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车[壹]独辀车

◎中国具有悠久的制器造物历史,奚仲作车、胡曹作衣、有巢氏作巢居等都是中国经典造物文化的体现。传统器物是承载人类意图及饱含人类智慧的“人工物”,兼具实际功用和文化符码的双重属性。传统器物的形制、结构、材料、工艺、装饰等不仅体现了先民造物的科学技术水平,还蕴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和设计思想,对古代器物的研究是现代设计学人探索传统设计文脉的有效途径。今天我们来说说我国古代的车。

在我国古代,陆路交通以车马为主,马车起初只有独辀。辀,辕也。为曲木,一端为方形,置于轴中央,从车底伸出,渐渐隆起,又渐成圆木。用于大车上的称辕,用于兵车、田车、乘车上的称辀。

据史料证实,最早出现的车舆是独辀车,战国时才出现双辕。一直到西汉中期,独辀车还是车马的主要形式,仍然常见。

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独辀车保持了先秦样式,只是功能更加合理,安装了车轼、伞盖、伏兔等具有礼教和实用功能的部件,使之更为华丽与精致。直到西汉后期,才逐渐为双辕车所取代。

独辀车至少需驾两匹马,双辕车却可以驾一匹马;独辀车采用轭靷式系驾法,双辕车则采用胸带式系驾法;独辀车以立乘为主,双辕车则以坐乘为主。两者相较,可知双辕车更为先进。不过先秦文献中提到的战车和贵族出行之车,大抵皆为独辀马车。所以我国上古时代的车型,应以独辀马车为代表。

[yú]

车箱又名舆,是马车的荷载部分。商与西周的车,车箱分大、小两种。

◎小型车箱的车,这种车只能容乘员两名(图1-1)。

如安阳大司空村175号墓出土的商车,箱广94、进深75厘米;长安张家坡1号车马坑中的西周车,箱广107、进深86厘米。

◎大型车箱的车,能容乘员三名,有时可增至四名(图1-2)。记载中则称之为“驷乘”。车箱平面皆为横方形,进深较浅,即所谓“俴收”。先秦时只有作为普通运输工具的牛车的车箱才比较深,平面接近正方形。

如北京琉璃河西周车马坑出土车,箱广150、进深90厘米;山东胶县西庵西周车,箱广164、进深97厘米。

图1商、周时代的小型车箱与大型车箱

1、小型车箱(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商代车马坑出土)

2、大型车箱(山东胶县西庵西周车马坑出土)

秦皇陵出土车舆前视图

秦皇陵出土车舆后视图

[zhěn]

车箱底部的边框名轸。即车舆的底座和架子,由四根方木组成,有点类似现在的床架。古人会用皮条等编织成网状绷在轸上,仿佛绷床,上面再放置垫子一类。不但舒适,还能缓震,减轻车载疾驶或磕碰时造成的颠簸(图2)。

如河南安阳小屯商代墓所出之车在轸上饰以单个的龙形铜片;如陕西宝鸡茹家庄出土的西周车,在轸上包以外侧有夔龙纹的长铜片。铜片原有八件,组成了一个圆角的横长方形,将车箱平面的轮廓清楚地反映了出来。

图2轸饰(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车马坑出土)

图2车舆底部(秦皇陵车舆)仰视图、剖视图

[líng]

车箱周围有栏杆,名车軨。勇力之士往往从这里一跃而上;王者登车时要踏着乘石;妇女则踏几。河南淮阳马鞍冢战国车马坑出土的车有在軨上装铜甲札的,这种车应即《周礼》所称的“苹车”。一般车上不装此物。軨在车后部留出缺口,以便上下。登上车站稳以后,应握住盖杠上部的绳套,即所谓“升车:必正立,执绥”。但据《礼记·曲礼》说:“妇人不立乘。”因此她们多乘辎、軿、輂车或带棚的牛车,这类车有衣蔽,可以坐卧于其中。

[jiào]

防止倾斜的扶手,名较。

较是古代车舆上的部件之一,亦是车舆上最豪华优美的青铜装饰,是车主人高贵身份和显赫地位的重要标志。同时,在立乘的车上,为了防止乘车时倾侧,于左右两旁的车軨即輢上各安装的部件。但目前已发现的商代车上并未装有较,三面车軨的高度是平齐的。主要形制有:

