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利与弊辩论(精选5篇)

某班就上述材料中的两种生活方式展开辩论。甲方认为“慢活族”的生活方式好,乙方认为“快活族”的生活方式好。你支持哪一方请说明理由。(不超过80字)

例二:(2009年江苏连云港卷)

正方:网络游戏可以进教材。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游戏进课堂是网络时代的教育进步;网络游戏是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寓学于乐,在老师引导下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上网习惯;网络游戏进课堂,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论坛注册和交流方法,学会上网的基本方法。反方:――――――――

典型解析

这是两道典型的辩论题,两道试题都先提供了文字材料,创设了辩论的具体情境。不同的是,第一题答题者可以任选正方或反方的观点进行辩论,第二题已出示正方的观点及辩词,要求考生写出反方的辩词。

解答例一要先仔细阅读材料内容,了解“慢活族”和“快活族”这两种生活理念的不同特点。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题时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围绕这一观点阐明具体的理由。示例:我支持甲方的观点,因为慢节奏的生活更符合人类的天性,它的实质就是宁静与浮躁的一种对抗,拥有简单而豁达的平常心,享受慢生活的悠闲与乐趣。我支持乙方的观点,他们讲究效率,在忙碌中享受“自我满足感”。在现在这样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中,“快活族”的高速度、高效率更适应社会的发展。

解答第二要先阅读情境材料及正方的观点,了解具体事件及正文观点,然后结合生活实际,针对正方提供的辩词信息,阐明自己的反对意见。示例:网络游戏不该进教材。社会虽已进入网络社会,但游戏进课堂与教育进步无必然联系;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结果会与学习目的背道而驰;学习上网基本方法,掌握论坛注册和交流方法,都有许多更好的途径。

知识链接

辫论技巧

寻攻击点。在分析辩题时就要注意考虑对方可能的立论和比较薄弱的地方,一般选择两个地方比较合适。可以选择对方论点的缺陷、论据的缺陷、论证思路上的缺陷。

类比引申。注意从对方的立论或提供的前提中巧妙引申到一个截然相反的结果起到驳斥的作用。

以用矛盾。借用对方观点中的矛盾、对方队员之间的矛盾进行推理,驳斥对方观点。

诱敌深入。用一连串的问题引出对方辩论中的矛盾,然后加以攻击。

答问结合。一般地,对于对方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后,也要向对方抛出一定的问题。回答问题时要简洁,重要的是进攻和阐明自己的观点。对于对方的问题,如果与辩题无关不必回答。

艺术表达。一般地,在提问、申诉观点、摆出论据时,语速可慢一点,关键字眼要一字一顿加以突出;反击时语速可快一点,以示锋芒。同时要注意用语的坚决、干脆、简洁、幽默,以此来感染在场观众及评委。处下风时要据理力争,占上风时也不要得理不让人,少用挑衅性的语言。

实践演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光明中学举行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自律(自我约束)”;反方的观点是“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他律(他人约束)”。辩论时,双方唇枪舌剑,反方突然这样发问:“孙悟空不就被套了个紧箍咒可见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他律。”作为正方,你将怎样得体有力地回击反方

2.很多同学认为当代社会只有数理化才重要,语文、历史等学科学不学无关紧要。针对这种情况,初三某班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赛,正方主辩以“有‘理’(数理化)走遍天下”为论点展开论述。

①假如你是反方主辩,你确立的观点应该是:

②请你围绕你的观点写出两条理由。

如果你是乙方主辩,你将怎样针对对方的论点和论据进行反驳,表达你方的观点和理由要求:先摆出你方观点,再进行反驳。

观点:――――――

反驳:――――――

4.某班举行以“上网利与弊”为话题的辩论活动,甲方同学的一段辩词是:“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一方面,网络缩小了世界,远在天涯海角的人也可以面对面地交流。另一方面,它还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事。”

如果你是乙方主辩,你将怎样针对对方的论点和论据进行反驳,表达你方的观点和理由

关键词:课程教学教学实践创新合作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是现代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是选择、运用、改进和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策略的基本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在小组内合理分工,全组成员围绕某个问题先是自主学习,形成自己的初步知识和观点,然后在小组中展开探究性的讨论,各抒己见,取长补短,最终形成共识的活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取向的思想品德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地提高。这种方法如果用得好,可以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用得不好,就会适得其反。下面是我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提供自主学习平台,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随着课程改革和教学理念的更新,过去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形势。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单一化,会严重阻碍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低下,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马克思认为,活动是人的特性,自由自在的人的活动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活动是自主性生成和发展的机制,人的自主性在活动中生成,在活动中发展。只有倡导和实施学生自主参与、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发挥在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上,给他们提供和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最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目标。

