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耳鼻咽喉科姜彦主任团队利用电磁导航,经鼻腔在内镜下成功为2位上颌埋伏阻生牙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手术损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且不影响经口进食。
患者安XX,女,19岁,长期在美国洛杉矶读书生活,半年前于国外口腔科就诊、要求正畸,行CBCT检查发现双侧上颌第三磨牙埋伏阻生妨碍正畸治疗,建议拔除18、28牙,遂回国治疗。患者入院后,口腔科和耳鼻咽喉科会诊决定尝试经鼻内镜手术拔除。患者李XX,男,18岁,外埠患者,因左侧流涕半月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左侧上颌埋伏阻生牙并含牙囊肿,确诊后慕名前来寻求经鼻内镜手术治疗。
上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是口腔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普通的阻生牙拔除相对容易,但少数患者上颌第三磨牙高位阻生、牙根根尖水平高于上颌窦底,这种情况下拔阻生牙风险相对较高,术中易出现口腔上颌窦穿孔、残根进入上颌窦内、术后鼻腔及口腔内长期流脓、感染难以控制等情况。
此类手术的创新开展,彰显了我院鼻科高超的内镜手术技术。耳鼻咽喉科在姜彦主任的带领下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提高了我院的影响力。(耳鼻咽喉科于龙刚)
近日我院鼻颅底外科通过微创技术成功切除一例巨大鼻颅眶沟通性肿瘤。46岁女性患者因剧烈头痛伴眼胀痛曾在青岛和省内各大医院辗转就医,后到北京同仁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诸多家顶级专科医院就诊,诊断为巨大鼻颅眶肿瘤,均建议放化疗等姑息性治疗、或者开颅和经鼻联合减瘤手术后再放化疗,即便如此也不能排除严重颅脑意外的可能。经过再三考虑后,患者于2018年1月4日慕名来到我院鼻颅底外科。检查发现:肿瘤虽来自于前颅底,但主体位于颅内,仅颅内肿瘤已近6*4cm,占据整个右侧前额叶、左侧额叶部分侵犯,推挤中线明显偏移,大脑前动脉被推向后方,胼胝体受压变形,瘤体侵入眶内,压迫视神经。鼻颅底外科姜彦教授会同影像科郝大鹏、刘学军教授重新做了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并组织神经外科兰小磊、放疗科何信佳、病理科蒋艳霞教授讨论后,决定行“经鼻磁导航内镜鼻、颅内、眶内巨大肿瘤切除术+颅底重建术”。在磁导航的辅助下,术中做到精准定位、精准切除、精准修补一次完成。
患者术后症状完全消失,无脑脊液漏、脑水肿、颅内感染及颅神经功能改变,已经康复出院。该病例的特点是:颅内瘤体巨大,前方侵犯额窦后壁、后界抵视交叉位置、后上方毗邻三脑室、两侧侵犯眶纸版,术前已经存在严重的脑水肿,术中需要完全切除肿瘤及受累的前额叶脑组织,稍有不慎可能会损伤前交通动脉、三脑室、视交叉。传统模式是放化疗,或者开颅、开眶和鼻腔三科进行,往往遗留颅面部畸形或者导致肿瘤残存。鼻颅底外科通过微创一次性手术治疗,避免了开颅、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了创伤。术后颅脑康复管理也彰显了鼻颅底外科团队丰富的临床经验,这也是在传统颅脑术后管理理念上新的收获。这种复杂的高难度手术需要医生有非常高超的手术技巧,省内尚属首次、在国内也是刚刚开展。
颅底部位深在,沟壑纵横,穿行着人脑的主要血管和重要颅神经。颅底区疾病,特别是肿瘤,手术风险非常高,所以是一个多学科交叉领域,也是各学科都不愿意涉猎的领域,也被誉为外科领域的“手术禁区”。2017年鼻颅底外科团队取得了全院亚专科第一名的优秀成绩,在传统鼻外科基础上探索出了新的领域,引领着山东省鼻颅底外科,居国内领先地位,这都得益于院领导的英明决策和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该手术的成功,不仅仅是开创了一个新的手术方式,更主要的是外科理念的更新。本例手术作为鼻颅底外科2018年第一台手术,也具有里程碑式的纪念意义。(鼻颅底外科马俊伟)
2月2日上午,医院在第一会议室召开了离退休老领导迎新春座谈会。医院副理事长、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李玉明、院长董蒨及医院办公室、离退休工作部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李玉明主持,董蒨从医院管理体制改革、院区发展、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医疗质量、人才建设、临床教学等多个方面向老领导们作了通报,同时展望了2018年的主要工作,制定以“基础质量与人文服务提升年”活动为工作目标,全院上下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加强内涵建设,深化科研改革,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开拓创新,奋发拼搏,开创医院事业更新、更好的局面。
离退休老领导对医院各项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感到高兴,对医院管理、发展等方面畅所欲言,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李玉明表示,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各位老领导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前辈们的辛勤付出和为医院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希望他们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医院的发展,并祝福大家新春愉快,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1月30日下午,中国共产党青岛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员大会在市南院区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第一临床学院171名正式党员、19名预备党员参加了大会,青岛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耿宝福、青岛大学党委组织部主任科员李延霞出席了大会,医院院长、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董蒨、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王岩青列席大会。大会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全体党员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历史使命,砥砺奋进绘宏图,凝心聚力谱新篇。
