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业家的准则只有一条:造尽可能好的商品,卖尽可能低的价格,付尽可能高的工资。”1927年,年景好的时候,亨利·福特建垂直供应链、推行40小时工作制,他说的这番话至今也没什么问题。
汽车是一门极致追求规模和效率的生意。每个大市场都在消费蓬勃时催生大量品牌,又在环境变化后开始残酷价格战,淘汰效率不足的经营者。任何今天为人所知的燃油车全球品牌都是穿越周期变换的幸存者。
2020年,工信部曾制定“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的目标。现在看,这个目标过于保守,有望在今年达成。
02
理想2024款L系列改款车型在3月初上市,产品配置增加但价格基本保持不变,订单表现低于理想内部预期。直到4月22日,理想宣布新款车全系降价1.8万至2万元,这些车型的订单量才开始好转
03燃油车被逼到8万元档,价格是所剩无几的优势
04“BBA”里,只有奔驰高端燃油车挺住不降价
超脱于宏观经济波动、在降价潮里保持价格稳定被认为是奢侈品牌的品牌力体现。
杰兰路数据显示,相较于指导价,奔驰A级、宝马X1等豪华品牌20万元价位车型目前的折扣率已经高于35%,宝马3系、奥迪A4L、奔驰C级等主流中型轿车的折扣率也已经超过25%。
从折扣率来看,奔驰才是更豪华的品牌——价格战之下,奔驰S级、奔驰GLS等高端车型当前的折扣率只有10%上下,比宝马、奥迪的同级别车型低了近一半。
由于车型换代等因素,奔驰上半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下滑6.5%,至35.2万辆。不过奔驰C级轿车和奔驰GLCSUV的销量分别同比增长32%和49%,迈巴赫S级轿车也继续位居百万元级豪华车销量第一。
虽然很多高端燃油车还保持了销量增长,但这些豪华品牌的电动车普遍是降价也卖不掉。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奔驰EQE,这款电动车在去年5月上市时的厂商指导价为48.6万-63.1万元,但市场反馈冷淡,后来即便以原价的六折销售,也没有多少消费者愿意买单。
豪华品牌之所以能保住市场份额,一个重要原因是经销商在替车企承担压力。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称,经销商一致反映,2023年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今年以来,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豪华车经销商出现大面积亏损。
据媒体报道,在今年初的保时捷中国经销商大会上,新丰泰、百得利和美东3家保时捷中国经销商对2024年的销售任务产生异议,要求保时捷中国针对销售新车造成的亏损予以补偿。5月,由于库存压力过大,部分保时捷经销商联合发起抗议。他们不仅停止提车,还要求保时捷总部给予补贴、更换保时捷中国区高管。
为平息此次事件,保时捷总部派遣调查团到中国了解情况,称将与各个经销商逐一沟通,帮助他们优化库存和现金流,并计划调整2024年保时捷在中国区的销量目标。
我们以“售价20万元”、“单车月销1万辆”作为分界线,将中国汽车市场划分为4个象限:高价格高销量、中低价格高销量、高价格低销量、中低价格低销量。
这意味着,虽然现在距离Model3发布已有8年、距离ModelY发布也已有5年,但这两款车在中国市场依然具备不俗的号召力。
在全球市场,2023年,ModelY卖出超过110万辆,超越丰田更便宜的卡罗拉和RAV4,成为全球最畅销的单一车型。
小米SU7上市24小时,大定8.9万台,但部分消费者可能得等待近8个月才能提车,有些消费者未必愿意等待这么久。对此,蔚来在线下门店推出了专属补贴政策——如果是已下定小米SU7的消费者,下单蔚来任意车型可享5000元补贴,而且无论排产与否,定金随时可退。
与特斯拉ModelY具有强竞争关系的车型,包括小鹏G6、腾势N7、问界M5、智己LS6等。今年上半年,这些车型都给出了不同程度的价格折扣。
其中,小鹏G6降价2万元,起售价为17.99万元;新款腾势N7的起售价比老款车型直降6.2万元,为23.98万元;新款问界M5智驾版车型的起售价较老款下调3万元,至24.98万元;智己LS6在今年5月新车上市伊始,就将起售价压低至21.99万元,定价的激进程度超出市场预期。
在有如此多竞品车型围攻的情况下,特斯拉1-6月在中国市场的累计销售28万辆,仅同比下滑4.5%。
6月,特斯拉ModelY销售4.1万辆,连续两个月位居中国市场单车型月度销量冠军;特斯拉Model3销售1.8万辆,位居中国市场单车型月度销量第11名,创2023年7月以来排名新高。
在中国市场,特斯拉仍然胜在品牌。汽车产业咨询机构杰兰路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虽然购买比亚迪的人比购买特斯拉的人更多,但更多新能源车主认同特斯拉品牌,这些人占总调研对象的43.7%。一位汽车行业人士认为,其他车企需要说服消费者购买产品,“但ModelY不需要理由,因为它是特斯拉。”
