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舆论监督;司法独立;司法审判;公正

一、以案例分析我国社会舆论“干预”司法的现状

二、从法学角度看社会舆论监督对司法审判的影响

(一)社会舆论监督对司法审判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我国司法审判制度的完善。我国《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有规定让司法程序变得更加透明,也可以通过媒体将判决结果公之于众,接受社会舆论的评议,民意想要得到普遍的社会正义,而司法审判要求实现严格的程序正义。这样,让人们了解司法审判过程,监督司法审判的审理,有利于我国司法审判走向公开化和透明化的道路,实现实体和程序正义,促进司法审判制度的完善发展。

3.有利于实现权利制约权力。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说要平衡权利和权力的关系。司法执法人员本身不可避免会出现人情关系或者贪污贿赂等司法腐败现象,权力的滥用使得司法部门出现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的状况。而社会舆论监督则将司法人员的司法行为置于监督之下,司法程序也在监督下运行,使案件调查更加接近于事实真相,有利于司法人员端正自身态度,提升个人司法素质,减少司法腐败事件的发生,以此来填补公权力缺漏,实现个案的公平公正。

(二)社会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的消极影响

1.影响司法人员的判断

媒体或者公民基于追求言论自由和表达个人判断的想法,在微博等平台肆意谈论案件以及个人看法甚至谩骂当事人或者司法人员。其中多数网友并不是法律专业人士,甚至还有居心不良的人。这样就会造成言论的极大不负责任性,尤其在一些影响力较大的案件中,各大网络论坛铺天盖地的民意压力,极易引入不科学、片面的信息,或多或少地左右了法官的思维和案件的审判,扰乱案件审理的正常司法程序,对法官的司法判决产生误导,影响司法判决的公平性。即使法官具有较高的司法审判素养,采用科学的评判标准,也会受到纷繁复杂的新闻信息的不良影响。

2.加大了司法审判的压力,不利于司法独立

民众往往以个人的主观是非标准判断事件的对错,并且极易受到媒体的带动,媒体的报道若与司法审判不相符合,就会引起民众的质疑甚至民愤,加大了司法审判的压力,破坏了司法审判秩序,使司法人员失去中立,有损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譺訛3.降低了司法公信力随着网络媒体对执法过程中出现的信访难、执行难等问题的偏激报道,造成公众对司法的不信任,失去司法的公信力,造成执法的恶性循环。案件一旦出现问题,媒体、民众就开始质疑司法人员的能力和办事效率,严重影响司法的正常发展。

三、解决二者冲突,促进司法审判独立公正的完善之策

朱苏力教授说:“司法执法机关的活动还是应与社会舆论保持一种恰当的距离,不能过多地强调社会舆论对审判机关的司法活动的监督,历史上曾经确信为正确的、公正的社会舆论事后看来也并非那么正确和公正。法律是一门专门的知识,需要专门的技术,过多强调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是主张外行领导内行”。为确保司法审判的独立公正,解决二者的冲突,试提出以下建议:

(一)保证司法工作公开透明

(二)司法人员提升自身办案素质

法官对民意的尊重,并不是一味顺从地将民众对个案的意见移植到审判中,司法程序也不允许民意审判。司法机关应提升自己办案水平,减少工作失误,按照程序与证据依法办案,只有严格执行根植于民意的法律程序,并接受民众对于司法机关是否严格执法的监督,才是司法机关对民意最好的尊重。司法工作者同时也应加强与各大新闻网站联络沟通,将法院的典型案例分析做深做透后于各大平台,充分延伸审判工作的社会效果,从而树立司法权威,提高司法公信力。

