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双积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时起,外资、国企、民营资本在内的各大车企已基本放弃了观望心态,转而大规模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战略、规划、产品等大幅度向新能源市场倾斜,推动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逐步攀升,市场竞争程度亦日趋激烈。
一、比亚迪:坚持两条腿走路,重点提升产品性能
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总体执行“7+4”发展战略,其中“7”代表城市公交、出租车、道路客运、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筑物流、环卫车、私家车7大常规领域;“4”代表仓储、矿山、机场、港口4大特殊领域,力争把道路交通领域所有用油的地方全部用电搞定。
图1比亚迪“7+4”战略布局
1、扩大产品覆盖面积、实现销量倍增。
比亚迪已经将2018年新能源车销量目标定为20万辆,相比2016年及今年的10万+将实现规模倍增,同时全球覆盖城市将由200+扩大到400+,并且继续捍卫全球销量第一、全球占有率第一、覆盖城市最广三大王位。
图22018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
2、纯电动由“磷酸铁锂+高续航”向“三元+全面布局”转型。
表1比亚迪纯电动车型布局及规划
属性
名称
车型
级别
工况法续航里程(km)
电池类型
计划
F0?
轿车
微型
150-200
?
暂缺
/
小型
上市
e5
紧凑型
305
磷酸铁锂
新e5
400
镍钴锰三元
秦EV
300
秦EV二代
中型及以上
元
SUV
宋EV300
270
e6
腾势400
MPV
352
宋MAX纯电
270-300?
新e6
450
其中新款e5、秦EV二代、新款e6均是由老款升级而来,新款e5和秦EV二代的电池类型将由磷酸铁锂电池切换为镍钴锰三元电池(已进入第14批免征购置税目录),新款e6则仍将续用磷酸铁锂电池(保持和腾势同平台)。
3、插混领域不断探索“542”产品性能极限。
表2比亚迪插混车型布局及规划
纯电
里程
(km)
电池
类型
电机功率(kw)
综合油耗
(L/100km)
(s)
小型及以下
秦80
80
三元锂
110
1.4
5.9
秦100
100
1.2
汉
轿跑
460
2.7
元DM
85
1.3
4.9
220
4.98
唐80
中型
2
唐100
1.8
唐二代
3.9
明
中大型
宋MAX
在产业链上游,比亚迪将加快在青海碳酸锂矿附近的电池厂建设,并将于2018-2019年左右建成投产,年产能预计达到10GWh,建成后将对整车成本控制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比亚迪在电池隔膜、电机、电机控制器方面的生产力度也在不断加强。
在产业链下游,2018年比亚迪将新增3万个充电配套设施,力图提供更佳体验感的充电服务,同时也提前布局和控制后市场利润增长点。
5、电池供应链加快调整和切换,为新能源战略误判买单。
比亚迪此前有惠州、坑梓两个电池工厂,其中惠州每年有2GWh的产能;坑梓一期已投产8GWh的产能,二期规划为6GWh,目前已达成了4GWh产能。产能的扩张也是为了降成本,目前比亚迪的三元锂电池成本已降至1400-1500元人民币/kWh。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比亚迪的插混乘用车已基本确定全部切换三元锂电池,纯电动也逐步开始了切换计划,以满足未来的政策法规和产品性能需求。而由于此前比亚迪主导磷酸铁锂技术路线,即便惠州和坑梓工厂具有柔性生产能力,但生产设备的清洁换装、生产计划调整、产品开发及验证、品牌宣传及销售策略等仍将受到不小影响。
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仍要归咎于比亚迪此前的战略误判,虽然此前的磷酸铁锂在商用车领域赚得盆满钵满,但纯电驱动、私人领域为主、产品性能指标升级的趋势却被忽视,所以才有今日的买单。
二、吉利:前期布局较为单一,全新平台发力是重点
1、纯电动单腿走路,PMA平台前景看好
表3吉利纯电动车型布局及规划
康迪K17S
151
康迪K27
155
知豆D2
255
210
帝豪EV300
帝豪EV400
远景EVmini
领克
吉利?
