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碰撞试验系统构建与安全评估理论”研究进展

“列车碰撞试验系统构建与安全评估理论”研究进展

实验室项目组从理论分析、装置研建、试验技术、评估方法开展研究,解决了车辆、列车碰撞中3个关键问题:

(1)大吨位车辆实车碰撞试验装置研制:如何实现高精度、可重复的车辆碰撞驱动、制动、测试技术。

(2)列车多体等效缩模碰撞试验装置研制:如何实现缩模和实车之间的力/能量流路径与规律相似等效、长距离高精度测试技术。

(3)列车碰撞试验验证和评估方法:如何建立耐冲击列车的验证和评估标准。

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发了轨道车辆实车碰撞试验系统

针对轨道车辆体积大、质量大、碰撞面积大的特点,研发了集中央控制、驱动、制动、实车及大吨位台车、刚性墙和数据采集系统于一体的轨道车辆实车碰撞试验系统。该系统极大地缩短了试验线长度,全长仅88m,最大碰撞速度可达120km/h,列车发射速度精度达±0.1km/h,发射总动能达13MJ,最大碰撞质量达150T,末端刚性墙可承受高达2500T的碰撞力;系统可测试轨道车辆实车的碰撞力、塑性大变形过程和变形区域、各测点位移、变形速度、加速度和吸能量,是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轨道车辆实车碰撞试验系统。

轨道车辆实车碰撞试验系统整体方案

(1)研发了试验车-速度-气压-温度-湿度耦合气动发射可控技术。建立了试验车的耦合动力学模型,得到了发射控制参数的理论关系式,研发了储能式气动发射轨道车辆实车碰撞驱动系统,解决了驱动系统发射速度精确控制难题。

(2)建立了驱动车的短距自适应变液压力摩擦终止技术。研发了双滚筒和摩擦板结合的短距自适应变液压力摩擦无损终止系统,通过分段逐级控制液压力,实现大动能下短时短距离平稳制动,减速度平稳精度达±0.2g。

(3)提出“并联分流、支路合流”的撞击力测试技术。针对撞击峰值力超量程、测力失准问题,提出多传感器、分块组合式面板测力技术方案,研建了最大测力区域达3.6m×3.6m测力墙,实现了大吨位冲击响应的实时高精度测试。

2、研发了列车等效缩模碰撞试验系统

研建了国内唯一的弹塑变形分区、力流/能量流规律等效的列车缩模碰撞系统,可模拟最大比例1:7、最高速度100km/h、两列8编组列车的互撞、爬车、跳车等场景,得到了车辆间耦合互撞导致的穿透破坏、爬车、之字形脱轨等事故成因及演化规律,解决了列车碰撞试验位形姿态的科学认知难题。

列车等效缩模碰撞整体方案

(1)提出了力流/能量流等效的列车缩模碰撞方法。针对载人区中部弹变结构,采用相似理论,建立了与全尺寸车辆力流路径和能量耗散规律一致的小尺度模型;针对端部及连接装置的塑性大变形结构区,采用力学行为等效方法,建立等效缩模。精确建立影响爬车、跳车、脱轨等成因的边界条件,真实再现全尺寸列车碰撞及碰撞后演化规律。

(2)研发了自适应变速度跟踪拍摄及图像分析技术。研发了自适应变速度跟踪拍摄技术及装置,实现了列车运动区域的连续拍摄。建立了塑变区域序列图像的目标识别分析方法,采用变模板匹配技术追踪运动目标,快速锁定列车运行姿态;研发了测试系统与运动列车自适应的时空同步协调控制技术,实现运动列车塑变区域自动跟踪拍摄。研制了自适应变速跟踪相机和光源移动装置,研发了自动追踪塑变目标区域图像处理分析软件。

3、提出了列车碰撞安全评估技术

采用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准静态试验、试验车试验、车辆实车试验和碰撞等效缩模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部件、车辆、列车的全研究链碰撞安全评估方法,解决了列车碰撞安全体系化评估难题。

提出了端部结构吸能设计、乘员/车体耐撞性耦合评估、列车脱轨/爬车/倾覆等位形姿态演化的等效缩模试验与仿真评估技术,提出了无约束乘员响应阈值、车辆间变形限值等考评指标,可解耦获得列车碰撞位形单因素力学性能参数,创新制定了面向列车级的试验方法与标准,实现了列车碰撞安全的体系化评估。

