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群狼崛起,留给国际汽车品牌的日子不多了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崛起的过程,就如同打怪升级的游戏主角,学会一个又一个技能,击败一个又一个强敌,等级越来越高,实力越来越强大。

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如同新手村的小白,只能出口衣服、鞋子、玩具这些毫无技术含量、最粗浅的产品,西方认为中国人没有创新能力,永远无法对西方的科技优势构成挑战,西方控制利润丰厚的上游产业链,把最苦最累、利润最薄的下游扔给我们,在西方的规划中,中国将永远是西方的“低价劳动力”+“市场”,是西方赚钱的工具,这就是西方当初把中国引入全球产业链的动机,也是西方对中国的定位。

但中国没按西方写的剧本走,从最低端的来料加工起步,不断超车,从产业链最底层杀到了中上层,这是任何西方国家都预料不到的!

在中国产业发展史上有几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弯道超车的案例:

1、二十年前,以海尔、格力、美的、长虹、TCL为代表的国产家电产业的集体性崛起;

2、十年来,以小米、华为、一加、OPPO、VIVO为代表的国产手机的集体性崛起;

3、十年来,以和谐号、复兴号为代表的国产高铁的崛起;

4、十年来,以国家电网为代表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的崛起;

5、十年来,太阳能、风力发电、核能发电、水力发电等绿色能源产业的崛起;

6、五年来,电脑游戏、手机游戏和社交平台的集体性崛起;

......

在西方人眼皮子底下,在西方有意无意的忽视中,中国逐渐摆脱了西方“苦工”的地位,成长为可以和西方全球竞争的重量级对手。中国每一个产业的崛起,就意味着西方能获取高额利润的“蛋糕”被切走了一块!

今年以来,中国又一个产业显现出全面崛起的征兆,这就是电动汽车产业!本次上海汽车展,国产车的风头完全盖过了国际品牌,不仅是数量和设计,还有技术,尤其是以华为为代表的自动驾驶技术和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为代表的动力电池技术,已然有与西方正面对抗,甚至碾压他们的实力!据问卷调查显示,如果下一台车买电动汽车,69.74%的国人选择国产品牌!这是中国汽车业开放以来,天平第一次向国产倾斜!

汽车电动化和自动驾驶给中国汽车业弯道超车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中国动力电池世界第一

中日韩三国占据全球动力电池份额的90%以上,仅中国就占据全球60%以上的份额,其中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是世界最顶尖的动力电池公司,不仅是产量,技术也是最顶级的。中日韩凭借先发优势,已经完全掌控了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对欧美形成了全面压制。未来动力电池市场,将是中韩争霸局面,这次中国不再是技术追随者,而是引领者!而美国只能惊呼:我们已经被中国甩到爪哇国了!

二、中国电动汽车狼群

比亚迪、吉利、蔚来、小鹏、宏光、理想、极狐、塞力斯、拜腾、哪咤、极氪、岚图、恒驰、威马、零跑、极星、欧拉、云度......,中国现在到底有多少电动汽车品牌,很难说清,但是全球有一半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在中国。这次中国电动汽车,起点与世界同步,设计、技术、质量、品牌都丝毫不落下风!十年前,中国智能手机用狼群战术击败盘踞中国手机市场长达20年的一众国际品牌,现在,中国电动汽车的狼群已然集结完毕,狼嚎之声此起彼伏,国际汽车品牌是否感受到了杀气?留给他们的日子或许不多了!

三、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引领世界

智能化是汽车发展重要方向,其中自动驾驶是汽车智能化的核心。中国人工智能技术与美国并驾齐驱,在应用方面还领先美国。凭借人工智能技术优势,中国自动驾驶一直是世界引领者,其中百度和华为是全球自动驾驶天王级玩家,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全球性超级产业上成为引领者!这一次,中国不需要仰望美国技术!

四、完全自主的自动驾驶技术

自动驾驶核心技术分为软件和硬件两部分,软件部分中国是强项,硬件主要包括各种传感器、摄像头、雷达和主控芯片,中国具备100%国产化能力,近期华为发布的自动驾驶平台就是100%国产的。中国发展自动驾驶和智能电动汽车,必须走100%国产化道路,最好彻底摆脱美国供应链。目前智能汽车主控芯片有三家公司,美国的英伟达、高通和中国华为,国内公司应尽量避免使用美国芯片,以免未来受制于人。小米本次大张旗鼓造车,建议别再用高通芯片了,自己研发,做一回100%国产吧!

