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新规:这几类行为罚款数额下调!公司产业

近日,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修改《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对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驾驶员证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等行为的罚款数额予以下调。

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截至2022年10月31日,全国共有290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4家;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488.8万本、车辆运输证203.0万本,环比分别增长1.5%、2.2%。

这些罚款下调或取消

据交通运输部网站5日消息,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关于修改《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令2022年第42号),该决定已于2022年9月21日经交通运输部第22次部务会议通过,并经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同意,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具体修改如下:

一、将第三十四条修改为“违反本规定,擅自从事或者变相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并按照以下规定分别予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的,对网约车平台公司处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二)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的,对当事人处以3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三)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的,对当事人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失效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的,分别按照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予以罚款。”

二、删去第三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

对此,交通运输部发布的解读称,7月30日,《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罚款事项的决定》(国发〔2022〕15号,以下简称《决定》)印发实施。《决定》明确取消“对未按照规定携带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行为的罚款”,下调“对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擅自从事或者变相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等行为的罚款”数额。为落实《决定》要求,删除了未按照规定携带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驾驶员证行为的罚款规定,对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驾驶员证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等行为的罚款数额予以下调。

修改后,网约车平台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的处罚力度不变,依然为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网约车驾驶员的处罚力度大大降低。以往,驾驶员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的,都会被处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修改后,处罚额度分别降至3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

做出这样的修改与起草,与说明中“不同违法事项的危害程度和经营者的承受能力”相呼应,也能更好的适应网约车行业规率变化。

第三方独立行业分析师林才涛表示,此次对《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修改是对网约车行业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体现。“取消未携带双证罚款和降低无证经营罚款的变化短期不会对市场产生明显影响,中长期可强化网约车市场自我调控,释放市场活力,也是行业逐渐成熟的象征。”林才涛表示。

政策频出权责归属逐渐明确

近些年,为促进网约车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政策法规、行业监管层面持续发力。

随着网约车聚合平台的蓬勃发展,权责归属争议也甚嚣尘上。早在2019年,交通运输部曾通报,有不合规的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和司机,通过聚合平台非法从事网约车经营;近些年,也不时有乘客通过聚合平台叫到网约车却发生事故,最后聚合平台、平台运营商为应该如何担责扯皮的事件时有发生。

8月22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11家平台公司进行了提醒式约谈。

约谈要求,一是要深入排查整治各平台公司存在的稳定风险隐患,及时做好防范化解,确保行业稳定。二是要落实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阳光行动”要求,提高经营策略的公开透明度,健全客服体系,维护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依法合规开展经营,严把准入关,清退不合规车辆和人员。聚合平台要确保接入的网约车平台符合有关规定,督促接入的网约车平台公司加强车辆和人员管理。出现安全事件时,聚合平台公司要依法履行先行赔付责任,并和涉事网约车平台公司共同做好事故处理工作。四是要加强运营安全管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完善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司机管理和教育培训。

济南发布全国首个明确聚合平台监管方式的地方性法规——《济南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下称《条例》)已于12月1日起在山东济南正式施行。

《条例》提出,第三方网络聚合平台为网约车平台与乘客提供信息中介、交易撮合服务,应当审核网约车平台是否取得经营许可,未取得的网约车平台不得接入。同时规定,如果发现聚合平台接入未取得经营许可的网约车平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条例》提出,第三方网络聚合平台为网约车经营者与乘客提供信息中介、交易撮合服务,应当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保证网络安全、稳定运行。聚合平台应当对接入的网约车经营者(即网约车平台)进行审核,未取得经营许可的不得接入。

成都最新修订的《成都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也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对比2012年版条例,新条例修改内容着重体现在老业态改革、新业态规范、激活发展要素、保障权益和强化行业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

深化巡游出租车制度改革。将巡游出租车特许经营权转化为车辆经营权,固化巡游出租车经营权无偿有期限改革成果,科学合理配置,与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和车辆使用年限挂钩,杜绝经营权转让,解决长期困扰巡游出租车发展的结构性问题。

取消限制促进公平就业。出租车从业人员取消户籍和居住证限制,年龄放宽至65周岁,企业与驾驶员签订劳动合同、经营合同或者协议,引导从业人员畅通流动;取消网约车与巡游出租车从业考试差异,统一设置考试内容,为从业人员提供公平选择,打通两种业态从业通道,促进公平就业。

聚合平台迎来差异化监管模式

11月1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10月份网约车行业运行基本情况,10月共收到订单信息5.74亿单,环比上升3.6%。在订单量前10名的网约车平台中,7家平台订单合规率实现增长。以滴滴出行、美团打车、曹操出行等具有代表性的平台为例,订单合规率平均比去年4月大涨了22.0%,其中美团打车涨幅最大,合规率翻了一倍多。

政策全面科学引导下,企业转变思路主动促合规。今年以来,在各地交通部门指导下,主要网约车平台如滴滴、美团、曹操等平台的合规率明显上升。美团打车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几十个城市推出了一系列的合规激励举措,包含现金激励、模拟考试引导、在线合规培训等多项活动,激励驾驶员考证和持证上岗。

不过,一些司机在采访中表示,要达成合规仍面临高门槛,如京沪等城市需要驾驶员拥有当地户籍。车辆合规方面,需要通过摇号取得本地车牌,且转为营运性质要增加一笔保险费用,这让很多司机在成本面前迟疑。

行业情况还首次公开了今年8月网约车聚合平台数据,聚合打车平台开始迎来强监管。10月份聚合平台合规率排序有较大变化,按订单合规率由高到低分别是美团打车、滴滴出行、携程用车、百度打车、高德打车、花小猪出行、腾讯出行,其中美团打车以71.8%的成绩登顶第一。

