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知对话丨“保险+期货”助力农户稳定增收的秘诀价格生猪

农者,天下之本也。过去,农业生产面临着如气候、病虫害、价格波动等诸多风险,农户和农业企业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来减少这些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损失。而如今,这类情况已经大有改观,农民一别过去“靠天吃饭、丰年卖不上价”的焦虑,生产种植更有信心了,扩大产业规模更有保障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保险+期货”这种模式是什么?相较于传统的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而言,它又有什么样的功能作用呢?

对于“期货”,简单来说,期是未来的意思,货是指货物。期货的核心功能,是对商品的未来价格风险进行管理。

“保险+期货”,则是指农业经营者向保险公司购买基于农产品期货价格的保险产品,然后保险公司与期货公司合作,将风险最终转移至期货市场的一种创新型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模式。“保险+期货”形成于2015年,目前在保障农民收入、服务农产品保供稳价、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险+期货”已经成为我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传统农险相比,“保险+期货”是对传统农险的创新。传统农险主要应对的是自然灾害、病虫害等风险,重点保障农产品的产量和生产成本等。在引入“期货”以后,也就是“农业保险+期货”组合以后,能够有效对农产品价格进行保险,从而融合发挥保险公司与期货公司的优势,提升金融服务“三农”的效果。

相对于农产品期货,“保险+期货”更易于被普通农户理解和接受。直接参与期货市场,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这对普通农户来说存在难度。而“保险+期货”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让农户仍旧是通过他们熟知的购买“农业保险”的方式,不直接参与期货市场,却能将风险转移至期货市场,成为期货风险管理的受益者。

对于农户来说,该怎样去有效地运用这一项风险管理工具呢?

目前,“保险+期货”从保险类别来分,可以分为价格险和收入险两类。

价格险主要保价格,即农户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约定收获季节如果农产品价格低于保险条款约定的目标价,保险公司将按约定的目标价向农户赔付差额。有期货品种对应的农产品,基本都开展有价格险。

收入险则既“保价格”,又“保产量”,也就是在收获季节,若农户的实际产值低于保险条款约定的目标产值从而导致收入减少,则保险公司向农户赔付收入差额。收入险主要应用于种植面积和单产比较好度量的规模化种植类品种,如棉花、油菜、玉米、大豆等农作物。

我们以生猪价格险为例,看一下“保险+期货”的基本过程。比如某养殖户有500头生猪,将在三个月后出栏,他担心出栏时生猪售价下跌影响收益,那么,养殖户可以向保险公司购买对应出栏数量的为期3个月的生猪“保险+期货”产品,在保险合同中约定生猪目标价格,比如19000元/吨,并支付相应的保险费。在三个月后,生猪价格假设下跌至18000元/吨,这份保单将会发生理赔,养殖户将获得1000元/吨的赔付,以补偿生猪价格下跌给养殖户造成的损失。

当前,加快建设和美乡村,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项重要议题。湖北作为农业大省,生猪、棉花、油菜等产量占全国比重较大。这项模式在湖北的开展情况怎么样?

2016年,“保险+期货”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湖北省“保险+期货”业务试点也逐步深化,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省“保险+期货”已经覆盖生猪、鸡蛋、饲料、棉花、油菜等多个农产品。围绕生猪、棉花、油菜等品种,湖北省在“保险+期货”业务模式上开展了大范围的深度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再看棉花品种,2022年,湖北省在省内7个产棉大县开展棉花“保险+期货”价格险试点,项目共惠及农户10万余户,覆盖种植面积37万亩,参保对象多、覆盖区域广、保障效果好,有效恢复和稳定棉花种植面积、重振内地棉花产业。之后,棉花期货价格保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省内其他产棉大县。2023年,在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支持下,内地首个棉花“保险+期货”收入险项目在湖北省公安县落地实施,效果良好。