二、培养小组合作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师生互动,挖掘合作探究的深度

在教师有序的指导下,各小组之间的小组长持小组方案进行交流,其他组成员可以补充,教师作适当引导或引申发言,这样生问生答、生问师答、师问生答等形式使互动交流达到,使学生能积极回答愉悦收获,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满足。如我在讲《“追星”利与弊》时分正方和反方辩论利与弊。在当今社会,“追星”已成为一种时尚,可以花高价看他们的演唱会,花高价观看各种比赛,造成一些学生没心思学习,有的甚至改变自己的性格。部分家长为了阻止孩子“追星”伤透脑筋,而孩子却以“追星”为时尚。鉴于这种情况,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做好思想工作,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追星的利与弊,转变思想观念,我开展了一次课堂小辩论。

辩论的主题:“追星”的利与弊

正方观点:“追星”是有利的

反方观点:“追星”是有弊的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思想品德课又是实现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利用思想品德课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呢,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有效做法。

一、结合教材,让学生认清自我,完善自我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让学生认清自我,知道自身有哪些优点,又存在哪些缺点或有哪些不良行为习惯。那么怎样让学生认清自我,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七年级上册《认识自我》这课里介绍的认识自我的方法自我评价,设计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让学生对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要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认识一个人光靠自我评价是不够的。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要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我,还必须结合教材中“认识自我”的另一种方法即他人评价法。在采用这种评价方法时,老师必须做好一定规范,绝对不允许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出现人身攻击的现象,但又要消除学生的思想顾虑,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总之,要让学生明白这么做最终目的是让每个人都能正确认识自我,为日后改掉不良行为习惯、完善自我、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做准备。

二、联系学生实际,开展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课内外结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促进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为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可以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式。

树立综合的教学理念,让综合实践课程和语文课程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从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如,在小学六年级上期《轻叩诗歌的大门》的综合性学习中,首先让孩子在语文课中通读这部分教材,然后根据教材的活动提示,按综合实践的小课题要求分组拟定活动计划,再分工合作,开展实践探究。孩子们通过读诗——写诗——演诗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自主参与,把以前认为深奥无味的诗歌演绎得多姿多彩,大大增强了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课堂生动鲜活了,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了。

有孩子在活动总结中这样写道:“以前老师上古诗的时候,我常常听着听着就走神了,好像只看见老师的两片嘴唇在一张一合地动,却不知她讲了些什么。而这次实践活动给我们提供了自己‘读诗、写诗、演诗’的机会,我们在小组内共同学习,查找资料,遇到问题互相询问,靠小组的智慧学会了很多诗。大家互相帮助,特别有意思!”

二、综合实践活动为习作引路:强调体验,表达真情,展示卓越

习作是语文课程的半壁江山,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展现。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却不难发现学生写作常无话可写,时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恼。这就告诉我们学生习作需要有生活的土壤。

在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让他们把有价值的体验记录下来,积累习作素材。如,开展的“三创,我在行动”的实践活动,学生就写了《第一次社会调查》《我给妈妈讲“三创”》《我在“三创”中成长》等亲身经历的事件。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走上街头和社区深入地调查、宣传,所以绝大部分学生不仅能清楚地写出调查经过,在心理活动描写方面还特别真实生动,就连平时习作较差的学生也能做到把事情记叙清楚。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把语文习作放到开放的综合实践天地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实践,自由地表达,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下,就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能展示自己卓越的习作才能。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锻炼口才搭建舞台:引导交流,注重合作,创建卓越

在教学语文十册“语言的艺术”这一专题,教师先引导学生发现有哪些展示语言艺术的材料?学生很快找到古今中外的一些故事或者在电视上看见的相声、小品,然后放手让学生小组分工合作,有的当导演、有的当演员、有的准备道具,顿时课堂上乐开了花。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本人积极认真学习新大纲、新教材,将教材、教法、学法进可能完美的结合,积极、认真备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节课,充分发挥课堂40分钟的作用,尽可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积极学习钻研名师、专家的教育、教学理论,探索适合班级的教育方法、教育模式。与此同时,向身边的有经验的教师学习,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同时在业务上精益求精,积极探索多媒体、网络教学,拓宽教学新思路;与此同时,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例如演讲朗诵会、读书活动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首先注重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第二,抓好学习方法的转变。第三,搞好班级卫生,树良好形象,第四,积极稳妥地展开班级竞选活动,将竞争纳入工作轨道,同时借鉴他校的经验,采用成绩名次与日常学习等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量化,分组竞争,给个人加减分,期末总评。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各类班级文化娱乐活动,活跃班级气氛,融洽师生感情。第五,积极会同各学科教师积极备好学生,探讨教育学生的方法,同时采用交流册的方式积极同家长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学生情况,共同管理教育学生。应该说,班级管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第三,成绩方面:上半年本人担任初二语文教学工作以及五班的班主任工作,班级的文体活动及学习成绩都走在级部前列。

