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租车指“线上下单,线下取车”的一种租车模式,根据租赁周期不同,可分为长租、短租、分时租赁三大板块
十五年间,在网络发展和征信体系完善的推动下,行业由萌芽探索期迈入整合震荡期。市场现呈现两极分化趋势,中小企业难以为继,而头部企业迭代升级
2019年我国汽车保有量高达2.6亿,汽车驾驶员数量突破4亿,并且两者差距逐年增大。初步推算,我国有本无车人群至少有1.4亿,潜在租车客群规模庞大
政府制定免征新能源车辆购置税,延长补贴期限,推动充电桩建设等一系列政策,规范引导分时租赁行业有序发展
互联网租车为重资产、重运营的产业。产业上游盘活汽车厂商闲置车源,下游为用户提供租车服务,解决用户自驾出行痛点
互联网租车平台营收结构单一,租金和二手车残值收入占据大头;成本居高不下,车辆采购、租赁为核心支出。未来仍需探索新的营收增长点,提高对上游的议价能力
受疫情的“黑天鹅”事件影响,2020年2月互联网租车用户规模断崖式下跌,3月跌至最低点,4月开始触底反弹,市场用户逐步回暖,下半年仍有大幅增长空间,增势看好
疫情期间,企业做好车辆的消杀工作,保障用户安全出行,建立用户信心,快速复苏行业。同时彰显社会责任感,开放出行服务资源助力医疗救援工作
主机厂有车源优势,迅速抢占市场,构筑起具有规模效应的护城河;租车平台凭借多年积累的运营和车队规模优势,市场份额最大;互联网创业平台依赖于外部投资
先走好一小步,抢占市场,扩大规模,赢得话语权;再内外兼具,提高运营效率,打造竞争壁垒;最后放眼全局,进军产业上下游
在装用户规模破百万的企业现有五家,神州租车具有先发优势,稳居第一,联动云租车以分时租赁入局,暂居第二,一嗨租车紧随其后
作为较早入局互联网租车的企业之一,神州租车初期发展迅猛,快速占领市场,14年完成IPO上市,但上市两年后,神州租车的净利率连年跳水,增收不增利,发展陷入瓶颈
2020年上半年神州租车的用户规模保持在300万量级以上,同比增长3%,依旧为互联网租车行业佼佼者,但用户增长疲软,且其近一年月均留存率仅为8%,表现不佳
男性占绝大多数,近五成用户年龄为35-44岁;七成以上用户收入超过5k,且收入越高,TGI越高;一线城市用户为主力军,占比达32.5%
2020年上半年联动云租车的用户规模约在200万量级,同比增长95%,上升势头迅猛,其近一年月均留存率接近30%,表现不菲
男性占绝大多数,四成以上用户为95后,八成以上用户年龄在18-34岁区间,年轻化明显;五成以上用户收入低于5k;三四五线城市表现优异
最早成立的互联网租车企业,先以带驾模式杀入市场,而后转入自驾服务。2012年最先打入国际市场,并于2014年上市,覆盖全国450多座城市,实力强劲
2020年上半年一嗨租车的用户规模约在150万量级,同比下降4%,其近一年月均留存率接近40%,留存表现优异
与神州租车相近,男性占多数,四成以上用户年龄为35-44岁;近四成用户收入为10K以上;一线、新一线城市用户为主力军,占比达60%
2015年成立,背靠首汽集团,具备资源优势,2017年获得2.14亿人民币融资,2019年推出“汽车托管”业务,吸纳C端车源
2020年上半年GoFun的用户规模约在150万量级,同比减少21.4%,且近六个月规模逐月下滑,但其近一年月均留存率达到41%,用户粘性高
男性占多数,五成以上用户年龄为25-34岁;近四成用户收入为5-10k,一成以上收入高于20k且TGI高;新一线城市用户为主力军,占比达42.2%,二线以上超六成
覆盖日常通勤、旅游出行、婚庆、商务出差等多种出行场景,满足用户多元化用车需求
租车预定、订单支付、事故处理、车辆验收等均可在线完成,全程线上化、自助化,高效便利,安全性高
整体来看,互联网租车用户App月均使用时长接近4小时,长短租与分时租赁不相上下
男性用户占大多数,超过八成;85后为主,25-34岁用户占42.1%,18-34岁占比超过六成;与去年同期相比,18-24岁用户占比上升了6%,整体结构向年轻化发展
收入为5-10k用户占比最高,为37.3%,近八成用户收入在10k以下;企业白领为主力军,占比达58.9%
购物达人一族为互联网租车核心用户,占比达64.9%,偏好对战游戏者次之,占比为14.1%,8.7%用户属于手机卫士达人
城市分布上,六成以上用户来自于二线及以上,新一线城市用户占比最高,为26.9%;省份分布上,广东为互联网租车用户大省,占比达14.5%
产品为王,终端制胜,互联网租车平台可成为主机厂车辆销售和提升品牌曝光度的出口。一方面消费者可以深度试驾,另一方面可借助租车平台布局市场,一举多得,互利互惠
租车为吃住游购娱等生活服务中的重要一环,且其盈利能力薄弱。未来企业可与更多消费场景深度绑定,打造出行生态闭环
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后,汽车将由消费品转为共享出行工具,用户购车需求骤降,运营实力强劲的互联网租车平台迎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