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范文

一、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关键在教师。身教重于言教,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就要树立立德树人理念和终身学习观念,自觉提高自身学科专业素养,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跟上时代的脚步。“打铁先要自身硬”,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自身素养,必须要有高尚的师德,以德服人,时时为人师表,处处做生表率。

二、创设真实教学情境,搭建素养培育平台

三、科学设定学习目标,明确素养培育方向

科学合理设定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目标的设定要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具体而细致。比如教学粤教版七年级《绿色上网》这一课时,要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将本课所涵盖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最终确定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初步形成对网络、网络交往以及使用网络语言的看法,了解网络的特点,初步感受网络的两面性。能力目标:学会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提升客观看待问题、辩证分析问题、理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抵制网络不良诱惑的能力,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辨别能力,在网络交往中保护自己。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成理性看待网络的意识,初步培养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评价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三维目标的设定,由表及里,形成了对学生综合学科素养的培养体系,学生可以从身边或自己经历的事去理解教材知识,从而形成真正的技能与素养。

近年来,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界中探讨的焦点问题,引起学者与教师热烈深入的讨论与研究,并形成广泛的共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和必要途径,是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在教育领域的主要体现和具体要求。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实现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那么,应该如何培育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呢?对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来说,更是责无旁贷。笔者试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二、巧设情境,引领学生学会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

三、以活动促发展,引领学生学会合作,发展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就道德与法治学科而言,就是要紧扣“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聚集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合各种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于“润物细无声”中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更好地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我国教育技术学专家何克抗教授曾经说过:“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目前最有效的途径。”信息技术进入道德与法治课堂,通过其特有的融合与重构功能,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绘本是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样式,是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绘本故事进入道德与法治课堂,丰富了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资源。

运用信息技术,展现绘本故事中的德育内涵,发挥绘本故事的德育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育效率,值得我们尝试。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我们尝试用信息技术提高绘本故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使用效能,把绘本故事在学生培养方面的积极教育效果发挥出来。

一、信息技术降低了课堂成本,使绘本故事进入课堂成为可能

绘本是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样式,是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其基本特点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文字大多简短、浅近,图画多为手绘之作,生动迷人。新西兰儿童文学研究学者多罗西怀特曾阐述过绘本与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关系:“绘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书中最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儿童时代的感受,也将影响他长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许多专家也认为:绘本在学生的认知发展、生活态度、人格成长、审美素养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积极的教育效果。如成长故事类的绘本读物,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孩子在这类读物中往往能看到自己和同伴的影子,并能在主人公的经历中找到情感和心理需求的共鸣。文学特点,让绘本自然而然地走进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但绘本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使用却遭遇了“拦路虎”――多数绘本故事以绘本实体书的形式出版,图画多为手绘之作。图文兼美的绘本因此价格并不便宜。试想,上一节道德与法治课,需要购买人手一本或两人一本的绘本故事书,其课堂投入实在太大。因为一节、两节的研讨课、展示课需要,偶尔为之尚可,长期如此操作那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只能望书兴叹:买不起!

信息技术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等特点,集声、光、电、影于一身。它可以解除绘本故事的束缚,让它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顺利使用。我们用信息技术把买回来的绘本制作成PPT课件、电子书……于是孩子们通过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媒体,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阅读绘本故事。绘本什么时候用、用什么方式展现、使用时长……都在教师的掌控中,课堂调控易如反掌。如此操作,大大降低了课堂成本,提高了绘本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使用频率。用信息技术这把钥匙,打开绘本进入道德与法治n堂的大门,让绘本进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可能。

二、信息技术凸显绘本故事的特点,使学生欢迎绘本进课堂

绘本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强调视觉传达的效果,而信息技术在绘本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能使绘本的形象更直观,色彩更鲜艳,画面更栩栩如生,从而使绘本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易于实现用绘本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兴趣的目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倡导的是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的新型课堂教学,无趣的学习是我们实现育人目标的死穴。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信息技术能将绘本中的文字、画面、声音有效地融为一体,将教学绘本的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使绘本的任务迅速完成――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中秋节》这一主题时,我们从中国神话故事绘本系列中的《孩子最爱读的中国神话故事》,截取绘本《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内容,配上音乐,顺利完成“社会常识目标”――让孩子了解庆祝中秋节的习俗和有关的传统文化,知道拜月亮、吃月饼的由来。图文兼美的绘本,让学生欣赏得津津有味,教师适时穿插中国传统文化的宣导,民族自豪感逐渐形成。

