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这种思想更多地存在于现在90后买车主力军的父辈身上,我想大众也是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新朗逸的外形是不讨好年轻人的。多嘴说一句,这也是我在开头猜测新朗逸的销量能进入前十但比不过思域的依据。
观感
长辈可能和晚辈有代沟,但长辈的思想还是很容易懂的,就是爱炫耀爱面子;同时,他们大体上都不是特别懂车的人,看车选车还是那套老方法,看车够不够大,外观够不够档次来判断。所以大众就抓住了这种心理,给新朗逸加长车身、并且用上闪亮的镀铬中网、外观设计沉稳大气,一抓就是一个准。
触感不会让你失望,这也是大众的强项。
大众善用低端材料去营造一种高级感,敲敲朗逸的仪表台,你会发现那不过是一块乌漆墨黑的硬塑料,但是通过一些装饰和纹路的设计,你根本感觉不出劣质感和廉价感,通过精良的装配工艺,反而还真的有一点高级感。
在这方面,德系和日系就有很大的区别,可以说,这是不同企业在节约成本方面的观点做法不同导致的。朗逸用料不会差,因为它的成本主要是通过高度平台化和零件通用化抑制的,与日系车的降低、减少用料降低截然不同。
体感
此外,在配置方面多加点东西也能提升体验感,即使这些配置你不怎么使用,如发动机启停、自动驻车、上坡辅助等。此外,朗逸的配置还做到了比较顺滑的状态,该标配的就标配,不同配置车型之间的过渡很合理。
行驶感
三大件一同也构成了一种感官,那就是行驶感。行驶感好与不好普通人都能体验出来,但是是要在差异非常大的前提之下,如果是细微之间的差别,那就需要专业人士,这是车评人存在的一个理由。
对于普通人来说,坐着比较舒服,开着比较顺畅,那么你就会认为这辆车的行驶感好,其实只要开车的人技术好路况也好,这两种感受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能让技术不好的人开或者故意乱开都开起来舒畅,这才叫做行驶感好。
行驶感需要三大件的调教和配合非常和谐才能实现,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线性、变速箱的换挡逻辑、悬架的几何结构等需要搭配好才能体现出最佳的行驶感。
那么朗逸的行驶感又如何呢?
虽然我个人认为朗逸是一款很优秀的车,但网上也有不少声音是说不要买朗逸的。他们为什么不建议买大众朗逸?我看了一下,似乎很多人都在介怀朗逸是特供车。确实,朗逸是基于宝来改款设计成中国市场特供车,所以也可以以更低的价格来出售,但网友调侃朗逸是没有去过德国的德国车、德原朗、中国特供。只要是合资的车,都是在中国生产的,那跟特不特供、国不国产又有什么区别呢?进口的车,有的在印度生产,有的在泰国生产,它们的质量又一定比MadeinChina好吗?
总结
在我看来,特供车的身份并不影响什么,对于90后的我来说它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过老气而已,除此之外在各个方面我都认为朗逸是一款优秀的车。其实每次看到朗逸我都会想起那句话: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将李大哥的名字换成朗逸也很贴切,如果你还是GET不到朗逸的点,总有一天,当你为人父母或者成为家庭支柱的时候,或许就会懂了。