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来了!极具战略意义又备受瞩目的一汽-大众首款MEB纯电SUV——ID.4CROZZ终于如约而至。选择在“改革、创新之地”深圳开启上市,或正契合ID.4CROZZ这一“新物种”的新特性和新追求。近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了这款大众车的“开拓”与“坚守”。
开拓创新
相比于人们传统印象中,大众沉稳有余、活泼不足的风格,“刚柔并济”的ID.4CROZZ着实让人眼前一亮;稍加接触、“交流”,它流露出的“小心思”更让人感受到大众在设计创新方面终于跟上潮流。
作为一款全新的电动产品,ID.4CROZZ的设计几乎完全跳脱以往。柔和曲面与锐利线条的融合,让ID.4CROZZ的造型颇具“律动感”。不止于此,流线型的整体设计、封闭式上格栅、可关闭式参数化下格栅、低风阻轮毂、隐藏式门把手等设计更是创意性与实用性并重,使得车辆的风阻系数仅0.28,对于节电效果功不可没。
还有一些点睛之笔。靠近车头,ID.4CROZZ的IQ.Light矩阵式前大灯就会“缓缓睁开”;同时,车前部和尾部的贯穿式灯带以及发光式标徽会一同亮起,仪式感满满。记者驾驶ID.4CROZZ穿梭于城市间收获的回头率,更印证了它不同于以往大众的“高调”。
进入车内,ID.4CROZZ依旧“不走大众寻常路”。整体效果虽算不上经验,却也是自成一派,简约风格也与其电动车身份恰如其分。具体来看,集成在转向柱上的小巧数字仪表、显示效果细腻的12英寸悬浮式中控屏与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屏AR-HUD组成了“三屏系统”;同时,“聪明”的ID.Light智能交互灯光系统还能根据车辆状态进行多种形式、颜色的灯带提示,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使用。
不止于此,诸如刻画上启动/暂停图标的动力/刹车踏板,仪表盘旁的旋钮式换挡等“小俏皮”,同样从细节处打动年轻消费者。
但在更深入使用后,记者认为其仍有改进空间。首先,车辆中控屏在操作时偶尔会出现卡顿现象;同时,ID.4CROZZ虽然保留了部分常用功能的独立按键,但大都是触摸方式,手感仍不及实体按键清晰;再有,驾驶位车门上只提供了两个车窗升降按钮,需点击“REAR”按键才能切换控制前后排车窗,而恰好“REAR”按键的手感真的难以恭维。记者认为,以小幅成本节约牺牲了显著的实用性,未免得不偿失。
坚守传统
诸多细节,都让记者觉得这辆车一点也不“大众”。但在车辆品质保障、行驶质感、使用体验等“硬指标”上,ID.4CROZZ仍然坚守着大众的一丝不苟。
首先在上市前,大众就对ID.4做足了可靠性保障工作,包括累计600万公里的长里程和横跨严寒到暴晒的多场景测试,还有续航里程、充电适应性等多维度考验,以及电池安全的全方位考核;在中国,一汽-大众还针对当地用车环境对ID.4CROZZ进行了更多本土化测试,都让消费者足以放心无忧地“迎娶”ID.4CROZZ。
同时,作为MEB平台下的首款纯电SUV——ID.4CROZZ的行驶质感依旧很“德范儿”。即使记者少有驾驶电动车的经验,也对ID.4CROZZ依旧“驾轻就熟”。动力上,ID.4CROZZ继承了大众一贯的“轻快”风格,以本次试驾的后驱PRO版车型为例,150千瓦/310牛·米的动力数据和8.5秒的百公里加速虽看似平平无奇,但电动车省去了拖沓的加速过程,“直来直往”的动力输出仍让实际体验出色。
总结:ID.4CROZZ的到来,对于一汽-大众来说,是令其产品阵容再度完善的重要拼图,更是面向未来、开启电动化发展的战略产品。对消费者而言,全面的产品实力加上合理的产品售价,同样吸引力十足;同时,在充电配套方面,包含家庭充电桩、CAMS快充站、第三方充电站、经销商充电站、应急充电车等全场景充电服务,也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综上来看,ID.4CROZZ打响一汽-大众电动化“头炮”,或将是大概率事件。(图/文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郭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