五、爱国主义兴起有利于国产品牌

近年来国内外环境突变,中国遭受前所未有的不公正待遇,爱国主义空前高涨,国人对民族品牌的接受程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近期特斯拉神话也因为连续不断的事故而不攻自破,这都为国产电动汽车的崛起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总之,这次国产电动汽车已经站上风口,没有理由不起飞,我认为,快则3年,慢则5年,中国电动汽车将踩着国际汽车品牌的尸体上位,成为全球顶级玩家。也许,未来的大众、通用、现代、丰田、日产等国际大牌就如同现在的三星手机,彻底败退出中国。我期待,汽车变天的时刻早日到来!

THE END
1.中国庭审公开网友情链接 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 中国裁判文书网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最高人民法院服务人民群众系统场景导航 关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邮编:100745 总机:010-67550114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23036号 http://tingshen.court.gov.cn/
2.智能电动车是不是中国高端品牌崛起的敲门砖汽车频道智能电动车是不是中国高端品牌崛起的敲门砖 有分析指出,中国80后、90后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的需求远比国外用户强烈。同时,由于结构简单、延迟低等原因,电动车更有利于实现整车智能化。因此,在电动化领域先行一步的中国自主品牌更应该抓住这一良机,向高端市场进军。图为在2020北京国际车展上展出的岚图5G智能座舱。http://auto.youth.cn/xw/202010/t20201022_12540192.htm
3.从燃油到电动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之路——探索环保出行的新篇章与从燃油到电动,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之路既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应对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挑战的必然选择。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市场环境的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迎接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为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s://www.lehuiche.com/80ef2679d4.html
4.关于中国国产汽车和合资汽车的发展历史我国汽车合资及集团兼并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发展自主品牌方面也有长足进展。一些国内品牌如蔚来、小鹏和理想汽车已经推出了高端电动车型,并计划进军国际市场。这些自主品牌的崛起使中国汽车产业更加多元化。 总的来说,中国的合资汽车和国产汽车市场都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及技术进步都将继续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向前https://blog.csdn.net/i042416/article/details/132861255
5.东风尤峥:勇立潮头奋力建设汽车强国为中国汽车崛起贡献东风力量2023年6月28日,以“中国汽车崛起的世界意义——纪念中国汽车工业七十年”为主题的2023金台汽车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相关部委、行业的负责同志,多家车企负责人,产业链重点企业以及相关行业人员围绕中国汽车品牌崛起的世界意义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探索中国汽车与全球汽车的合作共赢、协同共荣之道。 http://www.xinhuanet.com/auto/20230628/d3c122178c1f4ff5a0b201a5438dd7ac/c.html
6.都不看好电动车,中国却引进特斯拉,国产车崛起背后的中国智慧特别是进入2022年之后,中国汽车品牌更是备受全球关注,因为全球排名前二十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中国品牌就占据了10个位置。 其中,昔日高高在上的特斯拉也被中国品牌比亚迪超越。这背后透露出,中国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开始实现“弯道超车”! 其实谈到国产车崛起,或许有人会说为时过早,但从2018年至今,短短四个年头,整个汽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124946713378898439
7.麦肯锡:纯电动车主后悔购车比例增加,中国汽车市场“价格战”收效3月12日,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2024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指出当前中国车市消费升级需求明显,但价格竞赛收效甚微,超8成消费者表示价格战对自身购车决策未起到积极作用;全球市场来说,中国品牌正在加速崛起,但消费者对其尚未形成品牌忠诚度。 同时,由于纯电动汽车车主后悔购车的比重增加,中国消费者的新能源汽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3/14/c8689809.html
8.2024美国电动汽车品牌及热卖型号推荐(附补贴政策)美国热销电动进入1990年代后,以锂电池为代表的储能单元能量密度加速提升,解决了困扰电动汽车近1个世纪的续航难题,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兴电动汽车品牌崛起,传统燃油汽车厂商也在加速进行电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与此同时,电动汽车配套的充电桩、换电站、燃料电池配套,如加氢站等也在加速建设。在中国、美国,以及挪威、芬兰等欧洲国家,也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6368094
9.中国电动汽车国际市澈争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新闻—科学网另一方面,中国电动汽车在国际市场中面临本国品牌保护壁垒风险。随着中国电动汽车品牌逐步进入世界舞台,给欧盟国家带来竞争压力。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市场中不断深入,欧盟国家担心中国汽车的崛起是否将对其本国企业产业发展产生致命打击。 据相关报道,欧盟国家正在计划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反倾销调查,力图通过限制政策和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715.shtm
10.中国电动汽车渗透率达到53.37%,却不是全球第一!在中国市场,随着“金九银十”等传统销售旺季的到来,以及以旧换新政策、报废更新补贴等政策的持续发力,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迎来新的销售高潮。此外,随着自主品牌的不断崛起和海外市场的不断拓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电动汽车市场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无论是挪威这样的领跑者还是中国这样的追https://user.guancha.cn/wap/content?id=131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