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发布后,包括德意志银行、花旗、美银、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中银国际、CICC等多家投行均给予蔚来“买入”或“增持”评级。
德意志银行称,蔚来三季度业绩符合市场预期,随着乐道L60的上量,四季度指引能够实现,同时基于2025年公司强劲的新产品计划,2025年销量翻倍的目标有望实现。给出未来12个月的目标价为73.80港元/股,同时给出“买入”评级。
不过,也有“唱反调”的。麦格理将蔚来集团H股评级下调至中性,目标价38港元,将蔚来ADR评级下调至中性,目标价4.80美元。
这个调整,也释放出一个信号,如果在2026年还不能实现盈利,资本或将不再愿意陪李斌继续跑这场“马拉松”了。虽然,蔚来在Q3实现了自由现金流转正,但负债依然高。截至2024年Q3,蔚来有息负债为216亿元,流动负债高达570亿元。
之所以负债高,还是因为蔚来“太能花钱”了。光是销售和管理费用就花了41.09亿,比去年同期就多花13.8%。研发上,蔚来一直是大头,可谓是下了血本。财报显示,第三季度研发投入33亿元,高于理想的26亿元,是小鹏16.3亿元的2倍。
换电模式、自研芯片,这些技术布局让蔚来独树一帜,但不可忽视的是,创新的背后是高昂的成本和持续的亏损。庞大的布局,从亏损到盈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所以,市场在等待李斌回答一个问题,“蔚来靠什么撑到2026年盈利?”
不能有短板,也不可能速胜
李斌多次将造车比喻成泥泞路上的马拉松,在这条路途上,已经走了十年,李斌坦言,距离最初设定的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
“接下来两三年是整个行业竞争最激烈的时候,如果能够在牌桌上,基本上能往下走,如果不能上去,基本上就没有机会,说生死攸关不为过。如果接下来两年还做不到,以后只能搞回忆杀了,就是(创业的)照片不会值钱了。”
他能做的事情,就是想尽办法让蔚来止损,走上赚钱的路。
11月25日,蔚来成立正好第十年,他发了一封内部信,要求团队持续加强自下而上的体系能力建设,聚焦提升基本经营单元的运营效率。
李斌计划将第四季度毛利率整体提升至15%,明年以15%为基础逐渐优化至20%。随着新产品后续加入,2025年乐道品牌毛利率将从目前的10%逐步达到15%。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李斌也意识到,单靠高端市场无法达到规模效应。李斌表示,目前,蔚来在中国30万元以上的纯电汽车市场稳居第一,占据超40%的市场份额。不过,在新能源汽车竞争最为激烈的是10万元到30万元区间,市占率超70%的市场,蔚来涉猎度不够。
必须加强产品线的下沉,才能形成规模效应,才能走上盈利的平衡点。“作为一家成长中的车企,销量对我们来讲是最重要的。”李斌说。
但是,怎么走?成为李斌这两年都要思考的事情。
今年5月,对标特斯拉ModelY蔚来第二品牌乐道亮相,首款车型乐道L60上市。乐道L60,被视为是蔚来第四个季度销量最大的增长力,“李斌心里长期悬着的那块石头,在L60上市发布会后才真正落了地。”业内人士说。
此前,李斌曾表示乐道月销量达到2万辆,即可让蔚来实现盈利。不过,因为交付爬坡的难题,虽然蔚来曾在多个场合提及乐道“爆单”,但乐道L60目前交付仅超7000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