三、信息技术提供自组绘本电子书库的可能,使绘本故事资源更丰富

以北师大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绘本电子书库构建为例,绘本电子书库的建立是有依据的。首先我们分析教材的教学核心。上册教材的教学核心是:适应学校生活,下册教材的教学核心是:养成良好习惯,共八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主题活动。我们于是把目光转向引导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养成良好习惯的电子绘本。这两册书“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三条主线非常明显。如“儿童与自然”这一主线的铺排是紧扣学生的生活,按季节的推移设计:两册教材分别安排了《美丽的秋天》、《冬天来了》、《春天来了》《夏天来了》四个单元的学习。我们为这类单元的学习配备系列性的季节类电子绘本。

围绕中秋、重阳、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的主题活动我们配置了《中国神话故事绘本系列》《中国传统节日绘本系列》。

四、信息技术赋予我们编辑的能力,使绘本故事灵活服务于课堂

绘本故事进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是为教学服务的。我们通过信息技术获得了重新编辑绘本故事的能力。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的需要、设计的铺排,自由删减、增加、组合绘本故事,使绘本故事的使用更适切。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主题二《端午节》时,我们可以选取《小艾的端午节》这个绘本故事。这本绘本故事共30页,要把故事讲完得十分钟。我们根据教学需要节选了绘本故事中的11页内容,叙述小艾跟随妈妈回外婆家过端午节的故事,涵盖了端午节的各种习俗:包粽子、戴虎头帽、挂香囊、舞龙、放河灯等。又通过小艾心中的“为什么”,增加引入另外一本绘本――中华绘本故事中的《端午节》,插播视频《赛龙舟》,唤醒学生的经验记忆,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是怎样过端午节的。从而让学生全面了解端午节的有P知识,增进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我们上道德与法治课,很容易进入“语言说教”的教学模式,最终导致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低效和无趣。我国近代思想家、学者梁启超曾提醒我们要重视兴趣的作用。他说:“总而言之,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好像机器房里没有原料,发不出蒸汽,任凭你多大的机器,总要停摆……”教师倘若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有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一直行走在探索的路上。我们如《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用层出不穷的招数取到“育人”这一真经。行进中“绘本故事”“信息技术”的融合,成为我们探索的新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化静为动,声形并茂,激发学生浓厚的绘本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我们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利用绘本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终身发展奠基呢?下面,作为一名一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要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德育实效,必须解决教育观念的问题,观念的更新才能引起方法的变革。现代德育观念强调发展人的潜能,焕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经验。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首先,坚决抛弃“应试教育”下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满堂灌”,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变。其次,明确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形成和发展是错综复杂的心理过程和实践过程。教师应以自身的素质力量选择最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内容,采取最合理的方式手段,创造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教育氛围,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同时,打铁先要自身硬,要在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要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

二、制定恰当目标,明确培养方向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教学活动的达成点。因此,制定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关系到整个课程的设定与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会帮助教学走出一条清晰的轨迹,不会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上偏离核心。为此,目标的制定要兼顾知识的传授、过程与方法的设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只有这样,目标才不会出现方向性的错误。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学科目标、单元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是泛泛而谈,必须是具体而细致的。比如九年级的《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这一课,从题目来看,外眼光,内涵深,概念笼统,难以入手。因此,要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将本课所涵盖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最终确定课程的三维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和平、厌恶战争的情感,增强忧患意识,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2.能力:培养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3.知识:掌握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三维目标的设定从表及里,形成的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体系,学生可以从身边的事、自己的事理解这一宏伟的概念,从而树立并形成真正的技能与情感。

三、创设生活情境,构建思维平台

认知理论与建构理论都强调学习是主动而积极的过程,学习者知识的获得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同学间的交流来实现。这也是新课程理念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为学生创设提供生活化的情景,学生在这一情境中解决遇到的问题,由此判断学生的行为动机、观察学生的思维养成,最终引领学生实现学科所要达到的核心素养。比如,最近在网上频频出现的老人跌倒扶不扶的社会新闻引发了大量网民的讨论,从中可以看出价值观的不同,甚至是两极分化。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现象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表演和观看的过程中,分析老人跌倒扶不扶现象的成因,对于这些现象可能引起的社会影响进行讨论,并从中得到启示。学生会在一系列鞭辟入里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增强了法制观念,提高了公民素质。