◎曲钩式(图3-1),该式金较状如曲钩,像人之垂耳,是西周金较的典型形式。

如河南浚县辛村西周车马坑中才出土铜较,状如曲钩,一端有銎,可以插在輢柱上。其顶部折而平直,以便用手扶持。始皇陵2号兵马俑坑出土的铜较,垂直部分较长,插入车轸并用铜钉固定,其上端折成直角(图3∶3),与西周铜较的式样区别不大。河北满城1号西汉墓所出用金银错出云雷纹的铜较,作两端垂直折下的冂字形(图3∶4)。甘肃武威磨嘴子48号西汉晚期墓出土的木车模型,在两輢上也装有铜较(图3∶5),它虽然是一辆坐乘的双辕车,却把輢和较的关系表现得很清楚。

图3较

1、春秋铜较(河南浚县出土)2、战国铜较(河南淮阳出土)3、秦代铜较(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4、汉代错金铜较(河北满城出土)5、在车輢上装较的木车模型(甘肃武威出土)◎金釭式(图4-1),该式金较一套四件,由大小相同,两两相对的较首、较尾组成,它位于车舆两侧,是两侧车厢的边缘装饰(在考古学上,一般把这种带锯齿的筒形铜器称为金釭)。◎交龙式(图4-2),该式金较断面呈喇叭口状,系套合在车厢表面边缘上的青铜饰件。它环绕车舆的左、后、右三面,构成二龙交错的形式,故而称为交龙式。

图4较1、湖南出土的金釭式金较安装示意图2、淮阴高庄战国墓的交龙式金较安装示意图(A.俯视图B.后视图C.侧视图)

[shì]

车箱前部栏杆顶端的横木,名轼。

轼与輢均属于軨。横杆,便于人驾车中倚靠或扶握,以保持平衡。商车上的轼起初和輢一样,与车軨其他部分保持平齐。后来则将轼装在车箱中部偏前处,这种作法为西周和东周车所承袭(图4)。在车上行礼时须伏轼。

《尚书·武成》记武王克商后,曾“式商容闾”。伪孔传:“商容贤人,纣所贬退,式其闾巷以礼贤。”孔疏:“男子立乘,有所敬则俯而凭式,遂以式为敬名。”

在战车上,还可以登轼瞭望敌情。《左传·庄公十年》记齐鲁之战,曹刿“登轼而望之”,看到齐师“旗靡”,知其已呈颓势,遂逐之。《吕氏春秋·仲冬纪·忠廉篇》说吴王称其臣要离“上车则不能登轼”,认为他不符合对武士之体能的要求。可见这时轼已是独辀车上重要的部件。双辕车则将车軨向后斜接在上述横轼上,同时随着乘车姿势的改变,坐乘时可将膝部纳入车轼底下,乘者倚在轼上,比立乘时更为舒适些。

图4箱中部装轼的车

1、西周车(陕西长安出土)

2、战国车(河南辉县出土)

[yǐ]

輢,车箱两旁人可以倚靠的木板,和轼都算是车軨的一部分。

车軨由立柱支撑,立柱的下端出榫,装在车轸上。轸间的木梁名桄[3]。独辀的立乘之车多在桄上铺板,名阴板。不但商、西周时的车如此,直到陕县上村岭出土的春秋车,发掘时还看到其阴板腐朽后的板灰。在双辕车上,由于坐乘的需要,发展了用革带编箱底的作法。

湖南长沙西汉晚期墓所出木车模型的箱底用涂漆的革带交叉编成,始皇陵2号铜车前舆底部则铸出代表革编的花纹(图5),应即汉代所谓之轖[sè]或革轖[4]。这种结构较木板柔软,适于坐乘。但无论箱底装木板还是编革带,上面都还要铺编织的车席。多有文献记载,如《诗·秦风·小戎》和《释名·释车》中则提到用虎皮作的文茵。始皇陵铜车的车箱中有带花纹的铜茵,似代表用丝织物作的车茵。汉代时也有用锦缝制的,锦茵不便践踏,所以它是供坐乘用的坐垫。

图5革纹(始皇陵2号铜车前舆底部仰视)

[gài]

盖,又称“华蚤”或“华爪”,为天子车盖四周所附的金花。为了避雨遮阳,车箱上设车盖。

《独断》卷下:“凡乘舆车,皆羽盖金华爪,黄屋左纛。”

商车上尚未见此物。已知最早的车盖见于北京琉璃河西周车马坑,呈圆形,径1.5米。因为此坑中的车是拆开埋放的,相对位置已经变动,故盖的结构不太清楚。在山东莒南大店、湖南长沙浏城桥等地发现的春秋车盖,则已制作得相当考究了。

盖一般为伞形,其柄名杠。柄的顶端膨大,名部,也叫保斗或盖斗。环斗凿出榫眼以装轑即盖弓(图6)。盖弓中部和尾部常有小孔,以备穿绳将各条盖弓牵连起来。其上再蒙覆盖布或帷。

