,哪栋楼是火力据点通通告诉小华盛顿和快银他们不就得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战前会议上,快银对所有红队队员说——
“他们(蓝队)的任务,就是扫清障碍,为我们开辟道路。这个战前会议,就是用他们的经验换来的。”
片中具体的表现在于——
1、红队(小华盛顿+快银)直升机降落的地点是山脊上,他们需要从山脊往洞穴打,
而蓝队(罗伯特·帕丁森)直升机降落的地点是在洞穴上方的爆炸处,
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当时的镜头是一个巨大的蘑菇云渐渐合拢了起来,蓝队需要从“山顶”往山脊打。
2、在战场上还有一个镜头,小华盛顿一抬头,看见一架直升飞机从头顶飞过,他当然不知道这架直升飞机是干什么的。
镜头转到罗伯特·帕丁森那里,他看到肯尼斯·布拉纳的小弟在洞口设置好炸药引信,倒着上了直升飞机,直升飞机倒着离开。
他一直按车喇叭,但还是晚了一步。
幸运的是,小华盛顿和快银并未受伤。
当然,肯尼斯·布拉纳也不傻,他也拥有正向和逆向两个队伍,正向队伍阻止小华盛顿和快银的进攻,逆向队伍阻止罗伯特·帕丁森获取情报。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红队和蓝队必须同时进攻,为对方部队开辟道路。
我认为具体的表现就是那栋被炸的楼。
因为只有两支部队同时炸掉那栋大楼,才能为对方的行军清除障碍。
说的再清楚点,红队清除掉楼里的逆向部队,蓝队清除掉楼里的正向部队,让那栋大楼对红、蓝方来说从始至终都是废墟。
那么,如何辨别对方部队是“逆向”的呢?
只要看着他倒着走,就给他一枪(一炮)呗!
小华盛顿和快银着陆后行军不久,看见一栋大楼里有一个敌人的火箭筒手,但他的炮弹是逆向回到炮管里的,
快银毫不犹豫直接下令:“轰了他!”
第二十一幕拯救世界&最后的告别
这一部分搞清楚以下细节即可——
1、高妹确实是情绪上头,在印度小哥给她发信号之前杀了肯尼斯·布拉纳。
但好在小华盛顿和快银切除了联系(可能当时他们自己也没意识到),化险为夷。
2、小华盛顿在洞穴里发现了罗伯特·帕丁森的尸体,他的背包上有一个橘红色的挂饰。
这里你可能有的疑问是:
一、罗伯特·帕丁森是怎么到这里的?
答:我的判断是,斯达克12之战后,罗伯特·帕丁森再次逆转回到了战场,为小华盛顿档了一枪,
此刻的罗伯特·帕丁森对于小华盛顿、快银、开枪小弟来说的逆向的,
所以我们在片中看到罗伯特·帕丁森是倒着站了起来——然后挡枪——然后倒着离开。
我的依据是,在罗伯特·帕丁森、小华盛顿、快银三人的对话中,小华盛顿问了罗伯特·帕丁森一句:“你还要回蓝队么?”
罗伯特·帕丁森回答:“回去。”
我想也正是罗伯特·帕丁森和快银搭乘直升机之后,踏上了最后的旅程。
二、洞穴的门不是一直锁着的么?那么罗伯特·帕丁森是如何进去的?
罗伯特·帕丁森、小华盛顿、快银三人最后的对话中,罗伯特·帕丁森直接点出了——
快银也接了一句话:“你是最好的锁匠。”
想必开一道锁对于罗伯特·帕丁森肯定也不是难事了。
另外,这部分内容我也认为是全片最感人的部分。
罗伯特·帕丁森在对话中说:“下面那个人也是我。”
所以我认为罗伯特·帕丁森是知道自己的命运的。
小华盛顿看到了罗伯特·帕丁森背包上的橘红色吊坠,也恍然大悟,想挽留住他,但罗伯特·帕丁森依然义无反顾——
“世界虽然得救了,但不能留下隐患。”
最后一幕救高妹
印度奶奶因为太恪守组织的规则:知道这件事(钚241和演算器)的人都必须死,而违背对小华盛顿的承诺去杀高妹。
最后被躲在汽车内的小华盛顿杀死。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信条》这部电影的完整复盘解析,一共分为上中下三篇,希望能帮助大家在二刷、三刷的时候看懂这部电影。
我也收到了很多朋友的留言,问诺兰拍这部电影究竟想表达什么?
我的观点是,如果从浅显的角度理解,诺兰想表达的东西有两点——
1、警示人们发生的已经发生,请好好珍惜当下;
2、向那些“无名英雄”致敬。
即片尾所说的:“我们是一群拯救世界的人,但却不能让世人知道真相,因为没人在乎未曾引爆的炸弹。”
这里可以注意一下,小华盛顿饰演的角色从头到尾都没露姓名,他饰演的角色就叫“主角(theProtagonist)”
我相信《信条》还会有很多的讨论空间,毕竟它对于我来说是近些年里非常难忘的观影经历,相信对于很多朋友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