在十几年前,购买ModelS的早期车主是“尝鲜者”,他们愿意为一款不完美但新颖的产品付费,并且享受特斯拉品牌带来的身份认同感。现如今,随着新能源渗透率提高到近50%,特斯拉开始成为保守用户群体“避免犯错”的购车选择。一位汽车业内人士说,现在特斯拉的用户已经非常趋同于普通新能源汽车的用户画像。
06有钱人不够用,多款MPV上半年销量同比大幅下跌
两年来,极氪009、岚图梦想家、小鹏X9、理想MEGA、魏牌高山、吉利翼真L380等售价在3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新能源MPV扎堆上市,抢夺这个细分市场。如果将燃油MPV也计算在内,整个MPV市场近两年的新增车型超过20款。
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并不能支持如此多的中高端MPV销量集体冲高。由于经济环境的影响,MPV市场整体还在萎缩。乘联会数据显示,1-6月,MPV在中国市场累计零售48万辆,同比减少8.2%。
今年初,当小鹏X9、理想MEGA陆续上市时,有市场观察人士认为,这两款车可能会让腾势D9的市场份额下降,但这最终成为一个误判。
懂车帝数据显示,1-6月,腾势D9累计销售5.3万辆,虽然同比减少5.7%,但仍旧位居中国市场MPV品类单车型销量第一,比第二名丰田赛那高出34.7%。
燃油MPV的市场空间正在变小,传祺M8、别克GL8、别克世纪、五菱佳辰、红旗HQ9等燃油MPV的半年度销量均同比大幅下滑。
纯电MPV仍未建立起足够的竞争优势。1-6月,插电混动版本占据腾势D9同期总销量的95%以上。在新上市的纯电MPV中,小鹏X9上半年累计销售1.3万辆,月均2190辆。理想MEGA自3月上市以来累计销售5600辆,月均1390辆。极氪009上半年累计销售2907辆,同比下滑68.4%。
07大多数品牌将难以达成年度销量目标
在不受疫情干扰的2018、2019、2023年,中国市场每年平均47%的汽车销量发生在上半年。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品牌上半年销量不到计划目标的47%,全年达成目标就会相对困难。
到上半年结束的时候,中国主要汽车品牌只有长安、奇瑞、吉利这三家车企的销售数字年度销量目标达成率达到47%以上。新品牌小米汽车4月才开始交车,虽然目前只完成目标的1/4,但按照产能爬坡的进度,10万辆的年度目标大概率可以达成。
在新势力厂商中,蔚来、极氪、理想、问界的完成情况相对较好,而深蓝、哪吒、小鹏的年度目标达成率低于20%,他们下半年的压力将有增无减。
理想的完成情况比较好,是因为理想在3月下旬将年度销量目标从80万辆下调至56万至64万辆。吉利则是在7月初将年度销量目标由年初的190万辆提高到200万辆。
今年上半年,问界成为销量增长情况最好的汽车品牌,同比增幅达685%;极氪、阿维塔、零跑的销量也基本实现了同比翻倍;上汽、哪吒、埃安等品牌的表现不佳,销量同比增幅为负。
08每一轮价格战都在淘汰一批品牌
汽车是一个典型的周期性产业,汽车价格战同样总是周而复始。只是有些周期三五年,有些可能会长数倍。
一般来说,经销渠道扩张、品牌引入更多车型、电动车市场崛起等因素都可以增加汽车产品供给,而宏观经济走弱、新能源补贴退坡、人口结构向老龄化过渡,以及新冠疫情等因素,则会抑制汽车消费需求。
2015年以来,上述影响供需的多重因素交织,中国汽车市场价格战的间隔不断缩短、降价更加频繁、力度也不断加大。2015年初,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平均优惠幅度不足1.2万元,经过此后四轮价格战,现在已经提升至接近2.8万元,几乎是历史最高水平。
价格战不仅会左右消费者的短期购车选择,还会影响车市的总量和结构,从而造成更长期的影响。在每一次价格战之后,总会有一些玩家被边缘化甚至淘汰出局——车企如此,车系亦然。
十年前,德、日、韩、法、美系车企都在中国市场占据着相当的市场份额,而中国自主品牌的合计市占率则不超过40%。
现如今,中国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攀升至60%以上,且向上势头不减。韩系和法系品牌的市占率均已降至3%以下,存在感变得很弱。日系、德系和美系车企虽然销量仍然可观,但也早已过了巅峰时期,他们眼下正是新能源自主品牌重点围猎的对象。
在比亚迪2023年财报业绩会上,王传福表示,未来3-5年,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将从40%降到10%,这中间的30%是自主品牌未来增长的空间。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2年的10年间,中国20-49岁人口数量减少约1.13亿。这部分年龄段的人口是主力购车人群,中国汽车市场逐渐进入以增购/换购为主、总量相对恒定的新阶段。
由于今年下半年缺乏重磅新品,再加上消费者普遍追求性价比,评级机构惠誉中国的研究员团队上个月表示,还未看到价格战即将停止的趋势。10万至20万元区间因为新能源渗透率较低、过去也是主流合资品牌的基本盘,很可能成为下半年价格战较为激烈的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