图6盖斗与盖弓

1、春秋(山东莒南出土)

2、战国(河南信阳出土)

按照《考工记》和《大戴礼记·保傅篇》的说法,盖弓应有二十八根,以象征二十八宿。实际出土的却与此说略有差异(如北京琉璃河所出西周车盖装盖弓二十六根,与二十八根之数接近。),而春秋、战国车盖上的盖弓却要少得多(如莒南大店所出者装十四根,长沙浏城桥所出者装二十根。湖北江陵藤店和天星观等地战国楚墓所出的车盖,也都装二十根盖弓。西汉车如长沙所出模型装十四根,武威所出模型装十六根,湖北光化所出实物装十九根。),只河北满城2号西汉墓中的3号车应装盖弓二十八根(根据残存盖弓帽的数字推知),《考工记》等书的说法或系据此类车盖以与天象相牵合。

《考工记通》中记载的车盖

秦皇陵二号铜车马的盖(车篷)

[gàigōngmào]

盖弓末端装铜蚤即盖弓帽。

蚤是爪的意思。在盖弓帽上突出一个棘爪,用它钩住盖帷的缯[zēng]帛以把它撑开。莒南春秋墓和河北邯郸赵王陵战国墓出土的盖弓帽上均附有双连环(图7∶1),其中一个环挂在盖弓帽的棘爪上,另一个则应固定于盖帷的边缘。但出土的多数盖弓帽均不附环,它们或如武威木车模型的装置方法,在盖帷边缘裹竹圈,棘爪直接钩住竹圈以张盖。

春秋时的盖弓帽造型朴素,或为素面,或饰简单花纹。邯郸赵王陵出土的战国盖弓帽则有作兽首形的。特别是辉县固围村1号墓出土的银质兽首形盖弓帽,用额上的独角充棘爪,构思很巧妙(图7∶3);战国时,尽管盖弓帽的式样不一,但顶端皆呈圆形或多角形(图7∶4~7);至汉代,盖弓帽的造型又有所发展。汉代盖弓帽的顶端则常呈花朵形,名华蚤。其中花朵的方向与帽銎的方向一致的,名直茎华蚤(图7∶8);花朵自盖弓帽中部向上昂起的,名曲茎华蚤(图7∶10)。曲阜九龙山西汉墓出土的鎏金华蚤,前端有龙头,龙口含花朵,花朵中复有一人面,造型更为繁复(图7∶9)。

图7盖弓帽

2~4、战国(河南辉县出土)

5、战国(河南洛阳中州路出土)

6、7、西汉(河北满城出土)

8、西汉(广州出土)

9、西汉(山东曲阜九龙山出土)

10、西汉(长沙出土)

[pìní]

车盖不是完全固定在车上的。首先,就礼仪方面而言:当王下车时,陪乘的道右则将车盖取下,步行从王。在为王举行葬礼时,更须“执盖从车”。其次,就实际应用方面而言:刮大风的时候要解盖;再者,战车也不建车盖。因为张盖后空气阻力大,影响车速,妨碍战斗。如以有盖之车赴兵事,则去其盖。因此,车盖应能够装卸。

而为了做到这一点,车杠乃分为好几节,当中用铜箍连接起来。在长沙浏城桥春秋墓出土的车杠上已发现这种铜箍,套在距盖斗22.5厘米处,可是铜箍底下的车杠已残去一段,所以并不知道原来分成几节。辉县固围村1号战国墓墓道中的一辆车上,出土两副连接盖杠的铜箍,均错金银。洛阳中州路战国车马坑中所出之车,也有形制与前者极相近的两副铜箍,均错银。从而证明其车杠应分成三节。江陵藤店1号和天星观1号战国墓出土的车杠也正是如此,只不过藤店车杠的接合处未装铜箍。在汉代的车上,车杠一般分成两节,上节名达常,与盖斗相连,下节名桯,植于车箱上。连接两节的铜箍呈竹节形,名[pì]輗[5]。汉代很重视这个部件,有用金银嵌错出云气禽兽纹并镶以绿松石(图8)。

图8盖杠与輗

1、分成三节的盖杠(江陵藤店出土)

2、两段(共四件)一组的輗(辉县出土)

3、两段(共四件)一组的輗(洛阳中州路出土)

4、两件一组的輗(满城出土)

5、直筒形(广州出土)

伏兔

[fútù]