下半年担任初三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并担任五班的班主任工作。期中考试所教语文学科也到达了优秀,班级总平均分第一;五科竞赛的学科成绩也较期中有了很大进步。

在秋运会中,班级总分获级部第二名,在政教处组织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中,被评为优秀班级;在校团委组织的“网络与中学生成长的利与弊”的大讨论中,班级获得优秀组织奖,班级还参加了辩论会的决赛,崔琦惠同学获得了最佳辩手称号。

THE END
1.互联网弊大于利辩论的总结.pdf互联网弊大于利辩论的总结 互联网弊大于利。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这让人们开始思考,互联网究竟是给我 们带来了更多的利还是弊?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利。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传播变得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029/8054051052006140.shtm
2.网络利与弊辩论会正反方辩论词互联网的普及导致了越来越多网吧的兴起。那么互联网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今天边肖和大家分享一份网络弊大于利的辩论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辩论网络弊大于利 小学生自制力差,对游戏的执着兴趣,以及爱玩的天性,让他们很容易沉迷网络游戏。一旦上瘾,就很难戒掉。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瘾治疗中心的陶然说,20xx网瘾青少年中,http://shop.baikecom.cn/index.php?c=show&id=91816
3.2019年西安市形题研究过程性资料六2.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 3.某些人实施诸如诈骗之类的犯罪对青少年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现象表明: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越长的,通常受到的危害更大一些。通过本次的辩论赛,学生们深刻了解和认识了网络的利与弊,明确今后应该适当上网,不要沉迷网络。http://www.xaeduyun.cn/s26mp/acommonapp/csite/ablog/cblog/mblogBrowse.do?blogid=2c90816377bec1e601780120050a0937
4.辩论的题目是:网络利大于弊和弊大于利(正反方的辩论词)正方:现在的人们,谁家没有电脑?谁家没有网络?正是因为家里有了网络,所以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我方认为,网络利大于弊!反方:虽然网络来给我们不少方便.但是,网络弊远远的大于了利.比如:有些中小学生迷上了网络,导致学习不认真,逃学.这,你又怎么解释呢?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5fb4d14e531a84b8cf6d0b2aa1eb748f.html
5.辩论赛——上网,利大还是弊大二,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 三,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 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 所以我方认为:上网,弊大于利! 接下来进入到自由辩论阶段。首先正方代表陈语涵举例:上网好处多多,比如网上旅游,你可以进入到世界各地的站点,只需要动动手指,不出https://www.meipian.cn/351tz71b
6.网络利与弊辩论赛正方辩论稿辩论赛.docx该【网络利与弊辩论赛正方辩论稿_辩论赛_】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网络利与弊辩论赛正方辩论稿_辩论赛_】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https://www.taodocs.com/p-988502617.html
7.网络的利与弊的议论文初中范文5篇网络的利与弊2 当今社会,网络是流行的一个话题,人们经常把这句话当成了口头禅:“你上网了吗?”它可以带给人们很大的方便比如说:网上图书馆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查阅网络上电子图书馆里的各种书籍,或者查找自己所需的专业资料等。让我们实现了真正的秀才不出门,能只天下事,总之,网络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大有帮https://www.xuexila.com/xuexiff/jiunianjiyuwen/c404428.html
8.网络利大于弊辩论会正方如何问反方问题?网络的利与弊辩论会正方提问 网络利大于弊正方问题 网络弊大于利辩论会反方资料 网络利大于弊辩论稿 网络的利与弊辩论会正方资料 网络的利大于弊辩论会 网络利大于弊辩论词正方 利大于弊辩论会正方 网络的利与弊辩论赛正方提问 网络的利与弊辩论会反方资料 网络利大于弊辩论赛 网络利大于弊正方辩https://wenda.so.com/q/1638934552217159
9.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的辩论稿(精选9篇)网络游戏影响我们的正常学习,它会使我们着迷,最后玩物丧志,放弃自己的学业,这就是因为我们青少年还没有很强的自控能力,还需要家长的帮助和辅导,所以青少年上网是弊大于利的! 反方第三辩手: 篇4:大学生兼职利大于弊辩论稿 1.大学生兼职,可以利用好自己的空余时间,而不至于让自己在空余时间去玩游戏或是其他浪费时间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xd7r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