14:00,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大会正式开幕。大会第一阶段由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闫博民主持,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曲政海介绍党员大会筹备有关情况,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李玉明代表上一届委员会作了题为《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奋力开启第一临床医学院工作新征程》的工作报告,报告从“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加强党委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两学一做;严格发展党员组织程序,切实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全面加强学生管理,圆满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教学研究、教学质量持续进步”等方面全面回顾了第一临床医学院成立以来开展的工作,深入剖析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继续加强班子的自身建设;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育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优化教学绩效薪酬体系,完善教学绩效考核;进一步加强本科生、研究生临床技能和科研素质培养;完善科研创新工作机制,培养科技创新能力;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等十项新时代学院发展基本方略。
会议期间,全体参会党员分组讨论、审查了党委工作报告,大家一致认为报告实事求是,重点突出,符合学院发展趋势,更加坚定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医学院的信心。参会党员围绕学生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绩效体系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宝贵的建议。
会议第二阶段由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国庆主持,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牛海涛宣读了大会选举办法;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牛海涛、曲政海、闫博民、李玉明、张国庆(以姓氏比划为序)为新一届党委委员;大会通过了关于党委报告的决议。大会胜利闭幕。
会后召开了新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李玉明同志当选为青岛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张国庆同志当选为青岛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
1月27日,我院第八届职工代表大会暨第五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西海岸院区科教楼多功能厅隆重召开。361名正式代表、10名列席代表、21名特邀代表出席会议。
“双代会”预备会议上,工会主席张斌通报了本次“双代会”筹备情况。大会主席团名单、大会秘书长、副秘书长名单及大会议程经正式代表表决通过。
“双代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幕。医院副理事长、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李玉明主持会议。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院长董蒨作了题为《夯实基础质量提升人文服务努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型、智能化百强医院》的医院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医院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了医院发展的优势、不足和面临的问题,明确了2018年努力目标和任务,为新政策形势下加快医院内涵建设指明了方向,勾勒出了未来发展前景。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职工代表权利,分成8个代表团,对医院工作报告、工会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审计工作报告、经费审查报告等6份报告和学科建设实施意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基本申报条件2个讨论稿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就院区发展、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建设、绩效改革等方面畅所欲言,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下午,“双代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由院党委副书记、理事宁险峰主持。副院长、提案工作委员会主任蒋光峰宣读了《表彰承办提案先进单位和优秀提案的决定》,医务部、人力资源部、护理部3部门获评提案承办先进单位,《关于出台医院学科亚专科建设指导意见的建议》等6项提案获评优秀提案。潘旭东、刘玉斌两位代表作了大会发言。大会表决通过了各项决议。
院党委书记、理事长王新生作总结讲话。他指出,本次大会对认清医院发展现状、指引医院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代表们很好的发挥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参政议政作用。
他强调,全院上下要统一思想,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突出重点,科学发展,进一步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在建院120周年之际,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奋发拼搏,开创医院事业更新、更好的局面,为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和创新型、智能化百强医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