4、成果影响与应用效果

成果全面推广应用:完成“复兴号”等高速列车耐撞性设计、试验及评估,在京沪等高速铁路运营。完成出口纽约、波士顿、洛杉矶、墨尔本等22个国外城市列车耐撞性设计、试验及评估,已在属地国运营。完成北京、香港、广州、天津、成都等城市轨道列车耐冲击吸能设计、试验及评估,已投入运营。

THE END
1.探究顶级豪车耐撞性能,碰撞测试背后的秘密与真相豪车没有碰撞成绩”的现象,其背后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顶级豪车在安全性宣传上并不需要特别强调,因为它们的品牌效应和消费者认知已经足够;二是非强制性的碰撞测试机构往往因为成本问题,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豪车进行碰撞测试,汽车碰撞测试是一个较为封闭的行业,外界对此了解不多,以我国为例,所有在华销售的车都https://flagshipmodel.vqaq.com/59DB14BbAb83.html
2.整车被动安全性能集成与开发汽车测试技术AERI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准材料数据库、基础零部件试验数据库、接头性能数据库等,能够为客户提供高精准的结构耐撞性能开发,规避后期模具涉变风险,减少验证试验轮次,节省样车,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AERI拥有近百款车型的结构耐撞性能开发经验,涵盖A0级小车至全尺寸SUV,车型配置覆盖燃油车、纯电动、混合动力、增程式https://www.auto-testing.net/news/show-103187.html
3.08安全性能最好的十款家用车作为以卓越安全性能为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沃尔沃是家用安全性最好的车排名中的常客,其中沃尔沃xc60的安全性为同价位最强,该车采用超高强度硼钢材质,这种材料坚固耐用,能有效吸收和分散碰撞力,而且配备了驾驶员正面气囊、膝部气囊、前排乘客正面气囊、前排侧气囊、前后排侧气帘以及全系标配沃尔沃标志性的City Safety城市主动https://www.maigoo.com/top/442149.html
4.实测!安全性最好的十大汽车:沃尔沃第一,比亚迪,哈弗上榜主动安全整体性能方面,拥有“铠甲级安全系统”的全新哈弗H6,从“乘员、行人、车辆”可以从三个维度形成了全方位的防护,在正面100%碰撞、正面40%碰撞和侧面碰撞试验中都表现出了很好的耐撞性,碰撞测试完成后,乘客舱内部保持完好,车内侧气帘和侧气囊全部正常开启,车内假人坐姿正常,车门可供正常开启,以碰撞测试总分为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13357811400131130
5.公认“最安全”的SUV这5款车耐撞结实凤凰网汽车公认“最安全”的SUV 这5款车耐撞结实 5、最安全紧凑型SUV-大众途观大众途观是一款上海大众生产的汽车,途观的出现,打破了德系车无国产SUV产品的尴尬局面,同时也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选择。提及德系车,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安全。安全已成为德系车的代名词。大众途观全系标配ESP车身稳定系统、EBD电子制动力分配https://auto.ifeng.com/quanmeiti/20180526/1184841.shtml
6.启飞汽车知识系统分享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升, 对汽车安全性能也随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汽车车身结构安全性能的相关要求, 提出了一种高强度钢材料匹配的部件材料优化设计方法, 并通过各种模型数据计算证实, 该方法在车身设计上, 可较好的实现对汽车正碰撞的耐撞性能的提升, 且能够促使车身结构轻量化。为此, 该方法是一种具有较http://www.91qifei.com/m/view.php?aid=1364
7.不了解这两点别说你很懂沃尔沃汽车的安全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在正面碰撞发生时,前部结构可以迅速的溃缩,起到吸收动能的作用,从而保证座舱的完整性。可见,沃尔沃汽车并非一味的追求强度,而是选择在合适的车身部位使用最合适的材料,以最大程度保证车内乘客的安全为第一考虑要素。 “软”“不耐撞”这样的字眼经常用来描述某车不结实,但实际上通过E-NCAP、C-https://auto.cri.cn/chinanews/20181213/677f65c5-3973-64c3-f511-e39c344cc8ef.html
8.汽车主被动安全工程师招聘招聘汽车主被动安全工程师人才尊敬的客户您好,猎聘安全中心发现您的帐号可能存在异常,为了保障您的账号及资源安全,请进行安全验证。 如有疑问请咨询客服:400-6212-266 咨询可能需要以下安全码, 您可以先复制至备忘录: 安全码:c0a1c0e8411e147e51c587bee4c1271b84909fef7b5b37e222f95bff6a85871a4bf25dc51dc87c830ec98340b32753a5350597c4c6https://m.liepin.com/career/4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