随着共享出行市场日趋成熟,产业分工细化是必然趋势。这时,自带流量的聚合平台能为全国各类规模的网约车平台提供了统一的乘客下单入口,让后起网约车平台与少数龙头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将网约车市场的竞争直接带入服务比拼的阶段。

“聚合平台和网约车平台处于网约出行交易链路的不同环节,需要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模式。”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网约车分会会长顾大松表示,网约车平台与乘客成立运输关系,网约车平台是承运人,应当按照承运人的监管规则进行监管。而聚合平台服务于乘客,同时对网约车平台的信息进行展示,交易进行撮合,应当从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匹配真实性以及交易撮合的安全效率角度进行监管。顾大松表示,多地将聚合平台纳入监管,提供了有益的监管经验,值得各地参考。“后疫情时代,随着管理条例的落地,网约车行业管理会日趋专业化、精细化。”

(中国小康网综合中国新闻网、中国经济网、证券时报、中国网、南方日报等)

THE END
1.网约车行业步入成熟期各平台借差异化寻增量每经网这一政策的出台意味着网约车行业需要在服务的安全性和合规性上提出更高标准,同时也为网约车平台提供了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的机会,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进入2024年,各地以合规为关键词持续推出网约车新政,从准入门槛、经营服务等方面为行业发展提供明确指引,并强化动态监察能力。这背后是中国网约车行业https://www.nbd.com.cn/articles/2024-12-09/3679071.html
2.网约车的运营方式及优势弊端?按照商业模式不同,可以分为以下B2C模式、C2C模式和综合模式,传统出租车以B2C模式为主,现代网约车则以C2C模式为主。 (1)B2C模式,如传统出租车、曹操专车、享道出行、东风出行、长安出行、有鹏出行等,这类玩家多为谋求转型的传统车企,采用重资产运营模式,以自有车辆和自有司机为客户提供标准化服务,本质是城市交通体https://www.yoojia.com/ask/17-11803303243129049414.html
3.湘潭市上半年新增合法网约车公司5家打造“全链条”监管模式 前不久,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对滴滴出行、T3智慧出行、首汽约车、及时用车、快客出行、光彩出行、优享一步、万顺叫车、玖玖华安、招招出行10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负责人进行联合约谈,就如何加强网约车平台公司管理、网约车车辆管理、从业人员管理、投诉处理、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及打击非法网约https://www.xiangtan.gov.cn/109/171/174/content_1052603.html
4.月订单75万个网约车行业的标杆,他凭啥能脱颖而出?王杨老师根据行业实际情况,帮助企业重新设计商业模式,以城乡出行市场为切入点,走专业化和差异化路线,专攻县市级城市的“公务出行”和“城乡出行”市场,以湖南为中心,在全国多个县市成立区域合作公司,在各大城市去申请网约车经营许可证。 同时,建立网约车APP系统,乘客可以通过小程序、电话、APP等线上和线下多种方式进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80378468762993206
5.我国网约车市场降发展的建议经济视点三、提高效益,创新跨领域跨业态合作经营模式 以形成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为导向,为优化改善平台公司与驾驶员之间的收益分配创造条件。用好网约车平台规模化的数据信息价值,精准捕捉驾驶员、乘客群体特征和需求,鼓励接入更多增值服务信息,如车辆租赁、维修、保险、贷款、广告等,培育驾驶员、乘客、金融机构及汽车制造、租赁和维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jjsd/202402/t20240204_475630.htm
6.#网约车赚钱模式有哪几种?揭秘多元化创业机遇与丰厚回报- 低门槛进入:无需大量资金投入,即可加入网约车大军。 - 品牌借力:利用平台的品牌效应,快速获得用户认可。 - 技术支持:平台提供完善的订单管理、智能调度等技术支持,降低运营风险。 ## 二、纯租模式:灵活经营,稳扎稳打 纯租模式是适合积蓄不多但勤奋努力的创业者的选择。在此模式下,司机与租赁公司签订租赁协议http://istats.baidu.com/content/detail?id=727481342477&from=search
7.享约车官网合作模式 COOPERATION 网约车业务 整合地域优势,面向全国诚邀授权符合战略合作标准的合作伙伴,成为软硬件及系统平台服务商,共同开展网约车项目运营工作,携手开拓当地交通出行市场,融合发展,实现共赢。 增值业务 授权战略合作伙伴在授权联合经营网约车业务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共同开展城际、代驾、广告、优惠券等http://xiangyueche.com/
8.全国两会观察代表委员热议网约车行业发展聚合模式监管劳动者据媒体报道,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靖江市新桥镇德胜中心村党委书记杨恒俊通过调研发现,网约车行业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数字经济形态的用工模式从固定向灵活转变,颠覆了传统的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网约车平台和网约车司机的劳动关系认定模糊,平台公司将大量劳动者排除在劳动关系之外,通过降低用工成本,在赚取巨额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3/10/c7440927.html
9.“网约公交车”你坐过吗?乘客可根据需求发起线路“网约车”早已不是新鲜事,但“网约公交车”你坐过吗? 如今,在全国一些城市,国有公交企业主导的网约公交车悄然兴起。当国企拿出互联网思维,当传统产业拥抱“互联网+”,当实体经济结合虚拟经济优势,公交企业的供给模式创新,进一步满足了乘客多层次和差异化的出行需求。 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ef4mfJaXPfJeLpaM8uAg180604
10.关于乌鲁木齐市网约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最完善的官方解读八、网约车经营公司须承担哪些责任? 答:网约车经营公司承担承运人责任,对接入的车辆和驾驶员负有管理责任,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嫁网约车经营公司应当承担的责任。 网约车经营公司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安全防范方面的法规和标准,切实完善和落实人防、物防、技防设施技术要求,保证运营安全,保障乘客合法权益。 https://www.rvakva.com/5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