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是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在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的过程。
辩论赛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舞台上的唇枪舌战、精彩博弈,不仅展现了辩手们的语言能力,而且体现了辩手们的思维能力。
并不让人意外的是,不少有名的辩手都是法学生出身。
法律人的思辩能力存在于奇妙浪漫的虚幻故事、此时此刻的社会新闻和变幻莫测的未来畅想中。
今天小编给大家提供几个开拓思路的经典法学问题辩题,供大家丰富课后生活,提高思维能力。
01
五名洞穴探险人被困于洞穴之中,并得知无法在短期内获救。为了维持生存以待救援,五人约定以掷骰子的方式选出一名牺牲者,让另外四人杀死他后吃掉他的血肉。
成员之一的威特莫尔是当初最早提出此建议的人,却在掷骰子前决定撤回同意。但另外四人仍执意掷骰子,并且恰好选中威特莫尔作为牺牲者。获救后,此四人被以杀人罪起诉。他们该被判有罪吗?
14种判法,
洞穴奇案,
你怎么看?
杀人者有罪/杀人者无罪
02
你站在天桥上,看到有一台刹车损坏的电车。在轨道前方,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左边的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
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然而问题在于,那个疯子在右边的电车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
1967年,菲利帕·福特发表的《堕胎问题和教条双重影响》中,首次提到了“电车难题”。这个故事里,牺牲了道德是为了做另一件不道德的事情。
一个人的生命,
五个人的生命,
电车向左开/电车向右开
03
2005年5月23日,安徽进京务工人员杜宝良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得知,他在北京真武庙路同一地点违反禁行标志105次,均被“电子眼”拍摄记录在案,须交罚款10500元、交通违章记分210分。这意味着,起早贪黑、以贩菜谋生的他一年白干了,老杜两口子的生活也被打乱了。
作为一个农民工,杜宝良仅仅是“不知道这里不能这样走”,对其如此重罚,有失公允。但也有反对声音认为,法律颁布之后,就应当推定公民应当知晓并遵守。
情与理之间,
要做出的选择,
你怎么看
杜宝良应当/不应当受到处罚
04
1995年,韩国国会议员候选人正在为来年的第15届国会议员选举做预热。但一名选民认为,他所在的选区和其它选区之间的人口比例悬殊。而选区之间人口比例不平等,将导致不同选区议员行使的选举权价值存在不平等。
该选民提起诉讼,要求韩国宪法法院对选举议员的地区选区划分表是否违宪进行审查。本案争议点主要集中在平等选举和投票价值平等的宪法意义。
一种观点认为,韩国国会采用一院制,国会议员在法理上是国民代表,在选区划分时应当尽可能遵循全体选民拥有平等选举权的原则,优先考虑人口比例,尽量保证选区划分时人口比例偏差较小,或给予人口比例高的选区较多议员名额分配;
反对观点则认为,国会议员虽然在法理上是国民代表,但在现实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地域代表性。由于急剧的产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向城市集中现象比较突出,城市和农村的人口本就存在不平衡。
何为自由,
何为民主,
选区划分应当/不应当以人口比例为优先标准
05
1968年,人工智能研究的创始人明斯基集中概括了人工智能的实质:让机器从事需要人类智能的工作的科学。随着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其在司法审判领域的应用也愈加广泛。
然而,不少人对此亦抱持着审视甚至怀疑的态度。反对者认为法官的工作重在处理复杂社会关系中人与人的关系,人工智能难以像人一样能够置身于错综复杂的法律关东中运筹帷幄。
效率至上还是公平正义?
重新定义还是辅助帮手?
人工智能会取代法庭审判/人工智能不会取代法庭审判
06
舆论之于法治
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此外,小编还准备了题库供大家参考。欢迎各位采用这些辩题辩论,提升认知,打开视野,用更多的角度思考它。
1.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道德
2.在危害公共利益案件中,亲亲相隐/大义灭亲更应得到尊重
3.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
4.普法更需要严肃/娱乐
5.女性优先有无助于性别平权
6.理解需不需要共情
7.责任大小应不应该和能力挂钩
8.根据城市外来人口素质差异进行城市居住权利授予是合理的/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