THE END
1.法律审判之外的道德审判,法律,法律综合,好看视频道德审判往往披着正义外衣,但很容易变成私刑,舆论杀人可不少见。法律审判是程序正义,道德审判却是无序的,很容易失控。 16小时前回复 环球逗包先生 道德审判有时比法律更贴近人心,陆勇案就是公众用道德标准衡量,觉得情有可原。法律是底线,道德是人心。 16小时前回复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全网热点 19371213永不敢忘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8441787727020349759
2.辩论赛对方拿我不是药神的例子来反驳我的法律比道德更重要,我该可见任何道德得到公认的最终确认就是法律。如果道德更重要,为什么从来只有道德制度的法律化,而没有法律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24264490/answer/49264636641
3.法律比道德重要VS道德比法律重要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法律比道德重要VS道德比法律重要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法律比道德重要VS道德比法律重要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正方辩词一辩: 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 我作为正方的第一辩手,我认为法律比道德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525/5320112331010212.shtm
4.道德与法律哪个更重要?辩论赛急用.我方是法律更重要!我代表正(反)方,我方认为法律更为重要.因为道德仅仅是约束了自己,而法律不但约束了自己,更是帮助了一些在人生道路上迷失方向的人们.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规范包括道德、纪律和法律,与道德、纪律相比,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的行为规范.所以我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9d9be00e00238495cb86997b7f5a1bb4.html
5.辩论赛题目三篇劳心者比劳力者对社会更有贡献劳力者比劳心者对社会更有贡献 新闻价值比新闻道德重要新闻道德比新闻价值重要 强权胜于公理公理胜于强权 重奖学生利大于弊重奖学生弊大于利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辩论赛题目【二】 1课堂让老师/学生做主 https://m.ruiwen.com/doc/97741723.html
6.法律比道德更重要实例法律比道德更重要实例(共15篇) 篇1:法律比道德更重要实例 尊敬的主席,各位嘉宾晚上好,今天的辩题是构建和谐社会,法律与道德何者更重要。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而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要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j2p72ds.html
7.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靠法律还是靠道德辩论赛20231103.docx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靠法律还是靠道德辩论赛(5篇)时间:2019-05-1505:28:01 \t"/a14/201905155/_blank"收藏本文\t"/a14/201905155/_self"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靠法律还是靠道德辩论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97019931.html
8.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还是道德辩论词辩题(正方)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反方)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主席各位观众,欢迎收看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新加坡电视机构共同主办的95国际大专辩论会、今天将要进行的是半决赛第二场,在昨天的首场半决赛中,辅仁大学队战胜了新南威尔十人学队,而大决赛的另一张入场券将落入谁手呢就将取决于这一场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https://www.yxfsz.com/view/1630159927627583489
9.道德不能主宰审判:法律的威严比什么都重要革命领袖雅克·丹东以“爱国道德”的名义,不顾基本的宪政法律框架(此前国民公会不断在天主教问题上以公民道德的名义,挑战曾经与保守派达成的共识),向巴黎暴民们发出进攻王宫的呼吁,“法国的公民们,居住在那个宫殿里的人,没有一颗和我们一样的爱国之心,所以他必须受到人民的惩罚。”从此,法国的法律威信一败涂地,国https://www.163.com/dy/article/DV6PJC4J0517W5CU.html
10.法律诚信范文11篇(全文)摘要: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中华民族所倡导的传统美德,也是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一种道德原则,却由于历史、市场、教育和人格等原因,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一起得以提升。解决问题的途径是通过教育和法律的途径来规范和引导诚信。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tutlwit4.html
11.中外法学新刊我感觉,在批判法学眼里,法律有什么用和哪些用,似乎要比法律是什么更重要。新书主要是在讲这一重要性的故事。肯尼迪讲得很精彩,法律分配(全球政治经济)斗争结果一说,很容易引起我的共鸣。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不就是国家长期讨价还价斗争的结果吗?其最大的受益者不正是海洋国家吗?这些制度甚至可以说是海洋国家尤其http://journal.pkulaw.cn/NewIssue/Detail/16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