400-500
500-600
2、插混SUV及MPV即将登场,实现三箭齐发
表4吉利插混车型布局及规划
帝豪PHEV
61
114
1.5
9.9
DNL-5
帝豪GS插混
吉利很早就在甲醇燃料上做出了布局,目前还在山西、贵阳等地投放了少数产品;在HEV方面吉利也始终对携手的科力远予以信任,而科力远开发的CHS系统也是国内极少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动系统,吉利的想法是通过科力远实现平台共享和产业化;燃料电池方面,吉利在2015年收购了CRI,铺路甲醇燃料电池技术路线;而金属燃料电池是吉利押宝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关键领域,其高达350Wh/kg的比能量密度为吉利所看重,认为是可抗衡固态电池、颠覆三元电池的利器。
1、毫不动摇执行纯电驱动路线,擅长非对称作战
具有明显补强作用的产品当属ET400,这款SUV综合工况续航里程或达到400km,据北汽官方介绍,ET400采用了最新版本e-MotionDrive超级电驱技术,能有效节约电耗,但具体效果尚待观察。
表5北汽纯电动车型布局及规划
EC180
156
EC200
162
ArcforceLITE
170
EV150
150
EV160
EV300
EU220
220(换电出租车特供)
EU260
260
EU400
360
EH300
EH400
跑车
300+
EX260
250
ET400
从北汽的产品布局来看,其非常擅长“非对称作战”,如抓住时机推出EC系列冲量、在特定领域推出换电模式、ARCFOX主打个性定制等,所以在前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成绩属于过去,紧凑型纯电动市场还必须重点提升EU400的占有率,否则风险很大。
2、插混并不受宠,交由BJ品牌试水
北汽唯一提上计划的插混车型是在2017上海车展上展出的BJ80PHEV,这款车在BJ80燃油版上开发而来,保留原车四驱架构和动力及传动机构,新增两台75kW轮毂电机能提供最大2500Nm扭矩。
表6北汽插混车型布局及规划
BJ80PHEV
8.2
毫无疑问,这样的玩票性质意义不大,1-11月BJ80的销量仅4700台,本身就是一个小众市场,量产插混版本的成本太大,估计很难进入SOP。
四、众泰:微型化程度过重,极易遭受政策打压
1、调整一贯的微型化方针,谋求纯电动车型升级
众泰本身也了解这一点,所以计划推出Z560EV(Z500EV升级版)及SR-7的电动版,以实现产品线扩张,但根据目前发布的信息来看,众泰这两款车的续航里程很难超过300公里,无法与竞品抗衡。再加上插混的缺失,众泰新能源道路可以说用崎岖二字形容并不为过。
表7众泰纯电动车型布局及规划
三元
E200
155/165
云100plus
Z500EV
200/255
Z560EV
中大型及以上
紧凑型及以下
SR-7EV
200+
表8众泰插混车型布局及规划
SR9
2.4
5+
五、奇瑞:在技术优势上仍需加强产品多元化
2015年奇瑞发展新能源战略,计划到2020年实现产销20万辆,产品线将覆盖所有系列乘用车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与纯电动车。具体到产品开发路线上,奇瑞将通过基于燃油版车型电动化开发和设计专属新能源汽车平台两条腿走路,并且格外重视轻量化。
1、纯电动:技术先进但产品谱系需加快完善
表9奇瑞纯电动车型布局及规划
eQ
eQ1
艾瑞泽5e
351
瑞虎3xe
260/351
瑞虎7e
350
开瑞K50EV
256
表10奇瑞插混车型布局及规划
停售
艾瑞泽7e
50
25
1.9
10.9
瑞虎7PHEV
六、江淮:醉心纯电动,四大平台同步发力
此前江淮曾发布“IEV+”战略,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总产销量将占江淮汽车总产销量的30%以上的发展目标。虽然江淮早在2011年就已经搞过增程型插电式混合动力,但未来其新能源产品仍将由纯电动构成。
具体来看,江淮未来将形成经济型(iEV4、iEV6E)、舒适型(iEV7)、高性能型(iEV7S、iEV7T)、高端型(iEV8)四大平台,覆盖5-30万元市场。
表11江淮纯电动车型布局及规划
iEV6E
156/170
iEV4
166/170/180
iEV7
180
iEV7C
320
iEV7S
280
iEV7T
320/400
iEV8
但江淮最大的布局问题在于缺乏一款紧凑型轿车,应该尽快基于和悦平台打造,但很遗憾的是,从目前江淮官方透露的信息来看,尚无此车型的开发计划。
七、上汽:紧盯重点市场,纯电插混齐发力攻克20万辆目标
根据上汽发布的战略规划显示,2020年上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要达到20万辆,多款纯电动和插混车型将上市。
1、纯电动:重点出击、前景看好
表12上汽纯电动车型布局及规划
荣威e50
荣威Ei5
251
名爵ZS
荣威ERX5
上汽发布的插混数量较多,分别有3款紧凑型轿车、1款中型轿车、1款紧凑型SUV,全部是瞄准紧凑型市场在发力。这表明上汽方面研判,未来几年插混最适宜的生存空间在紧凑型上,而非中大型SUV。
表13上汽插混车型布局及规划
名爵6PHEV
53
60
67
1.6
9.5
7.9
56
1.7
8.5
7.8
值得注意的是,上汽还在燃料电池方面做了铺垫,但短期内很难拿出SOP产品,未来进展需进一步观望。
八、长安:追求最实惠、最精干的打法
在2017中国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展览会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成果展览会上,长安汽车公布了其全新的新能源战略-“香格里拉计划”,规划未来推出纯电动产品21款,插电式混动产品12款。
1、纯电动:不求贵的但求对的
表14长安纯电动车型布局及规划
180/210
逸动EV300
中型级以上
CS15EV
紧凑型及以上
欧力威
252
表15长安插混车型布局及规划
逸动
8
CS75
140
九、总结
1、仅从产品布局来看,未来几年能更好适应环境变化的车企是比亚迪、吉利、上汽、长安,四家车企在重点产品上基本都有落子,抗击打能力更强。
2、北汽、众泰、奇瑞、江淮四家车企存在的问题是要么产品线过于单一,要么是漏掉了关键车型,未来的发展存在一定风险。
3、奇瑞的技术实力并不差,但产品规划存在明显的问题,应予以重点调整。
4、最后再强调一遍,未来几年纯电动得紧凑型轿车者得天下,插混得紧凑型SUV者得天下。
——智电汽车
作者:智电汽车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
司机向左乘客向右:美团、易到、摩拜能否靠补贴大战撬动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