车箱底下,在两侧的轸与轴相接处,有垫木,名伏兔。它是安装在车轴与车與之间的小木块(木车为木块,铜车位铜块),上部分平整处接触车與底层,而下部分的凹槽处扣在车轴之上。不仅如此,由于伏兔的产生,同时还产生了“当兔”的概念,即两个伏兔之间的车辕。它们都是古代马车的减震装置,换句话说,这是古人发明的独特“避震器”。此物最初见于西周,商车上尚未发现。西周的伏兔作屐形或长方形盖板的套管,套在轴上,用楔予以固定,它的作用是使轸与轴能接合得更加稳定。

秦皇陵一号铜车伏兔示意图

伏兔的外侧有铜笠毂。并可以将伏兔的一端插在套管内,使二者组合在一起(图9∶1)。其盖板的方向朝外,覆盖在轮内侧的毂上。

《左传·宣公四年》说:“(伯棼)又射,汏辀,以贯笠毂。”孔疏:“服虔云:‘笠毂、毂之盖如笠,所以蔽毂上,以御矢也。’一曰:‘车毂上铁也。'”此物正为“毂之盖”。

笠毂

[lìgǔ]

在西周时期的车子上可见有一种铜轴饰,出土时位于车舆和毂之间的轴上,左右各一件。考古报告中多称为“笠毂”或“轴饰”,商和西周时的驷马车车轴较长,但车箱并不太大,所以在轸、毂之间常裸露出一段车轴。虽然不是它的原名,但笠毂却为稳定伏兔、保护和装饰车毂,并避免泥土沉积于舆、毂之间的轴上等用途。

目前已知出土的商周时期的车,在轸、毂之间的间距大概为40~50厘米,最小也有约25厘米的距离,笠毂就可以用来遮掩这段外露的车轴。但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和洛阳老城西周车马坑中所出的笠毂,套管变成覆瓦状,只能附在轴上,不能加楔。山西临猗程村1065号春秋车马坑中所出之车,其笠毂为圆角长方形木板,装于伏兔上,外端探出,覆盖车毂(图9∶2)。伯棼的箭所贯之笠毂可能即属此类。它仅为厚1厘米的薄板,故不难被箭射穿。战国时,如辉县固围村1号墓与洛阳中州路车马坑所出者,则皆为椭圆形铜片,一端且有插头,以便插入伏兔,再用钉固定。汉车由于多驾一马,车轴减短,轸、毂互相靠近,笠毂的体积也相应缩小,但其形制仍与战国时相近,惟多饰以兽面。河北满城西汉墓所出者,还有错金银、鎏金并镶嵌玛瑙、绿松石的(图10)。

THE END
1.汽车油耗排行榜,油耗最低的汽车–车主之家微型车 小型车 紧凑型车 中型车 中大型车 MPV SUV 大型车 跑车 轻客 按价格区间 按车身类别 按排量排行 按车型级别油耗排行榜 微型车排行榜 TOP10 车型油耗 1比亚迪e1 4.90L 2欧拉黑猫 5.00L 3奇瑞QQ 5.25L 4花仙子 5.60L 5大众up! 6.27L 6奇瑞eQ 6.33L 7smart fortwo 6.88L 8海马爱尚 7.03L 9悦悦https://top.16888.com/youhao.html
2.什么是大型出租车,什么是中型和小型出租车?大型出租车:就是租赁公司的大客车,就像我们平时坐的公交车。中型出租车:就是像机场的那种GL8,也可作为出租车。小型出租车:一般都是四个座位的,像的士,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出租车类型,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28868263.html
3.小型汽车十大品牌排行榜英国劳斯莱斯(RollsRoyce)汽车有限公司,始创于1904年英国,世界著名奢华汽车品牌,以汽车生产为主/飞机发动机制造为辅的大型企业。 品牌招商京东旗舰店天猫旗舰店 查看品牌 7 本田Honda 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始于1948年日本,大型摩托车和汽车生产商,以生产自行车助力发动机起步,汽车安全系统https://www.chinapp.com/paihang/xiaoxingqiche
4.成都20日正式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不受尾号限行限制绿底黑字大型小型车区分 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分为小型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和大型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的外廓尺寸为480mm×140mm,其中小型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为渐变绿色,大型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为黄绿双拼色。 增设专用标志 新能源汽车号牌增加专用标志,位于号牌车籍地编号与车辆编号之间。标志整体以绿色为https://www.sc.gov.cn/10462/12771/2017/11/20/10438591.shtml
5.机动车的法律定义是什么?导读:机动车是指采用动力驱动装置上路行驶,供人员乘坐的轮式车辆。机动车包括大型汽车,小型汽车,专用汽车,特种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电瓶车,三轮摩托,两轮摩托,轻便摩托,盘式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全挂车和半挂车等。 机动车的法律定义是什么? 一、机动车的法律定义是什么? https://www.64365.com/zs/142264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