THE END
1.中西法律比较视野下的“情理”摘要:从法律史的视角出发,对“情理”与“法律形式主义”、“司法衡平理性”和“法律现实主义”的比较显示,“情理”逻辑下的司法过程不仅不同于法律形式主义所主张的对于法律文本的三段论适用,也在根本上区别于普通法传统的衡平推理。法律现实主义发现了司法过程中的情感、性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I2MzY0MQ==&mid=2650344453&idx=1&sn=1609f2dd13a41cab822b5dca5cf0cf95&chksm=86fd260dacbb0b9df6f70c82ce09c26f7b10f6cab10e3ea0fd82cb6aacaef3e2cc88ac0bb405&scene=27
2.以法治力量引领社会风尚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必须做到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在案件办理中,要特别重视裁判的价值导向和社会效果,保障审判质效,以法治力量引领社会风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84708.shtml
3.法庭独立三原则维护司法公正的基石在一个健康的法律体系中,法庭独立是维护司法公正的基石。它确保了审判过程能够客观、公正地对案件进行处理,不受任何外界势力的干扰或影响。这一点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二、防止干预司法三原则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国法律都设定了一系列规定来防止司法机关遭到不当干预。以下是三个核心原则: https://www.6vjxuc8a1.cn/zheng-ce-fa-gui/449794.html
4.法院最新审判,司法公正的新篇章,法院最新审判,司法公正的新里程碑3、证据的重要性:在法院审判过程中,证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面、客观、真实的证据有助于法院作出公正的判决,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4、社会舆论的影响:社会舆论对法院审判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信息时代,舆论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法院需要在考虑舆论的同时,坚持司法公正,确保判决的权威性。 http://www.houyemotor.com.cn/post/2778.html
5.黄子佼判决书公开,揭示事件真相与司法公正权威解释1、司法独立: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应保持独立审判,不受外界干扰,确保判决结果的公正性。 2、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舆论监督是民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动司法公正,但媒体和公众在关注案件的同时,应保持理性、客观的态度,避免对司法审判产生不良影响。 http://6g.photomate.cn/explain/11805.html
6.辩论稿大众舆论关注司法审判弊大于利7篇(全文)我们先来明确定义,大众舆论是泛指由广大民众自发形成的,在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之内的,对某件事物或某种社会现象的集合意识或多数意见。司法审判是司法机关根据现有法律对客观事实进行审判。今天判断大众舆论关注司法审判利大还是弊大的标准就是看能否推进司法审判的良性发展,我方认为大众舆论关注司法审判弊大于利,理由如下: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sr1ot7v.html
7.法律保护的博弈,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与权衡之道实用工具法律保护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博弈关系,法律保护为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提供支撑和保障,而社会公共利益的发展也对法律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实中,我们需要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求,不断完善法律制度,提高执法效率,加强法治宣传,以实现法律保护与社会公共利益的良性互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公正、和谐、繁https://www.kanfawang.com/post/20798.html
8.舆论对于司法利大于弊(精选7篇)舆论对于司法利大于弊(精选7篇) 篇1:舆论对于司法利大于弊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观众大家好: 我们先来明确定义,大众舆论是泛指由广大民众自发形成的,在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之内的,对某件事物或某种社会现象的集合意识或多数意见。司法审判是司法机关根据现有法律对客观事实进行审判。今天判断大众舆论关注司法审判利大还是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y854x3a.html
9.大众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利大于弊一辩稿原创辩论稿大众舆论是大众自由充分发表自己对公共事务的见解,在交流和对话中形成的具有倾向性的议论。司法审判是指司法机关根据现有法律对客观事实进行审理并判决。关注,是因重视而特别注意。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当大众舆论的目光聚焦在司法审判上时带来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而我方今天的判定标准为:是否有利于实现法律公正http://bianlunba.cn/post/5766.html
10.以“于欢案”为例分析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矛盾与权衡【摘要】信息交互在技术驱动下的变革引发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加之民众法治意识的提高,新媒体平台为民众广泛的舆论监督创造了可能。网络舆论监督的普及,在保障人们的知情权与参与权的同时,也对司法审判的公正与独立产生了较大影响。“于欢案”中,事件涉及高利贷、人身攻击、辱母等社会问题,引发了很大的舆论关注。对涉案人http://media-ethic.ccnu.edu.cn/info/1007/2405.htm
11.论网络舆论监督对法院独立审判的冲突与平衡但是与此同时,网络舆论的形成也对司法独立构成了一定的冲击。近年来在一些大案要案面前,司法机关的独立裁判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有的法院和法官迫于网络舆论压力,司法的天平不得不倾斜。那么,在当今社会,如何正确处理网络舆论的表达自由与法官公正独立的审判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准两者的平衡点,已成为司法实践中急需解决的一个http://ycfy.hbfy.gov.cn/DocManage/ViewDoc?docId=7553b551-ab02-11e1-bcb7-4c1fcc467667
12.「辩论」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的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互联网的普及加大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而此时的司法裁判也无法避免对网络舆论的考量。在我方看来,网络舆论发挥监管的作用有利于改善司法环境,促进司法进程。故我方认为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的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以此为前提我方展开立论。 1.网络舆论能在一定程度上监督司法运行,使案件基本透明化,维护司法公正。网络舆论https://www.jianshu.com/p/d5c1dbce833c
13.笔记如何看待“媒介审判”(社会转型下的中国“媒介审判”现象慕明春:新闻媒介利用其公开传播的新闻报道或评论,干预、影响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表现方式主要是媒体超越司法程序对正在审理的案件的案情分析、案件定性、对涉案人员定罪量刑等一系列问题做出公开的判断和结论,(甚至得出预测性的结论),以其明显的倾向性引导受众,形成一种足以影响司法独立审判的舆论氛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0099187/
14.大众舆论对司法公正利大于弊1大众舆论只是司法公正的一个影响因素,不是只有才也不是只要就的关系 承认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告诉他正面影响不可替代,负面影响可以规避 现状弊大于利,处于现状,现在会影响法官判案 司法、执法机关对于应当追究的案件而不追究,被害人告状无门,冤屈难伸的;或者司法、执法机关知法违法,执法犯法,判决结果或诉讼程序显https://wenku.baidu.com/view/f4d5b72a04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c.html
15.媒体介入刑事案件的时间及利弊2、媒体违规报道刑事案件在审判过程中产生的消极影响 目前国内法学界对舆论监督对司法独立的消极影响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媒体报道传达的有倾向性的舆论导向和社会压力可能对法官、律师和证人产生诱导性的影响,使得审判结果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不能公正客观的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自己的决定。其次,媒体的报道方式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209/16/54666_916173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