在油菜品种上,湖北首批县域覆盖油菜期货价格保险项目,于2024年1季度起陆续落地。以沙洋油菜期货价格保险项目为例,项目覆盖当地近8.3万亩种植面积,为5400户油菜种植户提供了相对理想的价格保障水平,有效支持了沙洋当地油菜种植产业发展。

近年来,在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期货交易所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的踊跃参与,湖北省在运用“保险+期货”模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金融支农、金融惠农、金融强农基层实践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也将继续结合湖北实际,不断推动业务模式的优化与高质量发展。

THE END
1.平安产险“保险+期货”生猪价格保险项目落地新乡封丘县2024年保险生猪“保险+期货”项目理赔会近日举行,封丘县政府相关负责人及平安产险、民生银行、中信期货等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共同出席会议。 会上,平安产险新乡中支副总经理王英简要介绍了关于生猪“保险+期货”价格保险项目的基本情况:2024年8月,在中国民生银行的支持下,携手中信期货公司,共同推进封丘县生猪“保险+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10313225120279.html
2.“保险+期货”价格风险管理模式研究“保险+期货”是我国创新提出的农业领域的风险管理工具,自2016年以来连续8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近年来随着“保险+期货”模式的发展,推出了很多衍生模式,这些模式都能发挥价格保障的作用但又各有侧重,为了探究其中典型模式的运作机制、比较优势等内容,本文以“保险+期货”价格险这一基础模式为起点,从增加参与主体来提https://read.cnki.net/web/Dissertation/Article/-1023601165.nh.html
3.请问,保险加期货是什么模式?弘业王佳佳您好,所谓的“保险+期货”,其本质是价格指数保险,即农户向保险公司购买基于期货价格的价格或收入保险,保险公司再通过购买对应的场外期权等形式向期货公司转移风险,并由期货公司在期货市场上进行风险对冲。一旦农产品价格跌破或涨至约定的价格线,农户将可从保险公司获得理赔。“保险+期货”主要涉及三个主体:投保主体、https://licai.cofool.com/ask/vipqa_3511721_27000004.html
4.玉米“保险+期货”项目完成理赔,增强市场稳定性并促进农业风险管理近期,吉林公主岭实施的玉米“保险+期货”价格险项目成功完成了理赔,为当地贸易商的玉米库存提供了强有力的价格保障。该创新模式结合了保险与期货市场的优势,贸易商可向保险公司购买价格保险,保险公司再通过期货市场进行风险转移。当市场价格低于约定价格时,贸易商将获得补偿,这不仅有助于稳定贸易商的收入,也对整个玉米市https://qihuo.xlxlkj.com/alert/119968
5.保险加期货什么意思保险加期货什么意思? 通常情况下,保险加期货指的是农业经营者或企业为规避市场价格风险向保险公司购买期货价格保险产品,它是基于为农业经营者提供价格避险工具发展起来的。而相对于直接参与期货市场,保险产品不需要考虑保证金占用、强行平仓等期货规则,更易于农户的理解和接受。保险是一个汉语词语,英文是Insurance或insurahttps://www.shenlanbao.com/wenda/topics/319733
6.保险+期货:稳定收益,化解风险期货频道“保险+期货”模式通过保险公司开发价格保险产品,农民或企业购买保险稳定收益,期货公司转移和化解市场价格风险并获取利润。 快讯正文 【“保险+期货”运作基理大揭秘!】 保险公司依据期货公司市场上的农产品价格,研发农产品价格保险产品。 农民或农业企业购买该保险产品,以保障和稳定收益。 https://futures.hexun.com/2024-06-06/213090911.html
7.价格下跌也能赔!中华财险“保险+期货”为养殖户兜底为了帮助养殖户规避生产中的价格风险,中华财险联合期货公司推出了“保险+期货”项目:养殖户向保险公司购买生猪价格保险,当理赔结算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获得赔付,通过财政和期货公司的补贴,农户仅需承担四成保费。保险公司通过购买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的场外期权对冲价格风险,最终形成风险分散、各方受益的闭环。http://xiangyang.cjyun.org/p/552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