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家生活,给大家带来新鲜的好玩的汽车资讯
11月初,上汽集团发布了产销快报。数据显示,10月份,上汽集团共批发汽车49.1万辆,呈现出“阶梯式”的逐级走高的趋势。作为参考,在今年一季度,上汽集团累计销量不足90万辆;二季度,上汽集团销量开始提速,达到了118万辆。进入第三季度,上汽集团销量高达131万辆。新能源方面,10月,上汽集团终端交付新能源车10.4万辆。
促电车:ID.家族连续四月销量破万,买电车还得买大众
截至目前,上汽大众ID.家族推出两年,收获超18万车主青睐,位列合资电动销冠。再加上连续四月单月交付量过万的成绩,上汽大众进一步确立合资电动顶流的市场地位。ID.家族的崛起证明了一个最经典的公式:销量正确首先要定位正确。
打铁还需自身硬,ID.家族自身的产品实力也不容小觑。在电动化技术积累上,MEB纯电平台也带来了多项前瞻技术,包括前驱、后驱、四驱、三合一电驱系统、更灵活的车身扩展能力、接近50:50的前后车身重量分配、虚拟座舱、AR-HUD、L2级智能驾驶。因此,12.59万元的ID.3上就已经提供了全套的L2级智能驾驶以及AEB紧急制动。在国产车型中,具备这一配置的车型价格普遍在16万元以上,ID.3能够卖爆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在战略上,ID.4X和ID.6X同样能够复制ID.3的成功,再加上上汽大众2600万的用户基本盘,以及坚固的燃油车基本盘,上汽大众完全可以在电动车领域有更大的作为,拿到更好的销量数据。
稳油车:帕萨特守住细分市场第一,燃油市占率提升1%
在燃油车领域,“500万国民家轿”朗逸家族10月销量超3.8万辆,剑指A级燃油车市场销冠;B级轿车标杆帕萨特则以超2万辆的成绩领跑该细分市场。从整体看,上汽大众在燃油车市场的市占率提升至8%,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个百分点。对于上汽大众来说,对外都是释放了一个信号:在传统优势领域,即燃油车细分市场,上汽大众宣告回归。
在产品规划中,大众品牌的难点在于如何让一款车型适应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等不同年龄段用户的需求。在朗逸和帕萨特这两款热销车型上,上汽大众执行了“在中国,为中国”的研发理念,创新地玩起了“双前脸”模式,经典版前脸典雅大气,星空版前脸设计感十足,老少通吃。
在燃油车更核心的动力方面,上汽大众拿出了全新1.5TEVOII净效发动机。新发动机应用了大量保时捷和EA888顶级技术,最大输出功率提升7.3%,油耗下降8.6%。新朗逸在使用全新发动机后,wltc综合工况油耗低至5.4l/100km,这一油耗水平已经与PHEV车型相同,而纯油车的制造成本又远低于同级PHEV车型,无形中确保了上汽大众燃油车在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
不难发现上汽大众并没有被花里胡哨的造车概念所迷惑,而是尊重了用户买车想要好看、好开、省油的第一性原理。再加上上汽大众造车40年,积累了2600万用户,超过1000家4S店,上汽大众很容易就能稳住战线。另外,我们还要输出一个观点,车企卖车也是一个互相抢用户的过程,进取的一方很容易就能从不进取的一方中抢到用户,从而实现销量的增长。
尤其是在合资车企纯电+燃油双市场吃紧,一年不比一年的情况下,上汽大众能够逆势崛起,重新回归,似乎是在告诉人们合资不是不行了,而是与以前不一样了。更高效率的经营架构,更本土化的产品,更亲民的市场定位,不仅诠释了上汽大众“在中国,为中国”的经营策略,也为合资车企破局打了一个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